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10回 ...
-
从夜里开始便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原以为到第二天一早该停了,可谁知雨势反而更大了起来,连带着天色也黑蒙蒙的。
老太太心疼孩子们,早早地打发了婆子免了他们的请安,而闺学也暂停一天,于是闻喜雨难得地睡了个舒坦的回笼觉,直睡到巳时初才起床用了些糕点。
“阳哥儿在干什么呢?”闻喜雨突然想起了闻浩阳,今儿左右无事,他居然没来找自己。
魏嬷嬷笑着又端来了一盘切好的黄澄澄的香梨,回道:“少爷一早就上学去了,宋先生可严厉呢,只要不是逢年过节,哪怕是刮风下雨这家学也是一天都不落的。姑娘快尝尝这梨子,是内院采买上的吴嫂子一早买回来的,特意挑了几个又大又水灵的给您送来了。”
闻喜雨一挑眉:“吴嫂子?是不是铃兰的娘?”
“姑娘好记性,正是她。”魏嬷嬷赞叹道:“要说大太太真是用心良苦,给咱们院里挑的几个丫头背后都有些名堂的。二等丫头玉竹的娘就是大太太院里有头脸的宋嬷嬷,由她给姑娘办事,咱府里的丫头婆子谁敢不给几分脸面,就连三等的铃兰和山茶,一个的娘是采买上的小管事,另一个的老子又在外院账房上管着事,所以咱们院里的吃穿用度样样都是顶好的呢!”
闻喜雨心里也有些感慨,要说大太太对自己这两个外甥真是没话说,不仅吃穿住行照顾地周到仔细,就连挑的丫头都是下了心思的,就是亲娘也不过如此了。
看到这些讨喜的梨子,闻喜雨又想到些事儿:“内院里只有采买上的人才能出府吗?像嬷嬷你能不能出府走动呢?”
“奴婢一个婆子,只要得了主子的允许便可以出府了,只要在天黑前回来就成,但是像仙草、玉竹这样没出门子的小姑娘就不方便了。”魏嬷嬷猜测着闻喜雨的意思:“姑娘若是有事直接吩咐奴婢,我只对门子说我出门替姑娘寻些稀罕的花样、丝线就成,府里几位小姐那里也是有过这样的例子的。”
闻喜雨有些意动,突然想做点鲜花饼吃。不为旁的,就是前些日子清姐儿请自己和阳哥儿吃了顿火锅,自己总想做些什么有心意的东西回个礼才好。
另外,也是前几天在寺庙里受到福智大师的启发,在这个异世里,自己可不能太另类了,若是被旁人发现了异常,把自己当成异类了怎么办。虽说古代的女孩早熟一些,可自己现在到底只是个8岁的小姑娘,不能太老成了,因此捣鼓点新奇的吃食,显得贪吃童真一点。
于是,闻喜雨吩咐道:“前几日看到灵泉寺里茉莉花开得好,突然有点馋鲜花饼了。嬷嬷不拘是在府里摘,或是去外面买,给我多弄几样花来吧。”
这事儿倒简单,魏嬷嬷眼珠一转:“咱们府里面就属刘家媳妇的糕点做得好,不如一会儿请她来做,我也好问问她该买哪些花和材料才好。姑娘一会儿做出了鲜花饼,肯定得给府里各个主子那里送去,还是马虎不得。”
魏嬷嬷果真是个人才啊,自己只是提了个建议,她就把接下来的一切都想周全了,闻言闻喜雨欣喜地应了。
魏嬷嬷走了之后,仙草和玉竹伺候着闻喜雨写字。今日的闺学虽然免了,可女先生要求每个人将《闺训》中“卑弱、夫妇、敬顺”的部分抄上一遍。
前世,闻喜雨工作后为了磨练心性,曾经临过几年卫夫人的字,一手簪花小楷虽谈不上神韵,却也工整漂亮。因此,写字对于闻喜雨来说没什么难度,只要把字体故意写得幼稚些就可以。
但是刺绣对于闻喜雨来说难度就高了,尤其是这身体的原主儿原本也没怎么拿过针线,因此凭着脑子里那点残存的记忆,实在是不够应付的。偏偏于家请的这位女夫子是个颇重女德的,因此于家的小姐们从小就练出了一手好秀活儿,在她们中间,闻喜雨这点连树叶子都绣不好的拙劣伎俩实在是太“出彩”了,刚去闺学时还被如兰好一顿笑。
闻喜雨慢悠悠地抄好了书,又让玉竹教着打了会儿络子,魏嬷嬷才匆匆地赶了回来,手里将茉莉、荷花、玫瑰、百合、紫薇等,各式各样的花林林总总捧了个满怀。
仙草、玉竹、铃兰、山茶这四个丫头赶紧上去将花接了过来,魏嬷嬷却单留了一束茉莉准备一会儿找个好看的瓶儿插了,见到闻喜雨放下了手中的络子,魏嬷嬷赶忙走了过去:“姑娘,这季节鲜花多着呢,我先捧一些给您瞧瞧,剩下的有下面婆子看着呢。您看这些花儿开得这样好,不如咱们挑一些用好看的瓶子装好,配着鲜花饼一起送过去,多好看呢!”
