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二章 宝钗黛初见荣庆堂 ...
-
哦,忘记说了,因为林家的“阵势”,如今荣国府里虽说没有穿素挂白,可是到底收敛了一些。贾母跟前的丫头们,不再穿红紫的衣服,都改成浅粉和嫩黄色的了。看着新鲜好看,又不大刺眼。凤姐也没再一直穿大红绣百花的,也找了一些相对来说素净些的衣服。
要说谁完全没受影响,就只有宝玉了。那一身红艳艳的打扮,都能晃瞎人眼啊。贾母因为历来宠爱他,而他又是衔玉而生,所以也没让他避讳什么。
当然,林晚对于贾家人到底避讳不避讳,她是一点儿都不介意的。在她看来,两家人说的必是两家话,没必要让人家也和自己一般,诚心诚意的为贾敏守孝不是。
“玉儿来时天还冷,所以许多东西都没仔细收拾。如今天气暖和了,林嬷嬷就带着丫头们,把带来的东西都打开好好收拾了一下,这才找出这些个来。玉儿看着颜色素净,这就穿出来了。”林晚笑着解释道。
“你个小懒猫,不说自己懒怠,还拿天气说事儿。怎么,莫语堂里没有炭火不成,还要等到现在才收拾东西?”贾母点点林晚的小鼻子,笑着逗她。
“老太君英明,可不是这样么。早就说姑娘了,偏姑娘借口多!早先说天气冷,这些簪子镯子都是玉石的,戴着凉。后来又说衣服穿得多,人本就笨重,再穿戴的繁复些就更累了,又不依。这回天暖和了,老奴好说歹说的,这才换上呢。”林嬷嬷上前趁机“告状”道。
“嬷嬷!外祖母,你看嬷嬷啊!我是不敢的,外祖母快说她几句!”林晚摇着贾母的手撒娇道。
这一下子,屋子里的人都给逗笑了。
她们正说着话,王夫人带着薛姨妈和薛宝钗就来了,后头还跟着宝玉和探春。
哦,薛蟠因为年纪大了,所以贾母就没让他过来,只说等姑娘们都不在的时候再见。实际上,贾母是嫌弃薛蟠打死过人,觉得那也就是个不成器的,所以根本就不想见。
宝玉这一上午过得,那是极其自在啊。新来的宝姐姐(王夫人让他这么叫的)人长得那样好,性子又极其温柔,还愿意和自己说话,他早就飘起来了。再加上三妹妹也一同陪在身边,可不是把他美坏了。
心情很好的宝玉进了荣庆堂,一眼就看到了格外出众的林妹妹,这下子更高兴了。不,简直是快要乐疯了才对。
“妹妹来了,几日不见,妹妹更精进了。”宝玉双眼直直的看着林晚,一下子又痴了。他的小脑袋想不清为什么,看了林妹妹和宝姐姐,竟然觉得好生熟悉,就像早些时候在哪里见过的一样。他想不明白,就使劲儿的想,别人看起来就觉得他格外的呆了。
林晚面上不显,心里又是绝倒。心说:贾宝玉,你那傻乎乎的眼神只看着我,把这一屋子的女儿家家都放到哪里了?这不是明晃晃的给我拉仇恨值么?诶?不对,这个时代,他一个男子这么大咧咧直看着自己,好像也不行吧?哎。。。。。。倒了血霉了真是。
林嬷嬷一脸黑气的站出来,挡在了林晚身前,只觉得自己心突突的,气得浑身直抖。
