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久别 ...
-
林安安又做梦了。
梦里,她回到了小学的教室。
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在老旧的木质课桌上,粉笔灰在空气中缓缓飘落,仿佛时间都被拉慢了节奏。试卷摊在面前,题目却模糊一片。她的视线越过几排座位,自然而然地落在那个熟悉的背影上——顾程。那个现实中早已失联,却始终在她梦里反复出现的人。
闹钟的铃声刺破了清晨的静谧,把她从梦境里生生拽回现实。
七点半,卧室的光线透过半拉的窗帘,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林安安伸手按掉闹钟,静静地盯着天花板发呆。
“又梦见他了。”她轻声嘟囔,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她慢吞吞地起身,走进浴室。
镜子里的女人眼下浮着淡淡的青色,二十九岁的脸庞已经不再稚嫩,却还未被生活彻底磨平棱角。她凝视着镜中的自己,恍惚间仿佛又看到了十岁的那个小女孩——那个会因为前桌男孩一个回头而脸红心跳的小姑娘。
顾程,是她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坐在她前面的那个男孩。他有一双清澈的眼睛,总是笑得灿烂,露出整齐的小虎牙。长得好看,成绩又好,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老师总爱拿他当榜样。上课时,他偶尔会转过头,做个鬼脸,或是悄悄递过来一张折得工工整整的小纸条。
那时候的林安安还不懂什么是喜欢,只知道每次看到他,心里就像含了一颗跳跳糖,酸酸甜甜,满是悸动。
她记得那年春天,顾程趁老师不注意,把一朵小野花塞进她的课本里。那朵花早已干枯成一片灰烬,但那一刻的悸动却像种子一样,在她心底生了根。
后来,父亲生意变动,她不得不转学。最后一天放学时,顾程追到校门口,气喘吁吁地把一张小纸条塞到她手里,上面工工整整写着他的□□号码。两个人站在夕阳下,红着脸,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是轻声说了句“再见”。
林安安叹了口气,挤出牙膏,机械地刷着牙。
“什么时候开始,连做梦都在怀念过去了?”她自嘲地笑了笑。
研究生毕业后,林安安进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做新药研发的数据分析。父亲经营着一家颇有规模的贸易公司,家境殷实,这让她在择业时可以更多地考虑兴趣。凭借自己的薪水,加上家里的支持,她在这座城市里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只是偶尔想到弟弟林安宁在娱乐圈里闯荡,她总觉得自己的生活虽然安稳,却好像缺了点什么。
她换上衬衫和西裤,对着镜子仔细整理头发。镜中的她眉眼清秀,五官精致,黑色长发披散在肩头,皮肤白皙,杏眼温柔,唇上那层豆沙色口红恰到好处。这身打扮既不过分张扬,也不失礼,正如她本人一样,低调内敛,恰如其分地融入职场的灰色调中。
出门前,她习惯性地刷了会儿手机。朋友圈里,朋友们的生活五彩斑斓:有人晒婚礼,有人分享旅行,还有人庆祝升职。她机械地点着赞,直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闯入视线——顾程。
那个名字出现在一位共同好友的点赞列表里。林安安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心跳莫名加快。犹豫几秒后,她点进了那个看了无数遍的头像。
顾程的朋友圈是半开放的,只能看到几张风景照和一张模糊的合影。照片里的他,早已不是记忆里那个瘦高的少年,轮廓更分明,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与沉稳。但那双眼睛,那抹笑容,她一眼就能认出。
林安安放大照片,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细节。照片里的顾程,站在一群人中间,似乎是在某个学术会议上。他穿着深蓝色西装,神情专注自信,和记忆中那个总爱逗她的男孩判若两人,却又在某些细节上惊人地相似。
“林安安,你真没出息。”她自嘲地笑了笑,锁上手机,却又忍不住再点亮,确认那个名字和照片不是幻觉。
大学时期,她曾鼓起勇气添加顾程的社交账号,对方也很快通过了申请。但也仅此而已,没有寒暄,没有问候,就像两条平行线,明明存在于同一平面,却永远不会相交。她听说他去了国外读博,又听说他回国后在知名研究所工作。这些年,她时常点开他的主页,却从未敢发过一句消息。
