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部:蝴蝶在飞 1----16 } ...


  •   【一、古朴的报恩风俗】

      昆云古城有一座树木茂盛的西山,山下有一个尼姑庵,叫西山庵。庵里住着四个尼姑,老尼姑五十来岁,叫民发师太;另三个是小尼姑,叫静江、静池和静泉。三个小尼姑中唯小师妹静泉长像标致,明眸皓齿,天资也聪慧,得民发师太嫡传。
      一天清晨,静泉衣一身灰色尼姑服,提一柄锄头,到西山庵后的荒芜之地去。尽管她衣着简普,仍遮不住其婀娜的身姿。她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走,感觉到踩了个东西,赤裸的脚脖子上有一点痛,低头一看,原来是被一条土灰色的小蛇咬了。静泉没有在意,拿长柄锄头慢慢把小蛇引开,选一块平地,锄杂草,然后将土翻身。她想整出一块菜地来,种点蔬菜,边上再栽些玉米。
      刚开始锄了几下杂草,静泉就感到被蛇咬中的左脚越来越痛,渐渐的整个左腿胀痛无比,头昏沉沉的。静泉知道不妙,赶紧奔回庵告诉民发师太:“师傅,我被蛇咬了,可能已中毒!”
      民发师太忙问:“是什么样的蛇?”
      静泉说:“是一条土灰色小蛇,蛇头呈三角形!”
      民发师大叫:“不好,那是巨毒的蝮蛇!静江和静池,马上送静泉到王氏诊所,刻不容缓!”
      民发师太带上静江和静池,架着静泉向离西山庵仅三里之远的《昆云王氏中医诊所》飞奔而去。奔了一会,静泉便昏过去了。
      静江和静池架着静泉,奔了一半路程,已累得气喘嘘嘘,无力奔了,瘫倒在路旁。
      民发师太是个功力深厚的人,托起静泉,继续奔走,一人把静泉托到了王氏诊所。
      到了诊所堂内,民发师太大声呼喊:“王西淮医生在吗?有人被巨毒的蝮蛇咬了,快来救命!”
      《昆云王氏中医诊所》位于古城昆云县城西的左所大街,诊所房屋画梁雕栋,壁高而斗拱,是三百年之前从一位皇亲国戚手中买下的。房屋大门正上方悬挂着红底黑字的 《昆云王氏中医诊所》大匾,匾上书法如龙蛇飞舞,颇有神韵,乃清代康熙年间书法家达礼善所题。那达礼善是不远千里,从陕西赶来昆云县求医,病医好后,见诊所门头空着,一时兴起,写下八个大字,附有落款,然后与木匠一同操作,用红木刻成匾而赠之。诊所宽敞的大堂内排有八间隔间,为诊断医治病人所用,诊所后面是一条小渠,过了小渠,是王家的八进二山。
      听到呼声,有个衣白长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出来,他见此情况,说:“我就是王西淮!”
      民发师太忙说:“快,有人中蝮蛇之毒了!”
      王西淮从师太手中接过病人,立即抱上手术台,然后对站在一旁头脑瓜子颇大的三十来岁的仆人吩咐:“大头阿三,速到药山摘五片龙见愁叶子来!”
      叫大头阿三的仆人应声而去。
      王西淮拿来一把手术刀,将静泉左脚有蛇牙印迹的脚面划开,然后双手用力挤压,挤出了一点点紫黑色的血。王西淮见静泉伤口出血不多,摇摇头,用剪刀把静泉左裤腿口剪开,然后顺着剪口用力撕,将裤口一直撕开至大腿,再用手术刀把已发紫的腿上划了好几个口子,蹲俯下身子,用嘴吸毒,吸后把紫黑色的毒血吐在盆里。
      王西淮的白长袍上沾染的血已经发黑。
      白瓷盆里的血也呈紫黑色。
      一会,仆人大头阿三匆匆而来,对王西淮说:“二老爷,大事不好,药山上只剩下一株龙见愁种株,而且种株上己经没叶子了!这种株是两个月前好不容易才买来的。”
      一位白眉白髯的长者跟进,问:“西淮,龙见愁的确仅剩光秃秃的一种株,怎么办?”
      原来,白眉白髯的长者是《昆云王氏中医诊所》的老当家,七旬年纪的王泰然。王泰然有三个儿子,大儿王东淮,二儿王西淮,三儿王南淮,一女叫王少琨。三个儿子中唯王西淮医学水平高超,名闻遐迩,被称之为中国民间四大名医之一。大头阿三则是王西淮的专职仆人。
      王西淮命令大头阿三:“把龙见愁种株连根拔出,洗净捶烂成汁!”
      这时,一位衣中式紫绸缎的中年女子走来,唠叨:“姐夫,龙见愁极为稀少,怕再买不到了,用掉了龙见愁,没有了种株,以后怎么育苗,拿什么救人?”她是王西淮的小姨子,叫王红花,今年四十岁。
      王西淮吐了一口血水,转回头说:“龙见愁必须要用!救人性命,高于一切。红花请走开,别防碍我。大头阿三,快去取龙见愁,按我交待的话去做!”他又弯下腰,继续吸毒血。
      三十九岁的王南淮端来一杯水,递给王西淮,说:“二哥,血有毒,漱漱口。”
      王西淮接过杯子,漱了一下口,吐到白瓷盆里,递还杯子,又弯下腰吸毒血。
      妹妹王少琨过来,说:“二哥,腰酸了吧?”轻轻替王西淮捶背。
      三天了,这三天昆云古城一直下着绵绵细雨;这三天中蛇毒的小尼姑静泉一直在深度昏睡之中;这三天王西淮执三根银针,稳住静泉生灵,将导管抽入静泉血管之中,使龙见愁之汁一点一点滴进静泉的体内;这三天民发师太和静江、静池一直陪伴照料静泉。
      三天之后,静泉微微睁开眼睛。她苏醒了!
      静江和静池欢腾雀跃。
      民发师太喜上眉梢。
      静泉则翻滚下病床,说:“我有内急,快让开!”
      到了茅厕,静泉拉出一大滩黑黑的便溺,臭气冲天。
      陪同而去茅厕的静江和静池受不了臭气,捂着鼻子狂奔,气味儿一直冲到离茅厕十丈之远的王氏诊所内。
      大头阿三用厚实的巴掌在鼻子前扇动,说:“真臭,真臭!”
      王西淮闻之,松出一口气。
      王泰然抚着白飘飘的长髯说:“这个小静泉,已排出了体内毒素,真是命大福大!”
      王西淮从大头阿三手中接过一杯中药水,将复躺入病床上的静泉扶坐起来,环腰而抱,喂静泉喝药水。
      静泉喝了两口,皱起眉头,犹豫说:“有点涩。”
      王西淮严肃地说:“闭上眼睛,一口吞了!”
      静泉咕嘟咕噜一口气喝下,喝完后,一双眼睛,默默地注视着王西淮,她知道王西淮的医术和名气。
      王西淮命令:“静江和静池,挽着你们师妹的胳膊下床行走,待她头上冒出汗,再喝药水,再走,这是排除体内的余毒!”
