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一年初,百象新。万户曈曈日,新桃换旧符。
  祭宗室,行祝福。祈四海升平,国泰民安愿。”
  大年三十的早晨,虽没有了往日小贩们响彻的吆喝叫卖声,但这民间的市井里仍是热闹非凡的,更别说,这里,还是天子脚下,衣食住行都领先全国的京城。
  二柱子起了个大早,甫睁眼便又想起了自己东家家里刚出炉的喜事儿。乐呵呵的梳洗完毕,打算提前结束自己的病假,早早地赶回他打长工的秋府。二柱子的堂客将大饼、稀饭端上了桌,望着兴冲冲的自家当家的:
  “这倒稀奇,往日里有个可偷懒的时候,你都是能拖就拖的,今个这是转了性子,怎的勤快了许多?”
  二柱子执着筷子的手冲她挥了挥,不耐烦地说:
  “去去去,你们婆娘家家的懂得什么,头发长见识短。秋家老爷今年是有了大喜,又赶上过年,肯定是会加倍打赏府里的人,我这咳嗽、头痛什么的,早八百年就好了,可不能为了偷懒误了领赏钱的好时候。”
  一仰脖子,将稀饭喝了个底朝天,仍是满脸难掩的兴奋:
  “你到是动作快点,把我的行头置办好了,我好赶紧得回去,说不定早早的讨好老爷小姐,说上几句吉祥话,嘿嘿,还能被提个府里管事啥的……”
  越说越觉得有这可能,二柱子拽过包裹,便三步并两步地朝乌衣巷行去。
  可偏偏在半路被几个老熟人拦住了,还真是,像极了那个书里常说的什么好事儿多磨。几个拦路人都是二柱子熟识的发小,只不过自打几年前二柱子进到秋府谋了个差事,便不大常来往了,按他自己的话来说,现在的他是乌衣巷里士族人家家里的长工,可不能和这些庶族的平头百姓厮混在一起,贬了身份,要是以后当上了管事什么的,还不让人笑话了去……
  这几人只是普通百姓,拦着二柱子也只为打探个才听来的传闻,见二柱子面有不愉之色,马上换上讨好的样子谄媚道:
  “柱子哥您别气,兄弟们也只是找你打探个事儿。谁叫柱子哥您好本事,认识的人里有几个及得上您柱子哥和士族管家有渊源,都知道您受秋家老爷的器重,别说管事,就连总管恐怕都不在话下,说不定还像戏里演的那样,嫁个小姐给您,招您当女婿嘞,到时候您可别忘了兄弟几个……”
  二柱子被这些花言巧语弄得是晕头转向,飘飘然的很:
  “嘿,你们这一个个的话说得比蜜都甜,不过秋小姐的主意我可不敢打,一来我家里还有个婆娘,二来,这秋小姐年纪小小,但可是有大来头的,嘿嘿,说不准今天之后,秋府还得看这女娃娃的脸色办事呢!”
  那几人见二柱子自个儿将话题引到了这上面,忙不迭地接茬道:
  “那柱子哥,前几日传说朝廷要在今天封花娘娘的事儿是真的?”
  “那还有假,我可是在乌衣巷里听人说的。去年的时候不是说稻谷麦子什么的收成都不好么,每年都要送去鬼方蛮子那里的粮食不够,差点就打起来了。今年官家听了太常寺的话,决定在年初为青帝陛下在人间选上几位花娘娘的替身来祈福。听说连花签都是在大相国寺里由主持法师亲自斋醮开光过了的,现在只等今天拿出来抽选了。”
  “柱子哥,原先不是说只选四个花娘娘么,大长公主的女儿永乐郡主阮韶明,还有皇后的亲侄女、宰相爷家的小姐卫献容、太子太傅家的小姐乔清和大司马将军长女司马显姿,可这秋家小姐是怎么回事儿,鸿胪寺卿虽说也是九卿之一啦,可和其他几位比也难免逊色一些了吧,再说前四位小姐均是十六七八的妙龄,秋家小姐只是个十三岁女童,青帝陛下恐怕看不上吧!”
  只听二柱子对该言论十分不屑的冷哼一声,随即谨慎的四下张望,然后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其实这五位待封的花娘娘里,少了谁,都不能少我们家小姐!”
  那几人连忙将脑袋靠近,争相靠近二柱子听秘辛,
  “前四位小姐是官家内定的,选的都是名门望族、高官贵绅,和皇族颇有渊源的女子,可我们家小姐啊,那可是太常寺从千千万万个少女的生辰八字里选出来的,最合青帝陛下意的花娘娘,命中注定,比珍珠都真的!”
  说到这里又不禁扬起了声调,显得十分得意自豪。
  “那若是等几位小姐长大些————”
  “那当然是各家公子娶妻的第一人选,她们可都是神妃的替身,福气富贵得很,将来啊,恐怕都是皇妃王妃的人!”
