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Chapter 11商业挑战赛 ...
-
和琳琳的那点不愉快很快被付霁楚抛在脑后,经管学生会主办的大活动“寻找青大精英”沙盘模拟商业挑战赛开始了。
因为是经管学院的品牌活动,所以给获奖团队的奖励也十分丰厚,不仅有创新实践学分还有现金大奖及名企实习机会。
这个比赛一共分四轮,首先是参赛队伍资料筛选,第二轮是在校内进行为期一天的沙盘模拟比拼,第三轮是到校外进行路演筹集资金,第四轮是在图书馆的明光报告厅做最后的答辩。
比赛虽然有四轮,但整个赛程很快。一周的工作日完成资料筛选,周六周日分别完成沙盘模拟和路演,第二周周五晚就在报告厅进行决赛。
如此紧锣密鼓的赛程安排可苦了经管学生会的同学,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
特别是在活动部的付霁楚,部长有意把她作为接班人培养,把第二轮和第四轮的活动策划全权交由她负责,还分了两个部员协助她。
比赛前的一周,付霁楚从不长痘的脸上冒出了两个硕大无比的痘。
活动的策划稿一改再改,学生会副主席的要求一变,她们三个人就要改。
前些天部长陪着她们三个在学办改第二轮的细节直到凌晨一点,回去的时候连在学校里流浪的小狗都窝在花坛下面睡着了。
看着电脑上命名为“沙盘模拟-第二轮(第16版)”的word文件,付霁楚突然觉得挺没意思的。
真的需要改这么多次吗?难道不是那个讨人厌的学生会副主席喜欢耍官威,在刁难她们吗?什么策划稿连格式都有强制性规定啊?
说什么赞助商要求标题要用黑体,正文要用宋体,数字需要用”Times New Roman ”,赞助商有空看你一个校园活动的策划吗?再说就是一个策划稿又不是学位论文,哪来那么多臭毛病。
这个学生会副会长是个奇葩,上学期知道自己分手后就一直在纠缠。
拒绝了几次请吃饭的邀请后,付霁楚以为这个男生消停了,没想到在这等着她呢。
等五月份拿到任职证明就赶紧开溜,学生会有这样的傻逼领导,真的是让人一天都不想多待。
何琨弈没在意这个比赛,进了毓敏班后他要学更多更难的课程,上半年参加比赛获得的奖励和刚发的春季奖学金也够他这学期生活了。
选专业导师时他没怎么犹豫,直接给院里的一位四十出头的杰青韩老师发了邮件。很快就入了组,现在带他的是位在读博一的罗师兄。
因为大部分实验室都搬到新建的电子电工楼了,旧电子院楼很多空出来的工位就给了他们这批本科生,室友秦帆就在他隔壁工位。
王弘正对这个比赛挺感兴趣的,上选修课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经管的同学,邀请他组队参加。有创新学分奖金还多,去试试也不损失什么。
听说这个比赛人越多优势越大,往年的获奖团队都是8人以上,王弘正就开始积极拉人了。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何琨弈,去年期末考高数和几代,没有何琨弈的倾囊相授,他和小黑是不可能考到九十分的。
何琨弈抽出宝贵的休息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给他们讲半小时高数。
一开始只有他们俩听,后来旁边的宿舍听说何琨弈在讲题,都拖着椅子跑到他们宿舍听。
期中考试何琨弈就是全年级唯一的高数满分,高数的大作业他们都是拿上一届学长学姐的或者上网找一个糊弄糊弄。只有何琨弈认真用matlab跑了模型写了报告,不苟言笑的高数老师都夸何琨弈的高数学的很不错。
吃着同学们拿来犒劳何琨弈的各种零食,秦帆建议何琨弈别去参加比赛拿奖金了,直接在宿舍开个高数和几代的补习班,每个人一小时20,他们三个给何琨弈的补习班赞助黑板粉笔。
投桃报李,王弘正有啥好事也都想着带上何琨弈。
“要比四轮,我没时间啊,你去问问他们俩吧。”,何琨弈在看工数的辅导书,头都没抬。
“没事,我都和队长说好了,找几个人充充场面,只要最后答辩的时候去就行。要是获奖了这几个人不参与分奖金,反正创新学分是队里每个人都有的。”
“而且毓敏班不是要8个创新学分才能毕业吗?你就挂个名,说不定我们就得奖了呢?”王弘正补充说。
“那我不是坐享其成,不出力还得学分,这能行?”,何琨弈合上书问到。
“哎呀你就放心吧,我们准备拉到10个人,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充场面。”,王弘正说。