      静江和静池忙搀静泉走路,静泉回头,仍盯着王西淮。
      民发师太拿出十枚银元,递给王西淮,说:“西淮医生,万分感谢你救了小徒的性命,你们为救小徒化了很多的精力,损失了珍贵的龙见愁种株,贫尼很过意不去,贫尼仅有十枚银元,全都拿出来了,请恩人笑纳。”
      王西淮只拿了两枚,说:“治病救人乃我们的本分,两枚银元够了。龙见愁种株虽然珍奇,怎抵得上一个人的生命?龙见愁就是用来救人命的!师太别急,过几日我自会去深山老林寻找药草龙见愁的。”
      王家管家王红花忍不住说:“姐夫呀,你所化精力不计,光是龙见愁种株好不容易才买到。别说是五元一株买的了,怕是以后二十元一株也买不到了!只懂得医病,一点不会经营,书呆子!”
      王西淮说:“红花,要看看对方的经济条件,我是救人,不是做生意。”然后对民发师太说:“师太,别听她的,我这小姨子掌管王氏产业的大小事务,很会精打细算;但别跟她计教,她这个人本质并不坏。”
      王红花说:“姐夫,又说我坏话?”
      王西淮说:“没有,红花!这回就听我的,好吗?”
      王红花说:“真是的,尽干赔本的买卖,我不过问了!”说完,王红花赌气走开。
      王西淮和民发师太推来让去,王西淮见师太执意要给,就收了五枚银元。
      民发师太等王西淮走后,夸赞道:“这个西淮医生,不亏为中国民间四大名医之一,江南的头牌医生。他不仅医术高,人品也极好。”
      静江说:“小师妹真有福气,如果不是王西淮在,俯下身子用嘴吸毒,小师妹早就没命了!”
      静池也说:“如果不是王西淮一定坚持要用龙见愁那株独种草药,小师妹也没命了!”
      静泉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心里对救命恩人王西淮敬慕;受王西淮的一个环抱,而暗生情愫。

      静泉要出院了,去向王西淮告别,诊所里却不见王西淮。
      静泉问当家人王泰然:“王老爷爷,王西淮医生呢?”
      王泰然说:“西淮出远门了。”
      静泉一惊,问:“莫不是去采龙见愁了?”
      王泰然说:“还不是,是出诊。别人从吴水县过来请他的。出诊回来,就要去湖北神龙架采龙见愁药草了。”
      静泉问:“神龙架千里之遥,王西淮就一个人去?”
      王泰然说:“不,还有仆人大头阿三。”
      静泉打听:“就两人?那西淮家还有些什么人呀?他有妻子和孩子吗?”
      王泰然告之:“西淮有五个孩子,长女王锦苓,十五岁;长子王锦纶,十三岁;二儿子王锦经,十一岁;三儿子王锦练,九岁;小女王锦芍,六岁。”
      静泉追问:“那他妻子呢?”
      王泰然长叹一口气,说:“本是家丑,不可外扬的,你既然问两遍了,就告诉你这小姑娘吧。西淮的妻子叫王杏花,表面上很是温柔,弱不禁风。虽生了五个孩子,看起来仍很年轻,风韵犹存。五年前有一天,西淮给一个大诗人看病,结果,大诗人和王杏花勾搭上了;大诗人病看好了,王杏花却跟他私奔,离开王家,一去而不复返了!”
      静泉担心地问:“五年前,那五个孩子都还很小,小锦芍还嗷嗷待哺,怎么办呢?”
      王泰然说:“全由王杏花的妹妹王红花一人照料。这红花真是不简单,四十岁了,都没嫁人,当王氏产业的管家,还一直带着西淮的五个孩子,五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靠她一人率仆人照应,王红花老苦功高啊!”
      静泉问:“那干脆让王西淮娶了王红花,不很好吗?”
      王泰然说:“我正有此意,红花也有这个意思,想嫁给西淮。但我好几次和西淮谈起此事,都被西淮婉言拒绝了,也不知西淮心里究竟怎么想的?”
      静泉问:“还想念跟诗人私奔的妻子?”
      王泰然说:“不太象。”
      静泉问:“看不上小姨子王红花?”
      王泰然说:“也不象?”
      静泉又问:“怕她和姐姐是一家人,有一样的品行?”
      王泰然说:“也不象,王红花和王杏花虽为姐妹,根本就是两类人,品行并不一样。好像西淮是心里有个结,无法解开。”
      静泉皱起眉头。她的救命恩人,一个医疗水平很高,被称为中国民间四大名医之一的王西淮,虽已有五个孩子,内心却受着被妻子抛弃的痛苦。这是一件与之名声多么不相称,令人难以启齿的、难堪的事啊!她想好好地陪陪他,安慰安慰他,给他快乐,帮他减少藏匿在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使他能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出现在患者的面前。她拿定了主意,一定要留在王氏诊所陪伴这位救命恩人一些日子!
      这时,有一个放学回来的小姑娘走近。王泰然把她招来,对静泉说:“这就是西淮的大女儿,叫锦苓,上中学了。”
      王锦苓说:“静泉姐姐,你虽中蛇毒,却被我爸爸救活了;你身体虚弱,一双眼睛却亮晶晶的,真漂亮!”
      静泉拍马屁说:“锦苓妹妹,你一双丹凤眼,长大也一定漂亮,锦苓妹妹以后就做姐姐的好朋友,好吗?”
      王锦苓第一次受人夸奖,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
      静泉说:“那你就帮姐姐一个忙,爸爸如果出远门,一定要告诉姐姐哟!”
      王锦苓说:“行!我一定告诉姐姐!”
      静泉带王锦苓到仅离诊所三里地的西山庵去认门,在路上买了个纸风车玩具送给锦苓。锦苓举着纸风车,一路奔着玩着,非常喜欢。认过门后,静泉送锦苓回家。
      静泉复回西山庵。西山庵里来了个中年尼姑,静泉见了,喊:“民现师叔,你怎么来了?”她们称师傅的师姐为师伯,师妹为师叔。
      民现师太说:“峨嵋出大事了,我来请民发师姐回去主持大局,任主持的,到时你们都要去了!”
      静泉问:“莫非主持仙逝了?”
      民现点了点头,说:“不仅去世,峨嵋的几位师姐师妹,也就是你的师伯师叔,为争主持之位,一个不服一个,已乱成一团糟了。大家认为武功和德行都很好的民发师太回去任主持,才服气。”
      静江说:“师妹,我们要准备一下,过两天就要离开这里了。”
      静泉问:“都去,我------?”她心里有点犹豫了,有点不甘心过两天就奔赴峨嵋,自已一天还没陪内心苦闷的救命恩人呢,怎么就要离开?
      晚上,静泉躺在尼姑庵内的木板床上,头脑里全是俯下身吸她腿上毒的西淮,替她扎银针的西淮,喂她药的西淮,环抱她腰的西淮,挥之不去,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民发师太和静江、静池牵马出西山庵,去峨嵋山。静泉没有牵马跟随,只是送别。
      民发师太惋惜道:“小徒,真的要抛下为师?”
