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被突如其来捏了脸,慕君琰有一瞬间愣怔,不过很快回过神来说道,“我把上次害你落水的小贱种修理了一顿。”
脸上都是得意。
上官煜:“!!!”
六皇子啊,您老别作死还捎上我行不行?我还想多活一段日子啊!我想安享晚年啊!
慕君琰看他不说话,以为他是不满自己没有动手,随即说道,“要不我现在陪你去揍他一顿?”
上官煜连忙摆手,随即觉得可能有些过激,干咳两声道,“不用了,以后有时间我自己去报仇。”脸上适当露出一丝狠厉,“此仇不报非君子!”
慕君琰赞同地拍拍上官煜的肩膀。
上官煜心中一阵得意,看到木,爷的演技很好有木有,哈哈哈~
得意完,他推着慕君琰坐到位子上。“好了,我们快点坐好,夫子要来了。”
慕君琰有些诧异,这厮什么时候如此乖绝了?“你、是不是掉进水里伤着脑子了?”
“…”
别以为你说的委婉我就不知道你是说我脑子进水了喂。
“被告状了…”
慕君琰回给他一懂了的眼神,每次在书院闹得过分了总会被夫子告诉丞相,然后每次被告状,上官煜总要挨他丞相老爹一顿痛扁,再和他大哥比较一番--原主不喜欢他大哥的原因出来了。
上官煜在自己桌前坐下,顺带瞟一眼身后的男主,神色复杂。
男主只比慕君琰小三个多月,脸上不像慕君琰一样那么多肉,棱角分明,少了可爱,看着更帅一些。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清整张脸。
微微侧开些身子,偷偷往后瞄,男主穿得好单薄啊,虽然衣服料子不错,可是真的薄。脸上没有多少血色,有点营养不良。心疼…
上官煜开始思考怎样刷好感度,绞尽脑汁不知怎样做,自从初中唯一的亲人去世后,就几乎没和人打过交道了,这会儿突然和其他人打交道,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
突然埋怨,为何不是穿成女主,那样肯定有回旋的余地啊。
算了,先道歉吧。
他微微侧转身,小声说道,“对不起。”
飞快转回身,手心沁出薄汗,脸颊泛红,身体紧绷稍微向后倾斜,生怕错过男主说的话。
是不是没有听到?上官煜有点小纠结。
其实慕君逸听到了,只不过没有在意,他是不会相信对方会悔改的,同时心里升起一丝疑惑。
想了些许,上官煜抽出一张宣纸,模仿记忆中原主的姿势写下对不起三个字,折了两折,快速放到身后桌子上,扭回头看向慕君琰,很好,没有发现自己。他还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要叛变。
慕君逸看一眼宣纸,心里闪过疑惑,没再理会。不一会儿,拿起那张纸揉搓成团,向着上官煜头顶砸过去,很好,完美击中。同时等待着上官煜起身揍他,然鹅儿,并没有,直到夫子上课,上官煜都没有回过头,只是将纸团捡起扔进书箱里。
慕君逸眼底深处划过一丝流光...
当纸团砸到自己的时候,上官煜内心是绝望的,这说明他的示好对方没有接受啊。麻麻,伦家想回家。基友不好当,当小弟成不成?
上官煜接下来一直思考如何刷好感度,直到老师上课。
皇家书院,顾名思义,皇家开办。不只皇子公主可以学习,大臣家的子女也可以学习,不过却分着层次,分为天甲乙丙班,能和皇子公主一起上课的是他们的伴读,在天字班。
剩下的甲乙丙三班皆是按成绩分配,每半年分一次班。虽然教授的东西一样,可是老师却是不一样的,天字班的老师当然是学问最高的。
上官煜以前专业就是文学类,对古代诗词文章都很有兴趣,所以,一上课就听得很认真,根本不知道后面男主盯了他很久。
慕君逸表示这些东西他早就会了,前世就会,如今来上学不过是形势所迫,他在等待,等待四年后进入军营。这一世,他不会再相信任何感情。
他上辈子带着不甘而死,本以为一切都没了,却没想到上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这一世除了上辈子那几个心腹,他不会再相信任何人;这一世,凡是欺他者,他绝不放过。
小团子上官煜有记笔记的习惯,可是毛笔根本记不来,只能皱着个眉头认真听。
“我们今天学习《诗经》中的‘击鼓’一篇...”一身青灰色儒衫留着一小撮山羊胡的夫子开口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这辈子是别想了,哪怕一辈子都不结婚,他也不会让人知道他喜欢男人的。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这是大概意思,有没有人阐述下自己的想法?”
上官煜环视四周,很好,很有当初上课的气氛,没人回答问题,甚是怀念...
在全班寂静了一小会儿的时候,一个和其他人发型都不一样的小男孩站起身,软濡的声音回响在课堂。“夫子,我有一个问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到底说的是士兵之间的情谊还是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的呢?”
“这个问题很好,上官同学的进步很大。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
全诗共五章: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上官煜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其实贾夫子说的这些,上官煜都知道,只是在心里还有些不解,却没有全新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