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2、121 ...

  •   乔奶奶骂猫

      小梨噙泪夺门而去,潇池立刻就要追去,提脚却又见春风,强又将脚顿住了。

      春风一脸温煦,噙笑将茶递与潇池。“少爷请用茶?”

      潇池“嗯”一声,接过茶盅。茶盘里尚余一碗冰酪,春风低头调弄花蜜。潇池手捧茶盅,眼却还望了门首,一会儿口碰着茶盅,“哎哟”一声,春风抬头一看,潇池手猛地一缩,几乎抛了茶盅,皱眉悄悄吐了舌头。

      春风乐得肩头发颤,咬牙暗自忍下,好一会儿才向潇池道:“小梨儿方才瞧着不受用呢,想是春风无礼,得罪了他。春风给九少爷磕头。”

      他说着双膝一弯跪下去,就磕下头来,潇池连忙搀起来。“哪儿的话,都是潇池疏于管束,惹亲戚见笑。”

      潇池就有些讪讪起来。春风反觉了不过意,真心劝道:“小梨儿年幼,闹扭是常有的事。少爷别计较,赶紧劝劝罢,去迟了伤他的心!”

      潇池听得脸上红白一阵,默默盯了门首。好一会儿,他反复迟疑,最终却又坐下了,理一理袍子、低头清了嗓子。

      “不妨事,过一会子就好了。”

      春风心中暗笑,却知劝不得了。他便识趣,撂下东西转身走开。

      春风一去,潇池立刻搁下茶盅、几步赶在门前伸头张望,待春风没影了,立刻撩袍跑了出去。

      方才耽搁许久,哪还寻见小梨?庭园四下无人,潇池忙忙踅出书馆。

      一路寻到大门首,四下冷冷清清,几位管事在账房算账,厨下几人围着聊天,再竟不见了人影。里进书斋,两名童子垂头洒扫,仔细再瞧,却都不是小梨,连春风也不见了。珍珠桥恁是寂寞。

      再往里去,更没了人影。潇池踅入后花园,空庭寂寂,鸟语萦徊,日光落影,芥尘浮在疏弱光流下,旋转飘荡。

      可去哪儿了呢……

      潇池默想,迎头正撞个老苍头,一眼瞧出潇池踟蹰,忙来相问。

      “九少爷早,可有甚么要的,说给小老儿便是!”

      “——童子丢了。”这呆话如何出口!潇池忙摆摆手,一人闷闷的又踅回书馆。

      桌上还搁着那碗冰酪。青白的瓷盏外结了一层水珠,茶却早凉了。床铺尚无人收拾,衾被胡乱堆在床上——小梨还是没回来。

      潇池长长叹一口气。恁的他身边的人总是那样爱生气?姐姐也是,现在连僮儿也是。潇池愈烦闷,胃里燥得生疼,头又一阵阵地拧起来。杵在那里想了一回,潇池忽就赌了气,抄起瓷盏一匙匙将冰酪塞在口里,一口不留,全无滋味。

      午膳免去,看看就在日昳,潇池闷坐书斋,手捧卷册。

      “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小梨恁还不回来。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也不得其正……”横竖不得其正!——他到底哪儿去了!潇池一阵烦乱,置气撂下书册。

      ——恁的就哭了,何至于呢?他一阵阵的烦闷,转头深深呼一口气,望了窗前。

      还不是他,一早搅人的梦。

      ……梦。

      ……甚么梦。血红,膻腥,满眼火光、血流铺地。血色宫苑重上心头,说书人苍老声音反复回荡,“瓜蔓抄、瓜蔓抄!”

      潇池一个激灵猛张开眼,背后一阵恶寒。

      ——瓜蔓瓜蔓,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潇池觉了心火燎侵,脚底生出恶焰,一片焦灼。他一刻也待不得了,梨儿还不回来,心底一片燎烧,他再耐不得,将心一横,牵了马径直向鹭栖楼去了。

      出门便入网巾市。南都繁华富丽、周遭摩肩继踵。街上大大小小许多铺子,有做冠帽的、有结网巾的,匠人在店铺里拿了铜锤、捻着金丝,一缕缕结着狄髻、累丝簪钏,一条窄街熙熙攘攘、密不透风。

      潇池恐怕马下伤人,下马牵行。两边街市热闹,潇池却不停留,一径绕过玄津桥,直向上元司。

      到时已在申时,各家酒楼陆续上客,远远望见鹭栖楼招牌,潇池不顾左右招揽,径直停在门前,将缰绳抛与店伙,踅入楼阁。

      客堂一片喧嚷,楼下早坐了许多客人,大堂堂倌见潇池衣着不凡,扬声唤句“贵客一位”,将人往深处引。二楼堂倌记性却好,一眼瞧出是昨夜国公府的客人,连忙上前搭话,引他上楼。

      “少爷今日来得早些,就一位么?要甚么只管吩咐,包管少爷满意!”说时面上堆起了笑。

      潇池回他一笑。“小哥客气了。请问小哥,可知昨夜那位说书的老者何在?”

      ——原来是来寻人的。

      “哟,这可不好说了……”堂倌有些为难。“那老爷爷脾气怪得很,今日痛快便来;明日不痛快便不来了。咱们可拿不准他。”

      “……如此,便不知今日来与不来了?”

      “正是。不过他若来时,必是黄昏。左不过一两个时辰,少爷可要等上一等?”

