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谁说安排的婚姻,不能幸福? ...
-
前朝有四大家族:温、史、秦、萧,都是延续了百年的名门望族,每家都根基雄厚且人才辈出,朝中有多一半的职位,垄断在这四大家族手中;另外的一半,想要混个好前程,总要想方设法跟这四大家族搭上关系。其中,温家、秦家的势力范围在武,史家、萧家的势力范围在文。
十八年前,新朝建立。
秦家由于愚忠于前朝,在旧主覆灭后依然抵抗,被彻底灭族。其余的三大家族都延续了下来,而且新旧朝交替,新皇更要仰仗旧势力来稳定国事,史萧两家较之前的势力,还巩固了不少。
三大家族,再加上军中新贵林家,形成了新的四大家族。
历史更替,稳中求变,变中存同,真是奇妙不言。
新朝建立后,由于秦家灭族和起义军的加入,军中势力大洗牌。这些年,全靠温肃的苦心经营,才恢复了以前的荣光。
三年前,温肃突然去世,给温家带来很大的打击。还好温祁已经在军中历练几年,虽不能立刻顶上温肃的位置,也不算断层。经过这三年的苦心经营,也总算勉强维持住了局面。
为了稳固势力,家族联姻,是最便捷最保险的方式。
幸好,温肃多年前就为温祁和萧家嫡长女萧碧云定下了亲事,要以如今的形势,萧家怕是不会轻允。
青瑜此去,也是想探探萧家和萧碧云的口风。
“今天到了萧府,你不能再像前几天那么坐着不说话了。”
坐在马车上,青瑜还不忘叮嘱焕王:“今天你要和萧大人周旋一会儿,我有些话要私下问碧云姐。”
“好。”
“那你要和他聊什么呢?”见焕王答应得如此痛快,青瑜不禁好奇起来。
“诗词歌赋、人生哲学。”
看青瑜对他敷衍的态度很不满意,焕王顿了顿,认真答道:“兵部和吏部也有事务往来,我有些问题请教。”
“你是真的有问题请教,还是为了不冷场特意想的?”
“有真的疑问,也有特意想的。先说真的疑问,如果你事情还没办完,就问特意想的。”
青瑜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孺子可教。
萧策听管家来报说焕王来府上拜年的时候,很是意外。
他对焕王是有过结交的意思的,毕竟是位亲王,又手握兵权。在焕王开府那年,萧策也曾亲自去拜会过,接连去了两次都吃了闭门羹,后来便没再去碰过钉子。
没想到,今年他竟亲自送上门了。
萧策确定了是焕王,赶忙换了衣服,和萧夫人一起出府迎接。到门口,发现青瑜也来了,立刻明白了他们的来意。
寒暄完毕,青瑜便直入主题。
“碧云姐在府上吗?许久没见过了,很是想念她。”
“在的在的,王妃随我来吧。”
萧夫人带着青瑜去了后院,留焕王和萧大人在前厅探讨诗词歌赋人生哲学。
青瑜他们进府的时候,萧碧云便得了消息,早就在等着了。见母亲领着青瑜进来,相互见了礼,一起在榻上坐下。萧夫人坐着聊了几句,就找了个借口出去了。
屋里只剩下她们两个人。
青瑜放下点心,认真地看着萧碧云。上次见面,她还没嫁人,一眨眼,半年多过去了,很多事都变了。
萧碧云今日穿了的月白色外衣,浅妃色罩衫,头发挽了一个清新的发髻,长发整齐的散在身后。
“焕王妃的生活,过得还好吗?”
“挺好的,好吃好喝,还能到处走动。”这话倒是不假,以前拜年都是温肃带着温祁,后来是温祁带着温祐,青瑜只有在家里绣花的份。
“虽然晚了些,还是想当面恭喜你,得了个好归宿。”
青瑜认真地点点头,“那你呢?我都嫁人了,你还不着急?”
萧碧云端起茶水抿了一口,挡住自己染满红晕的脸颊:“这话,你不该来问我。”
“自然是大嫂的意见更重要,所以才来问你。”
“什么大嫂,你别……”
“我只有一位大哥,已经二十五岁高龄了。这个大嫂你若不愿当,我得赶紧去给他另找……”
“我何时说过不愿当了,我愿意!”
对于这位未来大嫂,青瑜是很满意的。她才貌双全、知书达理、出身高贵、温柔贤淑,各方面都与大哥非常般配。最重要的是,她不会像其他的世家小姐一样扭捏,虽然说话也是轻声细语,但该表明态度的时候,总是痛快坚决的。
得到了答案,青瑜也不再耽误,与萧碧云告辞出来了。焕王还在前面和萧大人周旋呢,虽然他做了准备,但第一次实战,还是不要设立太高难度了。
回府的马车上,焕王从头到尾复述了一遍两人的谈话,前面青瑜还认真地听着,后来随着系统、考核、 军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她的眼皮子也越来越不争气,开始打起了架。
焕王托住青瑜的头,搭到自己肩上:“你要办的事,办好了吗?”
