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好久没写日记。因为我回家啦。
      本来计划去南京玩,五一在学校加班。可惜同行的人因为酒店价格太贵失约,父母也表示希望回家,索性在家呆了一周多。在长春中转逛了一天的街。
      母亲比较喜欢逛街,对景点啊吃喝都没有兴趣,我也没有偏好,阴差阳错避开了人最多的地方。如果讲逛街,重庆路是避不开的,平价如地下商城,时尚可以去长百,中端去活力城,更高端的卓展等。不长的一条路上汇聚了顶奢和平价,消费群体不可谓不广大。也恰是一条短街,紧紧相邻,却有着沟壑般的消费壁垒。
      本着“来都来了”的想法,潜在消费者大概不会有明显的逛街倾向性,但经济状况也能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出来——只逛不买、相中就买的地点非常鲜明。
      我家这里呢,这种情况要极端点。多个商圈,直接以地理位置划分了消费能力。适合百姓消费没有牌子的平价商圈,装修精良服装考究有名气的高端商圈,两者相距甚远。通过我对母亲身边同事同学的观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是否喜欢逛街,通过其对某个商圈的了解程度就能判断出此人的经济状况。
      听起来有点武断,但也合理。为了理智消费,我们首先考虑符合我们消费能力的物品,物品和价格都在能够接受的范围,我们才愿意为其买单。更好的物品一旦超出了消费能力,因为超前购买引起的大额支出在很久远的未来都会留下痕迹;更低的价格固然好,但如果将货比三家的精力用在其他的活动上,直接或间接的价值认可度更高。
      无论是消费水平,还是生活的环境,我们通过与生活碰撞寻找定位,寻找舒适的氛围。同时也丧失了向外碰撞的勇气和欲望,偶然进入舒适圈外的地方便无所适从,尴尬笨拙。
      花费多少时间又如何重新建立,这又是另一个故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 1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