开车去公司的路上,林安安习惯性地打开音响。早高峰的车流缓慢而拥堵,音响里放着一首老歌,是她读书时常听的那首。歌词唱着遗憾和错过,唱着时间和距离。
她想起小学毕业前夕,自己在日记本上写下的一句话:“如果有一天还能见到你,我一定要勇敢地和你说一句好久不见。”那本日记早已不知所踪,但那句话却一直记在心里。
只是现实里的她,连发一句简单问候的勇气都没有。
到了公司,林安安像往常一样刷卡、打卡、泡茶、开电脑。办公室里弥漫着咖啡和打印纸的味道,同事们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周末计划或昨晚的电视剧。她打开邮箱,二十多封未读邮件静静地躺着。
“安安,九点半部门会议,别忘了带上上周的数据分析报告。”主管李姐经过,顺手把一杯热茶放到她桌上。
“好的,李姐,我马上整理。”林安安回过神,打开文件夹,却发现自己的思绪又飘回了那张照片上。
顾程现在在做什么?他还记得那个总是偷偷看他的女孩吗?这些问题在她脑海里浮现又消散,始终没有答案。
会议室里,林安安机械地汇报数据,回答问题,脑海中却不断浮现那个梦境——小学教室、梧桐树、阳光下的顾程。
“林研究员,你对新项目怎么看?”总监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
“我认为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持,目前样本量还不足以得出确切结论。”她下意识地答道。
会议结束后,林安安回到工位,继续处理永远做不完的数据和报告。午休时,同事们结伴去食堂,她婉拒了,独自留在办公室,打开手机,再次点进那个熟悉的名字。
这一次,她停留得更久。她翻看着顾程为数不多的公开动态,试图拼凑出他这些年的生活轨迹。
一条两年前的状态写着:“回国第一天,一切都很陌生,又很熟悉。”配图是一张机场的照片,模糊的背景里似乎有亲友的身影。
林安安放下手机,揉了揉太阳穴。
或许有些人,只适合留在记忆里,留在梦里。
下午的工作比往常更忙。实验室送来一批新数据,需要她加急处理。她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暂时忘记了那些困扰。数字和图表有一种奇妙的魔力,让她暂时逃离情感世界,回到理性和逻辑的安全区。
直到傍晚,办公室里的人渐渐散去,林安安才发现已过了下班时间。她保存文件,关掉电脑,收拾好桌面准备离开。
电梯里,她靠在冰冷的金属壁上,手机突然收到一封邮件。她习惯性地点开,是总部发来的内部通知:下周将有一个重要的跨部门项目启动,需要各分部选派骨干参与。名单最后一个名字,让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顾程,生物医药研究院,项目技术总监。
林安安盯着那个名字,仿佛要把它刻在心里。十八年,从十岁的小女孩到二十九岁的职场女性,她以为自己早已把那份悸动深埋,却没想到,仅仅是看到这个名字,所有情感就像决堤的洪水般涌了出来。
那些被时光掩埋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课堂上他专注的侧脸,操场上他阳光的笑容,还有那些她偷偷写下又撕掉的心事……每个画面都清晰如昨天。
“他还记得我吗?”这个念头像针一样扎在心头。也许在他记忆里,她只是一个普通同学,甚至连名字都模糊了。而她,却在无数个夜晚反复想象着重逢的场景。
电梯缓缓下降,她却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晃动。紧张、兴奋、恐惧、期待……各种情绪交织,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见到他了吗?不再需要反复编辑又删除的消息,不再需要在社交媒体上犹豫是否点赞,她可以作为项目成员,堂堂正正地站在他面前。
成长让人越来越胆怯。她曾无数次想要联系他,却总在最后一刻退缩。
“如果命运真的给了我们重逢的机会,这一次,我不会再退缩。”她轻声说道,声音在空荡的电梯里格外清晰。
那天晚上,林安安又做梦了。梦里,她不再是那个坐在教室里偷看前桌的小女孩,而是现在的自己,站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门开了,顾程走进来,目光与她相遇。
在梦中,她终于鼓起勇气,迈出一步,轻轻地说出了那句埋藏多年的话:“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