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第四十八章 杀猪饭 ...
-
期末考后就放寒假,一个星期后同学们回到学校拿成绩通知单,不出意外的,常乐仍旧高居第一,当一个人的成绩已经被神化,其他人也就视以为常,觉得没什么好嫉妒的。也许如果常乐没有考在第一,大家反而还会很意外。
常歌前进到年级第三名,常笑年级第六名。一班二班的大多数同学成绩也还理想,寒假前的期末考分数往往与过年的压岁钱挂钩,相必大家今年的红包也会很理想。
于是常乐又收到各种感谢——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看着日益增多的情感愿力,常乐总结:这真正体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常奶奶养的那头猪已经很胖,她认真翻看老黄历,进行一番严密的推算,决定腊月二十六那一天杀猪,请人吃杀猪饭。
阳山村的杀猪饭很讲究:选择的日子属相必须与自家所有人的属相避开,也就是不能“相冲”;如果实在避不开,在杀猪时,如果家中有属猪的人,还必须让他回避,要不然会给他带来厄运,当然杀完猪的时候他就可以进家门了;吃席时,猪头肉必须给长者或有威望的人吃;孩子们不能吃猪尾巴,要不然长大后总会摇头等等。这些规矩一直让常乐觉得很有趣。
腊月二十五下午,“常氏快餐店”打烊后便贴出通知次日歇业一天。
腊月二十六,是个晴朗的日子,凌晨五点半,星宿满天,周玉莲便起床烧了一大锅水准备杀猪后用。常家和周家的一众老小仍旧六点钟在园子里的晒场上习武,袁分以小眼镜猴的原形趴在光秃秃的石榴树上当旁观者。
到七点时,周氏族中几个青壮年和常见喜便应邀来帮忙杀猪。大家用绳索把大肥猪从猪圈中拖到园子里的晒场,按在长长的案板上,猪便发出刺耳的嚎叫。
常见春手持明晃晃的尖刀,手疾眼快地往猪的颈项下某个位置一捅,鲜血如水一般流到案板下的白瓷盆中,一直接得半盆,那猪的叫声越来越微弱,最后停止了挣扎。
一个叔叔到厨房挑来烫水,男人们便用瓢舀烫水往猪身上倒,边倒边给猪刮毛,之后便是开肠破肚,翻洗肠子,把猪身大卸八块。
看着儒雅的父亲持刀杀猪的模样,常乐不禁产生一种幻灭感:白面书生当屠夫,难以想象啊有木有。
与此同时,几个帮忙的媳妇也勤脚快手地动起来:捡菜、洗菜、切菜,又把备用的已经积灰的碗筷搬出来清洗。姐弟三人也跟着忙前忙后,哪里需要哪里凑。
不一会儿,园子里就有人往院心送分解成长条的猪肉,常见春又撤回来,和周玉荣一起切肉。先挑有肥有瘦的五花肉,切成大块与面肠、装在纱布袋的各种调料一同放入锑锅,端到风炉火上煮;接着用斩骨刀把排骨砍成小段,让常见喜、周玉莲到厨房中炸;最后挑精瘦肉切成薄片,准备待会儿与其它菜一块炒。
排骨起锅后,几个媳妇又帮忙炒了青蒜肉片、姜丝肉,做了大骨煮萝卜、三鲜汤等。
杀猪饭,最重要的是四道菜:
一道是“杀猪菜”——放油下锅,待油热之后,放入切成小段的干辣椒炒至脆黄时,放入切成薄片的姜爆炒至香味溢出,倒进切成薄片的瘦肉、猪肝以及切成花刀的腰花,炒至变色是立即放入葱段和盐巴,快速拌至均匀立即起锅。炒这道菜要注意放油充足、使用大火,动作要快。炒出的肉嫩滑可口、浓香扑鼻。