宝玉好半天才回过神,一看林妹妹被一个老婆子给挡上了,立刻就不高兴了。只是,林晚一直都不和他亲近,他不敢对林嬷嬷语出狂言,怕林妹妹以后更加不喜欢自己。于是,宝玉小同学委委屈屈的跑到贾母那里,窝在贾母怀里就不出来了。
贾母面上僵了一会儿,到底没说什么,只摩挲着宝玉几下,权当作是安慰了。
王夫人见了这一出,心里早就不快了。只是,王夫人看看贾母的脸色,也不好说什么。至于林晚,王夫人能怪她什么?怪人家生得好么?所以,纵使王夫人气得够呛,也是找不到出气点啊。
薛姨妈常年和商户人家打交道,最是个圆滑不过的,见此立刻就出来打圆场了。她领着宝钗几步上前,笑盈盈道:“老太太好啊,我们突然造访,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还望老太太您见谅。”
贾母也是场面人,看薛姨妈主动圆场,也笑呵呵的接过话茬儿来:“姨太太这一路辛苦了,中午休息的怎么样?到了这里就和自己家一样,不许太客气的。”
“老太太慈悲,都很好。”说罢,薛姨妈先给贾母见礼,之后又让宝钗上前见礼。
贾母看宝钗生的不俗,举止又稳重,心里喜欢,忙让其上前说要仔细看看。
“姨太太有福了,这样好的女儿,看着竟比我们家的几个强呢。”贾母客气的说道。
“老太太说笑,我见了你们家的女儿心里喜欢的不得了,哪里是宝丫头能比的。”薛姨妈嘴里虽这样说,可是脸上依旧还是带了几分得意。她觉得自家的女儿宝钗,那真是天上难找地上难寻啊。
林晚站起身,对薛姨妈行了一个简单的礼,带着浅笑道:“薛家姨母好。”
薛姨妈早先只听王夫人提起过林晚,故此乍一见还有些愣。然后她很快反应过来,这就是林家的姑娘了。对于林晚只给她行了那么一个小礼,薛姨妈心里有些不快,但是到底没表现出来什么。她笑道:“哎呀,这林姑娘可真是仙女似地人,我活了这半辈子,再没见过这样的人品了。老太太刚刚还说我有福,我看到底是您的福气大些。”
听了这话,林嬷嬷皱了一下眉。这个薛家姨太太如此一说,岂不是把贾家的几个姑娘都给弃了?她偷眼一看,果然,除了年纪小的惜春,只见迎春和探春面上都有些不自在。
“薛家姨母说的可不对,外祖母府上是国公级别的,故此贾家的女儿该排第一。我父亲才官居二品,我林家的女儿自然是要排第二位的啦。”林晚笑得两眼亮晶晶的,拉着迎春、探春和惜春,冲着贾母呲牙一笑道:“外祖母,玉儿说的可对?”
林晚心里想着:给我下套拉仇恨是吧?我这就还给你!哼,国公是一等,二品的是二等,至于你们皇商的薛家,嘿嘿,自己想去吧。。。。。。林晚暗搓搓的笑着。
听闻薛姨妈夸赞林晚,贾母一开始还挺高兴的,可反过来一想,就觉出不对劲儿来了。她还没说什么,林晚这一说,可不就是不着痕迹的打了薛家的脸么?贾母心里这个高兴啊。
贾母大笑道:“你个猴儿,竟是这般拿你几个姐妹说嘴,该打该打!”
