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劝说 ...


  •   郭嘉早前与姜袂说,初八日清晨便能归家。

      然,到了初八这日,清晨过去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仍未瞧见郭嘉的身影。

      姜袂不禁担忧:“他不会出什么事吧?”

      尽管儿子郭奕一直安慰她,阿爹不会有事的。姜袂还是坐不住,决心去荀府找唐袖或者荀彧问一问。

      荀彧今日休沐,见姜袂问及郭嘉,坦诚回答:“我未去衙署,并不知晓奉孝的下落。这样吧,我遣长悌去司空府一趟,打探打探消息,看他是否有事耽搁。”

      姜袂感激不尽:“好。多谢荀文若你了。”

      几人一直送长悌送到内院外。

      姜袂更是殷切叮嘱:“一定要问清奉孝他到底回没回来,若是没回来的话,又去做什么,何时归来。”

      长悌无有不应,谁让这位姜夫人不仅是自家郎君挚友的夫人,更是自家郎君夫人的挚友。

      长悌刚迈出内院廊庑,遥遥地便望见一个熟悉、削瘦的身影,大步流星地走来。

      一身灰蓝的襦衣,颀长的身形并不挺得笔直。

      这不是郭嘉郭奉孝先生,还是谁呢?

      长悌当即回头,向内院还没有走远的几位主子回禀:“郎、郎君,郭先生回来了,正往内院里走。”

      “奉孝?”姜袂第一个高兴起来,小跑着就去廊庑之下,欲要迎接郭嘉。

      然而,郭嘉风尘仆仆又气势汹汹,刚在转角处遇上姜袂,便是一愣。

      他没有露出惊喜,或者胸有成竹的得意,而是有几分恍然,勉强对姜袂笑了笑。

      尽管嘴角咧得很大,可是姜袂只一眼就知晓,他并非发自内心。

      “出什么事了吗?”姜袂询问自己的夫婿。

      郭嘉叹了口气,似是努力克制着回答:“阿袂,你等等,我有些事情必须现在就与荀文若问清楚。”

      被他点名的荀彧,此时在唐袖的陪同下,跟着姜袂正也走入廊庑。

      荀彧先是一脸“嗯?找我?”的微微疑惑。而后,恍然想起什么,一派从容地与郭嘉对视。

      四人转而来到荀彧的书房。

      唐袖刚关上门扉,便听身后郭嘉一字一顿地说:“在来之前,我先去了司空府回禀城郊粮仓的情况。主公与我言说刘备、关羽、张飞自请去攻打袁术残兵的事情。”

      荀彧不接话,等着郭嘉继续说下去。

      郭嘉郑重询问:“此事,你知晓吗?”

      荀彧淡淡然:“知晓。”

      郭嘉强调:“我是说在主公决定之前,是否已将此事告知于你?”

      “自是告知过了。”荀彧有问有答。

      “那你就没有规劝主公,绝不能放刘备离开?”郭嘉似乎是唐袖见过的第一次对荀彧严厉起来。

      荀彧反问:“缘何?刘备、关羽、张飞要去清扫袁术残部有何不可?袁术本就有称帝之心,拿了传国玉玺竟想为所欲为,这三人既有意又勇猛,容他们为曹公分忧,哪里不好?”

      “荀文若!”郭嘉正声,“你不要同我揣着明白装糊涂。”

      “刘备有皇叔之名,来了许都后更是常常进入内廷。如今董承因衣带诏事泄,难道你就没有怀疑他也参与其中?比起主公,他一向更愿意效忠天子。”郭嘉直接将事情挑明。

      姜袂后知后觉:“所以,衣带诏真的就是陛下下的,并非董承捏造。那为何……”

      姜袂不解,为何那日荀彧会特地说是董承捏造的。

      姜袂看看荀彧,知他现在大概不会给自己答案,便又去望唐袖,企图唐袖能回答自己。

      唐袖小声:“很简单。有的时候,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而事情的始末,也是胜利者的委屈。”

      是曹操篡改了这件事情的因由。

      曹操对外把事情都推给了董承,这样曹操和天子还能维持名义上的主臣和谐。而不是主欲诛臣,诛欲不轨。

      姜袂恍然大悟。

      荀彧这才回答郭嘉的问题:“你我无凭无据。”

      “如何无凭无据?那衣带诏上说不定就写着刘备的名姓。”郭嘉坚定地反驳。

      荀彧摇头:“若是真有刘皇叔名姓的话。主公不可能放他离开。既放他离开,这衣带诏上怕是不仅没有,就连董承、王子服也未告出他来。”

      “文若,你告诉我。”郭嘉一只手搭在荀彧的肩上,“衣带诏的事情,你是否提前知晓。刘皇叔请求离开,有没有你出主意?”

