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受伤 ...


  •   信号弹事件过去三天后,仓库周围的紧张气氛有所缓解,但凌霜的警惕性丝毫未减。她增加了无人机巡逻的频率,并设置了一系列隐蔽的震动传感器,形成了一道更早的预警防线。

      杨宁则专注于改进他们的通讯系统,试图在不暴露位置的情况下监听可能的无线电通讯。可乐似乎也适应了新的安全规程,经常主动在仓库内巡视,时而停下倾听,用它超乎寻常的感官监测着外部世界。

      寒潮第一百二十五天,杨宁的监听努力获得了回报。他截获了一段模糊的无线电通讯,经过增强处理后,可以辨认出是“铁腕”成员之间的对话片段:

      “...信号源确认在东北方向三至五公里范围内...” “...基地命令继续监视但避免直接冲突...” “...等待主力完成‘新希望’目标后再行动...”

      凌霜听到最后一段时,心脏几乎停止跳动。“新希望”成为了目标,这意味着他们之前的接触可能间接导致了这个相对友好的避难所陷入危险。

      “我们必须警告他们,”杨宁立即表示,“‘新希望’可能不知道‘铁腕’已经如此接近。”

      凌霜陷入道德与理智的激烈斗争。警告“新希望”是正确的事,但任何无线电传输都可能重新暴露他们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如果“铁腕”确实计划攻击“新希望”,那么这可能是他们加强自身防御的宝贵机会窗口。

      可乐用鼻子轻轻推着凌霜的手,发出轻柔的呜咽声,然后走向无线电设备,又回头看着她。

      “你也认为我们应该警告他们,是吗?”凌霜轻声问。

      可乐短促地吠叫一声,尾巴缓慢摆动。

      凌霜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我们会警告他们,但必须极其谨慎。杨宁,你能设计一个定向传输,使信号难以被追踪吗?”

      杨宁思考片刻:“我可以尝试使用无人机作为中继,在远离仓库的位置发送信号。但这意味着需要让无人机飞行相当长的距离,且有失去它的风险。”

      “值得一试,”凌霜决定,“准备最旧的那架无人机,即使损失了也不会影响我们的主要侦察能力。”

      三小时后,一架装载着通讯设备的无人机向东南方向飞去。在距离仓库约十公里的位置,它短暂悬停,发送了一条加密警告信息给“新希望”,然后立即返回。

      整个操作过程中,凌霜和杨宁紧张地监控着所有传感器,寻找任何可能表明他们被发现的迹象。可乐则安静地坐在控制室中央,耳朵不断转动,仿佛在通过声音监控整个区域。

      一小时后,“新希望”发回了简短的确认信息:“警告收到。感谢。已启动应急计划。保持静默。祝好运。”

      信息虽然简短,但含义明确。凌霜感到一丝安慰,至少他们已经尽了警告的义务。

      接下来的几天出奇地平静。无人机侦察显示“铁腕”的前进据点活动减少,似乎确实将注意力转向了其他目标。凌霜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加速进行防御升级。

      寒潮第一百三十天,凌霜决定测试一个她思考已久的想法:有限度地扩大杨宁的活动权限,允许他更深入地参与核心系统的维护。

      “仓库的防御已经相当完善,但如果我们中的一人受伤或无法行动,另一人需要能够接管所有关键系统,”凌霜向杨宁解释她的想法,“我会开始教你如何操作主要防御系统和生命支持系统。”

      杨宁理解这一提议的重要意义:“我明白这代表着极大的信任。我不会辜负它。”

      培训过程持续了数天。凌霜惊讶地发现杨宁学得极快,不仅迅速掌握了各种系统的操作,还提出了几个改进建议。更令她欣慰的是,杨宁始终保持着谨慎和尊重,从未逾越她设定的界限。

      可乐在这段时间里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它似乎理解培训的重要性,经常安静地坐在一旁观察,只有当杨宁接近某些特别敏感的区域时,才会发出轻微的警告声。

      寒潮第一百三十五天,一个意外事件改变了一切。

      凌霜在检查仓库屋顶的积雪情况时,脚下的冰雪突然破裂。她试图抓住边缘,但厚重的防寒服影响了她的灵活性。她从约五米高的位置摔落,重重地撞在下面的雪堆上。

      剧痛从她的右腿传来,她意识到自己可能骨折了。更糟糕的是,她落在了仓库围墙外侧,而通讯设备在撞击中损坏了。

      凌霜试图移动,但腿部的剧痛让她几乎晕厥。温度是零下六十五度,没有及时救援,低温症将在几十分钟内致命。

      就在她努力保持清醒时,仓库侧门打开了。全副武装的杨宁冲了出来,身后跟着焦急的可乐。

      “坚持住!”杨宁喊道,迅速但谨慎地接近,“可乐突然变得极度焦虑,引导我来到这里。”