“好呀,这可是你自己说的,看以后你这二等的女儿,还敢欺负我们这一等的女儿不了!”惜春嘻嘻哈哈的笑着,只管和林晚闹在一起,好不热闹的样子。
薛姨妈和薛宝钗,两个人面上依旧带着得体的笑容,可是心里却早就气个半死了。
薛姨妈实在没想到,这个林家姑娘的嘴竟是这般厉害,几句玩笑就把自家踩在脚底下了。但是,话头儿偏是她自己挑起来的,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暗气了。
而宝钗心里,则是一千一万个不服气的。她一直觉得自己虽出身皇商之家,可是论起气度来,就连一般官家的女儿,也再没谁比得上自己了。特别是早先还觉自家富贵难得,可今儿一进荣国府,才知道天外有天。可是见了贾家的三个姑娘,处处均不如自己,到底是得意些。可是,等她见了林家的姑娘,又觉得自己差点什么了。
不说林家姑娘这一身衣服打扮,单说那通身的气派,也觉得不俗了。偏偏林家姑娘才八岁,足足比自己小了三岁,但气势却压了自己一头。她听自己母亲拿话挤兑林姑娘,还在心里暗喜。可是,没想到人家话锋一转,竟是把自家给踩下去了。她一时之间又气又急,偏面上还要带笑,心里只觉得委屈的不得了。
王夫人在一边儿坐着,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地握着,心里也是气得不行。她笑了笑,转移话题道:“老太太,我这妹妹一家子常年不在京中,故京中老宅年久失修,恐怕暂时是住不得了。媳妇想着,不知可否留我妹妹一家子在府上暂住一些时候,等他们家宅子修缮好了,再搬回去自己家。不知,老太太觉得可行吗?”
“这有什么,一家子亲戚本就该亲近些才好呢。姨太太不要客气,只管住着就是了。我家这二太太就是太规矩孝顺了,这点子小事儿还要告知我。”刚刚自家外孙女扳回了一程,贾母自然不好再给薛家难看,故此立刻就同意了。
其实,早些时候王夫人安排人打扫梨香院时,贾母就知道薛家恐怕是要住在自家的。不过,贾母也不在意就是了。她一个老太君,不管谁来了对她都得是恭恭敬敬的,再没谁能越过她去,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小事儿了。至于薛家一大家子的吃住问题,反正是二太太自己管着库房钥匙,里外不亏了府里的帐就完了,剩下的随她们弄去呗。
听闻贾母这客气的话,薛家母女心里好过不少。
一时间,王夫人和薛姨妈陪贾母说起话来。
宝钗眼珠一转,站起身来到三春和林晚处,拉过林晚的一只手,笑盈盈道:“林妹妹,你上午怎么没过去呢,我带了许多好玩的,妹妹没得着呢。妹妹且不用急,赶明儿有了空再给妹妹送过来吧。”宝钗大方得体的说道。
“不劳薛家姑娘费心了,我是什么都不缺的。”林晚抽回自己的手,看了一眼宝钗,果然长得珠圆玉润,真是雪一般玲珑剔透的姑娘啊!只是,生的这么温婉,却长了一肚子的心眼,这样真的好么?林晚默默叹气,小嘴一张说道:“还没问呢,薛家姑娘年方几何啊?以后姐妹们相处,总不能薛家姑娘的叫着不是。”
“林姐姐不知,宝姐姐和二姐姐是同年的,只不过生日比二姐姐小些。”惜春听了林晚的话,赶紧把自己知道的告诉给自己最喜欢的林姐姐。
“哦,那往后就叫你薛家姐姐了。”林晚笑了笑,淡淡的说道。
宝钗感觉到林晚对自己的不亲近,心里有些不快,但面上还是笑呵呵的。
三春里面除了探春,不得不亲近宝钗外,迎春和惜春都更愿意亲近林晚一些。
为啥?你想她们都才多大啊?一个个的小女儿家家的,不论面上怎样,心里可是都调皮着呢。宝钗明明才十一岁,可偏端着一副成年女性的端庄稳重,哪里会让小姑娘喜欢啊?
