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哎?陛下!?”

      马总管满脸震惊的看着自家衣衫不整的皇帝陛下,心中一个咯噔!皇上不会是把将军给睡了吧??睡完就跑,真刺激!!!

      从门缝中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大将军,心中不由得叹了一声。

      大将军真是辛苦了!

      秦政揉着昏沉沉的脑袋从床上坐起,皱了皱眉头:宿醉的感觉真是难受。

      看了看扔了一地的衣服和只穿着贴身衣物的自己。

      心里不由得感叹:重生以后的日子过得真的是太散漫了,连上一世的警戒心都没有了。

      摇了摇床脚的铜铃,唤侍女更衣。

      今日的早朝比往日的安静,大臣们的声音都变得小心翼翼的。

      大汉天子卫枭满脸肃然的坐在龙椅上,从上朝到现在都一言不发,只静静的听着百官们禀报讨论。

      秦政长身而立,神情冷淡的看向卫枭与上谏的老臣。

      卫枭余光察觉到秦政的眼神,心中一震。不由得回想起来自己今日的衣裳和发冠有没有穿戴整齐。

      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幸好。

      幸好?我为什么要考虑自己衣服有没有穿好????

      卫枭剑眉皱了皱,台下的老臣顿时停了。

      “皇上?是有什么问题吗?”

      察觉到自己走神的卫枭整了整神色,看向语气小心的大司农。

      “头疼,没听清,重复一遍。”

      大司农的老脸一抽,再重复一遍?刚才的话自己可以好不容易才鼓足勇气说出来的!

      “皇上,如今国库的存粮已经不足百石。臣与杜少府商议时发现,民间的百姓经过连年的战乱,粮食都不够吃的。大部分百姓都沦为乞丐。

      臣昨日趁着沐休的时间前往民间探查了一番,光国都郊外的乞丐都有数千人之多,全都被守城的将士赶到了郊外。”

      卫枭皱眉听着,回想起虽然不是那么繁荣,但是也算的上干净整洁的国都,不由得心中一紧。

      原来连本应该最繁华的国都,都已经如此贫困了.....

      “臣看到此景,心中身份沉重。带着疑问,臣又前往了附近的郡县。发现附近的郡县情况更加严重。道路两旁都是骨瘦如柴的饥民和乞丐。

      虽不至于饿死,但是有些生了重病的,没有钱医治,就那样躺在路边。臣以为对郡县的安全也是一种隐患。若是有传染的倾向,后果将不堪设想!”

      “大司农有何想法?”

      “依臣所见,应当使百姓能够安心种粮食,不用承受朝廷繁重的赋税。使家家户户都能吃饱穿暖。不用为了吃食流离失所,沿街乞讨。”

      大司农说着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大司农辛苦了。”

      卫枭心中沉重,安抚的说。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也是他的梦想。

      出宫的路上,秦政无意识的旋转着手指上的白玉扳指,回想起前世自己下令焚书时的场景。

      那时的七国百家争鸣,有无数的学说问世。

      他当然知道这些典籍的重要,若非这些书籍影响到他国家的建立,他也不会下令烧掉。

      那时的七国中,有以孔子学说为首的儒家、以墨翟学说为首的墨家、韩非子为首的法家、老子为首的道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兵家、小说家等。

      不过能够用来治理国家的学说,当是儒家、法家、道家。

      儒家以礼治国,不适合如今百废待兴的大汉。如今的大汉需要的是能够让百姓安心,吃饱穿暖的治国之道。

      法家依法治国,一个国家需要法律维持制度和安定,但是现阶段主要的任务是要解决百姓的温饱这一必要的需求。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社会大同,人人平等。不够现实,更偏向一种理想社会...........

      “大将军可有要事?若无要事,可否与萧某小聚一下?有人想要见你。”

      一个低沉有磁性的男声打断了秦政的思绪。

      秦政看向眼前气质端方有礼的男子。

      黑亮的发整齐的束在发冠中,剑眉英挺,乌黑的眸子目光坚定锐利。薄唇下意识抿住,给整个人增添一股威严正义凛然之气。

      丞相之子萧央,也是如今的尚书令。

      秦政不由得在心中赞叹,有其父必有其子,此子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可。”

      两人都是话少之人,一路无语。快要走到酒馆之时,秦政身边一直没说话的萧央突然出声。

      “韩忌兄,为何你病愈之后话变得如此之少?”