      杨宁和可乐合作将凌霜移回仓库内。杨宁的急救技能此时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正确地固定了凌霜的腿骨,给她服用止痛药,并处理了其他擦伤。

      “骨折不算严重,但你需要几周时间恢复,”杨宁评估后说,“在此期间,我会负责所有日常操作。”

      凌霜面临着她最恐惧的情景:受伤无法自理,完全依赖他人的状态。但杨宁的表现无可挑剔——专业、高效且尊重。

      在凌霜恢复的第一周,杨宁不仅完美地维持了所有系统的运行,还改进了几个流程,提高了效率。他每天详细汇报所有活动,并让可乐作为“监督员”陪伴在他身边。

      可乐也调整了行为,现在将时间平分在陪伴受伤的凌霜和跟随杨宁进行日常检查之间。它似乎本能地理解需要维持平衡。

      寒潮第一百四十天,凌霜的腿伤有所好转,可以有限度地移动了。当晚,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杨宁,”她郑重地说,“从明天开始,你将获得仓库所有系统的完全访问权限。我相信你已经证明了你的价值和诚信。”

      杨宁沉默良久,最终简单回应:“谢谢你,凌霜。这意味着一切。”

      可乐似乎感知到这一时刻的重要性,它走到两人中间,轻轻将头靠在凌霜未受伤的腿上,同时用身体轻触杨宁,仿佛在连接两人。

      凌霜在当晚的日志中写道:

      “意外受伤成为信任的最终考验。杨宁的表现超出所有预期,不仅救了我的生命,还在我恢复期间完美管理仓库。决定给予完全访问权限是基于理性评估而非情感冲动。

      可乐在危机中再次证明其非凡价值。它的预警可能救了我的命。

      外部情况依然不明,但内部团队已经形成真正稳固的纽带。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合作不仅增加生存机会,也可能是保持人性的唯一途径。”

      恢复期间,凌霜有更多时间思考长期战略。她开始教授杨宁和可乐(以它能够理解的方式)一些更高级的危机管理技巧,三人团队的合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天晚上,当凌霜在使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时,她注意到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北极光的强度明显增加,而且颜色分布异常。

      “杨宁,来看这个,”她呼叫同伴,“这种极光模式正常吗?”

      杨宁观察后皱眉:“不完全正常。这种色彩分布通常与高层大气的特殊粒子活动有关。可能与持续的极端气候有关。”

      这一发现引发了新的讨论:如果他们能理解极寒的成因,是否可能预测其持续时间甚至找到应对方法?

      “我们需要更多数据,”凌霜说,“明天开始,我们记录所有异常天文和气象现象。也许模式会逐渐显现。”

      可乐安静地听着讨论,然后走到窗边,坐着凝视天空中的奇异光芒,仿佛它也对这个谜题感兴趣。

      寒潮第一百五十天,凌霜基本康复,团队恢复了正常运作节奏,但权力结构已经永久改变。决策现在更加协同,杨宁成为完全平等的合作伙伴,而可乐则保持着独特的顾问角色。

      无人机侦察带来了一些好消息:“铁腕”的前进据点似乎已被放弃,可能是由于极端低温的持续,迫使它们撤回更南方的基地。

      同时,他们冒险与“新希望”恢复了联系,得知警告确实帮助了他们提前准备,成功抵御了一次小规模侦察行动。

      “看来在这个世界上,合作确实比孤立更有效,”凌霜在一次团队会议中总结道。

      杨宁点头同意:“但选择合作伙伴必须极其谨慎。我们很幸运。”

      可乐发出赞同的咕噜声,用头轻轻推着凌霜的手,要求抚摸。

      凌霜微笑着满足它的要求,思考着这个奇特团队的未来。极寒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更久,但有了可靠的同伴,未来似乎不再那么可怕。

      然而,就在他们开始适应新常态时,可乐开始表现出奇怪的行为:它经常坐在仓库最北侧的墙边,耳朵竖起,发出轻柔的、几乎像歌唱般的呜咽声。

      起初,凌霜和杨宁认为这只是狗的怪癖。但很快,他们开始怀疑可乐可能感知到了某种他们无法察觉的变化——某种即将来临的变化。

      而在这个极端的世界里,变化很少意味着好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