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惊蛰5 ...

  •   救灾队伍连夜启程,快马加鞭向着灾区狂奔,途经驿站,只换马,人不休,即便这样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但因为官道损坏只能绕转山路,五日后我们才筋疲力尽的达到西川。西川原是大盛国西部最富饶的州郡,以风光秀丽、物产丰富而闻名,但那些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的西川简直就是人间地狱,让人不忍卒目。

      成片成片倒塌的房屋,无家可归的人们拥挤街边的空地上,七月天虽然已经入秋,但秋老虎却闷热的厉害,大雨断断续续不停地下着,埋在废墟里尸骸根本来不及清理便开始腐烂,闷热潮湿的空气加杂着一阵阵的恶臭迎面袭来,呛得我胃里翻江倒海的。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长大的我,根本就无法去想象这么惨目忍睹的景象,原来生命是这么的脆弱,原来死亡可以来的这么容易。

      西川知府在坍塌掉一半的府衙内迎接我们,他拿出所剩不多的存粮做了一桌宴席招待我们这些从京城来的贵客,可面对着这一桌子的饭菜,我怎么也抬不起筷子,并不是因为我不饿或者因为饭菜太过简陋,而是因为就在刚刚我还亲眼看到外面的灾民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等着州府施舍稀粥而我们却在这里享受着最高的礼遇,我们日夜兼程的从京城赶到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不是来救灾的吗?可为什么我们却坐在这里吃饭?他们最需要的粮食,木料,药材,衣物我们不仅没一样都带来,反而还要跟他们口中抢粮食!

      我是前期赶来十五位官员中官职最高的,我不举筷,他们谁也不敢动,西川知府焦虑的看着我不知如何是好,可我真的吃不下,为了不使他太过难堪,我随便找个身体不适的借口提前离席。我找府衙师爷要来了西川各县村的受灾情况,这次地动波及范围比较广,为了更多更快的了解灾情,我只留下了年龄稍长的户部李侍从在府衙内收集调度、上传下达各种情况和物质,余下的十四位官员分派到不同的地方各负其责。

      而我自己则到了灾情最严重的汶县,汶县处于地动中心地带,全县几乎被夷为平地没有一处完好的建筑,当日地动发生在午后未时,家中的男劳力大多都在外出劳作所以幸免遇难,而呆在家中老幼妇孺则几乎全被埋在废墟之中。这些失去亲人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汉子们,在磅礴的大雨中用自己双手一点点的去挖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的尸首,看着他们的模样,我眼眶忍不住就酸了,可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软弱,只能趁着雨水狠狠的抹了把脸。

      持续的大雨带来的不仅仅是泥流塌方,它还带来了可怕瘟疫,最先开始有人出现了发热的症状,然后很快的一些体弱的伤员也陆续出现了相似的症状,县里的幸存下来的两位郎中对于这种热症都束手无策,而我又根本不懂医术,面对着这一切,我一筹莫展,而更重要的是救援的物质一直迟迟未到。

      我到达汶县的第十二日,那天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多日的连阴雨终于停了,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多余的云彩,好像一匹刚刚被漂洗干净的蓝色绸缎,微微的秋风刮过带来丝丝清凉。我正在召集县中劳力搭建临时窝棚的时候,汶县县令跑来告诉我有一大队人马来到了县里,我听到这个消息,以为是救灾物质到了,立刻丢下手中的工具兴高采烈的跑了过去,但当我看到那队人马身着黑色夜行衣,脸带铜质面罩的时候,我傻眼了!为什么轩辕家的暗衣卫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们来干什么,另外为什么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领头那个暗衣卫我看着有些面善,之前好像就是他在清香楼找到了我。他下马跪下向我请安,然后拿出一道黄色的卷轴说道,“苏殿下请接旨。”我正襟双腿跪地,聆听着你的旨意,我听到了什么?!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怎么会下这样残忍的旨意,“放火烧村、石垩覆尸、热症圈监、违者立斩无赦。”

      暗衣卫领头人透过没有表情的铜质面具冷冷地看我,等候着我接旨,可这旨你让我怎么接!虽然我只在这里呆了短短十几日,但我也是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呀!这些村民已经痛失亲人我怎么还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流离失所。

      我就那样直挺挺的跪着,不语也不动,领头人见我不动,便屈下身子来小声说道“苏殿下请快点领旨,别让属下为难,属下还有另外几个村子需要跑,不能只在您这儿浪费时间。”我这时才发现他手中的黄绸上面居然有细细的暗红色斑点,那应该是之前走过的村子留下痕迹,你已经下令扫荡过几个村子了?是不是抗旨就得砍头,那我的头是不是也要被砍!?这就是君王吗?视人命为为草芥,这旨我死也不会接!!“苏殿下,陛下有东西让微臣交给你”正在我决定抗旨的时候,领头人从贴身里衣中拿出一个锦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惊蛰5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