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倚梅园遇采花贼 ...

  •   太子妃不愧是贤名在外,办事效率真是高,青瑜他们刚从温家回来,史家的请帖就送到了,邀请他们夫妇于腊月十八,到西山别苑---倚梅园赏梅。
      从辽东回来,就马不停蹄赶去泰康宫,参加太后寿宴,回门……整整折腾了这几日,青瑜真的累了,接下来的几日,就窝在王府休息。
      焕王去了辽东两个多月,兵部的事情堆了不少,这两天也是早出晚归的。
      到了腊月十八,焕王处理好公务,青瑜也休息好了。整理好心情,出发去西山赏梅!
      走到门口,青瑜才想起来,前天公主从宫里捎信儿,说她那只鹦鹉进宫之后很是没精神,许是一对儿鸟分开了的原因,让青瑜去西山的时候把她那只也带上。便吩咐初七去把那鹦鹉,塞进笼子里,一同带上车。
      车行到西城门,史家留了人在城门口,引他们到西山别苑。
      大概是引路人一路上控制着时间,青瑜他们到的时候,太子、梁王和沐王夫妇也是刚刚下车。
      焕王先从马车上跳下来,自然地回身把青瑜从车上抱了下来。
      青瑜双脚刚一落地,扭头看到门口一队人齐刷刷站成一排看着他们,赶忙从焕王手里挣出来。
      正想着这下子又要被太子妃调笑了,看着后面又来了两辆马车。太后娘娘到了!
      公主先从第一辆马车上下来,紧接着,车里又蹦出来一个鲜绿色的小人儿,十岁左右,长得比公主还矮一头。看模样,这位就是当今皇上最小的儿子,培王封圳了。
      培王和华池公主,都是昌嫔所生。他身体不大好,一入夏就被昌嫔带去皇家别苑休养了。大概是这两日刚回来,便跟着一起过来了。看这生龙活虎的样子,这半年的休养,效果不错。
      太子妃和太子一起,把太后从车上扶了下来。
      众人相互见礼。
      培王第一次见青瑜和青瑄,对这两位传奇的嫂嫂很是好奇。尤其是青瑜,他这两日从公主那听了她很多故事,终于见到真人了,很是兴奋。
      摆脱了培王的注目之后,青瑜才注意到人群后面还站着一个人,还是个老熟人。
      “皇祖母,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舍弟史滕。母亲这几日身子不大好,便派了他来伺候着。这几日在这儿有什么需要,尽管派人来找他。我这个弟弟虽然学业上不成器,吃喝玩乐都拿手的很。”
      从太子妃的言语和神态中,便能看出她对这个弟弟是十分宠爱的。
      “好好好,又多一个好后生。”
      都介绍完,一众人簇拥着太后,进了园子。
      这园子不愧叫倚梅园,园子后面就是山,满山梅花,开的绚烂。
      走进园子,更是令人惊奇,与其说是园里种了梅花,倒不如说是在梅林里搭了个园子。
      一进大门,就是大片的梅林。从门口往前走,穿过梅林是一条小溪,小溪的对岸,才见房屋。溪水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丈宽,水中每隔一步远有一块石头露出水面,石头上铺了段竹排,搭成了一个简易的竹桥。桥是新搭的,应该是为了迎接他们。以前踩着石头过河,倒是更有一番情趣。
      太子妃扶着太后走在最前面,公主和培王在后面跟着,其他人散落地跟在后面,史滕殿后。
      穿过竹桥,是正堂。绕过正堂,便进到后院。
      后院同样是一片梅林,在梅林的中间,是一座方形的建筑,东南西北每个方向各一排三间屋子。四排房子中间也有一片梅树,有梅枝透过屋脊伸出来。
      太后住朝南一排正中间的屋子,公主和培王在左右两间陪着;梁王、沐王、焕王夫妇住朝东的一排;太子夫妇和史滕作为主家,已经在西房安置好了;佣人们住在朝北的一侧。
      大家走了一路,分好房间后便各自回房,收拾修整一下。
      青瑜推开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扇很大的窗户。房间应是许久不住人了,门窗都打半开着留了一个缝透气。
      青瑜推开窗户,发现四排房子中间的地上,不是一片梅林,而是一颗巨大的梅树。
      这棵梅树,树冠已经快把房子中间的空地占满了,从窗户伸出手去,便能够到梅枝。只怕再等几年,树枝就能透过窗户,直接伸进屋里来了。
      收拾好东西,到了大堂,公主和培王早就在了,正在和太子妃、史滕聊着天。见青瑜进来,华池公主马上起身跑了过来。
      “四嫂,听大嫂说,这山上野兔、野鸡什么都有,咱们一会儿去打猎吧?”
      “打猎?不是说好来陪皇祖母赏梅的吗?”
      “梅花宫里也能看啊,御花园就有一大片。呶,这房前屋后也都是,咱们总不能就坐在这看几天梅花吧……”
      青瑜还没来得及接话,梁王夫妇、沐王夫妇也前后脚进来了,不一会儿,太子扶着太后也过来了。
      太后坐下,看到公主坐在位子上,一脸无精打采的,还直叹气,问道:“是你闹着要来看梅花的,怎么来了又叹起气来?”