  几人惊叹,都面带羡慕:
  “柱子哥,那不是等不了几年,秋府就是皇亲国戚了么……柱子哥,你真是好福气,前途无量啊……”
  “哦,嘿嘿,我也是这么觉得啊————”
  *
  京城东,正对着岱顶山青帝观的东门处锦绣辉煌。由城内延伸出来的大红色羊绒地毯,道路两旁是由紫丝、彩缎织成的五十里长的屏障,一直通到拔地而起的封妃台,东西南北四方四座汉白玉雕柱,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再向上看,封妃台最顶层设兽面辟邪,云纹填底的祭祀青铜鼎,鼎前置香檀木案几,几上便是花签。
  四周早已围满了来看热闹的群众,人声鼎沸。
  皇帝和皇后坐在第二层的华盖之下,后面站着龙子凤孙们,都穿着大礼时才看得到的正式吉服
  第三层是文武百官,官服玉笏,面目肃然。
  秋士贤作为时常接待外藩的鸿胪寺卿,什么排场没见识过,可现在却不禁握拳紧张起来。女儿是他的种,是个什么样子他最清楚,先不说五岁时,她娘亲去世后大病一场,痊愈后性子急转是怎么回事儿,就过去了的几年而言,这个过分活泼了的女儿算是叫他操碎了心,现在唯恐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出什么差错,那可是杀头的大罪,虽然这个叫人又恨又爱的小妮子在昨天夜里拍胸脯保证会乖乖的,可是……秋士贤暗自抹抹额头,早知道就不把这小姑奶奶的八字报上去了,怎么会如此巧合捏??!!
  唱礼官抬头看看日头,见吉时已到,请示了皇帝,便以一嗓子“吉时已到,请神妃~~”拉开了京城百姓期待已久的大典序幕。
  秋士贤拉长了脖子紧盯着遥遥行来的那群人。走在最前面的是永乐郡主阮韶明,她是中原闻名的美人儿,自小便是,常山长公主和驸马是典型的美女俊男、才子佳人,他们的独女便承袭了所有的优点:母亲婉约细长的柳眉,父亲顾盼生辉的桃花目,眉心点朱砂红英,显得分外跳脱可爱,一身桃红描花凤尾裙,笑靥如花地朝这边行来。
  她手中还拉拽着另一名女子,那女子被拉着的一只纤手皓肤如玉,显在阳光下,隐隐散着光华,仿佛透明一般,削肩细腰的长挑身材,思及与永乐郡主交情颇深的某位闺秀,秋士贤便猜到这应是太子太傅家那位博学强识,有咏絮之才的乔清小姐了。
  走在第三位的女子样貌最是上乘,风流体态,媚眼生花,五官显得比一般人深邃,锋芒尽露,她穿着时下女子盛行的马裙,长刚过膝,脚蹬一双鲜红羊皮小靴,一派胡人打扮,行步生风,甫一入场,便惹得议论声乍起,她却是混不在意,想都不用想,这位一定是大司马将军长女司马显姿了
  ———到这时,不知为什么,秋士贤忽而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他家那只小猴子正和相府千金卫献容同时出现在红毯上。卫献容生的肌骨莹润,体态微丰,脸若银盆,眼如水杏,额间绘着牡丹花钿,整个人看上去福气又雍容,处处是大家闺秀的贵气儿,她在几人中年龄最长,但却也恰恰胜在稳重。
  相比之下,秋士贤只能想到汗颜二字来形容现在的心情。
  因为年纪小,秋家小姐整整比卫献容矮了一个头,一身翠绿衣衫,没有迤地的裙摆,两颊晕红,倒让周身透出了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只是———秋士贤握拳———小姑奶奶你能不能别咧着嘴,笑出梨涡,也笑出白牙,招招遥遥地四下乱看啊,虽然……咳嗯,私底下不让人注意到也不行。
  五女走上封妃台的第二层,齐齐面朝大鼎跪下朝拜……
  *
  中原,永和廿年,帝谒青帝观……加封青帝为广生帝君,并撰刻碑记,赞颂青帝“节彼岱宗,奠兹东土,生育之地,灵仙之府”……封五女神妃,于人世代行花娘娘之职,泽被黎民:
  常山大长公主驸马之女永乐郡主阮韶明,宜室宜家的桃花签,封冰青娘娘。
  宰相千金卫献容,京城国色的牡丹签,封凤丹娘娘。
  太子太傅之女乔清,山中红萼的辛夷签,封望春娘娘。
  大司马将军长女司马显姿,韶华胜及的荼蘼签,封百宜娘娘。
  鸿胪寺卿幼女秋杏儿,瑶池仙品的杏花签,封轻红娘娘。
  杏花
  【唐】郑谷
  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小桃新谢后,双燕却来时。
  香属登龙客,烟笼宿蝶枝。临轩须貌取,风雨易离披。
  荼蘼,又名百宜枝
  辛夷,又名望春花
  牡丹,有凤丹一品
  桃花,有冰青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