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春暖温家喜事多 ...

  •   过了上元节,这个年就算正式过完了。朝堂恢复运作,店铺重新开张,生活又回到正轨。
      年过完,春天就近了。
      这个春天,温家的喜事有点多。
      第一件喜事:温祁和萧碧云的婚事,终于顺顺当当地定下来了。
      知晓了温祁和琴颂的事,青瑜本来还担心定亲的事会有阻碍。从灯会回来,她一直想找个机会和温祁谈谈,有好几次都走到王府门口了,又返了回来。
      见面了,说什么呢?
      “大哥,我知道你喜欢的是琴颂,但是为了你的安全,为了温家的前途,你还是得和萧碧云定亲。”这一点,温祁心里比她清楚。
      “大哥,碧云姐是个好人,即使你现在对她没感情,以后也会过得很好。”这种话说除了略作安慰,没有任何意义。她和焕王的例子,不一定适用在所有人身上。
      “大哥……”
      发现其实无话可问,无话可说,青瑜生生忍住了。
      好在大哥还是那个大哥,一如既往地明理懂事,又一次接受了对温家最好的安排。
      正月二十二,青瑜和青瑄作为保媒人,去向萧家提亲,萧家接受了聘礼,温祁和萧碧云的婚事就算是正式定下来了。
      温夫人很快找人根据两人的生辰算好日子,五月十六,婚期也定下来了。
      亲定了,婚期也定了,青瑜的心还是没有完全放下来。
      正月二十三,她去了望江楼。青瑜不喜欢秘密,任何秘密都是不稳定因素,秘密泄露的那一刻,可能会以无法掌控的形式爆炸。
      琴颂听了,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苦涩地笑笑:“挺好的,该是时候了。”
      “琴颂姐,谢谢你,对不起。”
      “这事儿怨谁也怨不到你头上。真要说怨谁,我们两个罪过是最大的。”
      怎么怨不到她的身上,如果她是个男儿身,如果她再多些本事,能替温祁分担一些,到如今或许不用如此无奈。
      出了正月,温祁假期结束了要回驻防营,青瑜到城门外送他。躲了这些天,见到温祁的那刻,青瑜终于绷不住了,头埋在大哥怀里哭了出来。
      温祁宠溺地揉揉她的头:“我没事儿,你也好好的。”
      这件事,虽说夹杂着许多内情,有人喜有人忧有人伤,但到底促成了一门亲事,算为喜事。
      第二件喜事:青瑄怀孕了。
      这件事,虽说突然,却不意外。
      二月初十,又是进宫请安的日子。一进泰康宫,太后就察觉出青瑄不太对劲,叫来太医一把脉,果真是有喜了。
      太子、梁王虽然都娶亲多年,但都没有子嗣,青瑄肚子里的,是封家下一代的第一个孩子。
      太后和皇上很是高兴,又是补品又是绫罗绸缎,赏赐了许多东西。
      惊喜之余,太后还不忘让太医给青瑜也把了把脉。他们两对夫妻,同日生、同日婚嫁,若能再同日有孕,那真是天下奇观了。
      可惜的是,青瑜脉象平稳、身体康健,却没有身孕。
      听到这个结果,太后又忍不住抱怨了皇上一顿,怪他不该在新婚当天把焕王派去战场,害得他们落后了。皇上连忙给太后赔不是,还保证接下来会减少焕王的公务,让他多些时间在府里陪青瑜。
      太后还不满意,临出宫前,特意把焕王、青瑜留下,赏了他们一堆补品。
      皇上果然是言出必行的,接下来的日子,焕王的公务急剧减少。大部分日子,太阳还大高就回府了。据初七说,是太后给兵部尚书下了懿旨,焕王每晚回府一日,就罚他一个月俸禄。所以每日不到申时,兵部尚书就来催焕王回府了。
      所以,托青瑄的福,青瑜他们夫妇的生活,也比之前滋润了许多。
      第三件喜事:温祐和华池公主恋爱了。
      这件事,既惊又喜。
      中元节公主随他们出宫后,就一直没回去。在沐王府小住了两天,索性搬来了焕王府陪青瑜。中元节那日培王跑到御花园玩风寒又加重了,昌嫔整日忙于照顾他,顾不上公主,便由她去了。
      春节期间,朝事停顿,所以复朝后事务繁多,焕王每日忙于公务不着家,青瑜也乐得有公主陪她。
      两人先在焕王府折腾了两日,便约上温祐、栋梁在城里逛,城里逛遍了,就出城去。爬山、打猎、骑马、采风,每日去不同的地方,找不同的消遣。
      二月初六那日,四个人约好在城南门汇合,一起去爬南山。听说山上的霖福寺来了位高僧讲经,去听的人很多,日日爆满。几个人都不是什么信徒,但都是喜欢凑热闹的。
      青瑜她们到了南门才发现,史滕也跟着栋梁一起来了。都不是外人,相互打过招呼,就向南山出发了。
      骑了半个时辰的马终于到了南山下,霖福寺在南山山顶,山路崎岖,上上下下,又爬了半个多时辰,才终于来到庙门前。
      庙里冷清的很,一打听,高僧就在寺里待了三天,前天就走了。
      见没热闹好凑了,五个人一合计,返身往回走。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到一半,青瑜就走不动了,蹲在地上直喘粗气。想让温祐过来扶她一把,叫了两声没见人应,青瑜抬头一看,温祐正跟公主前面献殷勤呢。
