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火烧“曹氏小洋楼”  ...
            
                
                
                    - 
                        
  第十八章火烧“曹氏小洋楼”(正剧)
  ——《滨海的地下烈火》之七
  一、商讨智劫“曹氏楼”
  曹风山被滨海地下党消灭之后,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笔财富是:两万多大洋、一万多铜圆、若干的金银首饰,此外,还有许多的名贵瓷器、珍惜奇石。小野井三想把这笔财富据为己有,运回日本。但是,一年多来他不敢轻举妄动。为什么?这笔财富巨大,一旦盛奉警察厅、关东州警察局发现了他的这种贪污行为,他有掉头的危险。虽然沙河口警察署有极少数人早已看破小野井三的这一企图,但是谁也不敢说。令小野井三意外的是,在他“走马上任”去旅顺的过程中竟丢了小命。浅川四郎误以为小野井三的死是由于曹风山的余党报复他造成,但是浅川四郎并不知道曹风山留的财富数额竟这样巨大。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小野井三死去之后,“曹氏小楼”藏有巨大财富的秘密就一点点被浅川四郎少佐知道了,浅川可是真要将这笔财富“归公”,以求能够“加官进爵”。
  刘宝昌获得这一情报后,立即告诉了李三,并要李三赶紧转告厉剑锋向彭忠义书记汇报。刘宝昌希望滨海地下党能劫取这笔财富,用以给滨海地下党购买武器、医药,给滨海地下党的斗争给予资金支持。经彭忠义书记同意,厉剑锋召集了“除奸支队”的部分同志开了个短会,进行研究,看如何劫取这笔财富。在会上,李三说道:“这笔财富,本来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我们应当把它夺回来!”厉剑锋问道:“李三,你能确定这笔财富在‘曹氏小洋楼’吗?”“我以脑袋担保!小野井三杀害了我的许多弟兄以后,把‘曹氏小楼’安上大铁门,把窗户上都安上铁栏杆,这笔财富不在这里,能在哪?”李三回答说。刘宝昌说道:“我在沙河口警察署摸到的情况也是这笔巨大的财富在‘曹氏小楼’。”厉剑锋说:“宝昌,你能不能与李三、何文一起到‘曹氏小楼’再观察一下,看看,我们应当如何采取行动?”刘宝昌说:“事不宜迟,明天夜里,我们三人就去观察一下,再摸摸情况。”
  第三天,厉剑锋再次召集“除奸支队”的部分成员开会,彭忠义书记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何文先发言了:“要劫取‘曹氏小楼’的财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大铁门很厚,锁头很大,锁鼻很粗,窗上是双层铁栏杆。周围是百姓住宅,稍有点动静就会被周围居民察觉。此外,‘曹氏小楼’离白岗桥‘小衙门’、东关街‘小衙门’很近,一旦惊动这两个‘小衙门’,事情就危险了。另外‘曹氏小楼’前后各有一盏路灯,很亮,不利于我们采取行动。”“这好办。用弹弓把路灯打灭,不就完了?”李三说。刘宝昌说道:“要进入这个小楼很难。只有一很小的气窗没有栏杆。只有两手抓着绳子,挺直斜侧的身子,才能从这个小窗进去。”厉剑锋说:“宝昌,看来你已经有打算了。我想再问一句,楼顶是平顶还是尖顶?”刘宝昌说道:“这栋小楼,里面基本是日本结构,但是,看外面,却是欧式结构,楼顶是平顶水泥的。”厉剑锋说:“看来,要使用倒挂钩了。”彭忠义书记说:“不能用锤子砸,就要使用大铁剪子,老虎钳子、刀子等东西了。可是,窗口那么小,怎么把财宝箱抬出来?”李三说:“那好办!装面袋子用绳顺下来。要箱子干什么?”彭忠义书记说:“好主意!装面袋子放马车上就可以了……”刘宝昌说道:“彭书记,为了迷惑敌人,最好制造纵火劫财假象,要带点汽油。”最后,彭忠义书记说:“为了安全,大家要带武器,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开火。”厉剑锋问道:“彭书记,你看哪天行动合适?”彭书记说:“最好是后天夜里,阴历三十,没有月亮……”
  二、智劫烧毁“曹氏楼”
  阴历七月三十这天夜里,一缕弯弯的月芽从东方升起。趁着夜色,借着微弱的月光,李三与何文悄悄摸到了东关街的“曹氏小楼”的近处。他两人几弹弓就把小楼前后的两盏路灯打灭。于是厉剑锋和刘宝昌也跟了上来。他们四个人,迈着轻轻的脚步,一点点地来到“曹氏小楼”的跟前。
