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养在深闺人未识 ...

  •   草长莺飞,我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正是早春,现在转眼已经是初夏了。于庆安每天都来看我,教我说话。我无奈只能好好配合,还要装出第一次说话的那种笨拙。不过毕竟魂魄不是小孩子了,所以在于庆安看来,我是学得飞快,才学了两个月已经能完整地说句子了。

      所以他认定,我其实是个神童,更是将我视作珍宝。有很多次,于庆安都跟我说:“月儿(这孩子的名字叫姜月华)啊,你看咱们现在都好了,能开口叫爹了,伯伯带你去找爹爹好不好啊。”

      每次我都奶声奶气地说:“不要,不要!”接着于庆安就叹口气,摇摇头不再提。其实我心里也有个疙瘩,这当爹的其实并不疼我这个女儿,见了他不知道要怎么受他的冷言冷语,况且他对我来说就是个陌生人,让我开口叫爹我还真是有点障碍。

      当初照看我的程妈因为对我不敬,所以于庆安换了一个刚入府的小丫头来照看我。好在我现在渐渐地能自己走路了,因此也不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新来的这小丫头叫莲儿,不是安平本地人,是从北边逃荒过来的。

      她很安静,不怎么爱说话,眼神有点怯怯的,每天严守于伯伯的命令寸步不离我身边,就连晚上我睡觉的时候她也守在我身边。这小姑娘让人一看就觉得心疼,眼神也很干净,所以于伯伯才让她来我身边的。这也是对我好,若是在府里沾染久了的,必定会对我有所偏见,照看我就会如程妈一样不尽心,甚至对我不敬。想到这些,我对于庆安心生感激,这个人,便是我初到这世上的依靠了。

      慢慢的我能自由走动之后,我就开始闲不住了。虽然还是在我的小院里,但是我总在屋里走来走去,也时常在院子里转转。

      我在屋里翻箱倒柜,倒是有了不少收获。我娘生前曾是皇宫里的绣娘,在这里留下了她很多绣品,在一点也不懂女红的我看来,每一幅绣品都堪称精美绝伦。其中最大的一副只绣了一半,上面倒是有几个字:“江山一品”。看大概的轮廓,应该上面是一些山川和一条大河。可是,怎么只绣了一半呢?

      继续翻找,我竟然找到一本绣谱,看样子竟然还是一本手札,这大概就是我没见面的娘亲的手札吧。里面用蝇头小字密密麻麻的记录了她自成为绣娘以来的心得体会,还有学习时候的笔记,包括了各种丝线的辨识,颜色的搭配,针法等等,在手札的最后,却是记录了一件事:

      三月初三,北国使臣来朝,求取长公主和亲,陛下不允,许诺使臣一副宫廷织造的绣品作为交换。毓秀苑掌事宫女上官兰儿带领毓秀苑三百名绣娘耗时三个月而成,名为“江山一品”。在送交使臣的前夕,毓秀苑大火,江山一品付诸一炬。使臣败兴而归。但我仰慕上官掌事绣功已久,凭一己之力力求复原江山一品,终不能如愿。

      看了这一段我有些明白。这江山一品上尽是本国的名山大川,把这个赐给使臣,不是摆明了要把江山送给人家么?恐怕当年的大火并不是个意外。按这个时代的规矩,宫中的宫女是要老死宫中的,断断不会有宫女出宫嫁人,除非是皇帝恩赐,否则一旦有宫女私自出宫,必定是要追回去并且处以极刑的。可是我娘居然堂而皇之地我爹做小妾,之所以说堂而皇之,是因为姨娘小妾之流本就是一顶小轿从侧门入府的,而我娘居然是顶着妾的名头被我爹明媒正娶回来的,这其中必有隐情。

      不过我现在也不过是两岁多一点,这些也不是我现在该考虑的事情。我先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快快长大,等自己羽翼丰满之后才好离开这地方。

      我自己先要计划一番,将来离开这里之后,我必定要有个谋生手段,我相信我在现代学的那一套也许会在这里派上用场,但不会立刻给我换来银子,得有一项技艺性的东西。这年头以唱歌跳舞赚钱不是良家女该干的事,今天正好发现了绣谱,那就干脆学绣花吧,就算将来自己生活了,绣品也是能卖钱的。

      想好这些,我把绣谱好好地收起来,等到以后慢慢学。

      不多时候,莲儿领着于庆安来了。于庆安一进门便把我抱起来,我亲热地叫着:“于伯伯!”他眼睛笑成一条缝,跟我说到:“咱们今天就去见见王爷吧!自从上次你落水好了之后他都没有见过你,况且你如今能说话叫人了,也该让王爷听听你叫他爹,好不好?”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于是我轻轻地点点头,这下眼前的人更加高兴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