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版图上,有一条绵延渝鄂湘黔四个省市,长达近五百公里,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的山脉,名字叫武陵山。武陵山脉覆盖的地区叫武陵山区。
武陵山区多土匪。
史料记载,武陵山区的土匪历史长达六百余年。究其根源,可能与武陵山区实行的“土司制度”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武陵山区的土司制度始于五代,发展于宋,完备于元、明,终结于清,有八百多年历史。武陵山区“山高皇帝远”,”朝廷设立土司制度的初衷是想达到“以夷治夷”目的,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个举措是成功的。
在当地,土司就是“土皇帝”。土司对土民拥有杀伐之权。土司对土民实行野蛮残酷的统治,其刑法有断首、宫刑、断指、割耳、挖眼、杖责等。
土司的残酷统治,给土民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些不堪受辱的土民遂揭杆而起占山为匪。这便是在历朝历代的武陵山区很大一部分土匪的由来了。
我爷爷是一名土匪。我爷爷没有赶上土匪的留金岁月,却撞上了土匪日薄西山的时候。
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才三岁。我对爷爷的印象大都来源于村里人后来对他的回忆。村里人聚在一起摆爷爷的龙门阵的时候都管他叫“冉营长”。营长是国民党残余势力给他封的官。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残余力量在全国各地组织人马作垂死挣扎。很多老百姓都被裹挟进这种武装力量当中去了。
拿起枪来是土匪,放下枪来拿起锄头又是老百姓。这在当时的武陵山地区,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在当时,对武陵山区的男人来说,可能土匪和老百姓只是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高下之别。
我爷爷能够在众多土匪当中脱颖而出,可能只是缘于他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更加偏爱于土匪的这种生活方式而已。
土匪这个在武陵山区传承了几百年的营生在当时散发出来回光返照的光芒,我的爷爷身陷其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