  厉剑锋从后腰摘下倒挂钩,使劲一甩,就刮在了楼顶。刘宝昌拽了两下,发现刮的牢靠,就拽着绳子,上到“曹氏小楼”的小气窗前。他左手拽着绳子,右脚踩着窗沿,从后腰拿出一把刀子,一点点把小气窗上的玻璃油子启掉,于是他看到,小气窗的玻璃四周共有八个小丁钉在窗框上。刘宝昌将刀子插入后腰,又从后腰抽出一把钳子,将八个小丁拔掉,于是,小气窗的玻璃倒了出来。刘宝昌赶紧用右膝把玻璃挡住,防止它掉在地下发出响声。当刘宝昌把钳子插入后腰之后,就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把玻璃捏住。
  于是,刘宝昌左手拽着绳子,右手擎着玻璃,将自己的两只脚伸进了窗洞,他的身子一点一点地向窗洞里挪动。当刘宝昌半个身子进了楼里,他的腰部被窗框卡住,动不动了。在这关键的时候,厉剑锋借着微弱的月光,看到刘宝昌处于危险艰难的情景。于是,厉剑锋将第二个倒挂钩甩上楼顶,他拽着绳子迅速上到二楼小气窗前,伸手接过玻璃。这时,刘宝昌才能两手拽着绳子,挺直斜侧的身子,一点点地进到楼中。厉剑锋右手握着绳子,左手擎着玻璃,用两腿使劲夹住绳子,一点点滑下,站到了地上。他抬头一看,刘宝昌从小气窗伸着头向楼下招手。接着,在刘宝昌的接应和帮助下,李三与何文也由小气窗进到了楼里。远处马车上的另两个队员有些不放心,也来到了“曹氏小楼”下。厉剑锋盯着二楼小气窗,另两个队员手持驳壳枪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向。
  刘宝昌、何文、李三打着手电搜查了曹风山、保姆的卧室,发现里面除了桌椅床铺、被褥衣物等东西外,没见财宝箱,于是他们三人来到了地下室。在地下室,他们通过铁栏杆的空档,用手电向里一照,发现靠南墙是各种瓷器,靠北墙是奇形怪状的石头,而在靠西墙处却有两大两小的四个箱子。三人判断银圆等可能就在这四个箱子之中。他们三人费了好半天的劲,才用大铁剪把门上的锁鼻剪断。于是,三人就进了地下室。箱子上的锁比较小,而且都是铜的,因而他们三人很容易地就把锁鼻剪断。这时,他们三人发现两个大箱里满满装的银圆,一个小箱里装的是铜圆,另一个小箱装的是金银元宝和玉器首饰。
  于是,刘宝昌负责装袋子,李三负责往二楼搬运,何文负责用绳子把这些财宝袋子吊到楼下,另两个队员负责把财宝搬运到马车上。经过了一个多小时,这些银圆铜圆等基本被运到了马车上。这时,刘宝昌吩咐何文和李三将极少的一点银圆铜圆洒落在地下室和走廊上。接着,在刘宝昌的帮助下,何文和李三通过小气窗离开“曹氏小楼”,拽着绳子下到地上。
  刘宝昌来到厨房,将瓦斯开关打开一个小口,当听到“嘶嘶”声,他就赶紧来到二楼曹风山的卧室,他将一瓶汽油倒在被褥上,他划了一根火柴,往被褥上一扔,于是被褥就着了起来。他赶紧来到厕所小气窗的窗口,探身出楼,拽着绳子下到地下。这时,厉剑锋拽直绳子要把倒挂钩从楼顶抖下,刘宝昌说道:“二师兄,快走,危险!钩子不要了……”两人跑出去才十几米远,就听“曹氏小楼”中“轰”的一声巨响,窗户玻璃都震碎了,大火、浓烟从“曹氏小楼”的窗户中喷了出来。
  “除奸支队”的六个英雄,上了马车,车老板鞭子一扬,大马车朝着牧城驿车梨花的联络站急奔而去。
  三、浅川四郎望楼叹
  “曹氏小楼”或者说是“戚氏小楼”,从外观看,是欧式结构,但是,它的内部却是中日结构,甚至偏重日本住房特点,其中木质纸质门窗较多,所以一旦着起了大火,火势就会较猛。
  由于大铁门较厚,锁又较大,小日本鬼子的两辆消防车来到之后,只能从窗口往楼里喷水灭火。待大铁门打开,两个消防兵端着水枪进去,里面的东西已经几乎烧光。但是,几个消防兵心里可乐坏了,因为他们在地下室,在走廊上,发现了一些散落的银圆、铜圆。他们悄悄捡起揣入了自己的兜中。
  浅川四朗和熊大成开着摩托车来到“曹氏小楼”一看,小楼里一片黑暗的焦木,什么银圆、铜圆、金银财宝,几乎全都没了。就连那几个瓷器也都烧裂或者变得漆黑……
  浅川四郎站在楼外,“望楼兴叹”,他的一场“升官梦”破灭了。他嘴里骂着“八嘎”“九嘎”,心里恨死了曹风山的余党,他认为是曹风山的余党纵火“曹氏楼”,劫走了财宝。可是,曹氏余党到哪查?他一点线索都没有。——这个“刚愎太郎”,嘴硬,其实他就是一头猪!
  在“曹氏小楼”劫取的这笔财富,极小的一部分留给滨海地下党
  购买武器弹药,加强了“除奸支队”和“红通支队”的武装,但绝大部分都逐步转运到了南方。这对于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滨海地下党受到上级特委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