      静泉跪下,哽咽道:“徒儿不孝,请师傅原谅。”
      民发师太说:“可惜呀,原以为培养出静泉,峨嵋便有了嫡传弟子;看来培养嫡传弟子的计划要落空,不复存在了。中国民间四大名医,南有淮瀚,北有天忆。淮,指的就是王西淮。王西淮医学精湛,青年时代就享有盛名,是昆云县的头块招牌。徒儿自幼好学,思维敏捷,跟着王西淮,峨嵋少了嫡传之人,王氏诊所则一定会更加了不得,更加生辉了!”民发师太取下佩剑,递给静泉。
      静泉说:“师傅,此乃峨嵋的雕虹宝剑,镇山之宝,徒儿不敢受啊!”
      民发师太惨笑:“见到雕虹宝剑,就当见到为师了,快收下吧。为师知道徒儿想报王西淮的救命之恩,徒儿就好好留在诊所,辅助王西淮,有空来峨嵋看看为师就行了。”
      静泉接过宝剑,说:“徒儿也深知师傅十八年来含辛茹苦,哺育教育徒儿。师傅对徒儿的养育之恩,恩重如山,徒儿不敢忘怀。但徒儿的生命是王西淮所救,想和救命恩人王西淮在一起啊!”
      民发师太说:“小徒,别跪着,快起来吧。为师理解你内心要报恩,要还俗于王家的想法,为师不强你所难。”
      静泉起来,与民发师傅道别,又与两位师姐道别。
      静江说:“师妹,如在王氏诊所蹲不下去,就到峨嵋来。”
      静池说:“怎么可能蹲不下去?以为师妹象我俩呀?她可不笨!”

      王西淮和仆人大头阿三带上干粮、药箱和绑成团的帐蓬,骑马往湖北神龙架出发,去采龙见愁和一些常用的中草药。两人刚到西门,就见一位明眸皓齿,神采奕奕,穿天兰色衣裳,腰间挂佩剑的少女牵着匹白马在西门的城门边等侯着。这少女就是静泉。
      大头阿三问:“小静泉,你身上中的蛇毒已消除,脸色比前几天好多了,漂亮多了,精神多了,你来干什么?”
      静泉说:“王西淮要到深山老林采药,我去保护啊。”
      大头阿三咧嘴大笑:“西淮二老爷一个大男人要你小姑娘保护,不怕笑掉人大牙?”
      静泉说:“既然大头阿三不相信,敢把手伸出吗?”
      大头阿三刚把手伸出,就被静泉捉住。大头阿三顿时感到手被铁钳子夹住一般,痛得哇哇直叫。
      静泉朝王西淮解释说:“民发师太告诉我,我打小父母双亡,哥哥把还是襁褓的我送到了西山庵,自己当兵去了。是民发师太象母亲一样哺育我,教我文化,教我武功。我们西山庵师承的是峨眉派武学,师太很喜欢我,就教会了我一些保护自已的峨嵋功夫。”
      王西淮满意地点点头,好奇地拍拍自己曾救过的小姑娘的肩膀,说:“静泉姑娘,好吧,一同去神龙架吧。我可靠你这漂亮的姑娘保护了。”说完笑了起来。他也不相信静泉有多大本领。
      三人策马而行,累了,下马席地歇一歇;饥渴了,吃点干粮喝点水;晚了,进个客栈。虽说王西淮和大头阿三五年前曾经来过神龙架,但仍要一路询问,一路识别路线。好在静泉时常捉弄仆人大头阿三,一会儿用鞭子抽一下他的马屁股,惊吓一回大头阿三;一会儿手指一弹,弹出个小石子把他头戴的帽子弄掉下,害得大头阿三下马去捡,引得王西淮和静泉笑哈哈,路上才显轻松愉快。一路,王西淮总爱逛鞋店,当在一个叫本械镇的鞋店见到有牛皮长靴子时,赶紧叫道:“快,都来试试。”
      店主拿来最小尺码的牛皮靴子,递给静泉。
      静泉试试,又肥又大,说:“没有女靴卖,男靴太大,我就不要了吧?”
      王西淮笑了:“傻姑娘,没有牛皮靴子,进入神龙架后怎能防虫子和动物的叮咬,防杂草树枝的划伤。不穿牛皮靴子,你只能在神龙架边的这本械镇等我俩了。嫌大,穿上后在鞋帮上打起绑带吧。”
      静泉噘起小嘴巴说:“那好吧。”
      静泉穿起大大的男式牛皮靴子,打着绿色的绑带,走起路来调皮地蹬着靴子,叉腰又叉腿,很是搞笑。
      突然,他们面前出现四个面目可憎,高大的汉子,拦住他们的路。这四个汉子朝静泉调戏道:“小姑娘,仙女一般的模样,外地来的吧,别走了,留在这儿,陪情哥哥玩耍一会?”
      尽管静泉一路老是戏弄大头阿三,但关键时刻大头阿三仍护着静泉,他怒吼:“滚开,一群地痞!”
      这四人一起围攻大头阿三。
      大头阿三虽然有力气,但好汉难敌双拳。几招之后,就只能招架挨打了。他中了对方好几拳头,人也被打翻在地。
      静泉闪出,轻松几个招式,把四人打得鼻青脸肿,全都打趴在地。
      静泉手按佩剑笑道:“是否再过两招?”
      四人从地上爬起,跌跌撞撞,狼狈而逃。
      大头阿三也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说:“看不出小静泉还真有两下。”
      静泉笑道:“比你这大头阿三稍强一些吧?”
      王西淮说:“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纤弱的静泉还真比身强力壮的大头阿三强出许多。”
      大头阿三说:“小静泉,你一人很轻松就打退了四人。你会武功,而且武功还很高,你以后教我武功好吗?我本领高了,才能保护好主人。”
      静泉笑道:“可以,那你以后就要叫我师傅!”
      大头阿三说:“行,只要教我武功,叫你什么都行!”
      静泉笑道:“那你现在就叫一声?”
      大头阿三真的揖一下手,叫道:“静泉师傅!”
      静泉大笑:“乖徒,谢谢你!”
      王西淮也笑了,说:“还没教呢,就喊乖徒了?”
      静泉说:“我以后会教他的,就怕他这大头呆子太笨,教不会。我的两个师姐静江和静池,峨嵋武学练了有十多年了,一直停留在二成的功力上。”
      大头阿三问:“那静泉师傅有几成功力?”
      静泉笑道:“乖徒能练到几成,师傅就能教到几成!乖徒呀,就看你有没悟性,有没造化,我能否留在王氏诊所教你了。”
      大头阿三说:“那师傅你就留在王氏诊所吧?”
      静泉说:“留下,你一个仆人,一月才几个工钱,能养活我?王西淮每天医很多病人,收入不会少,他留我还差不多!”
