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暗涌 ...


  •   乾元大陆

      大央十三年,天绝甍,天衡治国有道,顺应民心,成为大央第三任国君。

      天衡继位后,改国号为天治,遂下旨大赦天下,免税三年,一时间,民心更甚,对于这个新上任的国君均是好评如潮。

      大央都城

      东城

      城楼上,一位身穿甲胄的将军时而眼神漂浮不定,时而静下凝神,这样过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有一个将士急急跑了过来:“报,大司马已到城外三里地。”人未到,手中举着的铁卷丹书已经呈了上去。

      身穿甲胄的将军转身将铁卷丹书接了过来,看过上面的文字后,眉头微微有些凝固,思虑一会遂对着将士道:“国君可有什么旨意!”

      将士似乎就等这句话,见将军一开口,立马喜上眉梢,从怀中掏出一卷明黄的锦帛递了过去道:“国君有旨,大司马此番出海,劳苦功高,理应国君出城迎接,烦劳将军稍等片刻,国君正从宫中赶来。”

      将军接过明黄的锦帛,上面的圣意一目了然,他又看了看铁卷丹书,好看的唇角一勾,不知在想些什么,就在将士揣测的时候,将军将铁卷丹书和明黄锦帛往怀中一踹,点点头,复又整了整甲胄说:“既然国君有旨,还等什么,走吧,跟本将军前去迎接圣驾。”

      话音刚落,将军就沿着城台下了城楼,他身后的将士眼光有些意味不明的看着将军的背影,不知在想什么,一回神,看到将军已经远去的背影,立马跟了上去。

      午时不到,城楼下已经戒严,围观的百姓已经驱散,进出城门的小唤走卒也统一改道去了偏门。

      东城城楼下,士兵连成八排,一排十二人,左门两组,右门两组,城门大道直通护城河,护城河上河闸不似往日般联通河岸两边,而是高高耸立在半空,这种仪式,好多年不曾遇见,遥想起来,怕是只有十多年前,前大央国君凤惜暖迎接四国君主为夫的时候用过这般礼仪,东城百姓各个起了好奇心,不知谁有这般大的架子,一时间,众说纷纭。

      不一会,宫门开,一向不理俗世的禁卫军齐齐出列,从宫门到城楼下硬是开辟出一条通天大道,围观的百姓立马被禁卫军给挡在了外围,接着,一阵车轱辘的声音缓缓从宫门内传了出来,叮咚叮咚的珠玉碰撞声响彻大街,就连议论纷纷的人群也被这声音给震慑住了。

      “国君出宫。”一声尖细的声音在宫门的上空散开。

      围观的百姓随之跪拜下来:“恭迎国君出宫。”虔诚的声音,统一的手势,无不显示着这个所谓的国君是有多么的得尽民心。

      明黄奢华的马车,足足能容下四五个成年人睡觉的空间,珠玉就像是平常人家的窗帘悬挂在马车的四周,镂空的车窗中轻纱维维,只听一声极好听的声音从车中传出:“不必多礼,大家起身。”

      东城百信连连谢恩起身,接着又是那尖细的声音说道:“起驾城门。”车轱辘的声音碎碎撵撵,马车四周是禁卫军的两个分队,前后左右分别站着六人,一行人浩浩荡荡,威风八面的向着城门处而去。

      马车行至东城城楼下缓缓停了下来,这时,已经等候多时的甲胄将军走到马车跟前道:“臣言枭恭迎圣驾。”

      “爱卿不必多礼,对了,大司马到哪里了?”那极好的声音又从马车内传了出来。

      言枭沉稳的回复道:“刚在探子来报,大司马距离城门不足三里…。”犹豫片刻后又补充道:“似在原地休息。”言枭说完,才发现一个问题,大司马于三个月前出城,出城的时候就带了不到二十人,这二十人都是宫中秘密驯养多年的影卫,走的时候明明低调谨慎,这回来怎么就不一样了,大司马一向是个谨言慎行的人,也是国君的左膀右臂,此次出宫想必也是有重要的事情完成。

      只不过,现在这个情况,似乎与想象中的略有不同。

      “他,是在等寡人。”马车内的人似乎知道言枭的疑虑,轻飘飘的声音缓缓传入耳迈,如果不是那刻意分开的语气,言枭会认为大司马猜测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只可惜,天衡终究没有选择相信大司马。

      所以,大司马才会使出这招釜底抽薪吗?

