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玄宗难平安史乱 碧嫽倾心等元客 ...

  •   玄宗批准了安禄山的请求,他即刻离开长安,疾驱出关,乘船沿河而下,每走十余里就更换船夫,昼夜兼程,日行数百里,过郡县时也不下船,很快回到了范阳,就再也没回来过。
      安禄山阴蓄异志十年,感到时机成熟了,于十一月九日,突然在范阳反叛,他打出的旗号是“奉玄宗密旨,铲除奸贼杨国忠。”
      玄宗得知安禄山叛乱的消息是十一月十五日,已经过了六天了。这天旁晚,玄宗召开了宰臣会议,在大家的惊慌失措过后,讨论了对京城、河东两个要地的防卫措施,京城是没有兵的,只好在民家招募数万名男丁,别无它法。
      第二天,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即刻奔赴东京。同时,派兵抄了安府,将安禄山的二公子安庆宗以及住在京城的与安禄山有瓜葛的人尽行斩首或赐死。
      安禄山的军队渡过黄河,由河南蜂拥而来,所到地方的城镇尽皆陷落,十二月八日,就到了东京近郊。
      封常清率领着刚招募的军队迎击安禄山的大军,这些士兵都是没经过任何训练的乌合之众,就像是鸡蛋碰石头一样,一触即溃。封常清丢弃东京退到陕州。
      安禄山的大军于十二月十三日进入东京城,从他扯起反旗到入东京城,只用了三十多天的时间。
      玄宗皇帝得知东京失陷,气得浑身颤抖,他命令封常清夺回东京。
      封常清却没有执行玄宗的命令,非但没有向东京进发,而且,退到了潼关。统帅五万东征军的高仙芝也不战而退,在潼关据守。
      玄宗已经怒不可遏了:“让这两个人死!在阵中斩首!”
      十二月二十日,封常清、高仙芝在潼关伏诛。
      到了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6年正月,传来安禄山要自立为皇帝的信息。
      这天天黑了后,元客假扮的张特悄悄走进碧嫽的房间。
      “是张队长,请坐,”碧嫽站起身说。
      “碧嫽,别客气。”
      说是别客气,可碧嫽看着张队长的脸,还是放松不了。
      “叫元客,还是称呼元客听着舒服。”元客想把那张脸皮摘下来。
      “别,还是别摘下来,”碧嫽无可奈何地说,“别让人看见了。”
      元客到窗口和门边听了听,没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就在一张椅子上坐下。
      “情势怎么样了?人心惶惶的,”碧嫽问。
      “不太好,唐朝的军队都布防在边疆上,京城没有可用来作战的军队,临时招募组成的军队不堪一击。”
      “听说安禄山已经占领东京了。”
      “是,才一个多月,就占领了东京城,神速呀。”
      “这么说,要到我们这,也会用不了多长时间吧?”
      “皇上现在是用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守卫潼关。”
      “是那个当年曾经攻破石堡城,轰动京城的武将吧?”
      “是他。”
      “他能守得住吗?”
      “绝对守不住,况且,玄宗皇帝退敌心切,不分敌我实力,一味地要进攻,即使能守住也守不了。”
      “那怎么办?我们不是要……”
      “我想,我得去一趟东京。”
      “你要去东京?那个已经被安禄山占领的地方?”碧嫽不安地问。
      “是,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唐朝没有可以应对的军队。而安禄山太强大了,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从范阳打到了洛阳,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在唐朝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时候,很快,安禄山就会攻陷京城西安。现在,安禄山正在忙碌着当皇帝的事,事完后,他必然向京城进攻。所以,一定要延缓他的进攻。”
      “你是说,你要一个人去阻止安禄山二十万大军的进攻?”
      “还没到让我一个人面对安禄山二十万大军的时候,我只要面对一个人就行了。”
      碧嫽将信将疑,说:“元客,我知道你本领大,或者说,是个神仙。可是到那个危险的境地,万一要是……”
      “不会有事的,你放心。”
      “我不放心。”是的,碧嫽非常不放心,这个世界里她只认识元客,已经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
      “我一两天就会回来,你在宫里别到处乱跑,小心照顾自己。”
      “自从叛乱发生以来,皇上很少到梨园排练和娱乐,我们现在也轻松了许多。”
      “那个手镯没事吧?”元客问。
      “没事,”碧嫽伸出左手。
      元客拿住碧嫽纤细的手,感觉好柔软。他按了按上面的几个小按钮,说:“挺好。”
      “当然挺好,”碧嫽骄傲地说,“多亏了这个手镯,连那个老皇帝也没办法。”
      “看到你无恙,我很高兴。”
      “元大哥,”碧嫽轻轻地说,“我想……”
      看碧嫽欲语不言,元客说:“想什么?”