      王西淮笑道:“好吧,你留下,我来养小静泉。”
      静泉说:“这还差不多,谢谢。”

      湖北神龙架,相传远古时代有个叫神龙氏的医学鼻祖,在这里寻觅采撷草药,由于山高峰峭,千沟万壑,神龙氏就带徒弟砍树木用藤条绑之搭成架而登架采药,遍尝百药,故此地得神龙架之名。因神龙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神龙架的草药在中华大地最多也最为珍奇。
      却说三人步入神龙架,开始采药。大头阿三虽为家奴,对中草药的识别却颇在行,令静泉羡慕不已。王西淮一边教静泉识别中草药,一边和静泉聊王氏中医诊所上上下下的事。他告诉静泉:“大头阿三叫许河之,一家靠做奴仆为生,他在家排行老三,十五岁就跟了我,很是忠厚,老大不小了,还没娶上媳妇。别看他没读过书,却已经认识了很多字。”
      王西淮说话时,静泉侧着脸,深情地注视着恩人。她面前的恩人淡淡的眉毛,深邃的眼睛,大大的鼻子,虽然不是很帅,却令静泉的芳心乱跳。
      王西淮抚摸着静泉的头说:“小姑娘,我们一路走来你没喊过我吧,你得喊我大叔!”
      静泉撒娇道:“不可,不可,喊你大叔,要把你喊老的,我要不然喊你哥哥,要不然喊你西淮。”
      王西淮笑起来:“你这小姑娘,我最少比你大二十多岁,女儿锦苓都快有你大了。喊我西淮,喊我哥哥,你喊得出口吗?”
      静泉开心地跳着笑着,双手抱住王西淮,嘴巴对着他的脸喊:“哥哥,哥哥;西淮,西淮;西淮,西淮;哥哥,哥哥!”
      大头阿三见了,连连摇头,说:“没大没小!”
      静泉笑着问:“大头阿三,你这徒儿,说我吗?”
      大头阿三说:“这里就我们三人,不是说你,说牛呀?”
      静泉笑着亮出一招武功招式,闪电般飞到大头阿三身后,手指敲了几下大头阿三的后脑勺子。
      大头阿三摸摸后脑说:“怎么跑到我的身后呢?”知道她的厉害,跑开。
      原始森林神龙架很是奇怪,一大片的树,郁郁葱葱,密密麻麻,牵着马都不容易过;一会儿,树又变得稀疏起来,渐渐的树都没有了,一个光秃的土丘,上面连草都没有。大头阿三骑马到土丘的后面,看了一下,折回头,说:“什么药草也没有。”
      再往前走,一片松树林,地下全是鹅卵石,石缝边流淌着碧清的水,景色很美丽。大头阿三牵马去给马饮水。
      王西淮说:“等一等,见有没有鸟喝水?”
      等了一会,见鸟儿飞过,并不停下喝此水。王西淮说:“这水恐怕不能给马饮了。”
      三人于是又向前去寻药草了。
      中草药采了一些,可最为重要的药草龙见愁连个影儿也没见着。
      夜幕降临,三人依靠一棵树搭起了帐蓬。帐蓬里,自然是静泉睡在最里面,王西淮睡中间,而仆人大头阿三睡在外面了。
      帐蓬地下铺了张防潮湿的大大的羊毛毡子,静泉躺下后,撒娇说:“西淮叔叔,你的腰给我当枕头,枕一会儿好吧?”
      王西淮道:“称我叔叔,这才象话。”
      谁知静泉的头枕上王西淮的腰,改称呼了:“西淮,想老婆吗?你的事王老爷爷都告诉我了!”
      王西淮说:“是啊,现在想想都不甘心,我待王杏花不薄,她却忍心抛弃我,扔下五个孩子。”
      静泉问:“已经过去五年了,考考你,知道原因吗?”
      王西淮说:“大概是嫌我只会医病,比较古板守旧,没有那个大诗人浪漫吧。”
      静泉说:“错了,答错了!”
      王西淮说:“那是嫌家里五个孩子太多,吵闹得厉害,家里不安宁?”
      静泉说:“也错了,大错特错了!”
      王西淮问:“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静泉说:“是她瞎了眼,叫做睁眼瞎!她在治病救人的丈夫身上,看不到优点!就象桌子上放了一盘菜,她睁大眼睛用筷子夹,只夹了个死苍蝇放嘴里,而夹不到鲜美的菜。”
      王西淮笑道:“一盘的菜,为何她偏偏夹个死苍蝇呢?
      静泉说:“她有本领,有独特的好功夫呗!她瞎了眼,用筷子夹住了个死苍蝇,吞下死苍蝇,会感到恶心,会呕吐,会后悔的,她如有一天后悔后再来找你,你会接纳她吗?”
      王西淮思考了会说:“我不太清楚,其实我们结婚之后就一直相敬如宾的。”
      静泉说:“原来一直不找老婆,是还在想她呀,真没出息!泼出去的水,还想收回来?两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的人可多着呢!就是找你小姨子王红花,也比找你那与人私奔的老婆强!”
      王西淮说:“王红花除了要当好王氏产业的管家,还一直照看着五个孩子,功劳的确不小,我爸爸也为娶王红花向我提过好几次了。”
      静泉讥笑道:“真惬意啊,娶了小姨子,天天和小姨子住,就等于天天见到老婆了!不要一闭上眼睛,把小姨子当老婆了!”
      王西淮笑道:“你这鬼小巫,胡说些什么,瞎开玩笑!”拍静泉一下,拍到静泉耸起的乳峰上,忙把手缩回,道歉:“罪过,罪过。这手,真讨厌。”
      静泉则“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王西淮又道歉:“对不起,小静泉,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
      静泉说:“第一次让人碰到,以前,连女性也没碰过呀,今天却被你这个大男人碰到了。让我如何忍受?我又紧张又害羞,我脸颊滚烫的,不信摸摸我脸?”
      王西淮忙再道歉:“使不得,不能摸,对不起,我绝非有意,你打我几下吧,否则我真感到过意不去!”
      静泉恢复平静,说:“那我就打你两下,行吗?”
      王西淮马上答应,说:“行,行。但你会武功,可不许太用力。”
      静泉翻身骑到王西淮身上,喊:“大头阿三,把身子转过去!”
      大头阿三道:“我身子本就朝外,怎么转?”
      静泉晃动几下拳头,并没朝王西淮的身子落下拳头,而是把拳头收了回来,将身子倾下去,嘴凑上前,亲起王西淮的脸。嘴上还说:“一下,二下。”
      王西淮摸摸脸,感觉自己的脸颊发热了。说:“静泉,你是装哭?”
      静泉笑道:“不装,怎么打你呀?啃你呀?”
      王西淮心想:这个漂亮的姑娘一路走来,灵活机敏,怎么会又幼稚起来?不打我,反而亲起我的脸,是多情呢,还是不懂事?跟我已是五个孩子的爹,又跑了老婆的中年人开这种玩乐,不分明吃亏?
      王西淮问:“打过我二下,行了吧?”
