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妈妈 ...

  •   08年3月8日下午两点,刘兰坐上了开往福建的火车,她只带了一个小行李箱和一个旧旧双肩包,买了一张16个小时站票到福建。
      刘兰是跟自己的堂妹刘丽和堂弟刘义洋一起去的福建,堂妹堂弟已经在那边的厂子里打了三年多的工,跟着他们一起进厂应该是很靠得住的。
      刘兰想出来打工已经很久了,从她还没结婚开始,她就想出去打工,转眼已经过去了10年多。
      这10年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外面的世界在他们守旧的长辈眼里也变得不再那么充满危险。
      尤其是看到那些出去打工的年轻人过年回来的时候说起一年能存到的钱有1-2万之后,长辈们算了一下账,在家里种1000斤苞谷也才不到一千块钱,卖一头猪也不过6-700块钱。
      这样算下来确实出去打工更有出路,尤其是05年之后电话,手机都便宜了也变得普及,出远门的孩子可以用手机跟家里的父母随时联系。长辈们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出去可能遇到事了,联系不上人。
      所以,当过年的时候刘兰说自己想要出去打工的时候,刘兰的父母刘仁厚和杨英也都表示支持。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女儿在婆家过得有多不容易,也知道女儿手掌朝上问人要钱的生活不好过。再加上小女儿刘珍也已经在外面打工三年了,每次过年回来都能感觉到她在外面长了不少见识,也挣了一些钱能养活自己了。他们通过刘珍和电视上的新闻也了解到现在这几年外面已经安全很多了,现在在严打拐卖和传销,已经很少有人被骗被拐。
      虽然婆婆刘凤有点不同意,但是栗光明没有说什么,所以刘兰出去打工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当彻底定下要出门打工时,刘兰松了一口气。她很害怕婆婆和栗光明会很反对她出去打工。如果她无法出去打工的话,她想自己可能要在这个陈旧的木房子里憋闷到死或者她就要像自己的堂妹刘美一样选择逃走。
      十年过得快也不快,就那么熬着,在公公日复一日不间断的念叨和骂声中,在婆婆若有若无瞧不上她的眼神里,在丈夫的忽视与冷漠中,在大女儿的疏离里。
      她就这样熬着,熬到第四年生下第二个女儿,熬到第六年生下小儿子。她终于去做了结扎,她终于不用生育,她松了一口气。
      可是接下来的四年也并不轻松,繁重的农活和家务,每天都必须打2大背篓猪草,然后是切猪草煮猪潲,一天两次的喂猪。再是一日三餐,放羊,放牛,还有洗碗洗衣服。农忙的时候还得下地干活,冬天到来之前得砍柴堆着以备过冬。
      虽然公公婆婆也在干活,二女儿寄养在娘家,大女儿上学不用怎么照顾,但剩下一个小儿子年纪还小只能大部分时候背着干活,后来大一点也要随时关注他,免得发生意外。
      就这样一天都是排得满满当当,一天都忙得团团转,结婚这么多年甚至连自己房间的电视都没看上几回。这是身体的劳累,除了身体的劳累之外更是心累,最让她感到痛苦的就是公公每天毫无理由的念叨甚至是怒骂。除去这些糟心事,她还得面对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不亲的现实,大女儿因为三岁开始就给婆婆带了,因为婆婆莫名有些瞧不上她,把大女儿也教得跟她生疏了,她有时能很清楚地从大女儿眼神中看到是明显的瞧不上和忽视。她觉得自己跟大女儿的关系好像就是一个陌生人。她曾经做过小小的反抗,因为大女儿喜欢听歌唱歌,所以她会偶尔用影碟机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可是大女儿也会改歌词,她有时会唱成世上只有奶奶/爸爸好。大女儿有时候还会问她,为什么世上只有妈妈好啊?
      她回答大女儿说:“因为妈妈是世界上最在乎自己孩子的人。”
      但是大女儿却带着质疑的眼神走开了。
      又一次因为大女儿的眼神,她无名火起,揪着大女儿的一个错处,捞起了一根棍子在房间里打了一顿。可是打完她的火却并没灭,当她看到大女儿用带着怨恨的眼神说:“你就是不如奶奶,奶奶就不会用这么粗的棍子打我,你要把我腿打断吗?”