      想到这里,言枭不再说什么,躬身对着马车行了一礼,便站到了一边。

      这大央,怕是要变天了,好不容易统一的中下原,怕是又要混乱了。

      东城城外

      三里地

      绿草萋萋,黄土湿润,小山坡下汇聚一行人,约莫二十左右,这行人中有两辆马车,一辆黑艳绝乱,木质的黑檀木雕刻的镂空花窗中隐约可以看到上好的锦缎华绸镶嵌的帘子,帘子将车窗隔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透彻里面的情况,只是适才会传出来两声惊心的咳声。

      守在马车边上的护卫立马上前问道:“主人,可要传簌姬进城。”

      马车内一时半刻没有声音,护卫大概知晓车主的意思,隐隐退开了。

      另一辆马车,或许根本不能称之为马车,而是称为囚笼,囚笼四周是金刚所铸,外面蒙着一块黑色的布子,微风荡起,将黑布吹鼓起来,仔细瞧去,囚笼里竟然困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六七岁女娃。

      就在这时,山坡的一端忽然飞来一只黑色的鸟雀,这个鸟雀外形看上去像鸽子,却又不是鸽子,只有极少的人知道,这种鸟雀叫灵鸠,是比鸽子更灵敏,更忠心的通讯工具。

      灵鸠停在车窗上,顺着一个镂空的洞口正要往马车里钻时,被机敏的护卫抢先一步抓了过来,护卫将灵鸠脚踝处的皮卷解下看了上面的简讯后,微微又渡到车边说:“主人,城门那边已经妥当。”

      护卫说完,车中人依然没有反映,就在护卫急的滴了些许汗珠后,车中人终于开口说:“整顿一下,进城。”声音孱弱,犹如三月的泉水,敲在心间,久久不能散去。

      卫护擦了擦汗珠,对着休息的人群道:“大司马有令,进城。”

      一行人动作麻利,三两下的时间就驾着马车缓缓离开了小山坡,小山坡一过,立马能看到东城城楼近在眼前。

      东城城楼下

      “禀报国君,大司马已经到了护城河对面,是否放河闸。”言枭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对面的一行人,躬身对着眼前的马车道。

      车内人酝酿一会,一双修长的手指挑开了镂空车窗的轻纱道:“全福,起令,放河闸。”

      尖细的声音道声是,然后又重重的喊道:“国君有令,放河闸。”

      一声令下,高高耸在半空的河闸缓缓下降,在护城河两边架起一座足有一丈多宽的桥梁,护城河对岸的一行人顺着木桥,驾着马车,不一会便全数到了城楼下,十几人对着明黄的马车叩拜道:“臣等拜见陛下。”

      明黄马车前帘的幔子缓缓向两边移开,不一会,一张俊美如玉的容颜出现在众人面前:“众卿辛苦,快快起身。”

      “谢陛下。”十几人磕头谢恩起身。

      这时,黑色马车里的人也在护卫的缠护下下了马车,马车里的人一身黑袍,脸上罩着半面青色面具,除了一双精明有神的眸子什么也看不见。

      “臣参见陛下。”黑袍人只是半躬身子对着明黄马车上的人行了下礼。

      “大司马不必多礼,此次出海,为大央,为百姓造福,劳苦功高,寡人定当论功行赏。”

      “多谢陛下,这是陛下要的东西。”黑袍人手中拖着一个黑色的长方形锦盒,双手微抬,送了上去。天衡点点头,示意一旁的全福将锦盒接下,然后对着黑袍人道:“大司马此去海外,定是劳累分神,且早些回府静养吧!”

      “多谢陛下关心,只是近来寒雨,想来陛下腿疾又犯了,臣回去后就开炉为陛下练些丹药送过去,还望陛下保重龙体。”

      “如此那就多谢大司马了。”

      车轱辘声起,尖细的声音又道:“国君回宫。”

      随着明黄色的马车,城楼下众将士全体跪拜:“恭送国君回宫。”马车身后是一行行严禁深然的禁卫军。

      明黄色马车离开后,言枭将守城的士兵潜了下去,自己渡到了黑袍人身边道:“大司马,最近城中并无动静。”

      黑袍人点点头,回头看了看金刚铸起的囚笼说:“把她带回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