      静泉说:“不行,不行!你还欠我,你欠我的多着呢。”
      王西淮不解道:“明明是我救过中蛇毒奄奄一息的你,怎么变成我欠你很多呢?”
      静泉说:“当然,你救了我,所以就欠我!”
      王西淮说:“这是哪门子的理?你搞反了吧!”
      静泉说:“一点都不反,就是不反!你救了我,就欠我债了,什么原因,我以后会讲给你听。西淮哥哥,我问你一件事?”
      王西淮笑:“怎么又喊哥哥,不喊叔叔。”
      静泉说:“好吧,再喊你一声叔叔,西淮叔叔。我中蛇毒你救我时,你用嘴吸毒,也有很大的生命危险,你也会中毒毒死的!”
      王西淮说:“多少有点。你怎么知道?”
      静泉:“你家王老爷爷告诉我的,他讲你那天如果有点头疼脑热,感冒发烧,或者口腔溃疡,都可能中毒;你如身上有创伤,沾到毒血,也危及生命!”
      王西淮揉揉她的酥肩,说:“放心吧,我平时烟不抽,酒不沾,注意身体不受凉,就是预防有这一天。毒蛇毒不死你,也就更毒不死我了!”
      静泉说:“真的谢谢你,救了我一命,不然,世上就没有我静泉存在了。”
      王西淮笑道:“小静泉,这是医生的职责,你不必客气。”
      静泉说:“王老爷爷跟我讲了好多事呢。听王老爷爷说,你和王杏花是姑表亲,你一位学医的,也敢近亲结婚?”
      王西淮叹息道:“是呀,当时我爷爷仅存一口气了,提出这亲上加亲的未了心愿,我不忍心拒绝,也不敢拒绝,怕爷爷一口气上不来,那可出大事要爷爷命了!这既叫临终嘱托,又叫冲喜。爷爷也是因为杏花姊妹打小跑了爸爸,唯恐嫁给外人受欺负,才硬逼我们娶的。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怕。还好,五个孩子,健康成长,没有一个痴呆儿。我哥东淮,也是姑表亲,我嫂子王红梅,是王杏花和王红花的亲姐姐,他就没有我幸运了,他小女儿已经十岁了,只有两岁小孩子的智力!”
      静泉叹道:“真惨不忍睹啊,以后可不许结姑表亲了!”
      王西淮说:“这哪有以后呀?”
      静泉有意说:“跟王红花结婚,不又成姑表亲了?”
      王西淮说:“这,这,不可能了。告诉你小静泉吧,其实就是因为这个姑表亲的原故,我才没娶王红花的。”
      静泉说:“既不可能,那就太好了。听说,你老婆还比你大呢?”
      王西淮说:“是的,大两岁。”
      静泉说:“难怪要跑呢,民间流传的话,有时还真有点道理。”
      王西淮好奇地问:“民间流传什么话呀?”
      静泉编道:“民间流传的是:女大一,哭泣泣;女大二,天天愁而眉不展,不是缺了肉,就是断了粮;女大三,家里只有柴草堆成山;女大四,生出的奶牛一看全是公的,生出的娃抱出一看全是女的;女大五,白天灰太狼,夜里母老虎。你老婆比你大,当然留不住了。”
      王西淮说:“哪有女人大就留不住的道理?你这小丫头,哄大人开心啊!”
      静泉说:“没哄你呀,这是真的,千真万确!不然你老婆干吗正常日子不过,发神经跟人私奔啊!”
      她翻身而下,不骑在王西淮身上了,但她的头依然枕着王西淮的腰,手又有意识地抓住王西淮的手。
      王西淮被姑娘抓着手,感到很不自然,虽是过来之人,心律却在加快。
      静泉认真起来,说:“王西淮,我可跟你说定了,我以后不喊你叔叔,也不喊你哥哥,就喊你西淮。”
      王西淮说:“你这小姑娘,要认为喊得出口,就随你便吧。”
      大头阿三插嘴说:“那你就喊二老爷。”
      静泉叫:“你这乖徒,还没睡着?”
      大头阿三说:“你俩老在说话,叫我如何入睡?”
      静泉说:“那你这乖徒,把帽子磕在脸上,嘴上念着:要入睡,要入睡,就能睡着了。”
      大头阿三很听话,取下帽子,盖在头上,嘴上念起:“要入睡,要入睡------”
      渐渐地,三人都进入了梦境。

      第二天,天气晴朗。树上绿叶的清香加杂着地上腐叶的霉涩气味,扑鼻而来。
      大头阿三隐隐感觉静泉对王西淮有意,自己夹在中间,难免有些尴尬,就找个借口与王西淮商量:“二老爷,森林太大了,我们只走一条路寻找,找的范围太小了,怕寻找不到龙见愁。”
      王西淮点头:“是的,分两路就多了一倍的机会。”
      大头阿三说:“我往南行,你俩往西走,不管找没找到龙见愁,明天天黑之前我们在东面二十里外的红山屯会合?不见不散?”
      王西淮说:“可以。不过大头阿三,寻找龙见愁药草不要急,要注意安全!”
      大头阿三点头,牵马分路寻找了。
      王西淮和静泉翻山越岭,遇见藤蔓,就用剑拨开藤蔓而行;遇见草丛,就小心翼翼踏草丛而过,但仍然难以寻觅要采的龙见愁。王西淮叹道:“总感觉找的地方不对,五年前采到龙见愁的地点应该就在这附近。怎么回事呢?”
      王西淮继续探索,静泉牵着两匹马跟在后面。
      突然王西淮喊道:“对了,对了,五年前就在这儿!”
      此地有两棵参天柏树,相隔仅两丈之远,粗壮的树身需三人方能环抱住;树皮呈褐色,斑驳陆离,好几处张有嘴巴一样的口子;树的枝杈展开的很大,鳞片状深绿色的叶子紧挨一起,相互绞咬着,密密麻麻,把阳光蒙蔽的严严实实。周围无数的细杆杂树东倒西倚,藤蔓攀绕在杂树干上象条条小蛇弯曲爬行。
      王西淮高兴地说:“就是这两棵参天柏树,印象太深了!别看此处很阴暗,我记忆中实是一块高地。”
      果然,披荆斩棘一阵子,出现一处悬崖,静泉拉牢藤蔓条探去,发现悬崖较深,有二十多米!这时候王西淮又叫了,激动地叫:“龙见愁找到了,小静泉快来看,茎干现角,呈棱状,叶长而如龙腾飞,叶片血蓝色。一株,二株,三株,四株,五------”
      话没讲完,只听见树枝树叶“吱吱”响,不见了人影子。静泉探头往崖下面张望,发现王西淮已滚到了深深的悬崖底,四肢张开,仰面朝天地躺着。
      静泉转过身子,面朝悬崖,双手轮动,顺藤一节一节,攀下到崖底。她将王西淮扶起问:“西淮,伤着了吗?”
      王西淮摸摸胳膊肘拍拍腿说:“没有,好在有不少枝叶和藤蔓拦阻着,没有直接摔下,不然真把我一条命都送了!”