闻喜雨眼睛一亮:“嬷嬷这想法好,你先多挑些留着,一会儿咱一块儿摆弄摆弄,多弄几种花组合在一块儿,那才好看呢。”
“哎!”魏嬷嬷见闻喜雨有兴致,喜滋滋地应了,又说起了鲜花饼:“刘家媳妇那儿我已经说好了,准备用荷花、玫瑰、茉莉、芍药这四种花做,她已经在厨下和面了,想问问您每样做几个,还有没有别的吩咐?”
闻喜雨沉思了下,老太太那里得送一份,大太甜那里得送两份,而剩下的两个少爷、三个于家小姐、一个表小姐还有阳哥儿那里得各送一份,“便每样做35个吧,做好了以后送往府里各处的鲜花饼一共4种,每种3个,这样每份便是12个,除了姨母那里送两份过去,其他各处都送一份,剩下的咱们自己留着吃。”
铃兰性格比较活泼好动,一听有好吃的便乐开了花,这些时日的相处,她也知道闻喜雨是个随和好相处的主子,因此大着胆子说道:“我去帮刘家嫂子打打下手吧,以后姑娘想吃饼子了,我就能给您做啦。”
说得其他丫头都笑了,站得离她最近的仙草啐道:“说得好听,你这小馋猫是忍不住了想去偷吃吧!”
铃兰故意作出扭扭捏捏的样子,小手指扭着衣角嗔道:“哎呀我就这点小心思,仙草姐姐怎么还给戳破了。”
惹得一屋子人笑得更狠了,最后还是闻喜雨“好心”地一挥手:“去吧去吧,多吃些,中午我可不管你的饭了!”
“姑娘你也笑话我!”在众人的笑声中,铃兰一跺脚,红着小脸笑嘻嘻地跑了。
古代生活虽然没有现代那么丰富,可你一旦融入进去,就会发现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捱。屋外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屋内闻喜雨领着魏嬷嬷和丫鬟们兴致盎然地摆弄着插花。
魏嬷嬷一下子弄回来十余种花,色彩斑斓不说,有的花灿烂地完全盛开着,而有的话还只是一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于大太太听说闻喜雨要摆弄插花,高兴地吩咐于永家的从库房里挑了20个花瓶,质地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留给闻喜雨她们的发挥空间特别足。
到了下午申时,140个鲜花饼全都出炉了,闻喜雨她们也摆好了足足二十瓶插花。
魏嬷嬷先端了一盘鲜花饼给闻喜雨尝,闻喜雨捏了一块热乎乎的饼子,轻轻咬了一口,饼皮儿酥脆可口,配合着浓郁馨香的玫瑰花肉,一下子席卷了自己的味蕾,闻喜雨忍不住三两口吃完了一个饼子,再想吃时,魏嬷嬷劝住了:“姑娘,一会儿就该用晚膳了,这饼子好吃却也不能当饱的,还是等饭后,奴婢把几种鲜花饼都切成小块儿,您可以每样都吃点。”
闻喜雨有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说道:“刘嫂子做得确实好吃,嬷嬷一会儿替我送瓶插花谢谢她,顺道再给她和厨房里的媳妇子们些银钱,跟她们道声辛苦。”
“是。”魏嬷嬷选了瓶小一些的插花便走了。
在晚膳前,所有的鲜花饼都被用精致的盘子分类装好,并着一瓶精致娇艳的插花送往了各个院子。而晚膳后,魏嬷嬷取了6个鲜花饼切成了小块,仙草也洗了几种水果切好,闻喜雨便让人喊来了闻浩阳,又让两人的嬷嬷丫头们各自坐了一桌,一群人在院子里便赏着月,便吃着零嘴,好不快活。
等小聚会散了后,魏嬷嬷趁着无人时,向闻喜雨悄悄交代了一个消息:“差点忘记跟姑娘说了,我今儿在东市买东西时,市井间都在传说那威远侯府的沈少爷出事儿了。”
魏嬷嬷顿了顿,看到闻喜雨有想听下去的意思后,才继续说道:“坊间都当个笑话似的穿得沸沸扬扬的,说是沈少爷害继母滑了胎,沈侯爷一怒之下把沈少爷扔到嘉峪关那苦寒之地戍边去了。不过外间都在猜这事儿私下有猫腻儿,因为嘉峪关的一个千总就是侯夫人娘家一个远房表兄,说不准儿沈少爷这一去就回不来了。”
闻喜雨隐隐有种预感,沈维贤一定是被他的继母陷害了,不过嘉峪关离京城这么远,可如今连侯府继夫人有个做嘉峪关千总的娘家远亲的消息都被人挖出来了,还闹得满城风雨的,说不好就是沈维贤的故意弄出来的。从第一眼见到他,闻喜雨就知道这人虽心地不坏,却也不是个能任人欺负的主儿。但无论如何,他此次去嘉峪关确实是危险重重,闻喜雨还是希望他能有朝一日平安返京。
思及此,闻喜雨不由得叹了口气:“唉,只可惜了一个少年孩子。”
魏嬷嬷虽然诧异于闻喜雨过于老成的口气,却更是为这个有过一面之缘的侯府少爷唏嘘:“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