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程欢的父亲去世了 ...
-
一个月之后的今天,学生迎来了他们最期待的暑假。
周县第一中学的暑假是从今天中午开始的,上午各个年级都要开家长会,这件事情张觉是听所里的老王说的,他的女儿正在读高二,今天特意请了假去开家长会,老王经常在所里抱怨现在小孩子的学习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自己的女儿每天上好晚自习回到家都已经十点了,还有一大堆家庭作业要写,等上床的时候早已经是凌晨,这才是高二,上了高三该怎么办啊?
陈乙的车子堵在离周县第一中学门口大约五百米处,马路上都是车子,还有行人不断乱窜于车与车之间,交警在车流中指挥交通。
“看来家长会是开完了。”陈乙看着车前说道。
“嗯。”坐在副驾的张觉看向车的四周,蓝白色的校服散在街道上的每个角落,每个学生旁边都有一个或提或背着巨大行李的成年人,张觉略开了点车窗,热风就股股钻了进来,非常轻易地就压倒了车内的空调风,喷得张觉满脸都是,张觉惯性一般朝后移了移身子,眼前的车窗就自动升了起来。
“今天真热,”陈乙侧头看向张觉:“这些家长真不容易啊!”
张觉忍不住笑出声:“陈乙,你也不小了,该找对象了吧?”
“算了吧,每天听王哥吐槽家里的事情,我头都要大,现在一点结婚的欲望都没有了。”陈乙开动了车子,前面的车子终于被疏通了了。
“哎,你可不能有这想法,每件事情都有好坏,结婚总是好大于坏的,因为它的小缺点而放弃享受它的好处,不太理智哦。”
“其实结婚还能忍受,养小孩实在是太麻烦了,”陈乙一说完这句话,就后悔自己嘴快了,所里的人在谈到孩子的时候都会尽量避开张觉。陈乙偷看张觉的表情,张觉还是神色如常,还安慰了陈乙:“没事,你不用这么战战兢兢,你说得对,养小孩子可不容易。”
陈乙松了一口气,随后立刻转开话题:“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接木淼那个孩子,她那个家庭也是,哎。”
“是啊!”
“不过,她最近应该在学校里老老实实呆着的,周末放假都回了老家,也没再去过那个地方。”
“哎,总感觉她会引出很多事情啊!”张觉这句话像是对陈乙,又像是自言自语,张觉沉默了一会,又继续说道:“还是辛苦你继续盯着她了。”
陈乙点了点头。
张觉看向车窗外,想到陈乙前一段时间和自己说的关于木淼家庭的一些情况。
木淼的父亲是个装修工人,他在木淼初三的时候就去世了,是从屋子高处上摔下来的。听说当时是木淼的舅舅准备结婚,就找了木淼父亲回木淼母亲娘家帮忙做新房子,没想到出了这样的祸事,要是别人还能赔一笔,这下好了,都是亲戚,账难算得很。况且木淼母亲十分强势,这是因为木淼母亲娘家是做木材生意的,在那个时候算是个小富裕家庭了,选了木淼父亲家做亲家,用村里人的话来说,那是木淼父亲攀上高枝了。
木淼母亲嫁过来之后,是什么事情也不干,每天一副大小姐作态等着木淼父亲伺候,木淼父亲是个贫穷家庭里泡出来的软骨头,对木淼母亲是唯命是从。
没想到,木淼母亲和她舅舅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两人都特别好赌,木淼母亲嫁人没两年,娘家的资产就被姐弟两人挥霍个底朝天。之后,便一直是木淼母亲用木淼父亲赚来的血汗钱来补贴娘家家用,木淼舅舅能做房子娶媳妇都是靠木淼父亲的存款。
木淼父亲去世之后,她母亲还是戒不了赌博,没有了经济来源,经常是赢两天钱便去赌两天,赌输了就去借钱,恶性循环一般,听说外面欠了很多钱,木淼还有个年迈的祖母,可怜老人家一大把年纪还要去干苦活赚钱给自己媳妇还债。
张觉在基层干了十多年,对这些事情早已经是习以为常,可每次听到这些事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叹息:真可怜!人为什么要这么苦啊!人如果到这个世界上是来吃苦的,那真的是没有来的必要了,苦难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磨炼人的意志,但过度的苦难只会磨损完一个人对生活的希望,竭尽他身体里向上的动力,让他成为一个只剩躯壳的人,而这些人会更容易走向极端,继而成为社会的隐患。
那么苦难来自于哪里呢?除了一些避免不了的天灾,张觉觉得很多苦难来自于人们对道德伦理条例的无视。我们崇尚的法律能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有限了,而在法律禁止线之外的问题又多如牛毛且极度繁琐,那该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和古代统治者用的是同一条思路,就是让人们从小接受教育。我们会发现现在人们接受的教育依然包括古人的那一套知乎所以,现如今全新的政策理念也是对老一套理念的延伸和发展,这些文字包含着一个人该遵守的伦理道德要求如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待友真诚、爱岗敬业等,这些东西只有每天强记硬背,才会形成“膝跳”反应,一旦遇到不合伦理道德的事情,人们就会拉响警报。一个人不触碰道德的底线,就根本就不会去触碰法律的底线,因为法律的底线是道德。
可问题就出在道德教育不是强制性的,义务教育的强制实施在一定情形下还是会败给现实条件,如小孩家庭条件太差,父母教育意识薄弱,就算学校书本,住宿达到全免费的程度,还是很难让小孩子完整接受完九年的教育的,这些“漏网之鱼”往往在成长后期缺失道德伦理意识;除此之外,教育的结果不是完美的,就算接受了定量的教育,有些人也会无视道德伦理要求,因为这些要求是被强制性压入一个人的脑子里的,是背于自己意愿的,而且违背这些东西不会像触犯法律一样受到惩罚,这两点都会使人轻易丢弃这些东西。
以木淼母亲为例,陈乙说村里的人都说她可恶,为什么村里的人会有这样的说法?她又没有走到触犯法律的地步,那是因为她违背了道德要求,她作为妻子,没有好好待自己的丈夫,孝顺自己的婆婆,操持好整个家庭,木淼母亲对道德伦理的无视是木淼苦难生活的源头。
张觉真的可怜木淼那个孩子,他希望木淼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可事情终究还是朝着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七月十五那日,陈乙急匆匆跑来和张觉说了:程欢的父亲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