      她愣在了原地,愧疚和怒火都涌上头,但她最后清醒过来,放下了手中的棍子,等大女儿跑出房间,她才忍不住哭了出来。
      刘兰看着大女儿的背影,心中泛出苦水,她觉得自己的口中也是苦的。她想也许自己这辈子自己在大女儿心中的份量都不会比婆婆重了,甚至可能她会成为被三个孩子都忽视的看不上的母亲。
      她真不甘心,为什么她付出了很多,收到的却是这个“家”的忽视。这是她的家吗?可是她也没有别的家了。
      她不可能再回到娘家,她的父母也不会同意。她觉得自己很无助。
      除了这些之外,她还没钱,丈夫做活路的工钱全部上交给了婆婆,自己想要花钱也只能伸手向婆婆要。可是每次伸手要钱的时候,面对婆婆疑问的眼神,面对她问:“要钱去买什么?要弄个多钱吗?”(弄个(方言):那么)
      她不想回答,所以她很少问婆婆要钱,十年来她也很少出去镇上赶集,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会出去。
      她觉得自己快要疯了,所以她要救自己。虽然舍不得自己的三个孩子,可是如果自己不出去打工的话,她害怕自己有天会彻底忍不了抛下他们一走了之。
      于是最终她拿着爸爸给的八百块钱,拎着自己结婚时爸妈送的行李箱,背上丈夫不要的旧的双肩包走出了她生活了快30年小城。
      临走的时候她没有看到大女儿和二女儿,她们都去上学了,她害怕自己看到她们的话,就会舍不得走了。
      也不知道她们知道自己去打工了会是什么心情,是毫不在意还是会哭和不舍了。
      她不敢继续想了,看向车窗外,火车穿过了一座座山,过了一个个山洞,由明变暗,由暗变明,她看得太专注以至于都忘记了自己站了一个多小时的酸痛。
      “姐,我们在过道边号了一个位置,去坐着休息哈,不然遭不住。”(号(方言):占)堂妹刘丽走过来拍了拍她肩膀说。
      刘兰这才回神,跟堂妹堂弟一起坐在过道上。
      栗杰跟妹妹放学回家的时候,奶奶跟她俩很认真地说:“你们妈妈今天出去打工去了。”
      当听到奶奶这么说的时候,栗杰还是有一点不愿意相信。直到她又走到爸妈房间去看了一眼,确实没有看见妈妈。家里的一只老旧的行李箱也不见了,栗杰这才相信妈妈确实已经离开家了。
      她觉得房间里面有些空落落的,于是她走出了房间,跟奶奶说自己要出去玩一下。妹妹也跟着她一起出了门。
      她漫无目的地在小土路上走着,走过来堂奶奶家,沿着小路上去走过了小英姐姐家,小宇哥哥家,路过了他们两家的牛圈和马圈。再沿着路走就到了自家的田埂上。地里种着油菜花,开得黄灿灿的。但是栗杰却觉得有些刺眼,奶奶问她:“会想妈妈吗?”
      栗杰没有回答,过年的时候就听说妈妈要出去打工了,妈妈也问过她们好几次会想她吗?栗杰也没有回答。
      她不想回答是因为她以为那只是妈妈开的一个玩笑。栗杰觉得在奶奶口中那个走路会发出哒哒声,做事不够细心的妈妈,那个拿着粗棒子打她,总是默不作声没有存在感的妈妈应该不会有这样的勇气敢独自一个人去外面打工。
      或者说在栗杰的心中,她也是不愿意妈妈去打工的,因为这样他们就彻底成为留守儿童了。那个热热闹闹的家,好像在逐渐变得冷清。爸爸,妈妈,叔叔,小姑都出门打工了。
      如果妈妈出去的话她不知道自己和妹妹的早饭会是谁来做,也不知道晚上他们睡哪个房间和谁睡?更不知道以后他们的衣服床单会是谁来洗?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变化,她更害怕的是妈妈会像过年时外婆和妈妈他们说的小美姨一样丢下他们就走了。那她就真的没有妈妈了。
      如果没有妈妈的话……她不敢想象那样的生活,因为美姨的两个孩子都跟他们一个村,在同一个小学,所以她知道他们没有妈妈之后,爸爸也不怎么管他们,就是奶奶在管他们。他们没有多少零花钱,穿的衣服也脏脏的。尤其是小男孩不仅衣服脏,而且脸也花花的,时常吊着一串鼻涕。
      因为没有妈妈管,冬天的时候,手上和脸上的皮肤都干干的,还生了冻疮。
      栗杰很难过,也很害怕。她突然发现妈妈原来很重要。她想起了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她在田埂上哼唱起来,妹妹也跟着一起唱。可惜的是妈妈却不在这里了,她想如果妈妈能听到的话,是不是就不舍得抛下他们了呢。
      栗杰唱完歌,接受了妈妈出去打工的事实,妹妹问:“姐姐,你说妈妈走了,她什么时候回来啊?”
      栗杰忍着腮帮子的酸痛,艰难开口说:“妈妈过年就会回来的。”
      “如果妈妈不回来了,怎么办?”妹妹有些带着哭腔说。
      “不会的,妈妈一定会回来的,就算妈妈不回来了,我们也还有奶奶,爸爸。”栗杰斩钉截铁地回,但是她的眼眶已经湿了,她捏紧了妹妹的手,想要寻求一点微弱的支撑。
      一直以来,在栗杰的心中,家里的一切关系都是以奶奶为核心的,家里的其他人都是跟奶奶有链接再通过奶奶链接到栗杰身上,爸爸是奶奶的儿子,妈妈是奶奶的媳妇,爷爷是奶奶的丈夫,栗杰是奶奶的孙女。在1-9岁的栗杰的世界里,奶奶才是最重要的人,是精神支柱般的存在。栗杰的所有行为规范都是来自奶奶的教导。
      所以她会觉得好像爸爸妈妈也没有那么重要,爸爸一年到头也不在家几个月,栗杰没什么感觉。
      妈妈却是从小到大一直在他们身边的,但是因为栗杰已经习惯了妈妈默默无闻的付出,所以她也觉得妈妈在与不在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直到,有天妈妈说她要离开家出去打工,栗杰才明白,原来妈妈对她来说也很重要,虽然不如奶奶在她心中的份量中,但是妈妈也是她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家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