      “我想,家父和越峰过世已经有三个年头了,”碧嫽低下头说。
      “是呀,时间过得真快。”元客想起崔老元临终前的嘱托,可他眼下还不能顾及这个,他得协助唐朝阻止住安禄山,使地球人免遭战祸。
      “元客,”碧嫽忧虑地说,“元大哥,不管你成功与否,一定想着平安回来。”
      “碧嫽,会的。”
      “小妹在这等你,”碧嫽说着,流出了眼泪。
      元客不能让自己再婆婆妈妈的了,他不能让自己的私情耽误了地球人的大事,他要尽快行动。他点点头,反身出去,借着夜幕起到空中,向东京洛阳飞去。

      这天,安禄山自封为大燕皇帝,发表了改年号为圣武的公报,并在行宫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宴会。
      行宫的大殿里,安禄山的将军们已经喝得半醉了,一群胡女还在跳着胡舞。
      安禄山那巨大的身躯坐在龙坐上,他也喝了不少的酒,早把皇冠扔到一边去了。他瞪着醉醺醺的眼睛,看着胡女跳舞。
      “不好看!”安禄山突然大声喊道。
      “换一个,”史思明吩咐说。
      场上的胡女退下去了,又上来一拨,依然是胡女,只是舞跳的更妖冶了。
      “不好看!”安禄山又喊起来。
      “陛下,这些是我们胡人里跳得最好的,”史思明解释说。
      “不如唐朝的好看。”
      史思明拍两下手掌,上来一些穿唐服的女子,边歌边舞。
      安禄山眯起眼睛看了一会儿,说:“不耐看。”
      “启禀陛下,这是从洛阳城里找来的最好的歌妓。”
      “唐朝的?”
      “是,唐朝的,唐朝东京的。”
      “不如那个杨贵妃,老皇上的妃子。”
      “父皇,”安庆绪说,“父皇,我们打到西安,把那京城的皇妃子抢过来,我让她天天给你跳。”
      “你说什么?”安禄山瞪起眼睛说,“你要抢杨贵妃?他是你奶奶!”
      “我奶奶?”安庆绪惊讶地问。
      “那是孩儿的母亲,”安禄山站起身,又跪拜在地上,说,“母亲,孩儿不孝,让你受苦了,我要把那个老皇上杀了,让你天天陪在孩儿身边,为孩儿跳舞。”
      “老爹,”安庆绪也喝了很多酒,露出了些胡人原来的本色,“你妈我奶奶杨贵妃给你了,我要那个碧嫽。”安庆绪跟随安禄山进京时,在皇宫里看见过碧嫽的表演,也听弟弟安庆宗说起过。
      “谁?碧嫽?”安禄山站起身,“噢,是我送给玄宗,那个糟老头子的艺女。”
      “对。”
      “不行,”安禄山使劲摇晃着那个大脑袋,“那是我和宗儿说好了的,他没福气,要不了,让给我了,有你什么事?”
      “不行!”安庆绪有些恼怒,“她就是我的!”
      “宗儿都让给我了,怎么还能够给你呢?”
      “你给不给?”安庆绪真的怒了。
      “不给!”
      安庆绪挥拳就打了过去,可这一拳被早已有所防范的高尚架住了,高尚说:“大公子息怒,唐朝有的是美女,随你挑选。”
      “不行!我就要碧嫽!”安庆绪被史思明拖到一边,可他嘴里还在嚷嚷。
      此时,有一个将军站起来,端着一个酒杯,摇摇晃晃地拉住一个正在近前跳的舞女,说:“你把这杯酒喝下去。”
      “喝下去!喝下去!”旁边坐着的几个将军大声跟着哟喝。
      “放肆!”高尚厉声说道,“大燕帝国建国喜庆之宴,不思礼仪,成何体统!”
      几个将军停止了喧闹,注视着安禄山。
      安禄山只是看着,一言没发。
      “陛下,”高尚说,“今日喜宴时辰已晚,明日还要发兵,进军西安,好早日拿下京城,一统河山。不如庆祝宴会到此结束,早点休息。”
      “不着急,不着急,”安禄山把醉醺醺的脑袋摇晃得跟个不楞鼓似的,“明日起不来,后天发兵,后天不行,再后天发兵,不着急,不着急。”
      “陛下,不要忘了你的宏图大志。”
      “大业已建,谁说我忘了?”
      “陛下,我们离胜利还远着呢。”
      “我说高参军,对了,应该封你个丞相才对。你看今日美酒喜宴,还是尽情享受一番为好,来,干一杯。”安禄山与高尚碰杯饮酒。
      高尚见这等场面,知道再怎么劝说也是白费劲,只好作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