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3章 ...
-
书房里的谈话宋泠回毫不知情,将预知梦原原本本都告知父兄后,剩下的事已不必她来操心了,躺在床上,只觉得现世安稳。
没一会儿,打着小呼噜睡着了。
书房。
宋临风取过纸笔,准备将商定好的计划写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离末日降临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不写下来,还真说不定就忘了。
“粮食。”
“取暖。”
“防御。”
宋临风在笔记本上写下他认为的末日求生计划中的重点。
“居住地。”宋问韬接过笔写下被儿子忽略的重中之重。
又写下一行地址,“河宁省沣京市盛岸区锡城村。”
“这本来是我和你妈妈准备的将来养老的地方……”说起与妻子的往事,宋问韬一时之间难以平静,可眼下的情况不容许他继续沉浸在感伤中,接着又道:“那里是祖国之东北,物质富饶、土壤肥沃,人又淳朴热情,确实是个好地方。”
“在锡城村,我和你妈妈备有一块宅基地并十二亩地,相当于一块标准大小的足球场。”
“我预备着,将这边的事都处理好后就去锡城村,得先把房子建好,再把地都耕出来。”
宋临风听的是连连点头,笔下不停。
“我认为,我们得分头行事。一个是时间紧迫,要做的事情太多;第二一个,分开才没那么引人注目。第三一个,”说到这,宋临风顿了顿,“我们都走得太早了,不清楚后面还有什么灾难等着我们,也不知道末日会持续多久,我们得做好一切准备!”
儿子的异样宋问韬不是没有注意到,但那并不重要,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
“房子和取暖交给我,正好一起;粮食……交给迟迟;至于防御就交给你,你那些手段我都不管了,非常时刻非常手段。”
宋问韬雷厉风行地安排好了分工,又一眼看住宋临风,那一眼之中的意味,宋临风不敢细想。
显而易见,宋临风不是个老实的,在外读书不受家长管辖,要多浪有多浪,怎么好玩怎么来。
可再聪明的狐狸也难逃猎人的手掌心,宋临风是宋问韬一手养大的,儿子什么样做爸爸的一清二楚,不过问只是相信他罢了。
现在点出来,就像是他说的“非常时刻非常手段”那样,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什么样的手段都得使出来了,这么点他,也是希望宋临风行事有分寸,不要引人注目。
“是!”宋临风唯唯点头,跟着转移话题,“迟迟能行吗?”
“啪!”宋问韬迅速出手抽了儿子后脑勺一把,“怎么说话呢?这么不相信你妹妹!?”
宋临风也觉得问错了问题,摸摸后脑勺,讨好地递过去一杯水,“是是是,是我没水平。您继续,继续啊~”
“迟迟今年实习,有大把时间,正好给家屯粮,也不会惹人注目,要是有人问起来,迟迟学企业管理的,就说……就说迟迟准备开超市练手?”
说着说着,宋问韬迟疑了一下,感觉理由不是很靠谱,但一时半会的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理由了。
“粮食计划囤多少?”要说觉得宋问韬说的理由不好笑那是骗人的,但给宋临风一百个胆,他也不敢当着他爸的面嘲笑他,只好提出其他问题转移注意力。
这确实是个问题,宋问韬沉吟半天,道:“先不管囤多少,粮食粮食,我们平常吃的不仅仅是粮食。”
“米面、薯类是填饱肚子的主食,再采购豆类、鱼蛋肉、蔬果、奶类、调味料及饮用水。”
“调味料中又以油盐为重,其他的像火锅底料那种方便快捷又好吃的成品也买上。”
“鱼蛋肉分成品与活体分别采购,像猪牛羊鸡鸭鹅等能养就养,不能养创造条件也要养。”
“蔬果同鱼蛋肉一样,种子乃重中之重,蔬菜倒是可以先种上,像一些长在树上的水果品种就交给我,到时候等房子建好了就种起来。”
“薯类和豆类,种子暂时不考虑,等把地耕出来应该还能再种两次,成品粮采购数量与米面看齐。”
“奶类……估计只有奶粉了。”
“饮用水这块儿挖水井应该够了。”
“米面及薯类,都先在地里种上,种子也备上。至于成品粮,先囤够五个人吃五年的量。”
宋问韬再三斟酌,用来记录的笔记本上白色渐渐被黑色占据。
歇歇手,喝口水,宋临风表示他还能再战五百年!
不过,宋临风还有疑问:“为什么粮食得够五个人吃五年的量?”
