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朋友曾跟我开玩笑说,现在这诗歌,他一天可以写几百首。几百首是夸张了点,几十首也还是有可能。我也说过这是一个诗歌没落、小说横行的时代,诗歌渐渐失去了原来的风采,但我还是喜欢上了诗歌,喜欢上了海子,喜欢上了顾城的诗,还有他们的人。
不知道是怎样喜欢上诗歌,喜欢上海子的,只是在读了课本上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觉得他的诗里有某种神秘的元素在吸引着我。于是我买了他的诗集。
我喜欢读武侠小说,喜欢里面的江湖,总幻想自己就是里面的侠客义士,倚马江湖,快意恩仇。可这不可能,除非在梦里。所以我只能寄情于创作,靠手中的笔来完成自己的心愿。
这和我写这几首诗歌有什么联系呢?
海子的诗,充斥着太多的死亡气息,有时令人窒息。他是诗歌国度的王子,被派来拯救诗歌。在某一天,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要用他的灵魂来感化诗歌。他选择了卧轨,第一次接近他梦想中的世界。我曾读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海子,当火车压过他的身子,他是微笑的。也许吧,海子是快乐的,因为他“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村庄,村庄里有父亲,有母亲,有四姐妹,还有熟了的麦子。
江湖是什么?古龙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情愁。既是如此,江湖夜是一个悲哀的地方,充斥着许多的辛酸与无奈。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定律,谁强谁做老大,号令天下。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等级差距就有纷争,有奋争就有伤亡。谁是最后的赢家暂且不说,最终的受害者还是那些武功地位低微的虾米角色。所以相较之下,我很喜欢小非(不是非公子,是写《游侠秀秀》的那位)的武侠小说,宁静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心安,并且还得到享受。但江湖毕竟不是社会主义,不可能实现共产(想想看,如果那样,江湖该成什么样子),有江湖纷争就不会消失。纷争是江湖的基本元素。江湖要有伟大的人出现,带领江湖人士构建和谐江湖(笑~~和谐江湖?),江湖才会宁静,即使是暂时的。这人是什么样的呢?别急,我不是说他应该是海子一样的人。只要能存有一份是天下为己任之心就行。其实,这样的人是作者,写小说的人。因此,我想说的是,作者要时刻想着自己有一份责任要对得起千千万万的读者(即使只有一个读者,也要做到最好),最起码要保证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不致伤害读者。质量不能强求,要看个人能力。
说得远了,回到海子吧!
我曾有过这样的想法,高考考到北方去,明年的3月26日去山海关走走,看一看能不能寻觅到海子残留在人间的气息,哪怕一点点也心满意足。现在看来这心愿也是无法实现了。
最后该结束我的感言了。我不敢说我会写诗,我的诗歌很有品位,可能正好相反,毫无是处。但我还是要厚颜无耻地用这几首诗来表达我对海子的敬意。
阿泰深夜于宿舍(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