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进入一中 ...
-
宋棉初中毕业之后,成绩出来那天,妈妈仿佛中了大奖地说:“比一中录取线高五分!可以进了!”她立刻打电话给丈夫,然后说:“宋棉考到一中了,你赶快回来,下午拿着资料去报名,要快,别没了。”
宋棉没想到考上了倒让家里人这么激动,超出了她的预料。
“你姐真厉害,普通班进一中,人家重点班都好些没上的,宋棉这比重点班的还厉害。宋玫啊,好好学着点你姐。”妈妈趁机对宋玫进行了长篇大论的榜样教育。
宋棉内心倒是无感,考前妈妈一直说:“嗳,宋棉能上二中就不错了。”那些话,宋棉记得,饭桌上,她也从不回应,默默地扒拉着自己的饭。
她总想起班主任说的:“一中,同学们,考上一中就……而且里面的桌子都是玻璃的,最好的。”宋棉开始好奇:“玻璃的桌子?”这么豪气的学校,想去看看。她开始认真地听班主任的宣传。
就这样,她怀着要用玻璃学习桌的心情,学习着。
在洗澡的时候,拿着英语书背单词;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假装老师给自己上课讲知识点,当做背诵;在深夜,用笔划掉一项项学习任务,睡前脑海中再回忆一遍……
她怀着憧憬和好奇的心学习着,并且死守这个秘密,不告诉任何人她的学习时间,包括最要好的朋友。
得知考上的那一刻,宋棉并不感到奇怪,她已经努力了这么久,那些深夜复习,那些因为在洗澡时打湿的书,那些因为太困而在课堂上打瞌睡的时刻,她都清楚,她并不感到奇怪。
“你女儿竟然这么厉害,考到一中。欢喜欢喜!”
“一中,一脚踩进一本线了,大学不用愁了。”
“好乖的小孩,考进去了真厉害。”
那个夏天,妈妈处于一种狂热的骄傲情绪之中,走到哪都被人夸赞,她笑得很满足,很高兴。妈妈怀着好心情,采买了一堆住宿用品,被子、水杯、新书包、闹钟和漱口杯……每一样都是妈妈精心挑选的,挑选过程中,对话也让她感到自豪。
“你女儿这么快要住宿了?”
“是啊,上高中了。”
“考到哪里啊?”
“一中。”
“厉害啊!”
宋棉浅浅地笑着,妈妈已经说:“都是孩子自己学的,刻苦。”
就在许多相同的以上情况下,宋棉的生活用品已经达到了满满的三大袋。
第一天的时候,宋棉先办理了住宿,宋棉的妈妈拿着大包小包往宿舍里搬,“哎呀,把布递过来。”妈妈不停地说着,宋棉就把毛巾搓干净,一次次地往厕所跑,妈妈帮忙铺上了HelloKitty 的床单,吊了蚊帐,还给宿舍拖地,又洗了厕所。
干完活,妈妈说:“宋棉呐,住宿了什么都得自己干,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比在家。”宋棉点点头。
宋棉的上铺,和她是同个初中,不过人家是重点班考进来的,叫张彩霞。张彩霞就不同,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把床铺收拾好,铺床垫、草席、挂蚊帐……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自己独立完成的。
作为张彩霞的下铺,宋棉常常会感受到一种类似于敬佩的情绪。
第一次夜修的时候,宋棉发现,桌子不是玻璃的,就是普通的学习桌。她想,班主任知道一中的桌子不是玻璃的吗?她是不是没有进来看过呢?
宋棉有点失望,忽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入学第一天,张彩霞就开着小夜灯学习到一点钟。早上五点,宋棉正迷迷瞪瞪地睁开眼睛听声音时,她已经蹑手蹑脚、轻声地起床。
宋棉问:“才开学第一天,你为什么开小夜灯啊?”