      可是,话音未落,郭嘉便否定了自己:“你也还没有到对主公不忠的地步。况且,只要你一日明面上是主公的人,陛下应当也不敢把这等机密之事告诉你。”

      荀彧义正辞严:“我荀文若此生只效忠主公与汉室。莫说这衣带诏之事,我不知晓。若我知晓,定会向主公揭发。”

      “那你何故放过刘备等人?”郭嘉自是相信荀彧所言,“文若,你想要的太大太多。”

      “你既坚定主公是唯一能匡扶汉室之人,却又奢望这垂危的汉室能自救。更可笑的是,现今天下大乱,主公有能有德,他若最终一统,你还盼着他可以屈居无能的天子之下。”郭嘉一语道破荀彧内心的想法。

      荀彧厉声:“奉孝,慎言。天子只要一日是天子,你我就需恭敬、顺从。”

      “荀文若,你醒醒吧。你以为你放走刘备,刘备就会真的忠于汉室吗?若是有一日,他能与主公抗衡,焉知他不会比主公更想得到那至尊之位。”

      “你知晓的,刘备他一定会。”

      “刘备也一定会成为能与主公抗衡的势力之一。难道让他们瓜分这汉室,文若你才能认清汉室不可挽回吗?”郭嘉字字句句,铿锵有力。

      荀彧的语气弱了下去:“我并未从帮过任何人。刘备这一行,非是我劝说主公同意。”

      “可是你没有阻止!”没有阻止便是默认、纵容。郭嘉戳破荀彧。

      荀彧沉默,未再做任何辩解。

      郭嘉经过这一通撒气,也渐渐变得平和、冷静。

      良久,他长叹一声,继续与荀彧说:“你既没有出主意,主公便不会怀疑你。就算主公清楚,你对刘备有不忍之心,可当初扶持主公之情,只要你还忠于主公,主公就仍会毫无保留地信赖你。但文若,主公的野心不会停止不前,等有一日你真的阻碍了他的野心,焉知他不会舍弃你。”

      “文若,汉室将亡,你为汉室所做的任何牺牲都不值得。”郭嘉苦口婆心。

      姜袂附和:“是啊,荀文若,饶我不懂政局、计谋、天下大势,可我也确切地知晓汉朝终将灭亡。在你活着的时候,一定曹操会是最大的势力。”

      姜袂此言一出,唐袖悄无声息地瞋了瞋姜袂。

      姜袂并不理解为什么,反还向唐袖求助:“袖袖,你是荀文若的夫人,你和他说,和他解释这汉朝一定会灭亡。他讲不定会听你的呢?”

      唐袖:“……”

      但既话茬已经引向自己,荀彧听着也不由自主地看向唐袖,目光迷惘而困惑。

      唐袖迟疑地说:“是了文若,汉室终将灭亡。”

      她很清楚劝服荀彧并没有姜袂说得这么简单。郭嘉还是荀彧的挚友,不也一样没用。那是荀彧生活了三十多年所坚持、拥护的抱负,一直以来也在为这个抱负付出。如今让他说改就改,无异于要摧毁他的信念。

      荀彧望着唐袖满面的真诚,久久地怔愣,迟迟地说不出话。

      如果连妻子都劝他的话……

      唐袖则是目光携着淡淡的哀痛。

      她是个自私的人,不能将自己的来历,和知晓未来历史的事情,向荀彧和盘托出。

      但她一直记得荀彧说得那句“由夫妻之情生出男女之情”。

      她不可谓不想,所以再不愿冷漠地看着荀彧走向必死的结局。

      她也想稍微努力一点,去改变荀彧的命运。

      唐袖最终又道:“好了,剩下的有些话,就让我来和文若说吧。”

      姜袂和郭嘉依言,离开荀府,回自己的家去。

      姜袂一路上唉声叹气,郭嘉倒是还好,该说的说完了,除了很久以后也不会造成什么太坏的结果,他便就不再多想。

      还是那句,只要他在,纵然荀彧日后在曹操的封禅大典上说要匡扶汉室,他也会努力保荀彧平安无虞。

      郭嘉心情好了,面部也挂上开朗、活泛的笑容。

      他安慰姜袂:“放心吧,文若不会有事的。文若好好的,阿袖自然也会安康喜乐。”

      姜袂仍是长叹一声。

      她回眸看向郭嘉,摇头:“不是的。我虽还有些担忧荀文若,但也不全是在烦这个。我是在想,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下,你在与我久别之后再看见我,不都该是兴高采烈的吗?怎么因为文若,就对我冷漠疏离。”

      “郭奉孝,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姜袂眼眶红红的。

      郭嘉听得一愣又一愣,恍惚地重复:“爱?”

      什么是爱?他虽自诩离经叛道,可从未在男女之情上如此直白。

      先人、古人、旁人是如何称爱的?恋慕、爱慕、喜欢、心仪……可却没有是单说一个爱字的。

      但这个爱字不对吗?它却又很对,完全、单纯地袒露了自己对心上人的情感。

      郭嘉似乎明白了什么,一把牵起姜袂的手,笑意盎然地回答:“爱爱爱。是我错了,我无论什么情况下看见你都该高兴。郭奉孝最爱姜阿袂了。”

      姜袂破颜展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