原著里面,因为黛玉爱哭又有些小性儿,所以相对于总爱掐尖儿的黛玉,大家才更喜欢宝钗的。但林晚呢,她是在大面上端的起来,私底下最是个活泼的性子,平时相处又最谦让,哪里能不讨小姑娘的喜欢呢?所以,就连不得不卖给王夫人面子的探春,心里也是更偏向林晚那一面的。
宝钗本想找回刚刚的场子,没想到又在林晚这里碰了个软钉子。只是她一向能忍,故此面上还是笑盈盈的。
宝玉一见姐妹们都坐在一处,哪里还能闲得住?这不,也挤了过来。林晚坐在迎春和惜春中间,探春和宝钗挨着坐在迎春旁,宝玉来了想要亲近林妹妹,自然就挤在惜春边儿上了。
林晚看了一眼林嬷嬷黑漆漆的脸,在心里不厚道的笑了一会儿,起身就到贾母那里去了。
她抱着贾母的一只手臂,一面摇着一面撒娇道:“外祖母,今儿我那里要做素菜锅子呢,玉儿可是要回去吃的,外祖母可得依我。薛家姨母这么慈爱,想来才不会和我这小丫头生气呢,对吧?”林晚冲着薛姨妈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可爱的不得了。
贾母大笑,搂着林晚道:“你个小馋猫儿,成日里就惦记着吃食,赶明儿吃胖了,看你怎么办!行了,你要茹素,我们这里就不拦着了,去吧。”贾母看着林晚一听自己说同意,流露出来的高兴小样,心里就觉得痒痒的,爱的不行不行的。
“林姑娘为母守孝茹素,一片孝心让人感叹,我哪里会不同意呢?难为你一面闭门守孝,一面还要来这里与我周全礼数,真是难得的好孩子!如今礼数也周全了,就快回去吧。”薛姨妈笑着说道。她几次三番的提起礼数,就是暗指林晚刚刚给自己行礼,只行了一个简单的礼,也没同宝钗这个姐姐见礼,明显不懂礼数,故此拿这话说嘴呢。
林晚眼珠一转,也不搭茬儿,只仍笑嘻嘻的和贾母撒娇。
贾母心里暗自冷笑。这薛家的也是个心大的,自己一个商户人家,难不成还想自家官宦出身的外孙女和她行大礼不成?还有那宝钗,再好又能怎样?还不是商户之女?将来说亲事都艰难呢,还妄想要做贾家和林家姑娘的姐姐?
惜春虽说年纪小,听不太懂她们话里话外的机锋,可是她却感觉到,薛姨妈好像对林姐姐不太喜欢的样子,故此心里有些不高兴了。林姐姐是最好的,怎么可以说林姐姐呢!姐控的惜春小朋友不高兴了。
“老祖宗,我也想吃锅子,让我也去林姐姐那蹭一顿好的吧。”惜春一脸讨好的冲贾母说道。
“一顿素锅子罢了,你也馋的这个样子?平日里我苛待了你不成?”贾母虽然嘴里说着训斥的话,可早就笑得不行了。
“林妹妹那里啊,什么都是好的呢。”迎春抿着嘴也跟着笑了。
“哈,看看,二姐姐想必也是想吃锅子的呢!偏她自己不说,只拿我说嘴!”惜春冲着迎春做了一个鬼脸(做鬼脸是和林晚学的),呲牙说道。
贾母哈哈大笑,点头道:“好,你们想吃素锅子的,只管去玉儿那里闹她!”
宝玉一听,立刻高兴了,才要张嘴说自己也想去,就被探春拉住了袖子。
探春在宝玉耳边小声道:“二哥哥,姨妈和宝姐姐今儿才到,你难道不留下来陪远客么?”
宝玉一听这话,转头看看沉静不语的宝钗,犹豫片刻,就没再说出也要跟着去林妹妹那里吃锅子的话。
王夫人和薛姨妈心里都有些不痛快,觉得这林晚实在是不给面子。远客到了自己不说留下待客,反倒把二姑娘和四姑娘也给拐跑了,真是不懂礼数!
不管众人都是怎么想的,总之林晚把迎春和惜春都给打包带回莫语堂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林晚只觉得浑身都舒坦了。哎,说话拐弯抹角的打机锋,真心累啊!
