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买地钱 ...
-
第十三章
沈氏本想拉着姐儿几个走,,转念一想,今天要是走了,以后这样的事只会没完没了,心横了横道,“秀花嫂子,以前的事我也不想多说了,天色已晚,如果我们在路上出了什么事你负责吗?现在这车我是坐定了,你要是不想坐大可以走回去,要是出了事我沈如意负责。说到做到。你看怎么样?”
以前的沈如意性子表现的比较软弱,想的是自己多做些孩子们可以少受些气,现在不同了,为母则强。
既然她是被赵家的人赶出来的,以后她就不在是赵家的人了,这个家本来就她一根柱子,不顶起来还不叫人欺负死,欺负她也就算了,几个女儿是她的底线。
“臭不要脸的,给脸不要脸是吧,你这几个赔钱货能出什么事,老娘有事你赔得起吗?”
一旁的赵老三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一群妇人他也不好插嘴,眼睛直视那个撒泼李氏,赵秋娴见天色不早了,听她这么说,干脆的解决算了。
“这位春桃婶子,叔要是知道你在外面这样咄咄逼人也会不高兴吧,今天三爷爷的车,像我娘说的我们坐定了,你要是不坐就走回去吧,万一路上黑咕隆咚崴了脚,或者有劫财劫色,杀人的事,责任我们全负了,车上的两位婶子和三爷爷作证。”
赵秋娴越说,李氏的脸色越难看,又是劫匪又是杀人的,从没走过夜路自然也不知道赵秋娴说的几分真假。憋了憋嘴,还想还嘴,赵老三看不下去瞪着眼睛呵斥道,“回不回去了,在吵我今天谁也不拉了。”
车上的两个妇人闻状,拉着李春桃的劲更大了,晚上不回去睡哪,家里的男人孩子等着她们回去做饭呢。
赵秋娴几人都交钱上了车,一路无话。
晚上沈氏见孩子们吃的满嘴抹油,那些不痛快也烟消云散,烧水洗漱后都躺在炕上赵夏婷叽叽喳喳睡不着。
“娘,咱家真的有钱了?”
“大姐,以后你一定要多吃点,咱家有钱了不怕吃不饱,你看你都瘦成啥样啦。”
“小妹,以后干啥二姐姐都跟着你,我也学学赚钱的本事。”
夜深人静,本就只有一家的茅草棚,显得格外渺小,山上偶尔传来两声猫头鹰的咕咕声,仿佛在抗议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
赵春藤静静的听着二妹的碎言碎语,嘴角微微翘起,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进入梦乡。
沈氏想着明天要办的事,偶尔问下赵秋娴的意见,渐渐的夜深了,小小的草棚内被均匀的呼吸声取代了赵夏婷的喃喃自语。
翌日。
早上沈氏率先起来做好早饭,再喊孩子们。吃过早饭还很早,沈氏把昨天单独买的两斤肉,一斤酒放进篮子里,盖了块麻布就出门了。今天沈氏要去赵大海家把小闺女交代的事办妥当,嘱咐了一声就出门了。
走了没两步,赵秋娴跑上前要跟着一起去,今天如果不亲自去一趟她还是有些不放心,沈氏笑了笑答应了。
不多久就到了赵大海家,敲了门,开门的是杨氏,杨氏把沈氏让到后院,沈氏刚才听见赵大海正和村里的几个关系好的男人在堂屋商量播种的事,便和杨氏说道,“嫂子,前几日我娘家哥哥得知的我在找他们,就托人捎了些钱过来。今天是来给买地的银子。”这都是昨天商量好的说法,沈氏边说,边把篮子递给杨氏。
杨氏接过篮子,掀开上面的麻布一看,赶紧要塞回沈氏手上,“这可使不得,你哥哥给你的钱,好好过日子,为这些虚礼费什么心。”
“杨婶子,你就收下吧,我舅舅家对我们好,你和大海叔也对我们好,我们当然也不能忘恩负义不是,一会我娘还有事要求大海叔呢,这些权当给大海叔的辛苦费了。”赵秋娴说完还灿烂的一笑。唉,她这身板现在也只能靠卖萌打关系了。
“是啊,杨嫂子,上个月给我家搭屋子我们还没感谢大海兄弟呢,这又有事哪能空着手,你可不能让我做那忘恩负义的人啊。”