“预习啊。”
后来宋棉才发现,那是人家的日常。
宋棉常常因为小夜灯透到床下的光而闭不上眼睛,她听着张彩霞努力压住的翻书声,感受到她每天早晨起床时床的小小晃动,宋棉内心又是焦躁,又是敬佩。有这么一个人,每天坚持这样生活,是很令人尊敬的。宋棉仍然笑着,在晚修看课外书,在宿舍和人闲聊,但她常常睡不着,也许是因为不习惯住宿,也许是被巨大的焦虑追赶着,像是龟兔赛跑中慢悠悠的乌龟,遇上了一只勤奋努力不知疲倦的兔子。
宋棉感受到拉大的差距,好像马里亚纳海沟一样。
班里,老师安排座位的时候,是一排男生一排女生这样顺延下去。宋棉前后被两排男生夹击着,每次上完体育课之后的语文课,就像是要接受周围环绕着一圈生化武器,无法回避。宋棉只好拿出风油精,用力地吸一吸,企图让自己安定下来。只要熬过一开始,身体也会慢慢习惯。
还好最后一节语文课是不用听的,宋棉常常偷偷在语文课上看书。
语文老师并不常走下来,宋棉时常把课外书放在语文书后面,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拿起语文书,在翻课外书,整个过程要快,尽量不能发出声音。宋棉无师自通,自认为已经修炼到大师级别。
然而也有大师之上的水平,神人。
班里有一个男生,从不听课,在课上看言情小说,还是图书馆借来的,作业只写物化生,其它不写。然后考试成绩一出来,他的班级排名第一。
宋棉现在已经忘记了那位男生的名字,但她仍然清晰地记得他的事迹,像是一群努力学习的好学生中间,出了一个天才。宋棉震惊之余,看着自己的倒数分数,内心对自己的水平有了了解,不由得有点挫败,只好更努力地看课外书,企图掩盖事实。
夜修的时候,教室里常常很安静,宋棉也很安静地看书。每次写作业,她就陷入一种焦灼、发呆的状态当中,偷听周围的人讨论,观察到他们的解题速度,再看看自己想了一晚上也想不出来的物理题目,其实都没思考,因为连题目也不明白。
宋棉不知道,为什么物理老师讲的时候她知道,甚至觉得简单,一旦自己做作业,就那么难呢?
好难,难到笔尖对着练习册,一节晚修一小时,草稿纸是空白的,练习册也是,宋棉已经开始发呆了。
也许宋棉发呆的毛病,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没办法,物理题和化学题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宋棉第一次意识到,她不是一个聪明人,她只是一个比较努力的普通人,或许也有点运气。
她接受了这个事实,但也很难承认这是事实。
人有时候真是奇怪,总是自己和自己绕圈子。
宋棉的另一个新爱好是观察人。
有一天晚修下课期间,宋棉戳戳前面男生的后背,问:“你是不是刚刚很认真学习了?”
“啊?”
“你有感觉你的大脑高速运转吗?”
“我怎么知道?”
“我刚刚在杂志上看到,说大脑高速运转之后,耳朵会变红。”男生摸摸耳朵,宋棉接着说:“你看你的耳朵,现在就很红,血好像要滴出来一样。”
“书上这么说的?耳朵红就是大脑高速运转?”
“是啊!”宋棉拿了杂志给他看,又观察四周,看到一个耳朵红彤彤的人,“张定山,你的耳朵也很红耶!看来刚刚学习很认真!”张定山终于抬了头,说:“是吗?”
“你在写什么作业啊,自己买的练习啊?厉害厉害。”宋棉走过去看了看,前面的男生也说:“练习册可以给我看吗?”
张定山递给他,他翻了翻说:“这本不错。”
宋棉似有所感地说:“你是不是想买?”
