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看账 ...


  •   快到用饭的时间,赵荨芷才带着雨荷来了正屋。

      赵甹官职低,俸禄也不算高,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其实过得十分拮据。

      好在赵荨芷的母亲许氏原是赵甹老家金河县一富户。

      许家在金河县,也算是有名有姓的大户,尤其是许氏父亲在生意上十分有头脑,以至于他们这一家在许氏一族尤为的脸。

      偏许父身体不好,除了许氏这一个女儿之外竟然再无自私。

      家中独女,自是备受宠爱。

      尤其是许氏生母早逝,许父疼惜怜爱她,几乎能算亲手把她拉扯大,自己带大的孩子,哪里能不疼惜?

      许父很是担心自己那天一睡不醒后,女儿遭受族人欺凌。

      毕竟,这个时代,女性地位低下,像是许家这种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就不叫有子嗣,族中就能正大光明吞没家产,若家族有良心,还能给女儿许配一个好人家出去,若是没有良心,直接发卖了也是有可能的。

      因为许父没有子嗣,族中多次提及过继一个小子给他,但许父不愿把女儿的未来交托给旁人的良心。

      许父疼爱女儿,从小就把她带在身边与账本打交道,包括他做生意的门门道道,也会讲给许氏听。

      许氏在做生意方面,没许父那么厉害,但也从中学到了许父几分本事。

      但,家里没男丁,还是很难立起来。

      再加上许父能感觉到自己身体越发不好了,于是就在暗地里偷偷寻摸好郎君,且暗地里用一些手段去试探这些郎君的品性。

      寻摸了好久,许父才寻摸到赵甹。

      赵甹和许氏成婚之前,许父就偷偷把许多产业变卖,给了后院妾室一些银钱,让她们自寻去处,然后就把所有钱财,全给女儿作为压箱底的银子和嫁妆一起带走了。

      许父是算好时间的,他本就是强撑,因此在许氏出嫁三日回门之后,就病故了。

      之后赵甹进京赶考,夫妻两也是一起过来的,在赵甹中举之后,夫妻二人选择留在了京城。

      在金河县,许氏手里的银钱能置办不少田庄产业,但到了京城,这些银钱就不大凑手了。

      许氏斟酌再三,才在京郊置办了个小庄子,把田地赁给佃户,然后在京城南边置办了个小铺子,主要是南边的铺子价格比东西两边便宜,她手里没那么多凑手的银钱,毕竟还要购买住宅,置办家具。

      等宅子置办下来,许氏手里就真的没几个钱了,别看这是个比一进院大不了多少的小两进,可到底也算西边了,虽然位置肯定是距离皇宫最远的,但周边基本也都是官宦人家。

      所以,这宅子置办是花银钱最多的。

      刚到京城那两年,宅子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赵甹和许氏日子更是过得拮据。

      之后赵甹入朝为官,少有和同僚走动的,俸禄全都拿回来给许氏,而许氏也用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经验,一边打理着庄子,一边把铺子慢慢盘活了。

      直到夫妻两人在京城慢慢稳定了,这才从老家把赵荨芷的祖父接过来。

      那时候,祖父身体已然不大好了,好在他过来的时候,阿兄已经出生,祖父是过了一段含饴弄孙的日子才闭眼的。

      京城之大,居不易。

      哪怕有许氏操持,赵家过得依然不宽裕,因此家里没几个下人。

      除了一个门房和一个灶娘外,家里只有许氏身边有个婆子服侍,赵荨芷身边一个婢女,小妹赵荨茜身边一个婢女。

      赵甹和赵寻沏身边连个跑腿的小厮长随都没有。

      许氏倒是想给他们添个,但赵甹和赵寻沏都拒绝了,不想再为此多花银钱,父子两都觉得,真要什么事,自己动动腿就是了。

      赵荨芷来正屋的时候,小妹赵荨茜已经在这边了。

      才六岁的小姑娘皮肤白皙,玉雪可爱,一眼看到赵荨芷,眉眼都弯了起来,露出大大的笑容,“阿姐,你方才去哪里了?我去你屋里寻没寻到你,还以为你在娘亲这里,结果来了才知道你不在。”

      赵荨芷一想,就知道方才约莫是她去前院寻父亲阿兄的时候。

      她走过去,捏捏赵荨茜的小脸,“是吗,是姐姐的不是,该在屋里等阿茜的。”

      许氏还在一旁看账本,赵荨芷和赵荨茜逗玩几句,就走过去,“阿娘还没忙完?”