于是何琨弈就被拉入了名为“自然选择号前进四队”的团队群,队长看起来还是个三体迷。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王弘正又拉了另外另个室友进队。
每个学院有两个免试一轮直通二轮的资格,他们顺理成章地拿到了电子学院的一个名额。
第二轮沙盘模拟也异常顺利,队长高中的时候就参加过商赛的沙盘模拟。
第三轮校外生存挑战赛队里的同学拿出十八般武艺,靠在广场上弹吉他跳街舞竟然还获得了不少现金,最后“自然选择号前进四队”以二三轮综合排名第四的成绩杀进了决赛。
只要是排前六的团队,就有创新学分拿。一共也就六支队伍进决赛,所以这个学分已经是到手了。
这些都是何琨弈从王弘正那里听到的消息,提醒他周五记得穿正装去明光报告厅参加最后的答辩。
第一次享受被别人带飞的感觉,真不错。
本来作为活动的策划之一付霁楚是需要全程跟下来的,但是因为写天杀的策划书,她已经很久都没有翻开过高数书认真看一看了。
沙盘模拟还不许所有参赛人员和工作人员带手机进教室,她实在没兴趣看自己改了十几次的活动落地。算了,最后答辩的时候去一下,算是给部长面子。
至于第二轮第三轮比赛,学生会上上下下快一百人,少她一个活动也不会办不下去。然后她就以姨妈疼为理由,准备在宿舍恶补了两天拉下的课程。
没想到姨妈真提前两天来了,晚上她躺着床上喝萱萱泡的红糖生姜水,反思自己不应该以姨妈疼骗人。
“霁楚你看看教务处发的通知,高数竞赛的获奖名单出了。”,小媛翻着网页说,她们宿舍除了萱萱都报了高数竞赛。
付霁楚拿起手机点开教务处最新一条通知开始翻看,特等奖一栏“何琨弈”的名字赫然在列。学神就是强,特等奖是占所有参赛同学的前0.5%。
往下翻了几页,她在一等奖一栏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一等奖是所有参赛学生的前3%。
“霁楚,你得了一等奖耶。高数老师不是说经管学院的同学最好的成绩,也就是个二等奖吗?打脸了吧!”,小媛兴奋地说。
在这个强手如云的工科院校,这类比赛一般都是电类学生独领风骚。
“一等奖学校是不是还给发创新学分和奖学金,我们霁楚的小脑瓜真聪明。”,萱萱说。
“是的吧,我下周去画室回来给大家带奶茶喝。”,霁楚笑着说,她也很开心。
何琨弈也在看获奖名单,意料之中他是特等奖。
想到付霁楚说自己高数A九十多分,这成绩参加高数竞赛拿奖十拿九稳了。也有点奇怪,经管学院要求学高数B就行,她怎么还去学更难的高数A。
手指一划,在一等奖的名单看到了“付霁楚 经济管理学院”,小姑娘真厉害。
周五下午五点半,付霁楚就在明光报告厅门口的团队签到处候着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次的赞助商是上市公司,盒饭竟然有排骨又有虾,学院总算是大方了一回。
就是那虾感觉不太新鲜,她吃了两口就放在一边了。
决赛的六只队伍都有海报,她和同为工作人员的小媛吃完盒饭没事干,就在海报上看有没有帅哥美女。
小媛是学院团委的,负责给今天的活动拍照。
大大的“自然选择号前进四队”团队名首先吸引了她的注意,这是哪个人才想出来的,听起来比隔壁的“你说的都队”、“我们总是对的队”什么的有意思多了,三体的影响力真大啊。
这个队清一色全是男生,嗯,很符合青大5:1的男女比例。
看到一张熟悉的脸,何琨弈也参加这个比赛了。虽然海报上的人都是从生活照里抠出来的,但帅哥的脸是不会被渣像素埋没的,她一眼就看到了何琨弈。
小媛也过来看这张海报了,指着何琨弈对她说:“我靠,霁楚这有个帅哥。”
她拍拍小媛的手背,淡定的说:“他就是我说过的帅哥老乡。”
“啊啊啊,那你等会能帮我问问帅哥,能不能和他拍照吗?”,小媛激动地问,小媛的爱好之一就是发掘学校里的各色帅哥美女,然后在宿舍分享。
“行,我帮你问问,就是不知道今天答辩他会不会来。”,付霁楚很快答应下来。
一个队十几个人,要是谁临时有事不来参加答辩也情有可原,大学生活就是被各种意料之外的事填满的。
也不怪她不知道何琨弈参加这个比赛了,团队资料筛选是秘书处和办公室做的,二轮三轮的比赛她都躲懒没去。
拍了一张团队的海报发给何琨弈,问他今天来不来答辩。
何琨弈:你也参加了?我是被室友带飞的,今晚答辩来充充场面。
付霁楚:我是工作人员,那一会见啦。
好,何琨弈很快回她。
付霁楚把手机收回口袋,对小媛说:“今天他来,等会我当面问他愿不愿意合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