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女性情谊,打破雌竞。 ...
-
车厢在夜色中平稳行驶,窗外的霓虹化作一道道流彩,掠过姜若生疲惫的眼眸。她靠在真皮座椅上,任由思绪在引擎的低鸣中飘远。连续数日的高强度工作榨干了她的精力,但比身体更累的、是那颗始终悬着的心。
即便重回舞台已近一年,她仍时常陷入恍惚。那段被雪藏的日子历历在目——通告全数取消,合约接连解约,公司冷处理,使她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经纪危机。
明明已经站在演艺生涯的悬崖边,怎么会突然峰回路转,绝处逢生?
这一切美好的不像真的,像一场做了太久、久到让人不敢确信的梦。
她曾试图理清这戏剧性的转折:
是她自己咬牙挺过了打压,证明了人定胜天?还是冥冥之中,有人在暗处托住了下坠的她?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那会是谁?又为何要倾力相助却不留姓名?这股无形的力量从何而来,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
想到最后,她只能轻轻合上眼,嘴角弯起一道是有若无的笑——也许是天上的亲人,见她活得艰难,在悄悄保佑着她吧。
“若生姐,你快看!”
身旁的乐言忽然凑近,举着手机屏幕几乎要贴在她的眼前。小姑娘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兴奋,像个得了奖状急于分享的孩子。
“全是的你热搜!”
不等她回应,便一条条地念了出来:
“姜若生神级现场。”
“姜若生颜值天花板。”
“姜若生碾压全场“、出水芙蓉姜若生”... ...
她越念越激动,声音里带着微微的颤抖,几乎要手舞足蹈起来。念完热搜,她又迫不及待地翻看评论,每一个赞美都细细品味,遇到半句不顺耳的便飞快划走,仿佛这样就能让那些恶意从未存在过。她的嘴角始终上扬,眼底闪着晶莹的泪光。
只有真正陪着姜若生从泥泞中走过的人,才知道这一刻的璀璨来得多么不易。乐言是亲眼看着她如何从谷底一步步挣扎着爬起来的人。
此刻,她是真心实意为姜若生高兴,也真心祈福,这迟来的荣光能够长久的停留在这个她无比珍视的人身上。
看着乐言天真欢喜的摸样,姜若生不由生出几分羡慕。她生来就是性格明朗的人,生活中很难有什么事能使她长久忧困。也正因如此,一想到自己跌落谷底的那段日子,连带着让乐言也度过了她人生少见的、灰暗的时光,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便悄然漫上姜若生的心头。
她轻轻移开视线,望向车窗外。都市的灯火在远处流淌,夜色如光滑的绸缎展开来。她沉浸早自己的思绪里,车内短暂的安静,与乐言之间形成了一种无须言说的默契。
“若生姐。”
乐言的声音轻轻打断她的出神,将手机递了过来,“有电话,是丽华姐。”
陈丽华,姜若生如今的经纪人。一位作风干练、神情总是带着几分审慎的中年女性。乐言对她颇有几分敬畏,因其向来不苟言笑,言谈举止间透着公事公办的冷静。然而,在专业领域,陈丽华却给予她的忠实选择——这与从前那位有些羸弱的经纪人形成鲜明对比。
姜若生微微一怔。夜色已深,若无要事。陈丽华绝不会此时来电。她接过手机,贴近耳畔:
“喂,丽华姐,怎么了?”
“没什么大事,”
电话那头的声音平稳如常,但细听之下,能辨出一丝柔情的关切,“是关于你热搜的情况。目前监测到有人在刻意引导,试图制造你与其他艺人的对立,后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如果看到了,别往心里去,也别回应,公司这边已经在跟进处理了。”
姜若生沉默了片刻,指尖无意识的收紧。最终,她只是低声回应,声音轻得几乎融入车窗外的夜色:
“嗯,知道了,我没事的。”
“这几天的工作排得满,回去后好好休息。有什么事让乐言去处理,她解决不了的,直接找我。”
陈丽华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语气比平时放缓了几分,“月底的行程安排得不多,你专心把电影《雨楼》的主题曲和片尾曲录好就行。”
姜若生的指尖在车窗上轻轻划过一个无形的弧度,低声说道:
“知道了,丽华姐。没什么事的话,我先挂了。”
“好好休息。”
电话挂断后,她指尖微顿,还是点开了微薄。热搜榜上果然挂着那条刺眼的词条——
“姜若生力压陆星遥。”
“陆星遥十站九败... ...。”
点进去,评论区早已硝烟弥漫,双方粉丝撕成一片,字里行间充斥着戾气。
她轻轻闭上眼。
其实她与陆星遥之间,远没有外界渲染的那般对立。不仅毫无龃龉,甚至彼此尊重,暗含欣赏。只是这个时代似乎总习惯将人推向对立的两端——人性中固有的弱点,掺杂着竞争,利益,嫉妒,甚至无名的恨意,让纯粹的理解变的奢侈。
她明白,并非每个人都心怀善念,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彼此欣赏。但在姜若生看来,大多数人性的底色,终究是善胜过恶的——这一点,与性别无关,与身份无关,只与人心深处那点未曾泯灭的光亮有关。
不知从何时起,一种狭隘的论调开始滋生——女性之间仿佛天然缺乏真挚情谊,不会真心欣赏彼此欣赏,只会陷入于诋毁和攀比。
在姜若生看来,这何尝不是一种被偏见蒙蔽的浅见?
