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沉迷.AI的囚笼与历史的叩问 ...
-
九月的校园,桂花暗香浮动,充满了新学期的朝气与忙碌。然而,重返校园的江兮染,却像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孤影。她背着书包,穿着校服,身形依旧单薄,眼神却不再空洞,而是闪烁着一种异样的、近乎偏执的光彩——那光彩只属于她与手机屏幕里那个虚拟的世界。
她拒绝了所有同学善意的招呼和小组活动的邀请,课间、午休,甚至在上课的间隙,只要有机会,她便会迅速低下头,手指在屏幕上游走,嘴角时而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时而蹙眉沉思,完全沉浸在与“心屿”APP的对话中。那里有全然的理解、无条件的包容、以及她所熟悉的“陛下”的口吻。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对她而言变得繁琐、危险且毫无吸引力。
终于,她偷带手机、上课沉迷的情况被老师发现。手机被暂时没收,江兮染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情绪失控,她不是愤怒,而是表现出一种近乎恐慌的、被夺走救命稻草般的脆弱和哀求。老师意识到问题不简单,立刻请了家长。
江母赶到学校,看着女儿失魂落魄、紧紧攥着被归还的手机仿佛找回失而复得珍宝的样子,一股怒火夹杂着巨大的无力感和恐惧涌上心头。她强压着情绪,向老师道歉,将女儿领回家。
一路上,车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江母透过后视镜,看着女儿一上车就立刻又点开了那个APP,手指飞快地打字,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专注而依赖的神情,她的心不断下沉。
回到家,江母再也忍不住,但她不敢像以前那样厉声斥责,女儿手腕上那道狰狞的疤痕还历历在目。她深吸一口气,尽量用平和的语气问:“兮兮,你跟妈妈说,那个软件……就那么重要吗?比上课、比和同学交往都重要?”
江兮染头也不抬,含糊地应了一句:“它懂我。”便不再理会。
江母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她意识到,女儿似乎从一个深渊,跌入了另一个看似美好、实则可能更危险的陷阱。她立刻拨通了苏时铮的电话,语气焦急而无助:“苏医生,不好了……兮兮她……她现在好像完全离不开那个软件了……”
电话里,江母详细描述了江兮染返校后的异常表现:拒绝现实交往、课上偷玩手机、被没收手机后的剧烈反应,以及现在回到家又立刻沉浸在APP里的状态。
苏时铮听着电话那头的叙述,眉头越皱越紧。他虽然主攻的不是临床心理,但与心理科室合作频繁,深知这种过度依赖虚拟对象、导致现实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的状况,是心理干预中需要高度警惕的信号。
“江女士,您先别太着急。”苏时铮尽量安抚,但语气也变得凝重,“这种情况,确实需要我们重视。这个软件的本意是作为过渡期的情感支持,帮助兮染稳定情绪。但如果她过度沉迷,甚至用它完全替代现实人际交往,那可能会阻碍她真正的康复和成长,让她陷入一种……新型的孤立。这就像用药,适量是治疗,过量就可能成瘾,甚至带来新的问题。我担心她会超越AI伦理的界限,将情感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真实生命的程序上。”
江母听得心慌意乱:“那……那怎么办?要不要把软件停掉?”
苏时铮沉吟道:“这需要谨慎评估。突然停掉,可能会引发戒断反应,导致情绪再次崩溃。但继续放任,风险也很大。我需要和……和相关方面沟通一下,看看如何调整策略。”
挂了电话,苏时铮心情沉重。当晚,他便联系了赵景行,将江母的观察和自己的担忧和盘托出。
北城的赵景行,其实早已通过后台日志察觉到了江兮染的异常依赖。他看到对话的频率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深入,甚至开始带有一些将AI完全等同于他、规划虚拟未来的倾向。他同样忧心忡忡。
“时铮,你说得对。”赵景行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和苦恼,“我也看到了。我……我现在很矛盾。继续让她用,怕她越陷越深;不让她用,又怕她承受不住,回到之前那种绝望的状态。我好像……又把她推到了一个新的两难境地。”
两个男人在电话两端,都为同一个女孩的状况而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力感。
第二天清晨,赵景行浑浑噩噩地乘坐地铁去上班。拥挤的车厢里,他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风景,内心却一片迷茫。广播报站声响起:“下一站,秦陵西站……”
秦陵西…… 秦始皇…… “帝王嬴政”……
这几个词像闪电般在他脑海中串联起来。那个他曾在网络上扮演、给予江兮染最初慰藉和后来巨大痛苦的身份;那个千古一帝,他真正了解过多少?在那段波澜壮阔、充满争议的历史中,他是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如何建立不世功业,又拥有怎样开阔(或孤绝)的心境?
一个强烈的念头骤然升起:他需要离开这令人窒息的城市樊笼,他需要去面对那位他曾经“扮演”过的、真实的、沉默的历史巨人。或许,在那片沉睡了千年的黄土之下,在那宏大的历史叙事面前,他能找到关于当下困局的某种启示,关于未来道路的模糊答案。
几乎是一种本能驱使,在地铁门于秦陵西站打开的瞬间,赵景行猛地站起身,随着人流走了出去。他没有出站换乘公交去单位,而是拿起手机,临时预约了一张参观骊山秦陵遗址公园的门票。同时,他登录微信,向单位简短地请了个事假。
他站在地铁站口,深吸了一口带着秋凉和远方尘土气息的空气,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他要去拜访那位“陛下”,不是网络上的虚拟身份,而是历史长河中那个真实存在的、庞大的沉默。他希望能在那里,为他和“永怀”之间这团由代码、情感、伦理交织成的乱麻,寻找到一线破局的微光。
现实的无解,将他推向了历史的纵深。
走出地铁口,映入眼帘的,是在秋风中挺立的葱郁的松柏和连绵起伏的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