第二道是猪血豆腐——把新鲜猪血与捏碎的嫩豆腐搅拌均匀,热油爆香干辣椒段、干花椒粒后,放入姜末、蒜末煸出香味,倒入拌匀的生血豆腐,炒至八成熟时,依次放入葱末、芫荽末,拌炒均匀起锅。与许多地方切块炒的做法不同,却更受常乐厚爱。
第三道是“皮干生”——把猪肝切成极细极细的末,与部分生猪血一起盛在拌凉菜的小盆中,放入大量的蒜末、姜末、辣椒粉、花椒粉,待蒜姜辣椒将肝和血彻底辣熟后,放入盐、味精、醋、葱末、芫荽末。这道菜是生拌菜,样子吓人。常乐第一次见到这道菜时,都不敢下口,觉得有种“茹毛饮血”之感,待到鼓起胆气尝试后,便立刻被它的鲜香麻辣给俘虏。
还有一道主菜——在快开席前,常见春从锑锅中捞出煮熟的五花肉块,全部切成薄片后又放入锑锅中小火保温;开席后才又捞出趁热装碗,为的是避免肉片变冷不好入口。加上一片肥瘦兼有的肉片,蘸上特制的小米辣麻油蘸水,那叫一个味美。许多淑女都不敢尝试这道菜,因为它看起来肥得流油,但其实这猪是喂玉米面长大的,根本不像喂饲料催肥的猪肉那样油腻,反而还很香。这道菜是家乡人戏称的“英雄肉”。也有的人家在煮之前就切成一坨一坨的,煮熟直接装碗,所以叫做“坨坨肉”。
这四道菜,是阳山本地人杀猪的必备菜肴,一直到很多年后,城里人吃腻了各系大菜仍然念念不忘,每每有亲戚朋友家杀猪,必定闻风而至,就为这四道风味独特的菜。
大约十一点半,待所有菜都准备得差不多,常见春命令常歌放炮。
常歌笑嘻嘻地用长竹竿挑了一挂长长的、火红的电光炮到大门外,用香火点燃,“啪啪啪”的鞭炮声便响彻全村,这是告诉大家:饭熟了,被邀请到的客人快来吃席!
于是,常奶□□天就亲自上门邀请的客人们就开始陆续到来,因天气缘故,担心全部摆开会立刻变冷,并没有等客人全部到齐才开席,而是等客人坐满一桌才上菜;再来一桌客人便又再上一桌菜。只不过,上席是要特意留出来的,要不然就是真的失礼了。
邀请来的客人有四族的组长以及较为亲近的亲友、常见春的同事们,加上帮忙的邻里,每桌坐八至十人,总共七桌人。
上席摆在堂屋里,常见春陪族老和几个男性家长坐在上席,猪头肉和面肠是这一桌人的特权。
另外,院心里摆了两席,园子的晒场上摆了两席。这年头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普遍不太好,能够吃上一餐杀猪饭,也是一件令人奢望的事情。
大家边吃边聊,吃得酣畅淋漓,聊得欢声笑语。特别是上席,酒酣耳热之际划拳声此起彼伏:“哥俩好啊……六六大顺……八仙过海……”有父子俩划拳也叫出“哥俩好啊”的时候,嬉笑声简直震塌屋梁。
女人们不喝酒,吃饱后就去查看各桌的菜,看哪桌的菜只剩碗底,便赶快抬碗去加菜来,保证每桌即使吃到最后一人也要菜肴充足,要不然主家不定被人暗责“小气(吝啬之意)”。
直到下午两点来钟,请来的客人散尽,各位帮忙的邻里便又开始忙碌:收碗、洗碗、打扫、酥肉、腌肉、剁骨头参等等,一直忙到五点左右,才开始做饭。
阳山风俗,如果是早晨杀猪的话,那么午餐是正餐;如果是下午杀猪的话,那么晚餐是正餐。正餐客人云集,但一般第二餐就只有帮忙的人参与了,所以晚饭并不复杂,就是把早上的饭菜热一热就成。
夜色已深,帮忙的男人们醉醺醺地在自家女人的搀扶下一一返家,常家的杀猪饭终于落下帷幕。看着大盆里的各种肉堆,这是常家以前从未敢想象过的景象,大家不由一阵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