      前几次的早朝,韩忌与他擦肩而过,就如同陌生人一般,今日亦是如此。

      看到萧央怀疑的目光,韩忌眉头一挑,脚步没有一丝停顿。

      随意道:“不想说话便不说而已。”

      那为什么像不认识我一样?

      萧央张开嘴还未说出,秦政便轻笑一声。

      “萧尚书还有什么问题?先进去再说吧。”

      萧央愣住,薄唇抿了抿。

      他这是嫌他啰嗦了?

      进入二楼包间靠窗的位置,萧央停下了脚步。

      “宇文兄。”

      坐在窗边的男子收回看向街边的眼神,慢悠悠的转过头,未语自带三分笑,站起身道。

      “大将军来了,身体恢复的如何?”

      秦政礼貌的点点头:“多谢御史大夫关心,已然痊愈。”

      “今日让萧央兄为我引荐,是想要与韩将军商讨一些事情,多谢将军屈尊前往。”
      见秦政平静的看着自己并未搭话,而是在等自己的下文。

      宇文嘉便不再多说,直奔主题。

      “实不相瞒,在下一直对道家文化十分向往,若有朝一日,大汉能如同老子所想的那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那便是真正的天下大同了!”

      秦政看向宇文嘉,看着他满脸的向往,心中一动。这样的社会确实是令人向往,可是.....

      宇文嘉压下心中的激动,眼神中带着光芒。
      “韩将军,如今大汉朝还没有一个能够用来治理国家的统一治国理念,若是以道家的无为治理国家,您看是否可行?”

      秦政垂下眸子,缓慢的转动着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

      若将道家的治国理念全盘否定太过武断,其实道家思想也是有适宜大汉的地方的。若人人都能自给自足,不用担心粮食问题,百姓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国家便会安定很多。

      “韩将军?”

      秦政漠然的抬起头看向宇文嘉,眼中有着被打断思路的不悦。

      宇文嘉见此状况,弯起笑眼,讪笑。
      “还请韩将军见谅,在下有些心急了。时常听闻韩将军对治国方面颇有建树,故今日特地来向将军请教。”

      旁边安静坐着的萧央倏的抬起头,看向宇文嘉,眉头微微皱起。这句话不该是来形容韩忌的,若是让皇上听见......

      秦政心中划过一丝怪异,压下心中的犹疑,秦政淡淡的看了宇文嘉一眼。
      “御使大夫莫要随意听信他人,治国方面当然是皇帝陛下最为熟悉。”

      宇文嘉听到这,顿时反应出来自己说了不太该说的话,心中暗骂自己。今日当真奇怪,自己如此谨慎的人,竟也说出如此不妥的话。

      心中不由得重视起来这件事,看来外界对韩将军的为人议论的太过了,若是陛下得知,后果将不堪设想。

      “韩将军请赎罪,应当是在下不知何时听了其他人对将军的赞誉。便如此不加遮掩的说了出来,实在是罪过。还请将军见谅!”
      宇文嘉说着起身诚恳垂手道歉。

      “无妨,御使大人请坐。”

      “方才说的道家思想,若是想全然使用在如今的大汉国,是不现实的。”

      宇文嘉激动的看向秦政,眼神中满是渴望接下来的话。韩将军的想法跟他的一样,不知韩将军会提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法。

      “若想要在大汉朝实施,还需要符合大汉如今的国情,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宇文嘉看了秦政半晌,才意识到秦政的话已经说完了。

      “剩下的要靠御使大夫了,我只是一介武夫,对这些不太了解。”秦政看着御使大人对待此事如此认真,难得的又补充了一句。

      宇文嘉愣了愣,本来他是想跟韩将军与萧央一同商议,面见圣上的。怎么就变成他一人下去考虑了??这韩忌也太不仗义了。明显的就不想掺和这件事。

      宇文嘉将目光看向静静的坐在一旁,从头到尾就没说过话的萧央。

      “萧央兄,你跟我一同回府商议吧!我让小厮把酒菜备好。来人啊,将桌上的酒菜打包带走。”宇文嘉说着便要叫人。

      “不必了,我父亲让我早些回去,家中还有事情。”
      萧央说着起身,抚平衣袖。看向秦政。

      “韩忌兄,走吧。”
      “嗯。”

      宇文嘉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无奈。不由得想起韩将军说过的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如何个取法儿?

      “小桌子,备好酒菜!爷今天要通宵!”

      没人陪他喝,他就自己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