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韩信 ...
-
韩信,汉朝的开国名将。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韩信。
一、怂人韩信
普通家庭出身的韩信是一个天生的将才。虽然有才,但是在别人看来,韩信这个人,特别怂。
韩信的第一怂:要饭遭拒。总去亭长家里蹭饭的韩信面对亭长全家的嫌弃,除了愤愤不平之外,无计可施。韩信的第二怂:老妇施舍。饿着肚子的韩信,只有河边洗衣服的老妇愿意接济他一下。韩信怂怂的,马上表示愿意报答老妇。韩信的第三怂:胯下之辱。面对市场上卖肉小贩的句句挑衅,韩信盯着他半天,最终还是钻过小贩的□□,忍下了这一屈辱。
二、口才不佳
从史书上看,韩信算得上长相出众。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善言谈,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口才不佳。我们能够估计出来,韩信小时候没有报过口才兴趣班。
口才不佳的韩信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投靠明主。
我们知道,韩信最先看中的主上是项羽。在项羽没有赏识自己以后,韩信转而投靠刘邦。韩信在刘邦的阵营里,呆了大半年,才获得了一次刘邦对其亲自面试的机会。在这次谈话中,韩信深入分析了刘邦的死对头——项羽作为一名领导的缺点和不足:
一、赏罚不明。项羽会哭着照顾生病的士兵,但是却不会用权、用钱犒劳将士。
二、杀人无度。项羽所到之处,大多是屠城之势。
三、缺少民心。面对秦朝的严法重刑,“不懂法”的项羽没有选择减弱老百姓的重担,反而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更重要的是,项羽也没有遵守“谁先入关中,谁称王。”的诸侯之约。
是的,口才不佳的韩信,终于在刘邦这里得到了大将军之印。
三、韩信之死
历史上的韩信是被吕后杀死的。但是,真正要杀死韩信的人应该是刘邦。
刘邦为什么非要杀韩信,大概出于刘邦对韩信的两大恨。第一恨。刘邦恨,天下当定未定之时韩信靠着敲诈勒索,当上了齐王。第二恨。刘邦恨,韩信在杀项羽的时候不听命令,将围剿项羽这件事耽搁了两个月。
基于此,汉朝的开国名将韩信,不得善终,似乎早有定数。韩信的一生似乎传奇。他出身士兵,跨越多个阶层,终得诸侯之位。韩信的一生或许悲壮,他只是那个“兔死狗烹”的猎犬。
后记:
创作《读史有感》的灵感来源于韩兆琦的《史记精讲》。此外,在写作这篇文章时,我喜欢听一首歌《老男孩》。也许,从始至终,韩信都是一个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