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3、[唐]今天也在努力当太子 ...
-
三岁半的李承乾绑定了为二十一世纪准备的强国系统。
碍于相师批命不能出门的那些年,李承乾通过系统了解外面的世界,他知道这个世界和平安定,科技发展欣欣向荣,百姓生活方便快捷,比贫穷的自己家好多了。
后来李承乾终于走出家门,见到了真正的外面世界,才终于痛苦地领悟——
原来不是我家穷,是整个大唐都很穷!
落后就要挨打,李承乾打起精神,立志建设富强新大唐,抵抗列强侵略的炮火。
他兢兢业业学习,认认真真强国,终于令大唐气象一新,自己也坐稳了太子之位。
万民称颂,万邦来朝,大洋彼岸也俯首相贺,李承乾坐在高位一脸茫然:
说好的列强呢?
*
众所周知,李承乾是大唐政界一股泥石流。他卷自己也卷别人,就是方向有点不一样——
三王争储时,他说“穷家有什么好当的?不如多铺几条水泥路多赚钱。”
谏臣管天管地,他说“有这功夫多种地!种出亩产八石的水稻,名声比当杠精好!”
李世民登基后有点飘,他仰着小脑袋问:“百姓还没吃饱穿暖,您觉得自己配吗?”
所有人:“......”
但所有人也知道,李承乾是大唐新的希望。
PS:架空历史。
---
文笔中规中矩,但是有大雷,因此我刚看了开头就弃了。
我大概能明白作者想破除魏征那种清廉正直的刻板印象,但是你让他去策划谋杀幼年李承乾就有点……怎么说呢,这魏征是失心疯了吧?
确实,魏征在历史上向李建成建议过诛杀李世民,但是那是因为李世民确实给李建成造成了很大威胁,诛杀他后能以绝后患。可是杀只有几岁的李承乾算怎么回事啊?成功了,先不说会不会在李渊那里留下刻薄阴狠的坏印象,李世民肯定要发疯的啊,难道作者就没想过魏征应该怎么帮李建成应对一个发疯的天策上将吗?而且你杀一个刚刚显露出天才之名的垂髫幼童,除了激怒李世民到底有什么意义啊?要是不成功,那不更完犊子了吗。
评论区很多人说魏征的道德水平不会这么做,这不是道德问题,这是智商问题啊!我确实不清楚魏征的私德如何,但我知道魏征绝不可能这么蠢。
真的很诡异,可能作者是想侧面突出主角的聪明才智吧,但是这种写法也太诡异了。
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