“嬷嬷,让小厨房给外祖母那里也送个锅子吧,准备个大的,上次订制的铜锅不是全拿来了么?”林晚转头和林嬷嬷说道。
“是,上次订做锅子的时候,一次拿回来好几个呢,大大小小的都有,姑娘放心,我自会安排妥当的。今儿二姑娘和四姑娘既在这一块儿吃,就也做个大锅子吧,免得四姑娘吃的不尽兴再恼了。”林嬷嬷笑盈盈的说道。她对三春几个都是打心里喜欢的,说起话来自然就亲近许多。
“还是林嬷嬷好,就要大大的锅子呢!”惜春两眼亮晶晶的说道。林姐姐这里的东西最好吃了,一定得多吃点才成呢。
“看她这些日子,见天儿的脸就圆了不少,林嬷嬷你就惯着她吧。”迎春因为常来莫语堂,故此和莫语堂上下的人也都熟悉了,偶尔也能开开这样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了。她本来生得就温婉可亲,这一笑更是添了一丝风采。
可以说,林晚这大蝴蝶将原本木讷的迎春,还有本应越来越冷清的惜春,都给带歪了。。。。。。如今一个个直往活泼的方向踏步前行着,只怕回不了头了。
素锅子里有新摘的菜,还有一些泡好的干蘑菇,卤好的千张,小巧的鹌鹑蛋(守孝的茹素,是可以吃蛋类的。一般为了营养,也会配合一些鸡肉和鱼肉,只不过都不会张扬出去罢了),鱼肉和面做的鱼豆腐和小鱼丸(林晚的主意),还有一些萝卜炸的素丸子,一些粉丝等等。哦,主要是锅底料,林晚和两位厨娘共同研发的大酱锅底。其实林晚更喜欢麻辣锅底的,不过如今她尚在孝里,不敢太张扬了,才选择大酱锅底的。
这时候的锅子,一般就是鸡汤锅底,里面涮的也都是羊肉和鹿肉,你想那得多腻歪啊?哪有这大酱锅底涮青菜可口?特别是鱼丸和鱼豆腐啥的,软嫩又鲜味十足,一吃简直停不了口啊。
于是,惜春小同学就又吃撑了。。。。。。
不说她们这边如何,就是送到贾母处的锅子,也很得大家的欢迎啊。
宝玉一开始还有些遗憾自己不能吃到素锅子了,这会儿也满意了。贾母看他吃的香,心里就更加喜欢林晚了。贾母觉得她不仅孝顺,有什么好的都想着自己,就是她面上再怎么疏远宝玉,还是念着自己弟兄的,真真是个好的。
王夫人和薛姨妈心里不痛快,可筷子依旧也没停过,吃的也很尽兴。等一顿饭完了,对林晚先前的气也就差不多散了。人家虽回去了,那也是为了守孝啊。再说,还格外送来了锅子,还有啥不满的?于是,也算是宾主尽欢了吧。
而一边儿的探春和宝钗,则是另一番思量了。
探春觉得林晚不但生得好连性子也好,出身也没挑的,能讨长辈喜欢不说,连心思也这么巧,真是个难得的了。于是,探春也暗自决定,以后可要和林姐姐处好关系,绝对不能疏远了。
但是宝钗呢,心里可就复杂多了。她对外从来表现的都落落大方,可是心里深处还是有些自卑的。对于自己商家女儿的身份,一直都是在意的。在来荣国府之前,她已经在自己母亲那里,得知了贾家的几个姑娘,不是庶出就是东府寄养在这的,都不是很得贾母的喜爱。宝钗本想她们虽出身好,可生活的未必比自己得意。于是,宝钗想着自己一定要表现得大气端庄,把这几个姑娘都给震慑住,处处以自己为首,这样才能挣出脸面来,让人都高看一眼。
可是,这个半路杀出的林姑娘,真真是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啊。听闻她母亲没了,又远离父亲寄养在荣国府,按理来说应该是孤立无援才对啊。可是,看看她混的,这个得人心啊。只怕除了姨妈所出的衔玉而生的表哥,这府里再没人能越过她去了呢。这么一个事实,让有备而来的宝钗如何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