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第七十四章 江南风雨 ...

  •   东北稍稳之后,晋王镇守的江南又传来消息,南宁地区羌族叛乱,晋王已开始全力镇压。蜀王杨秀上表指控江南行军总管史万岁收受叛军贿赂,通敌卖国才引起了这次叛乱。于是隋帝大怒,让众臣在朝堂上议史万岁之罪。史万岁掌管晋王府中军事,朝臣们议罪之时,很自然的就有人把火往晋王身上烧,主张杀史万岁罚晋王失察之过。隋帝虽然在震怒之时也想杀史万岁,可说到了晋王身上,他一下也没拿定注意。就在很多人主张杀史万岁时,高熲突然开口为史万岁求情,说史万岁素有军功,又善治军,说是一代名将也不为过,为大隋不可多得的将才,杀了他等于自断臂膀。隋帝大有深意的看了高熲一眼,借机说道:“既然左仆射开口求情,那此事容后再议。”
      退朝后,隋帝将高熲召至甘露殿,问道:“今日左仆射为何要为史万岁求情?你该知道他是晋王府的人?”
      高熲说道:“臣是为了大隋的江山社稷着想,不问他是谁的人。”
      隋帝说道:“杀了史万岁,晋王少一得力干将,这不正是你和太子想看到的吗?今日朝堂上太子的那些臣属们不也一个个主张杀吗,为何左仆射这回没有支持太子?”
      高熲正色道:“臣若觉得杀史万岁对大隋有利,自然会支持太子殿下一边,若觉得不杀史万岁对大隋最好,自然就不会支持太子殿下的想法。陛下是了解臣的,臣只为大隋的将来考虑。”
      隋帝说道:“就如同你忤逆了朕的意思,不同意易储之事?”
      静!甘露殿中静得似乎能听到高熲沉重的呼吸声,这是试探?试探自己是否还是不愿为隋帝改变想法?还是试探自己对大隋是否忠心?很快,高熲恢复了平静,简答有力的回答道:“是的,陛下!臣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大隋着想。”
      这时候晋王妃正带着杨昭陪独孤皇后逛御花园,萧影儿收到隋帝对史万岁议罪的消息后忙悄悄告诉了晋王妃,晋王妃心想史万岁颇有军功,而且是晋王的属下,若真被问斩,一是会牵连晋王,二是会削弱晋王对军队的影响,这件事多半又是东宫搞出来的花样,况且通敌之事只是蜀王杨秀一面之词,听说他最近和太子联系密切,说不定其中就有什么鬼蜮伎俩。于是晋王妃突然对杨昭问道:“昭儿你最近骑射可有精进?”
      杨昭据实答道:“昭儿自上次中毒后,减少了骑射的练习,但是也并未中断,虽未精进也未退步,昭儿惭愧。”
      晋王妃说道:“你父王替你皇祖父骑马打天下,北抗突厥南平江南,武功赫赫,你作为皇孙也不应懈怠。对了,你父王身边有一大将军名史万岁,骑射功夫了得,当年对抗突厥时,曾经单枪匹马闯入敌军如入无人之境,日后请他教你骑射,定会大有长进。”
      杨昭最是喜爱武功高强之人,欢喜说道:“好啊!那昭儿日后拜史万岁将军为师,请他教习骑射。”
      一旁的独孤皇后收回赏花的目光,对着晋王妃笑了笑,说道:“你这孩子,有话直说,是不是这两日听到了消息,说史万岁通敌叛国之事啊?这里也没其他人,说说你的看法吧!”
