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周五下班时,隔壁办公室的陈予瑛来找她,“有人向我打听你周末的安排。”
丁灵摘掉眼镜,揉着鼻梁苦笑道:“连你都要围剿我?”
丁灵刚参加工作时,在梅教授的授意下,学院的热心同事们轮番为她安排相亲,最过分时连院里刚毕业的博士都不放过,简直让她有些神经衰弱。
面对她“没有恋爱打算”的推辞,同事们露出些许微妙的笑容,循循善诱,“你还年轻才这么说,再等两年你自己都要急着找对象了。说到底,女孩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可惜这样劝慰她的人,自身的婚姻并不具备任何说服力。
丁灵笑了,不是未婚少女谈婚论嫁时的羞怯,而是怕嘲讽从眼角眉梢流露出来,只好用无害的笑容来掩盖不礼貌。
陈予瑛在其中是个异类。
即使是下班后聚餐闲聊,陈予瑛也从未提及任何感情婚姻相关,直到她的小腹逐渐隆起,丁灵才相当迟钝地意识到她已经结婚并且怀孕了。
陈予瑛笑:“方垣是我先生的学弟,要不是上个星期家里吃饭,我都不知道你跟他在见面呢。你给我一句话,要是对他不来电,我帮你回了他。”
丁灵并没有直接回答,她反而向陈予瑛问了一个问题,“瑛姐,你能告诉我,你是为什么决定要结婚的吗?”
她的朋友本就不多,这些年朋友陆续步入婚姻后,关系更是寡淡如水。也许是她缺乏包容心,但她实在受不了昔日研究敦煌学的好友整天吐槽老公如何不讲究卫生,婆婆如何刁钻奸猾,孩子如何可爱调皮。
朋友第三次在朋友圈晒她老公赤|裸肥腻的上半身照片时,丁灵屏蔽了她。
陈予瑛思索半晌:“你听过‘丰容’这个词吗?为了防止被关在园区里的动物抑郁丧失活力,动物园就得不断丰富园区环境,满足动物的生活情趣需求。其实人活在这世上,跟被关在园子里的动物是一样的,活着就是为了找点乐子。有很多事我都能一个人做,但和我先生一起,会发生更多意想不到的变化,因为我们是成长方式、生活经历和思考方式都完全不同的人,直到现在偶尔我都会惊讶竟然还能这么思考问题。对于搞社会学的人来说,与人建立联系这也算是丰容的一种吧,毕竟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嘛。”
“星期六是钢琴独奏会,如果你不反感的话,不如就去尝试一下?”
丁灵若有所思。
周末傍晚,方垣的车准时停在教师公寓楼下。他居然拿着一束花,惹得几个路过的女孩子频频回头看他。
“节日快乐。”
丁灵这才想起今天是妇女节。
这还是她参加工作以来过的第一个妇女节,如今她也算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妇女了,的确具有纪念意义。
百合、康乃馨与尤加利叶,高洁优雅。方垣的进退有度让她挺有好感的,如果他捧着一大把玫瑰花在楼下,她一定会拉黑此人的。她接过,“谢谢。”
“你手怎么了?”
她纤细的手指上戴着绿松石戒指,很配她今天的灰色针织衫和黑底白波点裙。只是白玉微瑕,手背上有一道已经结痂的伤口。
“被狗咬的,已经打过狂犬疫苗了,没关系。”前几天还包着纱布时更引人注目,甚至上课从不肯抬头用正眼瞧她的学生都破天荒向她搭话。她解释的话已经说得相当纯熟。
方垣前几天在外地出差,错过了献上关心的最佳时刻。此时她风轻云淡,他再凑上去献殷情只会显得多余。他开着车目视前方,“微信里都没听你说过。”
丁灵这才想起方垣跟她发过微信消息,她那会好像正在看书,嫌烦,没回复。如今好像已经过去了一星期。
她自从上班后,逐渐养成一个不爱回消息的恶习。工作的消息是硬着头皮必须处理,无关紧要的消息则放一放,放着放着就忘了。
社交应用的方便快捷,代价是个人空间被无限压缩。丁灵回国后就十分怀念只用邮件联系的方式。
那天似乎是方垣刚落地南京,给她拍了一张盐水鸭的照片。丁灵心想盐水鸭有什么可拍的,她又吃不到,放下手机没有搭理他。
所幸音乐厅很快就到了。
今天是某国际著名钢琴家的独奏音乐会。
丁灵对钢琴这种高雅的艺术向来欠缺些欣赏细胞,但她被陈予瑛的那番话打动,她若是一个人,绝不会把周六的晚上用来听音乐会,某种程度上方垣今天为她丰容了。
只是好巧不巧,两人下车时,迎面正好看见一对男女走来。
走在前的女生五官小巧精致,这张面孔不时出现在商场广告海报上,丁灵觉得有些熟悉。而落后半步的男人她更熟悉,是江既白。
去电梯的路就一条,双方碰上是难免的。丁灵从未设想过这样俗套的桥段竟会叫她遇上,今天也算是做了一回八点档电视剧的主角。
总归要笑一笑的吧?
