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15章 ...
-
如果换了以前的贾珍,他整日的花天酒地,哪里顾得上亲戚。现在不同了,自从贾珍一夜之间顿悟了前世今生,反思了自己往日的种种,恨不得重回到五岁,再好好的重活一世,弥补遗憾。
贾珍不仅找回了贾老太爷的亲兵,重用亲兵的家属和后代,还让亲信把住在后廊上的族人底细打听清楚了,
宁荣两府后廊上住的是依附两府生存的贾家旁支,如果让他们离了贾家,就连普通的平头百姓都不如了。当然也有个别的旁支,虽然生活所迫不得不需要借靠宁荣两府,但是自力更生的骨气还是有的。
谁不知道宁荣两府得势的奴才,那双势利眼都快顶在脑袋上去了,每每给穷困的旁支发份子钱,就像村里土财主,给雇农发工钱似的,一副施舍救济,挤兑的丑恶嘴脸。
旁支再不济,身份上还是贾家的族人,和宁荣两府一样都流着贾家老祖宗的血脉比起这起子卖身契都在别人手里拽着,生死都不由得自己的奴才,高贵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凭什么,他们要看这些奴才的脸色生活。有机灵点最巧的子弟靠替宁荣两府的跑腿换取银子,也有嘴笨的跑到店铺里当伙计或者账房,每月的工钱不多,可总好过常年看人眼色伸手讨要家用。
也有的旁支过惯了伸手要钱的日子,不愿意吃苦,自抬身份不屑在外面替人干活,拿微薄的工钱,丢了贾家的脸面,他们可以毫无廉耻的拍宁荣两府高级奴才的马屁,可以自降身份和高级奴才联姻,
贾家有一户旁支,祖上是贾家老祖宗的异母兄弟,清楚贾家发家史的人都知道,贾家老祖宗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如果不是逢上乱世,靠着军功发了家,恐怕贾家还在金陵老家种地呢。
这个异母兄弟是贾家老祖宗的爹晚年得来的,还是一个遗腹子。贾家老祖宗当官后,家里也买了几个丫鬟和婆子,用来充门面,谁知道他爹晚年花了心,和一个小丫鬟不清不楚了,虽然这在大户人家,是再正常不过的风流事,但是那时候的贾家老祖宗还保留着一丝儿的农家小子的单纯劲儿,贾家老祖宗听说这事后,气得就要把小丫鬟提脚给卖了,没看见他老娘哭着要回娘家么?
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丫鬟肚子皮争气,就那一晚就怀上了。丫鬟得意不行,还以为仗着肚子就能当姨娘了。哪想到乐极生悲,贾家老祖宗的爹半夜起夜摔到马桶旁,头撞到一旁的桌角上,等发现的时候人已经没了。
贾家老祖宗把丫鬟送到城外的一处小庄子,十月怀胎后生下了老祖宗的异母弟弟,至于丫鬟,跟一个庄户对上眼,丢下嗷嗷待哺的儿子卷了包袱和庄户奔向幸福大道去了。
消息传到城里,贾家老祖宗顿时傻眼了,如果是时间对不上,他还真的是怀疑他爹被人戴了绿啊帽子。这个时候新朝建立,新皇开始启用文臣,至于有功的武将,担心他们居功自大,拥兵自重,万一哪天带兵抢了他还没有坐热的龙椅呢?
新皇听取了谋臣的建议,大力封赏开国功臣,当初一起揭竿起义,杀了前朝县令的四个青梅竹马的小伙伴,全部都被封了异姓王,而跟着新皇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一群汉子,也被赏了爵位。
一夜之间,当朝的新贵就属新鲜出炉的四王八公最为显眼,哪有王爷和侯爷亲自领兵,抢了大将军和兵部的饭碗?顺理成章,他们手中的兵权全都交还给了新皇。至于他们是处于自愿还是被动,就没有深究的意义了。
外面人瞧着光鲜,其实他们也就是爵位听起来好听罢了。四王八公能在战乱中挣得一亩三分地,自然有他们的智慧。别看贾家老祖宗是一个泥腿子,大老祖一个,能认得的几个字还是放牛的时候,在私塾外面偷学的,其实撇开四王,他是八公中最聪明的一个人,新皇登基后,他是头一个交出兵权,就凭这点,新皇对这位旧臣还是比较满意和放下,封赏八公的时候,将宁荣两府放在了前面,俨然成了八公之首。
贾家老祖宗在前朝战战兢兢,一边努力在新皇面前表忠心,一边又要小心翼翼行事,生怕被御史们抓到把柄,有时候半夜惊醒,吓得汗水淋漓,真心觉得太平盛世还不如以前风雨飘摇,在外面奔波的时候过得自在。
他在外面战战兢兢的周旋,他老爹倒好,居然在后面给他拖后腿,人都死了还给他弄出一个小了几轮的异母兄弟。原本以他的意思,将这个异母的弟弟和他亲娘都到乡下,眼不见为净。谁料到,这件事怎么传出一丝儿的风声到了一个御史的耳朵里,这个御史在某天朝会上,讲了一通文绉绉的话儿,
贾家老祖宗破天荒的全听懂了,意思是他没有什么手足之情啊,不善待庶弟啊,连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都不放过啊等等,把贾家老祖宗给气得差点当场要掐死这个御史,幸好隔壁荣国府里的堂兄弟手快拉住他的衣角,要不然还真的中了御史们的计。在圣上面前出手伤人,这罪名可是要灭九族的大罪。
后来,又传出勾引老爹的妖精跟人私奔了,贾家老祖宗当时的心情很是复杂,心想着如果这妖精早点私奔,他应该会早接了这个没有亲娘照顾的倒霉弟弟回府,也许就不会被御史抓了小辫子。
倒霉弟弟虽然被接回了府里,贾家老祖宗每每看到这个弟弟,就会想到自己差点栽倒这小子的身上,于是他对这个弟弟不咸不淡,等他长大成人后,替他安排了一门亲事,把他分出了府。
前面说到的小院主人,就是这个异母弟弟的后代,也许是基因的关系,这一支混得不怎么样,几代以来全都是依附着宁国府过日子,在外面一直以宁国府旁支的身份狗仗人势,家里出了最大的官,就是那位异母弟弟了,临死前还是一个九品的小官。到了这一辈,家里就再也没有出过有出息的子弟了。
要不然,他们家怎么会和一个奴才家成了亲戚。他家娶了赖家姑娘的时候,贾珍还去瞧过热闹,十分赏脸的喝了一杯喜酒。现在的贾珍,怎么会自降身份去喝喜欢。贾珍悔不当初啊,自己怎么不早点做梦,一想到自己的黑历史,贾珍恨不得钻到地洞里遮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