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元璋
其实在写这个文,查阅《元史》等资料前,我一直挺喜欢朱元璋的。因为他是乞丐开局,因为他和马秀英的传奇爱情。但是在看了太多元末史料以后,一切都回不去了。太多毁三观的事情,说都说不完。反正就恢复殉葬制度,嫔妃不管有没有生儿育女都要殉葬这一条,身为女性就只能骂他是XXXX。只能说我本来以为他是日月重开大宋天的英雄,了解之后,觉得他把一个横贯欧亚的世界级大国变成了朱家财主的一亩三分地...
说回本文的朱元璋。吸纳了金庸对他的塑造,是明教凤阳分坛的坛主。金庸先生对于zz这个东西一向浅尝辄止,但也能看出在倚天原著里,张无忌如果没有急流勇退,后面大概率会成为被朱元璋沉湖的小明王。所以本文也是设定他在明教越混地位越高,然后越来越觉得明教教主非帝王之才,想要取而代之。可惜,他想借赵敏的手除掉张无忌,赵敏虽如他所愿,却也逼着他在天下人面前背刺张无忌,从此便失了人心。
本文吸纳历史的部分就是,朱元璋曾数次被元廷招降。悄悄说一声,历史上真的驱逐鞑虏的是红巾军,洗刷了大怂的耻辱,把上都都烧了。然而后面朱元璋当了皇帝,给这群农民军的评价只有一个字,贼。还说自己是误入贼军。属实是我上了车之后一定要把车门焊死的惯常操作了哈哈哈。所以本文里,他也是反复无常,以利为先,先联合王保保去灭陈友谅,然后又帮孛罗帖木儿杀死王保保。他输其实输在了太相信那个预言;输在了周芷若无论如何就是舍不得杀赵敏,救了她一次又一次;输在了赵敏是狼王类型的领袖,凡事以狼群利益为先,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他却是牧羊人,只想着宰杀羊群让自己吃肉。
关于女军
自古,要当皇帝,必然要有自己的嫡系部队,而且这支军队必须与她的利益高度绑定。所以本文塑造了女军,并且将赵敏治下的大元改造成了男女地位趋于平等的国度。男女一起打仗,一起赚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流血了才有资格上桌。若说女人能不能打仗,我觉得能,所以我就这么写。我承认因为所有的身体机能都让位于生育,所以女军战力上不如男兵,但体力的差距可以用智力、火器的开发、战场上的团结和配合度来弥补。写女帝必用女军是因为,男人大多数与她没有那么高的利益绑定,若换个男皇帝,这帮女人就得回家带孩子,所以保赵敏就是保女人来之不易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