“我得看看再说。”
啧,口是心非的人,宋棉认为,他第二天就会拿着本一模一样的过来了。
张定山是班级男生里面比较好的人,宋棉是这么觉得的。
首先,他保持干净。这点秒杀班里很多男生,有些人天天穿个拖鞋和短裤,那黑黢黢的腿给人观感不佳。张定山就不会这样,他总是穿着校服裤,穿着运动鞋,而且衣服也不会皱巴巴的,靠近还有皂香味,这让宋棉和他对话的时候感到安心,不需要面对其它男生冒出来胡渣的时候压住不看脸的欲望,也不会说两句话还得做表情管理免得失礼。
第二,张定山比较礼貌。宋棉常常觉得很多人是优绩主义,但张定山就不会给她这种感觉。张定山不会讲话不理人,也不会说一些奇怪的话,说一些只有男生会心一笑而对方不能理解的笑话,让人莫名感觉冒犯又尴尬,双方的沟通交流比较舒服,礼貌,正常。
一个干净又正常的男生,在这个班里的男同学里其实不是很常见的。因此宋棉对张定山印象很好,相比于其它男同学来说。
班里建了一个□□群,进群的那天,宋棉收到了张定山的好友邀请,她同意了。
“有什么事吗?”宋棉问。□□聊天框还挂着一只可爱的小猫。
“没有。”对面是朴实无华的聊天框。
“哦。”
对话就这么结束了。
宋棉对张定山的好感还来自于他是□□好友,她常常去农场里偷拿他的菜,张定山似乎没有上线过,她有时候还帮着除草,浇水呢!拿人手短,干点活交易一下,下次才能继续拿嘛。
宋棉就这么乐此不疲地做着交易。直到有一个周末,她上线之后发现,张定山把她农场里的菜偷了。
宋棉内心怒不可遏!那可是曼陀罗,她种在那里是为了摆着好看,该死的张定山。
宋棉愤怒地发消息给他:“你干嘛偷我的菜” “我那个曼陀罗种了好久,好不容易今天要收” “你还拿了几颗” “我的任务完不成了”宋棉发了个哭丧的表情。
第二天张定山才回复说:“抱歉,我在我的农场里种还给你吧,昨天家里有表弟来玩,不小心点到了。”
“好吧,我还以为你忽然开始玩这个。”
“其实我也常去你的农场。”
有点不好意思,宋棉就发了:“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是万能的,尴尬的情况下哈哈哈是一把□□。如果感觉不好意思,就发双倍的或者n倍的哈哈哈,满屏的哈哈哈只会让人无心尴尬。
“我知道。”“没关系。”
哎呀,张定山人蛮好,不介意这些。宋棉心里想着,好吧,他大概不在意,天天在家学习物理。
于是她又问:“你是不是在学习?”又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消息传来了:“没有。”过一会又发:“我没有天天学习。”
“…”
“暑假也学,小弟佩服佩服。”
“前天带表弟玩了一天,才一会没看住他,他就去玩□□了。”
“哈哈哈哈哈哈,难怪,我看你都不玩农场的”
“偶尔也会进去看看”
“我已经种了曼陀罗了,你后面可以去摘。”
“好啊!感谢你!”宋棉发了个送爱心的表情包。
过了一会对面发来:“不客气。”
在暑假的时候,宋棉常常去张定山那里进行愉快的交易,她的农场排名在好友里登顶了第一。
宋棉发了□□空间,说:“谢谢大家,多一份荣耀,多一份责任,排名越高,责任越大!”
过完暑假,宋棉打算选文科,就是历史、政治和地理。没办法,她已经在理科上投入了很多心力和时间,然而一点用处也没有,还不如文科,在早读时看了一周的历史书,宋棉就考了全班历史第一。
宋棉终于找回一点信心,原来是自己不擅长理科,那只要我选文科就行了。而且到时候也不用闻汗臭味了,想到这里,宋棉觉得这个选择下得很正确。
但是班主任不这么认为。
班主任说明了选科之后,就分发了一张小纸条,在小纸条上收集选科意向。然后,把选文科同学的座位号写在了黑板上,说:“我们班就这十二位同学选文科,请你们再好好考虑一下。”
宋棉不理解,为什么要写座位号,泄露个人隐私,话里话外像是贬低文科一样,理科就很高大上吗?她自己不也是文科生吗?
后桌男生说:“还是选理科比较好。”
宋棉说:“但是我理科学不来啊。”
宋棉仍然要选文科,像是一意孤行的战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