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周岁 ...
-
石淮之盘了盘,康熙爷目前还没给任何一个阿哥封爵,所有阿哥,除了太子胤礽以外,全部都是光头阿哥。就连皇长子胤褆也是白身一个,只是有个皇子身份,至今还住在紫禁城。
按理来说,阿哥们成年了,大婚了,有福晋了,应该是能出去的,如今大阿哥胤褆已经有了四个女儿,却依旧留在宫里,其实也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单纯的就是因为他在外头没房子。
而如果要给胤褆建房子,也是件难办的事情,总不可能真的就给皇长子建一个简简单单的皇子府吧?那也太没面子了。
爱新觉罗家有自己的宗室觉罗爵位,只要是宗室子弟,就在这里头选一个封,一共有十二等,从最低等的奉恩将军,再往上到奉恩辅国公,基本上就是大部分宗室子弟会有的爵位。
至于皇子,那当然是不一样的,最起码也得是个固山贝子,再进一步到多罗贝勒,又或者皇上觉得你可以,直接封一个多罗郡王,至于和硕亲王,这是最高一等。
这不同的爵位可有着不同的规制,这个时候建房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得从选地方开始。
京城里住着的人多,要选多大的地,要拆多少屋子,最后建出来的府邸门头多高,屋子有多少间,桩桩件件都是有要求的。
工部也不可能随便就给大阿哥建一个什么规制都没有的,连奉恩将军的宅子都比不上的府邸,然后等他封爵了再改,那更麻烦了,说不定还得拆邻居家的屋子,还不如等皇上封了之后,直接一次到位,至少用上个十年,那才省事。
也是因此,从大阿哥胤褆,到三阿哥胤祉,再到四阿哥胤禛,四个阿哥虽然已经全部成婚,但都在宫里阿哥所里住着。
石淮之记得康熙三十七年有大封过一次皇子,说不定就是康熙爷觉得宫里的已婚阿哥太多了,阿哥所人满为患了,所以把这些成年皇子都赶出去自立门户。
小满在旁边皱着眉头:“太子妃,咱们要不要准备准备?”
石淮之其实感觉不用准备,但保险起见,她还是在晚上胤礽回来的时候问了问胤礽:“大阿哥家四格格周岁,邀请我过去,要准备些什么吗?要穿吉服吗?”
“不用,小孩子家庆生,在宫里最多是摆上一两桌大家一起聚一聚而已。”胤褆成婚几年,每隔一两年都要过个周岁,只是在阿哥所小办,不需要那么隆重。
倒是宋嬷嬷有点担心,晚上的时候还在给石淮之说:“就算太子爷这么说,您也不能真的穿常服去,这可是宴会,到时候诸位福晋都在,您身为太子妃,自然要穿的比她们强才是。”
石淮之:“嬷嬷,您就看我这簪子上镶嵌的红宝石,刚送过来的,比小佟佳氏那日见我戴的那颗都大,旁人谁还能越过我去?太子爷也说了,只是家宴,我若是装扮太过,反倒惹人笑话,嬷嬷若是担心,我就戴一整套,您放心,绝对不丢面儿。”
说起来按照内务府的规制,太子妃的朝褂、朝珠、彩悦、朝帬、朝冠都是和皇贵妃等同的,送到她这里的东西,品质自然也比目前宫里头的嫔妃都要好。
但送过来的东西好,不代表她真的比嫔妃强,说句粗话,打狗还要看主人,嫔妃可不只是嫔妃,嫔妃背后是皇上。
再者,皇上的女人就是皇子们的庶母,孝这个字压下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皇子或皇子福晋不孝顺嫔妃,是不是会有人疑心他们其实心里也不孝顺皇帝?只是碍于身份所以没表现出来?
皇上已经是人君,却依旧要尊敬太后,不就是因为礼法上、道德上要求他必须尽孝吗?
嫔妃依附于皇上属于君,太子一天没能成为皇上,就永远是臣,太子妃自然也如此。
待遇是待遇,礼法是礼法,亲王一年领一万两白银,贵人一年年俸只有一百两白银,看着是前者强很多,实际上这只是待遇,论礼,亲王见贵人得行礼。
哪怕只是个贵人,那也是皇帝的女人,难道皇子公主就能因此和她起争执吗?那就是不孝了,所以这其中的关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就比如她和小佟佳氏见面,那也是她去承乾宫,没有妃子来毓庆宫的道理。
不过有面子还是有里子,石淮之当然愿意选有里子的那个,谁不喜欢好东西呢?
所以周岁宴上的装扮,石淮之完全不担心自己的行头会差了去,她用的本就是最好的东西,嫔妃都没有,怎么会轮到连爵位都没封的皇子的福晋呢?