她还没来得及笑,对面的江既白先笑了,只是笑得挺难看。
*
演奏厅里冷气开得十足,江既白却感受到一股莫名的燥热,只好解开衬衫最上方的扣子透气。
江家两姐妹从小练钢琴,本来只是闲情雅致,但那时请的家庭教师深谙竞争才是生存之道,今日表扬这个,明日鼓励那个,在两姐妹间烧起了一把火,整日在家中斗琴。
只可惜苦了江既白,正是好动的年纪却必须充当观众,还得做两个姐姐的评委。这评委做得很受气,哪个都得罪不起,他只好变着法夸两个姐姐。
江大小姐接管了江家的公司,今天忙着开会。二小姐同男友去新疆滑雪,这多出来的票就到了江既白手上。
他最近心烦意乱,连着在公司加班。直到公司众人推了老陈来支支吾吾地打听,近来对公司业务有何不满,才决定暂时放松。
杨昭跟来只是个意外。
杨昭是江家二姐妹的儿时玩伴。受姐妹俩的影响,她也一直在江既白面前以姐姐自居,颇有些颐指气使的意思,虽然她只比江既白大了两个月。
杨昭此前的十几年都不觉得江既白有何特别之处,直到他接连拿了两届世锦赛的冠军,热度接踵而来时,在众人与媒体的赞誉中,她也开始慢慢察觉江既白的好。
这么些年她很想与江既白发展一段,尤其是年近三十,事业上一直不温不火,大部分提起她也只是一个“演过很多狗血剧但叫不出名字”的印象。
上个月一位熟悉的导演邀约她出演某当红小生的妈,虽然是后妈,但她仍然感受到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
她这种快餐式演员是吃青春饭的,她从没打算要演一辈子。嫁人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些年她也不缺追求者,但无一不是冲着“娶女明星”这个名头来的,至于娶哪个女明星倒是无关紧要的。
如果能拿下森泳的代言,再制造点青梅竹马、豪门联姻的人设,后半生既有了依靠,也不愁事业更上一层楼。
只是杨昭感到江既白有些心不在焉。
演出还未正式开始,坐在前几排的两人靠得极近,偶尔耳语,他看到丁灵像是听见什么好笑的话一样,笑了起来。她应该是真的很开心,至少她在自己面前从来是不肯假以颜色的。
演出到一半时,江既白再也受不了,借口抽烟起身出去。
到底才是三月初,晚间起了些风,也不知道丁灵穿那裙子冷不冷。
演奏厅没有专门的吸烟室,江既白的烟掏出来又塞回烟盒里。
他拿出手机烦躁地滑着,想什么来什么,Z大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妇女节特刊文章,封面是十几位Z大的女性,学生和教职工都有,封面的小小一角里正是丁灵。
他点进去,往下滑了好一阵才找到丁灵的图片和采访。他一目十行扫完,原来她刚发了篇文章,怪不得这样开心。
照片是在历院前的草地上拍的,丁灵手里拿着她刚出版的书,朝着镜头微笑。江既白把那张照片点开放大看了好一阵,最后选择保存图片。
在返回前,他在微信搜索框里输入丁灵的名字,找到一篇两年前的公众号文章。那是一家出版社为她的博士论文出版造势而发的,因为都是很专业的学术问题,阅读量并不高。
只是采访那天正好赶上情人节,负责采访的小女生很具有浪漫细胞,追问她的恋爱感受。
张爱玲讲最恨有天才的女人太早结婚,丁灵也深有同感,学院里多少女老师被婚姻家庭绊住了做学术的手脚,她不愿在这个无聊的题目上浪费太多口舌。她在讲其他学术作品时语气都相当谦卑,此时可以完全凭着自己内心讲:“我觉得谈恋爱也不过如此。”
不愧是做文字工作的人,史笔如刀,作为被评价为“不过如此”的对象,江既白笑了笑。
抬头才发现演奏会已经散场,丁灵正和那男的出来往地下停车场走。想必她对那男的肯定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