      公主也累得走不动了,靠在树上直冒汗。温祐接过公主擦汗的手绢,一手递水,一手扇风。
      公主喝完,把水壶还给温祐,拿回手绢,留下一抹害羞的微笑,跑开了。温祐从那一笑中回过神来,赶紧追了上去。
      这完全就是戏文里,男女恋爱的经典桥段啊。
      青瑜估摸着自己叫破喉咙,他都不会打理,就自己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这时候,史滕不知道从哪冒出来,递给青瑜一根木棍。拄着木棍,下起山来果然轻松了许多。
      青瑜和史滕并排走着,正前方就是那对儿热恋男女。
      “他们俩……”
      “很般配。”
      听到史滕这么说,青瑜才放下心来。看来栋梁说的是真的,他有喜欢的人了,不是公主。撮合他和公主,只是太子妃的一厢情愿。
      如此来说,被他撞见了也好,免得引起温史两家的误会。
      对于温祐和公主,青瑜一开始是没有这个想法的,毕竟温家两个女儿已经嫁入皇家了,再娶公主,简直是天大的恩赐。可公主自己看上温祐了,太后皇上一向宠她,大概不会逆她的意。
      温家是将门,可温祐从小对军事不感兴趣,吃喝玩乐倒是在行,真能娶了公主,当个闲散驸马,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这小子,定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摊上这等好事。
      青瑜打心眼里为他、为他们俩感到高兴。
      春天,果真是最好的季节,有人定亲,有人怀孕,有人恋爱,还有人头疼……
      青瑜现在头疼的,是簪花会。
      簪花会,名字很文雅,其实就是由皇家组织的年轻男女的相亲大会,每年春分,在御花园举办。
      簪花会由后宫位份最高的人牵头发起,发帖给官宦人家的适龄男女进宫参加大会。不强制,但每个接到帖子的人家都会准时赴会,京城中有头有脸的适婚男女都在了,有什么理由错过呢。
      现在后宫位份最高的人是太后,可太后年纪大了,不适合操持这种费心劳神的事情,所以都会派给小辈代为主持。以前是德妃娘娘,后来是太子妃,今年派给了青瑜和青瑄。
      安排活动,是青瑄的强项,自然大部分事都由她来负责了。可是说好共同主持,青瑜也不好什么都不干,就主动揽下了安排表演节目和游戏的差事。
      大部分的表演节目是由宫里的歌舞伎完成,太乐署有专人负责,青瑜只需审核节目、安排上场顺序即可。
      至于游戏,是为了给年轻男女才艺展示、互相交流的机会,每年都是固定的形式:投壶、射覆、猜谜等,方便大家提前准备。这个,也不不需要青瑜费太多心思。
      唯一需要费心的,就是开场曲目,这也是整场簪花会最引人注目的环节。
      这个节目,不是由歌舞伎完成,是由来参加簪花会的青年男女代表完成的,人数不限,形式不定。
      青瑜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人员数量、名单。
      青瑜从所有邀请名单中,筛选出够身份、年纪合适、往年没做过开场表演的人,勉强凑了三男三女,呈给太后拍板。
      太后一看:封栋、史滕、温祐、林元思、林元若、肖丹霜,三男三女,身份相当,倒是没什么原则性问题。可唯一的,让封栋和林元思做开场表演,说不好是为难他们,还是为难观众。可如果把他们两个去掉,只剩四个人,有些单薄。
      “你们姐俩和老三老四从小就定了亲,从没参加过簪花会。要不就你们四个吧,再加上史滕、温祐、林元若、肖丹霜,四男四女,刚好。”
      青瑄有些顾虑,担忧地说道:“可是皇祖母,簪花会是给未婚男女准备的舞台,我们参加不太合规矩吧?”
      “谁说簪花会只能没成亲的参加,你们两对儿明摆着的榜样,多好呀。就这么定了!”
      青瑜对于他们参加簪花会合不合规矩倒是没什么顾虑,她担心的,是焕王不配合。
      “皇祖母,王爷那,万一他……”
      “我跟他们说!”
      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焕王回府后脸色不太对,青瑜偷偷问了初七,知道太后娘娘搞定了。
      “皇祖母怎么跟你说的,你这么就轻易屈服了?”青瑜知道,让焕王同意表演节目这种事,可不是单纯用孝心就可以解释的。
      “欠了债,用这个还。”
      “欠了什么债?”
      “欠她一个重孙。我不喜欢欠债,更不喜欢被人胁迫,咱们今晚就还上吧……”
      “你,又不正经……”
      好奇心害死猫啊,被焕王扔到床上的时候,青瑜决定以后再也不能瞎好奇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