      静泉扑入王西淮的怀里恸哭起来:“你把我吓死,吓得魂都没有了,你要摔死,我也不活了。你不能前几天刚刚救活我,这会儿却死在我面前!”
      王西淮抱住抽泣着的静泉,说:“傻姑娘,别哭,多么漂亮的脸蛋,一哭就不好看了。我不好好的吗,放心,我说过我俩命大,果然吧,我俩都命大福大。蝮蛇既然毒不死你,悬崖就摔不死我了!”
      静泉挽着王西淮,在崖下绕了一个大圈子,经过参天柏树,回到悬崖。王西淮又想靠近崖边,被静泉拽住,不让他动弹。静泉腰间系根绳子,小锹插入腰间,慢慢地攀藤摸索靠近龙见愁,一只手抓紧藤蔓,悬着身子,一只手从腰间抽出小锹,握锹小心翼翼地挖。那悬崖边的土极硬,挖得很费力。静泉挖完,攀回崖把一共五株连根的龙见愁递到王西淮的手上。
      王西淮见已成大花脸的静泉,心痛地说:“又危险又累,换成我还不知要挖多长时间呢。你先好好歇一下,我来把龙见愁装到药箱里。”
      王西淮在细心地整理药草,把龙见愁的根须一点一点小心地捋好,放入药箱内,又在药草的根须部放了些土,用水与土和成块,把根须包好。
      静泉从马的驮架上取出水,洗洗脸擦擦胳膊,摘了些草喂马。见王西淮把药箱子关上了,就同他在两棵参天柏树之间搭建帐篷。
      晚上,参天柏树的枝叶把可怜的月光全部遮蔽起来,晃动的煤油灯下,静泉低头而坐,显的文静且楚楚动人,同白天活灵活现,调皮任性的她宛若两个人。
      王西淮陪伴在她对面,不知道她有什么心思。两人呆坐了会,王西淮到帐蓬内拿出一条被单,说:“我睡外面,你进去休息吧。”
      静泉不语,默然进入了帐蓬。
      王西淮将被单盖在肚子上,闭上眼睛刚欲入眠,被帐蓬里低低的哭泣声惊醒。
      王西淮丢下被单,进入帐蓬,见静泉坐在羊毛毡上哭,关切地问:“小静泉,是不是白天累啦,还是哪儿不舒服?”
      静泉听了,哭声更大。
      王西淮问:“小静泉,到底怎么了,想家了?”
      静泉仍然哭着。过了一会,她哽咽道:“挖到龙见愁药草,你王西淮大功告成,可以和仆人大头阿三高高兴兴,得意洋洋地回家,与家人欢聚一堂,而我呢,我无家可归,没有地方去呀!天地宽广,山河辽阔,却容不下我一个人,容不下我静泉一个人啊!”
      “到底怎么回事?”王西淮担心地问。
      静泉说:“我师傅民发师太走了,以前一直妒嫉民发师太的主持死了,她的师妹,也就是我的师叔,代表其他师伯师叔请民发师太到峨眉山去当主持。静江和静池跟随去了,也到峨眉山修行。西山庵空荡荡的只剩下我一人了!”
      王西淮问:“那你为何不去?”
      静泉说:“我原本是要去的,跟随师傅到峨嵋山去,当她的嫡传弟子。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为了这件事,为了一个人,我改变了主意。”
      王西淮追问:“什么事,哪个人?”
      “你说呢,你说呢!”
      静泉扑在王西淮的怀里,哭着,轻轻地捶着他。
      王西淮有点醒悟:“莫非是我?”
      静泉紧紧地抱住王西淮,说:“当然是你,当然是你!我全身发紫,生命垂危,命系一线,是你在我的脚上吸出毒血,吐了出来;是你在我的腿上吸出毒血,吐了出来;你当时给我扎银针;你给我插导管,把龙见愁的汁一点一点滴入我的体内。我是醒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每个过程都知道,只是张不开眼,动弹不得!我那会儿只记住一件事,一件我认准的大事。”
      王西淮好奇地问:“什么大事?”
      静泉说:“这件大事就是我的命是你救的,没有你的相救,就没有我静泉活在这世上了。你老婆跟人跑了,已没老婆了;所以我要以身相许,报答你,我今生今世就是你王西淮的人了!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我这一生只有你一个男人,我要做你的老婆!”
      王西淮知道这是最为纯朴的古代就沿续在民间的有恩必报的风俗,不惜以身相许,报答终身。他完全被感动了,抱紧静泉说:“所以,你向我爸爸打听我的家庭?”
      静泉答:“对!我要熟悉你的每一个家人。”
      王西淮问:“所以,你要跟去神龙架?”
      静泉答:“对!我不放心你。”
      王西淮问:“所以你要冒险下悬崖?”
      静泉答:“对!因为你跌倒在悬崖下。”
      王西淮问:“所以你不喊叔叔喊西淮?”
      静泉答:“对,对,对!老婆怎么能喊丈夫叔叔呢?”
      王西淮说:“你双眸凝神,年青漂亮,聪明机灵。我性格内向,还有五个孩子,你不吃了大亏?”
      静泉答:“我就要吃亏,就要吃大亏!”
      王西淮说:“那你多大呀,我比你大多少,大二十岁?还是二十多岁?我娶了你,不占了大便宜?”
      静泉说:“所以昨天我说你欠我,欠我很多吗!你当时还不相信,现在该明白了吧。你大我二十岁,就是欠我二十年债!大二十五岁,就是欠我二十五年债!你有的还债呢!”
      王西淮笑道:“你这么年轻貌美,可别象王杏花一样,遇到个心仪的男人,过几年把我也一脚蹬了?”
      静泉破泣为笑,说:“那你也划得来,划大算了呀!免得这几年医病时病人问到你这堂堂江南大名医的老婆时,你只好说老婆离家出走了,跟人私奔,一去而不复返了,多没面子啊!”
      王西淮说:“我近几年确实是为老婆跟人私奔的事感到尴尬,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感到丢人现眼。”
      静泉问:“以后就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丢人现眼的事,你也不会再尴尬,永远不会啦。你见这周围好多的树都被藤蔓缠绕住吧,知道为什么吗?”
      王西淮望向缠绕着树的藤蔓,摇摇头,说:“这,这谁知道?”
      静泉说:“你就是树,我就是缠绕你的藤蔓。我要缠住你,绕住你;牢牢地缠住你,紧紧地绕住你,让你长得慢一点,老得慢一点。从今之后,你诊病,我配药;你铺床,我叠被;你作炊,我端饭。你陪伴着我,我陪伴着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久地陪伴,共同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王西淮问:“你说什么,你要一辈子陪伴我?”
      静泉说:“当然一辈子,永久地陪伴!”
      王西淮很感激静泉对他的爱和对他的一片真情。缓缓地说:“静泉姑娘,你既然愿意同我一起行医,一起料理家务,一块生活,永久地陪伴我,我非常高兴,那我们就一起回家,回家我俩就结婚。回家你要和孩子们搞好关系哟!”
