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后求学时代启示录(三) ...

  •   最近想了两件事情,但又懒得分成两个写,就打算努努力合在一起说。 人只能对自己的事负责,必须对自己的事负责,也只用对自己的事负责。当然我不鼓励明哲保身,因为需要用到这个词的时候,大概率说明你的责任范畴包含了集体中的部分共同利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在一场考试里考了多少分,这是我的事儿;而我在这场考试里排了多少名,那就是我控制不了的了。几百个整体里只有一份是能够由我决定的,剩下几百-1份,都叫“外界”。我说白了,我自己能把自己累睡着,但是我不能保证同学不把自己累住院啊。

      啥叫无愧于心呢,能在别人拿着排名骂你没出息的时候,理直气壮地说我尽力了,别人更努力或者更聪明关我毛事,好赖我自己担着,就叫无愧于心。至于尽力,从来都是尽自己的力,人生的条条大路哪里是有尽头的呢?唯一能定义“尽头”的,是自己的最后一步而已。有的人体虚,走十公里都要命,谁也没权力说人家走二十公里是没尽力。

      在搞暗恋的时候呢,绝大部分人都会想:我喜欢ta,可ta喜不喜欢我呢?但事实上,你喜不喜欢对方,都很难决定对方是不是喜欢你,因为那本身就是外界的责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替外界承担,充其量也只能创造ta选择要与不要这份责任的条件。所以较什么劲,干自己想干的,这个“想”里甚至可以包括为对方暂时伪装、歪曲自己的真实意愿,准备好接受一切自发动作所带来的后果就行了。

      说到暂时让出私人意愿,我就要生硬地转折到我想的另一件事儿了。我就整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活儿好像总是女性擅长做、乐意做、做了结果更好、被鼓励去做呢?外界乐此不疲地向我展示,展示那些通过类似于“海纳百川”的脾气得到幸福婚姻的女人,从我身边的朋友,到古往今来的名人。当然,也有女性脾气大或者性格更强势但夫妻关系不错的例子,不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往往这种情况下母子/母女关系容易不怎么和谐。总之,在两性论题之间广受好评的女性形象,发展到今天居然依然是“妈妈级别的”那个妈妈。

      最诡异的是,女性里还真就盛产性格婉转退让的人,然后游戏规则奖励多数这样“不犯法”的人美好祥和的婚恋生活,而惩罚另外一些。
      那么想要开展谈恋爱这种事情的话,女性当前要学会的是去爱还是被爱重要吗?在什么爱不爱的之前是性格自由与奖池抽中概率难以平衡。假如大家玩的都是一个选中与被选中,那我所感受到的是,被男性选中的依然是大差不差的人,现在和过去的区别,只是不被选中的人变多了。当然,这侧面反应了男性受刻板印象禁锢比女性还牢,审美几百年如一GalGame,也正常,难道对抗一个“一直被夸”的刻板印象不比对抗一个“一直被喷”的刻板印象更艰难吗?

      好吧,上面两段写得挺烂的,但没关系我要再扯回来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就这个现实基础,如果谁想靠振臂一呼,直接把所有女的都拉起来能顶半边天,解决所有性别问题,彻底开辟一个创造性的女儿多奇志的新规世界,根本就他妈的不可能,人家有的人自己就不乐意起来,跪得挺舒服的。别美化所谓“觉醒”的那条路是其一,坚持自己爱干嘛干嘛是其二,不公平的确是不公平,谁都不应该忽视这种不公平,但光抱怨也真是没有用的,本来权力就不多,还在互联网上把自己彻底说得一毛权力都没有了,起不到正向作用,值得吗?熊熊怒火之外,不管男女,都还是应该冷静地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一种性格和私德都没理由名正言顺地推崇。事已至此,不妨让自己开心先。不生孩子的,不想结婚的,甚至是看见男的/女的就恶心的,不想玩的支线别玩,不想打的副本就不打。管好自己有用,多想世间不平事也不是没用,但释放恶意就只是释放恶意而已,除了掉本人功德以外没别的用。

      还能再引申一下,比如想讲讲……救赎文学。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此类故事的态度是:小说里吃着是香的,现实里当然还是只能靠自己拽自己一把又一把,妄图指望别人那纯粹是精神上还没断奶。现在想想,有点过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把外界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的行为呢?

      一个人,如果他在性格形成之前受到来自外界给自身的创伤,且他知道自己性格里有缺陷的这一部分是由于曾经的创伤导致的。那他面对这个世界唯二的方案,我是说排除了带着各种心理障碍丝血硬活的方案,就是要么重新受到来自外界的恩惠,可大可小,让这个曾经对他造成伤害的责任方来弥补修正。也就是小孩子都知道的,解铃还须系铃人的道理,只不过这个“人”很抽象,未必要是同一个人,但总之无法独立完成。嗯,要么是,紧紧抓住死亡。

      “大不了就死”分两种,一种是梗是动力是勇气是万不得已,我说的另一种那简直是此心安处。因为生跟死,是人类仅有的两个,能够确认这个世界真实容纳着我们的瞬间。在教堂里是看不见教堂的,进门与出门时,我知道我曾经来过这里。死亡雅号“归宿”,是为痛苦的人准备的。抱着与死亡的确定性为伍的念头,也能不介意痛苦地活,之所以我说现在不那么膈应救赎文学的造梦性质了,只是因为我更不喜欢死亡,亲人朋友或者自己死,都不大喜欢。

      我在想,真正要做到每时每刻念念清明,是很难的。负责自己的事,以及对自己的事负责,听起来像办公室基本法一样轻松,可能做到在自我与外界范围界限的清晰的同时不失去真心照顾他人的善良,要建立在保持清醒的基础之上,更不容易。

      如果不完全正确就是错误,那我现在说这些全是错的,乐意敲一堆废话出来主要是因为我虽然有点讨厌错的,但更喜欢我的。玉娇龙美在飘渺,庄子洒脱,老子说顺其自然就好,西方一堆主义横七八竖地摆在那认都认不过来,看过就算。古圣先贤是因为爱当下的自己,和难过能属于自己的难过才是古圣先贤的吗?不知道,不认识,没见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后求学时代启示录(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