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七月十日其二 ...

  •   寿宴依旧在一种刻意营造的、近乎虚假的喜庆氛围中继续,丝竹管弦,觥筹交错,仿佛前几日的血腥与阴谋从未发生。
      方皓坐在喧闹的宴席间,只觉得那欢快的乐曲异常刺耳,周围的笑脸也显得面目模糊。他端起面前的白玉酒杯,将其中辛辣的液体一饮而尽。御酒醇厚,入喉却带着一股灼人的苦涩。许贵妃惶恐的泪眼,阎玥玥那带着嘲弄与玩味的笑容,如同鬼魅般在他脑海中交替闪现。
      景海给他重新斟满酒,自己也是一杯接一杯,他脸上的“温雅”面具在酒精和烦闷的双重作用下,早已摇摇欲坠,露出底下烦躁的真容,“这地方真让人憋得慌!明明死了人,却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方皓苦笑一声,又灌下一杯酒。“我只是不明白,”他低声道,“一个人,怎么能将别人的性命和痛苦,当作一场有趣的游戏?”他眼前再次浮现阎玥玥说“所以我才喜欢你啊”时的神情,那是一种让人心底发寒的兴趣。
      “别提那个妖女!”景海烦躁地摆手,“一想起来我就浑身不自在!”
      两人闷头喝了几杯。方皓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阎玥玥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他必须找到更多关于她背景的线索。就比如她那位神秘的外祖父——已故的帝师阎大人。
      他放下酒杯,目光在宴席中扫视,最终落在了一位独自小酌的老翰林身上。这位陈翰林是三朝老臣,年纪颇大,对宫中旧闻知之甚详。
      方皓端起酒杯,脸上挂起惯有的散漫笑容,走了过去。
      “陈老大人,独自饮酒岂不无趣?晚辈敬您一杯。”
      陈翰林看清是方皓,笑了笑:“是方家二郎啊,坐。”
      方皓顺势坐下,闲聊几句后,将话题引向已故的阎大人。“晚辈常听人提起阎大人学识渊博,陛下对其十分敬重。可惜阎府那场大火……”
      提到阎大人,陈翰林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痛惜:“是啊,阎公学识渊博,性情刚正。那场火真是太惨了。”他顿了顿,声音压低,“说起来,现在的阎姑娘能活下来,也是个奇迹。”
      方皓心中一动:“阎姑娘当时也在火场中?”
      陈翰林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几分怜悯:“何止在火场。听说那夜火势极大,阖府上下几乎无人逃脱。是阎公和几个忠仆用身子硬生生在火海里护出了一条路,把当时才十来岁的外孙女从窗口推了出来,自己和女儿却连尸骨都找不到”老翰林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方皓怔住了。他没想到阎玥玥竟有这样惨痛的经历——亲眼目睹外祖父和家人为救自己而葬身火海。
      “那孩子被救出来时,浑身是伤,听说昏迷了整整三日。”陈翰林继续道,“醒来后就像变了个人,不哭不闹,只是睁着眼睛发呆。陛下听闻噩耗,亲往探视,见她如此模样,又是心痛恩师惨死,又是怜惜这孤女,这才将她接进宫中医治照料。”
      老翰林抿了口酒,语气复杂:“经历这般惨事,还能活下来已属万幸。只是那孩子自此之后就不太爱说话,见人总是挂着张笑脸,可那笑啊……”他摇摇头,“看着让人心疼。陛下待她格外宽容,许是念着她家人救驾之功,又怜她孤苦无依。”
      方皓默默听着,心中的疑团似乎被撕开了一个口子。一个亲眼目睹家人为救自己而惨死火海的少女,一个从那样惨烈的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她的深沉,她那张仿佛焊在脸上的笑脸,她异于常人的冷静,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这不是寻常闺阁少女的矫情,而是真正经历过生死创伤后的自我保护。那笑容不是喜悦,而是隔绝自己与外界的面具。
      这个认知让方皓对阎玥玥的观感复杂起来。他依然觉得她危险,依然觉得她与命案脱不了干系,但这份危险之下,似乎多了一层悲剧的底色。
      他匆匆与陈翰林告辞,回到景海身边时,神色比去时更加凝重。
      “打听到什么了?”景海急忙问道。
      方皓将听到的消息一一告知,特别是阎玥玥在火场中的经历。景海听完也沉默了,半晌才道:“若真是如此,她这般性子倒也不难理解。”
      “是不难理解,”方皓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御座旁那个静立的碧色身影,“但正因如此,才更让人不安。”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一个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人,要么被地狱吞噬,要么……就会变得比地狱更可怕。”
      “你觉得她是哪一种?”
      方皓没有回答,只是又斟满了一杯酒。宴席的喧嚣在耳边回荡,他却只觉得那碧色的身影如同一团迷雾,越是想要看清,就越是深陷其中。真相似乎近了一步,但前方的路,却仿佛更加黑暗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