周岁宴当日,石淮之乘辇轿前往阿哥所,说是阿哥所,实际上宫里头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阿哥住在哪里,哪里就是阿哥所。
目前的几位阿哥,从大阿哥胤褆到十四阿哥胤禵,都已经满了六岁,应该都在阿哥所里住着。
宫里将这些阿哥全部都安排在乾东五所,乾西五所、兆祥所这三个地方,阿哥所也就是这三个地方的统称。
其实最开始是只有乾东五所的,但康熙爷子嗣昌茂,这三个地方加起来,都已经快不够用了,前边两个住年纪大一点的阿哥,兆祥所住年龄小点的阿哥。
乾东五所或者叫北五所,也就是景阳宫后头,御花园东边那一大片,主体建筑由五个三进四合院构成,每个阿哥一个三进四合院,大阿哥胤褆就住在乾东一所,周岁宴自然也在这里举办。
石淮之按着大阿哥福晋的侍女报的时间,掐着点到的,不过看样子她应该是来的晚的,院子里已经满是人了,石淮之刚一下辇轿,院子里的人就注意到了她,集体往门口走,等她进了门,就听到齐刷刷的:“给太子妃请安。”
不得不说,还怪爽快的,石淮之从前没体验过这种感觉,如今算是懂了为啥什么这么多人对权力趋之若鹜。
“都起来吧。”石淮之挥了挥手往里头走,一直跪着她看着怪不习惯的。
大阿哥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站在前头:“不过是小格格周岁,太子妃能来,真是小格格的福气。”
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族中的大姓,这个大,不是说像瓜尔佳、钮祜禄、那拉氏这样做官的人多,而是指人口多,这个姓氏中官位高的人不多,恰巧,伊尔根觉罗氏的阿玛科尔坤是其中一位,他做到了尚书,女儿才得以嫁给皇子。
伊尔根觉罗氏今年二十六,看起来却很憔悴,哪怕是脸上敷着粉,描着眉,也藏不住她的疲累,石淮之光是听她说话,就感觉中气不足,气血双亏。
“小格格在哪儿?”石淮之对小婴儿其实还蛮感兴趣的,尤其是这种周岁的孩子,既不像刚出生那么脆弱,又没有长大了那么闹人,不停的哭。
“在里头呢,外头人多我就没叫人报抱小格格出来,太子妃可要看看?我叫乳母抱小格格出来。”伊尔根觉罗氏道。
“不用了,我进去看吧,外头人多日头大,晒得慌,要是晒到小格格眼睛就不好了。”石淮之打算进去看。
伊尔根觉罗氏听着石淮之这句话,心道:“瞧着太子妃是个心善的,还能想着别让小格格晒到。”
石淮之进去,身后也跟着不少人,看装扮,应该是诸位皇子福晋或者公主,石淮之目前还分不清楚这些都是谁。
倒是小格格,眼睛大,皮肤白,从小就能看出来是个高鼻梁,的确是个美人坯子。
石淮之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玉猪放在小格格手里,她看着好奇,还想着伸手去抓。
“这玉猪水头可真不错,太子妃这样,反倒是让我们的东西拿不出手了。”
石淮之抬眼看过去,看打扮,是皇子福晋,只是不知道是三福晋还是四福晋,这时候,左如意在石淮之身后提醒:“这是三福晋董鄂氏。”
董鄂氏看起来气色就比伊尔根觉罗氏好多了,两个人出嫁也就差了一两年,但现在看起来差了起码得有七八年的样子,董鄂氏脸上有一种充盈感,反观伊尔根觉罗氏脸上沟沟壑壑看起来有点明显。不过她这话什么意思?
“我们自然是不如太子妃的,左右都是给小格格的,太子妃大方,还是小格格占了便宜。”
剩下的这个肯定就是四福晋乌那拉那氏了,石淮之盯着乌拉那拉氏看了一眼,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容貌清秀,看起来很端庄,很温柔。
皇子们的福晋最要紧的是身世,其次是性格,最后才是容貌,乌拉那拉氏这是在替她说话?
听了这话,董鄂氏倒也是没表现出其他什么,只是笑着道:“是啊,还是小格格有福气,不像她的三个姐姐,出生的时候太子妃还没嫁进来,就没有这么大的礼了。”随即,董鄂氏话锋一转:“不过最有福气的还是咱们太子爷的大阿哥,这可是咱们皇上的第一个孙子呢。”
这话说的,石淮之都有点想笑,一句话得罪两个人,真不知道董鄂氏是怎么想的。
若她真是个普通贵女,就算是知道胤礽婚前有孩子,刚嫁过来也是会难受两天的,这时候提起大阿哥,她肯定不高兴。
而伊尔根觉罗氏为什么那么拼命,还不是因为大阿哥想要生出来嫡子,生出来一个嫡孙,她这话,不也戳了伊尔根觉罗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