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嗨,你有没有发现你总会觉得自己缺少某样东西,然后一直走在寻找的路上。
      但是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寻找的到底是什么。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找到了你想要的,不久之后你又会觉得自己还是缺少某样东西。
      于是,你又开始去寻找。
      似乎,在你的身体和你的影子,或者具体说是你的身体和灵魂之间,
      总存在那样得不平衡。
      于是,你想要去寻找那上帝遗忘了赋予给你的,从而将生命置于平衡的状态。

      前不久在看了法国籍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薇娥丽卡的双重生命(双面薇若妮卡)
      那是有关有同一个身体和影子的两个薇娥丽卡的生命故事。
      基斯洛夫斯基讲的故事大都与人身的在体性欠缺有关。
      波兰的薇娥丽卡很喜欢唱歌,然而,命运却没有给她能够承载这种生命激情的身体。
      心脏病使她无法象其他人那样从事她心爱的唱歌事业。然而她偏要一试。
      终于因为心脏病发作永远倒在了舞台上。
      巴黎的薇娥丽卡同样很喜欢唱歌,她却选择了放弃。
      任凭对她的天分给予充分肯定的音乐家如何挽留,也决意不改。
      冥冥中似乎有种预知引领她放弃。
      就如同她们小的时候波兰的薇娥丽卡曾经因为玩火而被灼伤手,
      与此同时巴黎的薇娥丽卡同样在玩火却选择了本能地把手从火上收回一样。
      其实,无所谓谁对谁错。
      她们所寻找的不过是在世生存的一种方式。就如,我们一样。
      她们同样都是为了寻找自己的身体和灵魂的平衡,寻求自身在世遗失的那一半,这是个体生命的在世负担。
      这负担不是社会的任何制度能解决的,只能靠我们自己不断去寻找。

      所谓个体命运也不过就是,一个人唯有寻找到释放自己生命的热情,
      才能有身体的在世的幸福,以至于非如此生活不可。
      所以说,寻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们的身体与灵魂,在此世相互找寻着。
      我们灵魂的价值偏好指导身体去寻找某样存在,从而使其与身体相平衡。
      而身体也在这样的寻找中,不断切合我们的灵魂。
      这就使得我们的生命变得沉重了,如果他们不再相互寻找,生命就变轻。
      这让我想起了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与萨宾娜和特丽莎,《笑忘书》中的卡瑞尔与伊娃和玛吉达。
      抛开其他政治、伦理等因素,其实我觉得,昆德拉所讲述就是一个“寻找”的生命哲学。
      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曾经是自己身体的伴侣,也即灵魂。
      托马斯或者说卡瑞尔的另一半,其实就是他们的灵魂。
      只是,问题在于,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总是找不到自己的那一半。
      总是觉得,那并不属于我,我的,仍在远方。
      亦或者,总是迷茫,无法抉择,就像“十字路口的斯芬克斯”一样。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好像是高中不知道在哪本书上看到的
      “我们都是害怕寂寞而已,都是以爱为名寻找慰藉的骗子”。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原本就是一个偶然的创造,是一个个体。
      这无可避免,你只是一个孤独的身体,或者是一个寂寞的灵魂。
      然后,为了达到身体和灵魂的契合,我们拥有了“爱”。
      其实,我们寻找的不过是自己本身存在于这个世上的那一半。
      就像薇罗丽卡所觉得的“这世界上不止我一个,冥冥之中有另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
      而这与爱,其实有多少关系呢?
      我也不知道。等我有了想法。再写。

      最后,我想起了但丁《神曲》天堂篇中的那句话:
      “既然我只能用迈向天堂之歌来呼唤你,就让我们在天堂相遇!”

      苏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