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豆腐脑 ...
-
吃完中式小甜点—烤红薯,天已经完全黑了,外面只有星星点缀在天空上,零星的在天上分布着一闪一闪的,倒是没有看见月亮。
安荔把东西都收拾完后,看了看时间,发现时间还早着呢要不出去逛逛吧,看看周围的环境,在打听一下市场,调查行情。
“小女娃,刚搬过来的哇?”刚从家里出来,就看见前面路口有一堆人,看着那样子大概都当奶奶的年纪了 ,在那一边飞快的织着毛衣一边在那说家常。
“对,我是今天刚搬过来的。”安荔说着走过去了。
“姐姐,我们这都以什么为主食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哎呦,女娃咱这没有啥注意的地方啥都吃。”一个烫了小卷发,带着金边眼镜,看起来五十多岁的人边说边打着毛线。
“快快快坐着,咱一起给你说道说道。”另一个穿着朴素但头发花白且蓬松的一个奶奶说话了。
其她人则细细的打量着安荔,安荔当了这么多年的报刊记者,也不怕这些打量更何况以后是要卖吃食的,这怕打量,还不如回家卖红薯嘞。
安荔看见这奶奶热情的邀请也就顺道坐下了,正好问问咱这主要早上吃什么为主食,有什么特色,饮食习惯尤其要注意,不要冲撞到当地的神灵。
就比如回族人不吃猪肉,你早上卖锅贴做猪肉馅的 ,这不隔应人吗?
不打听清楚怎么做买卖呢。
“我呀 安荔,平安的安,荔枝的荔,奶奶,你们叫我小安就行。”安荔顺道坐下帮人家缠起来毛线。
“哎,我就喜欢你这爽快的娃娃”。
“哪有,阿姨说笑了”。
这安荔几句话,打听一圈把这些都打听清楚了,不愧是报刊记者啊,这么懂民情。
这下子,安荔就知道这面的人很是不忌口,这个城市包容性很强,这食物可以做成不同的味道。
就像南北方的豆腐脑之争。
南方称豆腐脑为豆花,轻轻一动碗,白白的豆花在碗里颤颤巍巍的。
吃的时候上面撒上一两勺白糖,当然了你要喜欢吃糖就多放,不喜欢吃太甜的就少放。
轻轻的拿着勺子舀上一勺,豆花在勺子上轻轻晃动,张开嘴巴一抿,豆花就像液体一样化在嘴巴里,带着一丝丝甜和一点点独属于豆子的香气。
当然了你要再讲究一点就在上面放一点桂花蜜,浓稠的桂花蜜在豆花上面来上一道颜色,那真的可是色香味俱全。
这样的口感更加丰富些豆子的香醇中夹杂着一点蜜汁,里面再有一碎碎金黄色的桂花,吃完可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满口花香了。
北方的豆腐脑,区别于各地的风土人情,按照当地的饮食文化所制作,不过万变不离其根,吃的大都是咸口。
最新奇的莫过于两掺的吃法了,胡辣汤和豆花相结合再要上两根油条,就着吃,或者把油条撕碎泡到碗里,酥脆的油条泡在碗中夹起来上面挂上芡汁,看起来食欲十足,早上来这一套基本上一天的精气神都是十分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