      王西淮虽然已经应允成婚,但机敏的静泉知道王家乃是有数百年基业的大户人家,何况王西淮是中国民间四大名医之一,名气很大,美誉昆云,美誉南方,甚至远誉全国,自己只是西山庵的小尼姑,连师傅都不在身边了,门不当,户不对,并不般配。她担心夜长梦多,王西淮的家人会反对,必须把关系确定下来,就说:“西淮,既然你答应娶我,那我们就搞个仪式吧。”
      王西淮疑惑地问:“此地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如何搞仪式呀?”
      静泉把煤油灯放在参天柏树之下,拉着王西淮朝着柏树跪下。
      静泉面朝大树而跪拜,说:“参天神树啊,我静泉向你庄重地发誓,我自愿与王西淮结为夫妻,有福同享,有难同担。我一生一世爱王西淮,一生一世保护王西淮,保护他的家人和每一个孩子!”
      王西淮听了,很受启发,也跪拜而说:“我王西淮对参天神树发誓,我自愿与静泉结为夫妻,把她娶进家门,一生一世爱她,保护她!”
      王西淮侧目而视,煤油灯下,静泉楚楚动人的脸上,却多出了两行泪水,不由说:“小静泉,你怎么又在哭?莫不是刚刚面对参天柏树发下誓言,就反悔了,认为嫁给我这比你大出许多的中年人,委屈了,不愿意永久陪伴我了?”
      静泉说:“我只有十,只有十八------”想说什么,又没有说出口。
      王西淮疑惑地:“什么十八,你要说什么?”
      静泉挂满泪珠的脸则露出了笑容,说:“我在想,我还是个尚未出嫁的大姑娘,就已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了!心里面有点儿紧张,紧张地掉下了眼泪,我是怕自己不会当妈妈,怕当不好妈妈。”
      王西淮说:“真是委屈你了。从大姑娘直接变为五个孩子的妈妈了。可我却好象浑身轻松了许多,象卸掉了个东西。对了,是卸下了压在身上的一座郁闷的大山!”
      静泉叮咛:“西淮,你娶我为妻,可要一辈子对我好哟!”
      王西淮说:“那是当然!”他站起来,双手伸出,喊道:“参天柏树,请你为我作证,我王西淮娶静泉为妻,我王西淮一辈子爱静泉!一辈子爱单纯而懂事的静泉姑娘!”
      静泉也站起:“参天柏树,你要为我作证,我自愿嫁给王西淮为妻,我爱王西淮,永远爱王西淮,辅助王西淮,照料好王西淮的孩子,一生一世,永不反悔!”
      两人在神龙架的参天柏树下,热烈地拥抱。
      两人拥抱着,亲吻着,移步进入帐篷。两人在神龙架参天柏树下小小的帐蓬里,在羊毛毡子上,度过了一个殊景的良宵,新婚的第一夜。

      第二天,已成为夫妻的王西淮和静泉在悬崖四周继续寻觅龙见愁药草,希望能再来一个惊人之举,可是寻觅了半天,到了下午,仍一无所获。
      龙见愁未见着,却在森林里看到一个面黄肌瘦的汉子,瘫靠在树干上,苟延残喘。王西淮见他饿坏了,就好心地从马背上取出携带的干粮昆云酥饼,给他充饥;并递上水,给他解渴。
      汉子狼吞虎咽吃过饼,喝过水,有了精神,站了起来,露出贪婪的目光,问:“能给点钱吗?”
      王西淮说:“饼可以再给你几个,水也可以给你灌满一壶,钱却没有,我口袋里从不放钱,连零钱都没有。”
      汉子突然恶狠狠地大声说:“你打发乞丐呀?我要的不是零钱,要整钱!”从背上拔出一把刀。
      王西淮吓得倒退两步,老实地说:“整钱更没有,整钱和零钱全放在下人那儿了。”
      汉子奸笑道:“没钱?用下人的话骗我?你骗谁呀!没钱你会带这美丽的姑娘离家私奔?没钱你老牛能啃到这嫩草?没钱这鲜花肯心甘情愿插在你这堆牛粪上?看你给我饼吃和水喝的份上,我才没一刀砍了你!可别饶你一条命你不要!把钱拿出来,再给我一匹马,不掏出钱,别怪我动怒了!”
      静泉已悄悄将手伸进口袋,然后手又从口袋出来,问:“你是什么人?怎么在这儿?”
      汉子笑道:“美貌的姑娘倒关心我了,莫非要跟随我走?”
      静泉说:“我问你是什么人?”
      汉子说:“告诉你俩也无妨,我是个逃犯,官府正在缉拿我,才躲藏到这神龙架原始森林来。姑娘要跟我,我就一刀结果了他!”说完举刀真向王西淮头上砍去。
      然而,刀却落在草地上,汉子右胳膊肘儿被一枚钱币击中,伤得不轻,用左手捂着受伤的右胳膊肘儿。
      原来,静泉手伸进口袋,是取一枚备好的钱币在手,她用手指轻轻将钱币弹出,将汉子的手臂击伤。这是峨嵋武学中的弹子神功,静泉早练得炉火纯青。静泉一脚把汉子踹飞到树下,用雕虹宝剑给他的右臂上深深地刺了一个口子,并在受伤的口子里划了一`下,说:“西淮,我已割断了他的经脉,叫他右手再也抬不起来,不好伤人了。这是给他恩将仇报的教训!”
      王西淮早吓坏了,这才还过神来,说:“好险啊,娘子,不结果了这个浑蛋?”
      静泉笑道:“算了,别把你娘子的雕虹宝剑搞脏了。”
      王西淮来了精神,对汉子说:“今天就饶你不死,以后别干坏事了!”
      汉子忙捂着垂下的伤臂逃跑。
      王西淮和静泉策马扬鞭,向红山屯赶去。

      两人到了红山屯。
      红山屯以屯口有座小红土山而得名,红土山周围和红山屯屯口并不见大头阿三,王西淮急得团团转,说:“大头阿三是个忠厚的奴仆,很守信用,太阳已经下山,怎么就不见人影呢?千万别出事了!”
      静泉说:“我俩向红山屯的猎户一家一家询问,看能否问到大头阿三的消息。”
      红山屯屯里有十户人家,全是树木和藤条搭建的木屋子,一家挨着一家。他俩访了三家,豪无效果。这时,传来一阵阵哭泣声,他俩过去一探究竟。原来这猎户家有个产妇生孩子难产,从邻屯请来的接生婆束手无策。产妇生命危险。
      两个老猎人泪水满面,老太太哭道:“我的儿媳妇生不出孩子,接生婆没有办法,我儿媳妇快不行了,快要死了!老天爷,怎么办呀?老天爷,快开开恩吧?”