“五年后还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和老婆孩子?还准备搁家赖着我呢?”宋问韬只恨儿子跑得快,没抽他一巴掌让他清醒清醒。
对此,宋临风表示还好跑得快,不然这一巴掌挨实不得疼它个天把天的,至于老婆孩子?那还是没影儿的事,不管它。
粮食的大框架商量出来了,还有房子取暖和防御等着宋家父子俩。
“房子还是要做多方因素的考虑,我不认为末世会只有严寒天气这一种灾难,或许我们可以参考小冰河期来做准备。”谈到正事,宋临风还是很认真的。
“小冰河期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冰河期的另一特点是天气变异相当大,亦即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较高,最冷及最热的冬天与夏天多发生在小冰河期。”
宋临风迅速查阅出关于小冰河期的资料,捡重点念给宋问韬听。
想到曾经看过的小说,宋临风跟着补充:“或许末日后地球就变成冬季、雨季和旱季三季,根据字面意思来看,冬季就像迟迟说得那样是真正能冻死人的严寒;雨季可能就是一年的雨集中都在这个季节,洪水泛滥;旱季嘛,跟雨季正好相反,整个季节没有雨下,极旱极热。”
“那得多打两口井了。”一听可能出现旱季,宋问韬眉毛皱的紧紧的,这可大事不妙了。
哪只旱季要人命,若真是小冰河期,那真是季季要人命、与天挣命了!
“房子我原先考虑的是地上地下都两层,现在再加两口井,大门围墙得起高些。”
“房子按照九度抗震标准建造。”
“房子建成‘目’字形,中间两横为两栋二层小楼,楼与楼、楼与前门之间架设楼梯,方便积雪埋没一楼时出入。”
“前门与前楼之间建一排房子,用来养牲畜。”
“前楼与后楼之间挖一口自用的井,另一口井挖在大门边。还可以种些果树。”
“后楼与后门间只留一条小路,余下的地都开成菜地。”
“地下的布局与地上一样,不过不分前后楼,通通打通。三分之二用做仓库,剩下的三分之一住人。”
“往地下的入口设在后楼。”
“房顶上安装太阳能板。”
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宋问韬口渴不已,宋临风及时把水送上,得到他爸一个赞赏的眼神。
房子暂告一段落,取暖更是棘手。
行之有效的取暖方法不过是地暖火炕、空调小太阳电热毯、壁炉火盆,可这些方法不是想要通电就是想要煤炭木柴等可燃物,就是这些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资源在末世后想要得到难如登天!
如此一来,煤炭成了与米面一样重要的物资。
另外将院墙起高些,在门窗处悬挂厚实的棉布帘来抵挡寒风,棉被棉袄齐上阵,也不失为有效的取暖手段。
现下取暖只能如此计划,日后另有其余手段再来补充就好。
轮到防御,宋临风不是太担心,“爸,咱们养几条狗怎么样?狗子可是看家护院的一把好手!”
宋问韬非常认同儿子的提议:“那这件事由你负责。”
家中有两名成年男性,一位是退伍军人,一位爱好极限运动;养有狗;备有防身利器;又有高大的院墙护卫着小院,其安全不必担心。
父子俩如此一规划,暂时放心了,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初步计划,在末日正式到来前还有可以补充更正的时间。
结束后一看时间,也商量了一下午了,到了晚饭时间。
“去把迟迟喊醒,准备吃晚饭了。”宋问韬一边往厨房去准备做饭,一边支使儿子叫女儿起床。
“叩叩~”敲了门,宋临风又道:“迟迟…醒醒,准备吃晚饭了。”
听到里面答应了,宋临风便去厨房给妹妹接了一杯温水,好叫小丫头喝水润润喉。
门从里面打开,宋泠回睡了一下午,精神极好,接过哥哥手里的水,一口气喝完,冲着哥哥嘿嘿笑了两声,甜死个人了。
宋临风看到妹妹恢复了往日状态,安心了,呼噜呼噜小丫头的脑袋,被拍了手,也笑眯眯的。
兄妹俩你追我赶到了客厅,等着爸爸喊吃饭。
跟中午一样,桌上都是宋泠回爱吃的,吃得宋泠回眉开眼笑的,宋问韬见女儿能吃能睡、精神状态极好的样子,悬着的那颗心总算是彻底放下了。
“爸爸…”
“哥哥…”
宋泠回左右看看父兄,“你们下午商量出啥计划了?”
对女儿的想法宋问韬心知肚明,“吃完饭再给你看。”
知道自己拗不过爸爸,宋泠回埋头大嚼一通,誓要做饭桌上第一个吃完的人!
放下碗,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拿过笔记本翻到写有计划的那一页,宋泠回一眼就看到自己负责的粮食板块。
看完自己负责的部分计划,宋泠回又翻看父兄负责的部分,整体计划感觉都很好,只是她还有一个疑问。
“爸爸和哥哥漏掉了衣服纸巾这些日用品!”
宋泠回觉得挺无语的,“爸爸哥哥是打算以后不穿衣服、不盖被子、上厕所不用纸吗?”
宋问韬宋临风相视无言,“你记得不就得了~”
“真是!从衣帽鞋袜毛毯棉被到纸巾雨具打火机等等这些日用品,都要准备的!”宋泠回边写边说,觉得果然还是自己更细心。
“那你除了要采购粮食,还有日用品也归你了。”
“没问题!交给我你们就放心吧!”
一家三口一起过了一遍计划,发现只有日用品忘记了,其余部分暂时没有发现问题。
就此同意,按照计划采购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