“办好了,初三回家和大哥商量一下,就行了。”
“你知道吗,当初父亲刚给大哥和碧云姐定下亲事的时候,我还不同意呢。”
青瑜说完,半天没等到焕王接话,直接命令道:“问我‘为什么?’”
焕王:“为什么?”
“那时候,我对才女这个词,有点误解,以为她也是那种张口诗词歌赋闭口三从四德的人,这么无趣的人,怎么配得上我大哥。”
停了一会不见焕王接话,青瑜又命令道:“问我‘后来呢?’”
焕王:“后来呢?”
“后来,我和温祐一起去调查了一下。温祐和萧家老三交情不错,从他那打听出来他大姐平时温柔,但很有个性,犟起来二姐都怕。对了,他二姐是萧丹霜,脾气很臭,是个难缠的主儿。听到这个,我们也不知道是该放心还是更不放心。”
看青瑜又停下来,焕王马上张口:“那再后来呢?”
“再后来,我们就去当面看了一下。那是在福安寺门口,有很多讨饭的人,看她给老人和小孩施粥,一群年轻的乞丐也都围上去讨吃的,被她呵退了。看她是个有善心、有脑子、有主意的人,这个大嫂便认下了。”
正好说完,马车停了下来。终于到家了!
青瑜本以为走完最后一站可以休息了,下车后看到门口停着的一排马车,才知道自己太乐观了。
原来从他们第一天去林府南安王府,大家就得了风声,焕王今年开始拜年了。门前排的这一队马车,都是赶着来拜年的。
接待了一下午,到晚上的时候,青瑜躺在床上,一句话都不想说。
第二天,焕王府又恢复了以前的闭门谢客模式,青瑜和焕王跑到望江楼去躲清闲了。
热闹了一整年的望江楼,到年关是最清净的时候,有家的都回家团聚了,没人来这里逛。
青瑜见到琴颂,给她讲了自己在辽东的见闻和经历,听得她一脸羡慕。之后,又讲到梅园,琴颂知道采花贼竟是史家小公子,一脸的不敢相信。最后,青瑜讲了她这几天去各府拜年的事情,琴颂听完,神情有些落寞。
看着琴颂忧伤的表情,青瑜想着不该在她面前讲过年相关的事情,平白惹她伤心了。
换了几个话题,琴颂仍是无精打采得,又坐了一会儿,看时间也不早了,便告辞回王府了。
长大以后,年过的越来越无聊。王妃的年,更是无聊:接待客人、被接待;请安、被请安;拜年、被拜年……
终于熬到初三,可以见到大哥了。
初三上午,焕王夫妇、沐王夫妇、温祁温祐去墓地给温肃扫墓,然后一起回温家。
青瑜本来是坐马车来的,回去的时候抢了温祐的马,让他和焕王坐马车,自己和大哥骑马回去。
温祁看出来青瑜有事和他说,骑着马往前跑了两步,和后面的马车拉开一段距离。
“大哥,我年前去萧府看碧云姐了。”
“嗯,她还好吗?”
“不太好……”
“怎么,生病了吗?”
温祁的话听起来很关心,可青瑜总觉得里面少了些东西,少了什么又说不出来。
“是生病了,生了相思病。”
开过玩笑,青瑜认真地问温祁:“大哥,三年孝期已经过了,你的婚事不能再耽搁了。你们早一天完婚,家里的事也能有人帮你分担一些。”
“谁说没人帮我分担了,不是还有温祐嘛!”温祁笑着说道,没有正面回答。
“碧云姐没名没分地等了你这么些年,挺难的,也很难得。”
青瑜知道温祁在担心什么,现在的温家看似风光,实则内忧外患:内有几位叔叔盯着家主的位子,外有各个家族觊觎温家的兵权。现在娶萧碧云,一则不能许她一个稳妥的将来,二则很难让人看出这里有几分真心。
可这些,萧碧云都不介意。
“嗯,我知道。你和母亲定吧,我都没意见。”
兄妹俩各有心事,一路上没再说话。
青瑜回头看看身后的马车,本来是初六初七在驾车,现在已经换成了焕王和温祐,两个人一左一右坐在车头,竟也在有模有样的聊着天。
大哥可能不想随意进入一段别人安排好的婚姻,可是,谁说被人安排的婚姻,就一定不能获得幸福呢?
偏要幸福给他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