“行了,大妹子,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有什么事等会你直说吧,你知道我是个爽快的。”杨氏哪里招架得住她们的轮番攻势,早早投降了。
由于赵大海正忙着,杨氏和沈氏拉了一会的家常才听见堂屋传来一阵送客的声音,杨氏带着沈氏母女走到堂屋门口,赵大海已经送客回来了。
“大妹子,你来了,秋娴丫头也来了,快进来坐。”
沈氏进屋后也不客气开门见山的道,“大海兄弟,我家那边的几亩荒地也该开出来种点口粮了,正好我哥哥托人给我捎了些银子,所以我想现在把地买下来,这样也名正言顺些。”
赵大海听说沈氏要买地,并没有觉得很诧异,毕竟也就八亩多一点,又是荒地。现在荒地二两银子一亩,良田则要五两银子。
“现在买了也好啊,皇上今年开恩,三年内,只要买荒开荒的都不用交税。”赵大海在刚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为沈氏母女高兴了一把,他自己也准备趁机开几亩荒地,费心的整整,还是可以有些收成的。
沈氏一听可以免税,高兴极了。拿出十八两银子放在桌上然后推向赵大海,“大海兄弟,这是我买地的钱,剩下的钱请你跑跑腿帮我把民契换成官契,我一个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只能请你多帮些了。”赵大海见沈氏给的银钱有多余本想推拒,听到沈氏这么说也只能收下了。
“对了,大海伯伯,我家现在住的那个屋子恐怕住不了多久,夏天暴雨又多,我们想初六就起房子,盖个不会漏风漏雨冬天还暖和的。”
赵大海对她们买地没觉得惊讶,可要盖房子他就觉得奇怪了,不过他没问出口,以前听说过沈氏的娘家家产丰厚,过了这么些年没见有什么走动还以为是别人胡诌的,今天看来是真的了。
“秋娴丫头,你家这么急,木头料子可准备好了?”赵大海笑嘻嘻的逗赵秋娴。
“大海兄弟,这个木料方面我着实没有头绪,所以今天来还想请你帮忙问问谁家有没有好的木料,我可以买。”
赵大海大手一挥,“这个没有问题,我尽量给你赶好的捡。”
沈氏笑而道谢,转而问道,“大海兄弟,刚才我听到你跟那几个兄弟谈播种的事,能不能多育些苗,然后卖给我们。”
“这个可以,你要几亩的苗,我给你准备好。”
“够一家人吃的就行了,就是不知道荒地一亩能出多少粮,帮我留四亩的苗吧,吃不完也有备无患。”
赵大海知道荒地第一年耕种产量确实不高,推荐沈氏种五亩,也就多出些种子钱,万一不够吃还要去买米,沈氏听完感激的直点头。
商量完事,赵大海承诺后天就把官契给沈氏后,夫妻俩一起吧沈氏和赵秋娴了出去。
回家的路上,有一棵大柳树,正是萌芽的季节,嫩绿的颜色看着很惹眼,太阳照在树顶上,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由于不是农忙,树下已经三三两两坐了几位妇人,手里都拿着鞋底纳着顺便聊天,看见她们经过突然都不说话了。等她们走过了,聊天的声音又嗡嗡嗡响起,赵秋娴觉得很无奈,好像她们是怪物一样,随后又跟沈氏说起一个话题。
“娘,以后咱家院子里种两棵樟树吧,可以驱蚊子。”
沈氏听后扑哧一笑,宠溺的看着小闺女,说,“行,你想种什么都行。”
二人回家后收拾了一下,沈氏便吆喝大家去镇上采买,赵夏婷摆着要去血拼的阵势,一直走在最前面。
赵秋娴看见了笑道,“二姐,你真像只小公鸡,雄赳赳的。”气的赵夏婷追着赵秋娴一顿闹。
坐牛车到了镇上沈氏先去粮店,买了五十斤面粉,五十斤玉米粉,五十斤大米和十斤油。老板一看买的东西多,许诺可以用牛车送货上门,等她们买完东西可以一并送,沈氏高兴的道了谢。
银钱都放在赵秋娴那里,她给钱的时候沈氏看的心都疼了,出了粮店还在叹息银钱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