尤其在娱乐圈这个被无数放大镜审视的世界,她亲眼见过太多的不同的景象:
没有硝烟,只有星光互映,当一方在台前绽放光芒,另一方也许在幕后投以真诚目光。她们深知,无需争艳,专业互敬才是底色;不必拉踩,彼此尊重才能让所有人走的更远。
事实上,无数女性正以从容之姿,默默打破”雌竞“的刻板印象,用优雅与善意,书写女性之间的最深刻的理解与联结。
所谓的“女性对立论,”只不过好事者臆想出来的谎言,试图用刻板的意识形态来束缚女性的独自与觉醒。然而,女性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或许依然荆棘满地,但她们势如破竹。
她们正在逐渐挣脱世俗的狭隘定义,勇敢撕掉被贴上的标签,在各自的热爱的领域绽放光芒,共同书写这个时代属于女性的新篇章。
正因如此,姜若生从不屑于理会网络上那些刻意对立的论调,更不会被任何没有实时性凭证的的留言所扰。当然,若是确有诚恳的批评指正,她也会淡然倾听,虚心接受。
“若生姐。”
丽华姐找你有什么事吗?看你一直不说话。”乐言倾身问道,声音满是小心翼翼的关切。
姜若生从窗外收回视线,对上乐言担忧的眼神,唇角轻轻扬起:
“没什么事,”她语气柔和,“就是告诉我们,这几天刻意休息了。” 她顿了顿,看着乐言瞬间亮起来的眼睛,忍不住又补了一句,“开心吗?”
“真的吗,太好了!”
乐言几乎要从座位上弹起来,脸上的倦意一扫而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我得赶紧给我妈打个电话,让她给我多做点好吃的——”
她突然想到什么,转头看向姜若生,眼睛完成了月牙:
“哦,对了,也给若生姐你做一份!我妈做的狮子头可好吃了,你一定要尝尝。”
“好呀。”
姜若生轻声应着,眼角漾开浅浅的笑意,那弧度温柔得如同今夜窗外的月光。
乐言雀跃的声音还在车内回荡,她已经开始在手机上飞快的打字,想必是在和家人分享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我得把想吃的菜列一个清单发给我妈,这下可要好好解解馋!她兴奋地喃喃自语,屏幕的光映亮了她洋溢着幸福的脸庞。
姜若生没有打扰她,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窗外。专车正驶过横跨江面的大桥,辽阔的江面在月光与远处霓虹的映照下,泛起细碎而沉静的波纹。车身微微晃动,如同一直安稳的摇篮,将连日来的紧绷感一点点摇散。
她放松身体,更深得陷进柔软的后座里。陈丽华的电话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宣告了一段难得得缓冲期开始。不必赶通告,不必面对镜头,不必维持完美的笑容... ...想到这里,她下意识地抬手,用指尖轻轻揉了揉一直保持着得体而有些发僵的嘴角。
“若生姐。”
乐言忽然从手机屏幕上抬起头,声音里都是计划得逞的小惬意,“我都想好了,第一天什么都不做,睡到自然醒!”
看着她充满活力的样子,姜若生心底那片柔软的角落也被触动着。
“这是个好主意。”她微笑着说。
车子依旧在夜色中平稳前行,穿过流光溢彩的街道,朝着住所的方向,车窗外是不断后退的城市剪影,而车内,一种久违的、松弛而温暖的氛围正在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