      晋王妃见独孤皇后点破了她的心思,也不以为意,于是说道:“儿臣以为蜀王上奏史万岁通敌叛国一事需要派人查证,必要时可召其回京由有司审查,在此之前不宜定罪。史万岁素有军功,若无真凭实据就喊打喊杀的,怕是会寒了军中将士的心。朝臣们高居庙堂,并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匆忙就要定功臣之罪,怕是有诬陷之嫌,所以儿臣还请母后出手以平众论。”
      独孤皇后笑道:“你是怕这把火烧到晋王身上吧。”晋王妃也不否认,独孤皇后继续说道:“说史万岁通敌叛国,本宫是不相信的。平定高智慧叛乱时,史万岁大小战斗七百余次,转战上千里,击败叛军无数,可谓勇冠三军,这样的人怎会通敌叛国?不过蜀王所奏也不会信口雌黄,有没有收受贿赂或者见钱眼开也说不定,不过和通敌叛国比起来终不算大罪。这件事有人想拿来做文章,目标其实就是晋王。只要史万岁没有通敌,晋王就不会受牵连,本宫和陛下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晋王妃忙说道:“母后英明!现在就是要调查清楚史万岁到底是通敌卖国还是收受贿赂,而且这件事情晋王到底有没有干系也要查清楚,以还晋王清白。”
      独孤皇后笑道:“阿摐有你这个贤内助,自然是不会惹上这些脏水的。朝堂上的事情你了解的倒是挺快。那本宫再考考你,你可知道现在你父皇在做什么?”
      晋王妃知道独孤皇后是在有意指点自己,而且也清楚她在宫中布置有一些眼线,于是她望了望萧影儿,萧影儿摇摇头,表示她也不清楚。晋王妃只好据实答道:“回母后,儿臣不知,想来应该是回到甘露殿了。”
      独孤皇后嗅了嗅一朵花,说道:“好香!”然后,望了一眼甘露宫的方向,说道:“你只猜到了陛下回到甘露殿,但是猜不到现在陛下正在接见哪位臣子,他们又说了些什么。”
      晋王妃不敢接话,静静等待独孤皇后指点,独孤皇后唤来身边的内侍高植,说道:“你给晋王妃说说吧。”于是高植把刚刚发生在甘露殿的事情一点一滴事无巨细的都说了一遍。
      高植退下后,独孤皇后拉着晋王妃的手边看风景边说道:“本宫教你这些不是让你干政,更不是监视,而是要告诉你身为一宫之主,你就要时刻警惕能够影响宫中决定的任何事和人,不论这些人是忠是奸,你都要为自己的夫君去看去听去判断,守护好大隋基业,是皇后的职责。现在是本宫在这样做,未来你也要这样做!”
      晋王妃心想难道以后连晋王那边也要布置人手吗?不由得心中一凛。
      独孤皇后又说道:“高熲自作聪明,以为保了史万岁就可以挽回他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口口声声说为了大隋,他又哪里知道,这大隋毕竟是陛下的大隋!而陛下是本宫的陛下!”
      不一会儿甘露殿传来消息,隋帝传杨素入宫与高熲一起商讨史万岁之事,最后隋帝命杨素调查此事。其实蜀王杨秀状告史万岁也是事出有因,头一年史万岁在南宁州就镇压过一次小规模的羌人叛乱,羌人首领爨翫见不敌隋军,于是投降归顺,史万岁本欲将其带回京城,可爨翫不愿背井离乡,于是向史万岁送了大量财宝以做军费,史万岁一方面收了对方的好处,一方面考虑到要他镇守羌族诸部,于是将他放了回去。哪知道此事后来让蜀王知道了,于是派人向史万岁索取财宝,史万岁心想这些东西是拿来充作军费的,没道理分蜀王一杯羹,于是一怒之下将财宝尽数沉江,这就得罪了蜀王。这次羌族再次反叛,蜀王就参了史万岁收受贿赂、通敌卖国的罪名。史万岁收敌贿赂也算确有其事,但是这本来是用来做军费的,后来财宝又沉了江,还算不算受贿就有争议了。放爨翫归去,也难说就是通敌卖国,当年诸葛亮不也七擒孟获,最后才有了南疆太平。只是要调查清楚这些事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杨素一面请晋王主持平叛一事,一面亲赴南宁州调查史万岁,没个几个月这个事情是查不透彻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