      “我想去打猎。”公主小声的嘟囔道。
      “你说什么?”太后到底是年纪大了,耳朵不像年轻人那么好使了。
      太子妃见公主只是噘着嘴不吭声,连忙起来解释:“祖母,都怨我。我刚跟小妹说,这山上有野鸡、兔子,这天气正适合出去打猎。”
      太后呵呵笑了:“我当是什么大事呢,想去打猎就去吧。我是走不动了,就在这园子里看看梅花,等你们带野鸡兔子回来加餐。”
      见太后答应了,公主的脸马上由阴转晴,从椅子上跳起来,就要往外走。培王也赶紧起身,跟上去。
      太子叫住他们:“西山看着不高,上去也得半个多时辰呢。这都晌午了,哪来得及。再说,打猎不得准备工具吗,怎么能说走就走?”
      公主:“那怎么办?”
      “明天吧,今天让人准备好工具,明早吃过饭就出发。”
      打猎定在了明天,下午大家就陪着太后,在园子附近逛逛。
      院里的小溪,穿出倚梅园的侧门,汇入一片池塘。塘里的水很清澈,梅树倒映在碧绿的湖面上,微风吹过,撒下阵阵梅花雨,美极了!
      过了池塘再往前,就是上山的路口了。山里风凉,太后体力也跟不上,就不再往前走了。折回塘边,这里已经摆好了桌椅、茶水、糕点。
      一下午,众人就坐在塘边,喝茶赏梅晒太阳,听太子、梁王、沐王讲故事,很是惬意。
      悠闲地时光过得飞快,等太阳落山,风开始凉了,才回屋吃饭。饭后各自回房休息。
      青瑜刚在床上躺下,便听有人敲门,又赶紧起来,规规矩矩地坐到榻上。
      焕王打开门,是史滕。
      “王爷王妃房间可还缺东西?时间仓促,只简单收拾了一下,王爷王妃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青瑜听清门口说话的声音,从屋里跑了出来,一脸严肃地说道:“缺,非常缺!”
      “王妃缺什么东西?我立刻让人去准备!”
      “缺一盆寒鸦春雪。”
      “已经送人了……”
      史滕,是青瑜的老熟人了,就是那日她和栋梁口中的采花贼。她也是早上见面才知道,采花贼是太子妃的弟弟。不过在知道了栋梁是小侯爷之后,采花贼是史家小公子也不算很难接受。
      白天一直没找到机会打招呼,现在终于没有别人了,青瑜本来想逗逗他,听到史滕的回答,自己却急了:“你说什么,送人了?!”
      “嗯,半年前就送人了。”
      “不可能。你个铁公鸡,这盆花我盯了那么久,你都没松口,怎么可能轻易送人。”青瑜说完,挽起焕王的胳膊,又转向史滕:“以前呢想低调一点,不好拿身份压你。现在你既然知道了,就给你个机会表现一下。”
      史滕摊摊手,一脸无奈:“您要早半年说您是王妃,我肯定乖乖给您送王府去。可现在,真不在我手上了……”
      “送谁了?你去给我要回来!”
      “碰到一个路人觉得投缘便送了,我也不知道花现在在哪,还活着没有……”
      “你……你有本事别跑,给我回来……”
      要不是焕王拉着,焕王妃就要在史家别苑,掐死史家小公子了。
      睡觉前,青瑜满含愤怒和遗憾,给焕王讲了她和史滕、寒鸦春雪的往事。
      “我和他是在秋亭哥的染坊认识的,就是我上次带你去买布的地方。他也是染坊的常客。他喜欢花,尤其喜欢收集稀有的花。秋亭哥由于开染坊的缘故,经常到各地找花种,他们可能就是因为这个认识的。
      我和温祐也经常去染坊。主要是温祐喜欢画画,染坊有各种颜料。我对染坊倒没什么兴趣,可是我得跟着温祐一起才能出门。
      后来又在望江楼认识了栋梁,我们就经常一起玩,时间长了就熟了。他自称护花道人,但我们都叫他采花贼。
      两年前,不知道他从哪搞了一盆寒鸦春雪。寒鸦春雪是一种兰花,长在深山里,离土即死,非常难养活,所以很少见。
      为了这盆花,我什么办法都用过了,苦苦哀求、重金利诱、人身威胁,他死活不给。没想到,他竟然送人了。你说气不气人呀?”
      一口气说完,青瑜转身看着焕王,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气人。”
      “那怎么办?”
      “已经送人了,没办法。”
      “不可能,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不会轻易送人的,更不会送给什么路人……”
      青瑜躺在焕王身边,说话的气息吹在他的脖子上,惹得他一阵燥热。现在又听到这句话,一阵醋意涌上,翻身把青瑜压在身下:“你很了解他吗?”
      感觉到焕王身体的变化,青瑜马上反应过来:“不了解,一点都不了解。”
      “那你了解我吗?”
      “了解,了解……”
      “既然了解我,应该我想干什么吧?”
      一阵风云翻涌,惹得窗外的梅花纷纷飘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