      许氏点头,揉着眉心说:“这册账本,我查看几次,似乎有点问题,但几次下来又没寻摸到什么问题。”

      赵荨芷因为早与催三公子定亲,所以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带着她一起查账管账。

      毕竟,三公子虽然不能承爵,但到底也是三房嫡出公子,日后成亲,少不了会遇上需要她打理账目的时候。

      即便不能在婆家管账,但自己的嫁妆总归也是要打理的。

      所以这会儿,赵荨芷就拿过了账册在母亲对面坐下,细细查看起账本。

      她旁边摆放一个算盘,眼睛盯着账册目不转睛,纤纤手指灵活地在算盘上略过,算盘发出噼里啪啦算盘珠子碰撞的声音。

      一册账目查完,赵荨芷收手,笑着说:“账目没有问题,母亲觉得不对,应该是这一处,去年八月的伙食支出。”

      家里的厨房灶娘采买的账目,今天交上来的。

      “我记得去年母亲与我说过,六月时鸡子涨价到一文一个,七月底降回一文三个,但账目账八月还是按照一文一个的价记的账目,九月才恢复的一文三个。”

      许氏忙拿回账本着重去看八月份的账目,忍不住扶额,“是了,不过是去年的事,我竟然就忘了,还好有你提醒我。这年龄大了,记性是越发差了。”

      赵荨芷笑,“母亲是操心太多,太劳累了,等阿嫂回来,母亲就能交给嫂嫂打理这些事,母亲也能轻省些了。”

      赵寻沏是两年前成的亲,妻子是地方上的一位官家娘子姜氏,嫁来不久就有了,因此许氏没敢把管家权交给姜氏,唯恐让她劳累。

      去年平安诞下赵家下一代男丁,赵九卿。

      前些日,姜氏带着赵九卿回娘家去了,因是过两日就是姜氏母亲的生辰。

      原本赵寻沏也该与妻子一同前往的,但姜氏娘家本就远,一来一回怕是就要小半月,再加上给岳母庆生辰,他绝赶不回来送妹妹出嫁。

      犹豫再三,赵寻沏还是同妻子说了,请妻子代他同岳母致歉。

      姜氏虽然有点不高兴,却也能理解赵寻沏的心情,于是就带着身边的婢女婆子走了。

      姜氏身边的一个婆子和两个婢女,都是打家里带来的,那两婢女还习了武,寻常男子都不是她们的对手,何况本朝历年安静平和少有宵小,且姜氏回去一路都走官道,不会有什么危险。

      赵荨芷想,退亲也该早些来的,早些来阿兄也能陪嫂嫂一起回娘家了。

      其实她也知道,被国公府退亲于她而言影响是非常大的,时下虽比前朝对女子宽松了很多,比如,未婚女子也能不以面纱遮面行走在大街上。

      但这种宽松似乎有限,退婚一事被传出去,她会沦为整个京城的笑柄。

      尤其是,她一小官之女能高攀国公府,曾经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好亲事,如今那些人自然十分乐于看她的笑话。

      要说不生气肯定是假的,但赵荨芷是个很冷静的人,她不是多聪明的人,却从不让情绪影响她的理智。

      所以,在书房门外听到被国公府退亲的事时,她很冷静地想,退便退了,但必不能让父亲和阿兄因此事去国公府闹,得罪国公府。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国公府与她家的差距?

      账目整理清楚,许氏也没立即叫灶娘过来问话,时辰已经很晚了,早过了赵家用饭的时辰。

      许氏便叫身边的婆子去前院瞧一瞧。

      婆子撑着伞很快就出去了。

      雨势丝毫没小,反而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等婆子回来的时候,浑身都湿透了,“夫人,姑娘,老爷和大公子那边还在与国公爷说话,叫夫人姑娘们先用饭。”

      如此,也就只能这样了,母女三人给赵甹父子两人留了饭,然后才开吃。

      饭后,父子两人还没回来,赵荨芷和赵荨茜就一块儿回去休息了。

      -

      梁国公府。

      国公夫人安和郡主一直坐在房里等着,她的脸色很不好,眼神发冷,隐有薄怒。

      周围婢女都吓得瑟瑟发抖,半点声儿都不敢发出。

      时至半夜,梁国公才冒雨回来 ,虽有随从为他撑伞,身上的衣服也湿了个透。

      好在,安和郡主早让人备好了热水,梁国公一回来就去浴房沐浴洗漱。

      梁国公沐浴后,换了衣裳,这才走出来,瞧着安和郡主的脸色,“怎这个时辰还没睡?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哪里不舒坦?”

      安和郡主挥手,房间里的婢女纷纷退下,轻轻将房门掩住。

      梁国公在她身旁坐下,伸手握着她的手,“夫人这是怎的了?”

      安和郡主闭了闭眼,问:“赵家那边怎么说?”

      闻言,梁国公叹息一声,“我与赵家好生赔罪一番,不过换与恒儿一事,他们还不曾答应,明日需问过赵家大姑娘的意思再给回话。”

      安和郡主忍了忍,终是没能忍住,怒道:“公爷就没想过,此事如此办多有不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