      “只得如此了。烦小哥与我寻个僻静去处,我等等便是。”潇池温文一笑。

      堂倌一阵恍惚,好一会儿才道:“小少爷可要用些甚么?昨儿那猪头还使得?那是本店名馔,少爷再来半份?”

      潇池听得皱眉,堂倌还不觉得,潇池忙道:“不必费心了。一壶鹭沉酿,一碟桂花藕,还有你们的菊叶……”

      “啊!菊花脑,黄花菊叶儿汤!”

      潇池点头,“便是这个。”

      堂倌听了忙道:“鄙店的桂儿鸭,少爷不来一份么?正好下酒……再不然烧鸭也好,当年太/祖爷爷都赞不绝口……”

      潇池听出是嫌自己点得淡薄了,于是掏出一块碎银。

      “不妨事,就依这些上。余下的,我要甚么再吩咐你。”

      堂倌瞅了银子攒一阵眉毛,一会儿喜道:“小店今日还有些荔枝,小人让他们收拾了,请少爷尝尝鲜?也抵得过了。”

      潇池听罢一笑,由堂倌去了。

      楼下客人渐渐上满,笑语喧哗,潇池独占了角落一间雅座,支颐坐等说书人。

      此时台上却是一位浓妆妇人,右手提着鼓槌、左手却擎了一对儿酒盅,正在唱曲牌。酒盅儿不时被她捻得“叮当”一响,格外清脆。那唱词倒也懂得,却不是平日弹词的腔调。潇池唤了堂倌来,堂倌说这叫【白局】,是应天府特有的唱。

      妇人此时擎了鼓槌将板鼓“叮咚”一敲,细细唱道:

      “一更更儿里,月儿照楼台。卖油郎坐青楼,观看女裙钗……”

      “我看你年纪轻轻良户人家女,为因何流落在烟花门里头来……”

      唱的是《占花魁》。堂倌陆续上菜,潇池并不举箸,只将鹭沉酿筛在紫砂钟儿里,慢慢呷了细听妇人唱。

      楼下愈热闹,人声鼎沸,几乎压过弹唱声。到“三更”,胡琴忽然停下,潇池眉头一挑,妇人擎了鼓槌向琴师低语两句。

      稍片晌,胡琴又起,却是活泼俏皮、尖细嘹亮。拉一阵,妇人忽然猛将板鼓一锤,台下骤然安静,妇人张大了眼睛尖声道:

      “哎呀!我的大狸猫呢?”

      众人正不解,妇人却又敲了板鼓,夸起她那八斤重的大狸猫来。

      她那猫儿是:“吃饭不打噎、跑路不会跌,坐象龙、行象虎,瞌睡起来不打呼。老鼠一见腿发瘫,乖乖给它当早餐。”

      潇池不由停杯瞠目,那妇人还在抱怨,究竟哪个不长眼的偷了她的猫,她要骂到明年过大冬,一年不还骂三年,三年不还骂九年。

      潇池忍声笑个不住,原来这妇人养猫全不喂食,一口剩饭儿不给吃,一早放出去,由了它东家偷、西家抢,竟是旁人帮她在养猫。如今四邻恨透了她,谁肯告诉?于是妇人更着了恼,搬了椅子跳在上面叫骂起来。

      “打鱼的偷了我的猫,三天不着鱼一条……砍柴的偷了我的猫,斧头掉在半山腰!”

      她全骂不歇,赶着还说:

      “读书人偷了我的猫,上场就把白卷交!”

      “做官的偷了我的猫,人命案子一天七八条!”

      妇人愈骂,品种竟齐全起来,潇池按着肚腹伏在案上,脸埋进肘中全抬不起,台上还骂个不歇:

      “唱戏的偷猫昏头脑,张飞大战秦叔宝,包公白娘渡鹊桥!”

      “瓷器店偷了我的猫,伙计没事动菜刀,乒乒乓乓、噼噼啪啪,俩人打得不开交!”

      妇人骂完在家人还不算,出家人也骂起来:

      “和尚偷了我的猫,铙钹袈裟当掉了;道士偷了我的猫,青天白日遇狐妖!”

      骂破天也不见人来还猫,原来猫儿往一个叫张三的狠人家里偷吃,竟给厨子一棍敲死了。这妇人的女儿将死去的猫儿拎来,妇人气得将张三一顿好骂:

      “狗心肺、老不死,绝子绝孙的老混蛋,充军充到山海关!”

      潇池哪听过这些,到最后一句,一口花雕“噗”地喷在桌上,捧了肚腹喘不过气。堂倌恰来添酒,见座上公子笑得蜷在桌上肩头直颤,他也笑道:

      “这出叫个【乔奶奶骂猫】,客观瞧着可解闷?”

      潇池勉强从肘中抬起头来,脸早笑得绯红,凤目沁出两湾泪花,一片流光,堂倌一瞧,心直漏跳一拍。

      “从没听过,倒有趣儿。”潇池一面抬手拭泪,向堂倌道。

      堂倌艰难回神,热剌剌地,勉强向潇池笑道:“公子喜欢就好,有事吩咐小的。”说完搁下酒壶,匆匆去了。

      一场热闹许久才完,楼下纷纷喝彩,落雨似的铜钱响,不知觉间天早黑了。

      妇人福身谢过转入后台,前头又上一对男女,这回唱的却是莺莺听琴。

      潇池抬头瞧了月色,戌时过半,说书人大抵不会来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2章 12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