      一个年青猎人则蹲在地上,双手抱头,痛苦万分。
      王西淮见了,神圣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向屋里走去,要看看里面病人的情况。
      猎户家老太太见一个男人要进去,哭着拦在门口,不让进。
      静泉告知:“老人家,不要拦在门口,放他进去!他是医生,医生医病不认男女,只认病人。不让他看,你儿媳妇必死无疑,让他医,你儿媳妇或许有一线生机!”
      老太太听此话有理,这才抹着泪眼让开。
      接生婆很知趣,悄然离开了红山屯。
      王西淮进屋,见了产妇,检查以后,决定手术剖腹。他命令猎户老太太烧两桶开水,把所有刀子、剪子、镊子拿出,他挑选后消毒。这一切化了二十来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王西淮叫他们又准备了针和细线,然后命令:“静泉进来,做我助手!”
      静泉第一次做医生的助手,有点激动。
      王西淮一边剖腹,一边向静泉交待下面的工作。由于工具残缺不全,手术很难做,把王西淮累得满头大汗,静泉心痛地为他擦汗,也是防止汗水滴到产妇剖开的肚子上。
      一阵“哇------哇------哇------”的啼哭,孩子取出来了,是个男婴,美中不足的是婴儿左腿折断了。
      王西淮告诉静泉:“是因为胎位不正,孩子这左腿挡住宫门,被接生婆折断,别住了宫门,造成难产的。”
      王西淮缝合好产妇伤口,又用木板夹住婴儿的左腿。
      猎人老夫妻和年青猎人感激地朝王西淮和静泉跪下,不停地磕头。
      王西淮把三人扶起,叫年青猎人领路去为产妇采些草药。
      静泉要跟去,王西淮忙阻止说:“你去把五株龙见愁栽好,多浇灌一些水。我们要在此地住下,七天后产妇拆了线,再确认了孩子的腿没有问题,我俩才能离去。”
      两个猎人老夫妻帮助静泉栽龙见愁药草。
      静泉将王西淮说的话转告他俩:“你们儿媳妇虽然难产,淌了不少血,幸亏我们赶来及时抢救,已无大碍。让她安静地睡下,休息好就没事了。你俩头几天给产妇喝喝粥,喝喝他们马上采回的草药,要不了一个月就会康复。你们的孙儿也没有事,孙儿腿虽折断了,但绑的板子不要动,观察些日子,过了一个月再拆掉,拆除后跟正常人一模一样。其它吃什么,用什么,注意些什么,我们过会儿会交待的。”
      两个老猎人又是一阵感谢。老太太称颂:“这医生的水平了得,就象神仙下凡!”
      静泉自豪地说:“他呀,救活过的人都数不清,我们昆云古城就数他水平最高,在中国他的水平也很高,他是中国民间四大名医之一!”
      老太太好奇地问:“他是你爸爸?”
      静泉哈哈大笑:“我打小父母双亡”。
      老太太又问:“是你的老师?”
      静泉又哈哈大笑:“我的老师是个女的!”
      老头插话:“是你老哥?”
      静泉说:“错了,他是我男人,丈夫,我和他是夫妻!我和你儿媳妇一样,也是身患重病,濒临死亡,被他救活。我的病比你儿媳妇的病还危险呢,我那叫九死一生!昨天晚上,我以你们这儿的两棵参天神树为证,和他结为夫妻,嫁给他了。”
      老太太说:“那你多大,你最多只有二十岁呀?”
      静泉认真道:“大一点岁数,小一些岁数,有什么关系?嫁给他,哪怕只有一天,只要是嫁给他,我就心满意足了!何况我俩的日子长着呢,我俩要做几十年的夫妻!”
      老太太想了想说:“值,很值!”忍不住追问:“那姑娘到底多大呀?”
      静泉轻声说:“本女子年芳一十八岁,你二老可要保密,不能告诉我男人哟。我担心他会嫌我年龄太小了!”
      两老点点头说:“行,行,不告诉他。姑娘,好样的!嫁人就该嫁这样有本事的男人!”
      老太太说:“姑娘,有件事我想向你开口,可又怕你嫌弃?”
      静泉笑眯眯道:“什么事?有说无妨。”
      老太太说:“说了怕你嫌我穷?”
      静泉道:“不嫌,保证不嫌!我小时候的家比你们家穷多了!我是没吃没穿被哥哥送到尼姑庵当尼姑的。”
      老太太说:“怕你嫌我是森林里的猎户?”
      静泉道:“猎户有什么不好?靠打猎为生,自食其力,一点也不丢人。”
      老太太说:“我想认你当干女儿,行吗?”
      静泉沉思了一会,说:“行,行。我打小父母双亡,我认下你俩!”
      静泉向二老跪下喊:“干爸,干妈。”
      二老忙把静泉扶起。老太太蹒跚着从内屋拿出一个羊皮包裹,一层层打开,露出一棵很大的人参来,递给静泉,说:“干女儿,这是干妈送给你的礼物。”
      静泉一瞧,忙推辞:“这么大的人参呀,这可是千年的人参,极为稀少,几辈子也很难挖到的,价值连城!难怪要认我当干女儿,是想送给我千年人参呀,使不得,使不得!”
      老太太很会说话:“托老天的福,二十八年前给我们挖到了一棵。据我所知,这人参在神龙架也数第一了,我们舍不得卖,更舍不得吃。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这是干妈送给干女儿的嫁妆。干女儿执意不收,干妈可要生气了!”
      静泉仍不肯收。
      老太太哭了。
      老头也说:“干女儿,快收下吧。这是我们对救命恩人的一片心意。”
      静泉无可奈何,只好收下。

      太阳落山,夜幕已经拉下,静泉复到红土山屯口寻找大头阿三,仍不见其踪影。

      王西淮和年青人采药归来,他们一边洗药材煮药,一边看他们在谈着干女儿和人参的事。静泉得知年青猎人叫吴参生,二十八岁。
      静泉好笑地问:“那你喊我什么呀?”
      吴参生抓抓头:“在家喊妹子在外喊嫂子。”
      静泉笑道:“这差不多。哥哥,你们南边有没有村子?我家仆人去南边采药,约好今天在红山屯集合,天已黑下来了,却连个人影还没见到。”
      吴参生说:“南边三十里有个青溪屯,仅六户人家,明天我给哥嫂领路。”
      静泉祈祷:“一定要找到大头阿三,找到就不虚此行了。”
      老太太说:“南边没路的,经常要下马步行,爬山跋水,两个男人去行了,干女儿别去!”
      静泉说:“干妈,不行的,你这干女婿别看被人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名医之一,其实书呆子一个,他治病救人很能干,干别的事则笨蛋一个!下午来红山屯之前就好心遭到恶报,差点送命,我不放心!”
      王西淮笑了:“干妈,静泉说的没错,我已离不开你干女儿了。”
      老太太笑道:“干女婿,我干女儿美女坯子一个,年纪轻轻就嫁给了已是中年人的你,你可是占了大便宜,你要一辈子对我干女儿好哟。”
      王西淮说:“一定,干妈放心,我一定对静泉好!”
      晚上就寝,二老腾出一间房子,给王西淮和静泉住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部:蝴蝶在飞 1----16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