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道教名山北武当
武当山,分为南北武当,是道家供奉真武大帝的道场。
南武当,在湖北丹江口市不远处,是真武大帝常住的道场。北武当,在山西省方山县境内。是真武大帝的行宫,我有幸对这两座名山都去游览过。
北武当,距太原市一百多公里,北武当山主峰海拔1983米。传说是真武大帝的行宫。真武大帝,是奉玉皇大帝之命协助周文王灭了商纣之后,被玉皇封为镇守北方的神。从此真武大帝便长期居住在湖北丹江口的南武当山,由于真武大帝镇守北方,所以就要经常到北方巡视,路途遥远,中间没有一个休息的地方,很是不便。他就想在北方找一个歇息的地方,在空中多次查看,终于发现山西方山县的这座山是一风水宝地,就选此地作为行宫,但真武大帝感觉此山虽然峻秀,但还缺乏巍峨之势,不够险峻,于是就用两手指往上轻轻一捏,便使这座山提高了99丈。山是险峻了许多,可他老人家没有体谅为我们后人,为登山旅游也好、朝拜也好,一个个累得上山的时候气直喘,下山的时候腿发软。
那是一年的夏天,太原市酷暑难熬,我随太原日报社和市摄影家协会到娄烦县采风创作。由于太原市很热,走时只穿了件衬衣,到了娄烦顿感凉爽了很多,到了晚上还有点冷,只好第二天在县城买件外衣。在这之前,我还没有穿过夹克,这回在小小的县城倒经过和小贩的讨价还价,48元买了件夹克,从此便喜爱穿夹克了。
在娄烦创作的日子里,我们有幸到离娄烦只有不到50公里的方山县境内的北武当参观游览。去的那天一早,我们每人发了面包、饮料、咸菜等,坐车一小时左右就来到了北武当山的脚下。下了车,先到了山角下真武大帝的行宫,行宫绘有真武大帝修炼过程的壁画,行宫有点破烂,还没有维修好,我们看了看就开始往山上走去。后听人说如今已焕然一新。
沿着盘山土路我背着相机,带着发的食品一路领先向山顶走去。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土路,终于到了石山,一千多个台阶的路使一些人望而却步,这些人果然扫兴而归。我却气喘嘘嘘的咬着牙连走带爬的往上走去。
一路上碰到往山下走的好心人告诉我:“你再往上走一会就到山顶了,坚持就是胜利。”
我冲他们点点头,继续前进。虽然他们说一会就到了,可我走了好一阵子,还是没到山顶,只好走一阵,歇一阵,好在山两边景色很美,借休息的功夫,看一看这如图画般的美景,只见山两边苍松翠柏,茫茫林海,好一派北国风光,看不尽的风光,拍不够的照片。
旅途的劳累不知不觉得也就忘掉了。
在登顶峰的途中,还不时看到旁边的一些小庙,顺便进去参观了一下,是道家的火神庙等小庙宇和供奉的说不上名的神仙。还有在悬崖峭壁上刻着名人墨客所留的诗句。
我终于第一个到达了快到顶峰的地方,那里有几间房屋,屋前有一些长长的石条凳供游人休息,屋前还有几株古树,那里居住着类似道士的老人,因为从他们的衣着看,还算不上是道士。他们热情的让我坐下休息,并给我倒了一碗水,我走的又渴又累,对带上山的食品饮料没有一点食欲,就全部给了这两个老人家,这两个老人就把我让到他们住的家里,给我盛了一大碗稀饭,又给我拿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大馒头,还有一小碗小菜,告诉我:“我们这不管游客饭,因为外边有人所以请你到家里吃。”我对他们连忙说:“谢谢。”
我在这里香甜的吃了一顿道家饭。出来后,他们又让我抽签,我本来对抽签是不大感兴趣的,但在他们的鼓励下,还是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下,拿签桶摇啊摇,突然就掉出一支签来,捡起一看是第23签,是一枝上吉签,还是好签。他们随后就从柜子里拿出和那支签相对应的一张纸给了我,上面写得什么忘记了,但大都是好话。
随后我就登上了只有几十个台阶的顶峰,在顶峰远望群山,真正体会到了正如古诗所说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在顶峰真是一览众山小。
顶峰建有一座真武庙,里边供奉着真武大帝的彩色塑像,在下面还有姜子牙和各路神仙。当然行宫庙宇的规模远不如南武当气派宏伟,但在北方也算道家的一个大的道场。在山顶往远处看,只见有龟蛇争斗的两块巨石,一块大的圆石形如乌龟,一块长长的巨石形如长蛇,传说当时在此山有一龟和一蛇在争斗,恰好被真武帝发现,用手一指,一龟一蛇变为巨石,但龟和蛇仍然怒目相对,虎视眈眈,大有一触即发,突生争斗之势。还有的如狼似虎,有的叫飞来石、老君石、风动石、道人石等。令人对大自然形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巨石赞叹不已,真乃鬼斧神工,妙趣横生。北武当山的树木生长也很具有特点,松树居多,有同黄山一样伸开双臂的“迎客松”;有互相依偎相抱在一起的“恋人松”;有三株并长的“祖孙松”。曾经有一棵古松粗可合抱,历尽沧桑,枝繁叶茂,可惜在□□中被人砍伐做了棺材,现如今只剩下根部,到此游览的人们无不感到痛惜。
北武当山集华山之险,黄山之奇,泰山之雄,庐山之秀于一体,真乃一名山。张爱萍将军、楚图南、赵朴初、董寿平、冯其庸等名人均到过这里游览并题咏。冯其庸先生题诗云:“列国周游今到此,名山始觉访荆迟。”
我们不是诗人,也不是什么名人,但能到北武当山一游,深感荣幸,做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拍了一些照片当做作品也算是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