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4、小楼有东风 ...
-
火车驶达上海北站,婉凝从卧铺车厢出来就看到了站在站台上的黎安汐和贝麟,两人站位的距离显然在彼此的安全距离,甚至有种“左手牵右手”的亲密感。
列车员已经走到婉凝身边,客气地问,“刘太太,这几个箱子我先拿下车了?”
文琮要进陈济棠将军的军营做方案,婉凝想回沪处理公务,从婚期确定之后到现在,她已经荒于公务超一个月了。文琮不放心太太独自返程又拗不过太太的执着,只得先是给安汐电话,请她和贝麟到车站接婉凝,又请亭卫安排了卧铺车票,打点了列车警察多为照看。
婉凝指着贝麟和安汐对列车员道,“请帮我把行李放在站台上即可,家里人在那里。”
贝太太很喜欢婉凝,安汐又是初回沪的职业女性,少有朋友,常与婉凝喝下午茶,也找婉凝逛过几次街,一来二去便成了闺中好友。
安汐先是上前一步,拉住婉凝的小臂道,“这一路有没有发生好玩的事情,快给我讲讲。”
贝麟则抢嘴道,“婉婉刚回来,坐了一路的火车,老累了,你还缠着她讲故事。哎哟哎哟。”
说罢便先对列车员道了声谢谢,又提起婉凝的皮箱,道,“走罢,送你回家。”
“好。”婉凝对安汐笑笑,拉着她的小臂走在前面,小声问她,“你让带的核桃酥、荔枝糕、冰皮月饼、冰果干都带回来了,一会到车上就拿给你。你们最近怎么样呀?忙不忙?”
“挺忙的。”安汐撒娇一样地往婉凝脸前凑了凑,“你看我的小脸,是不是又瘦了一圈?”
贝麟先把皮箱放到车上,刚要走到驾驶座位就听到安汐跟婉凝撒娇的话,有些嘲笑道,“你在婉婉面前说脸小?你怎么想的?”
安汐觉得贝麟好无趣,瞪了他一下不想理他,两人坐在车子上,婉凝从随身的皮包里又拿出蜜丝佛陀的口红道,“你说的没错,这个难找的色号果然能在香港找到。”
安汐甚是吃惊,道,“你竟然还记得?我便是随口一说,你竟然真的去找了。”
贝麟坐在驾驶座位开着车,从前视镜里看到两姐妹的真情实感,心里说不清的感觉,似乎能感觉到为她们的友谊由衷欣慰,却又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欣慰,欣慰是要为何。
等她们腻歪了一会儿才清清嗓子开口道,“对了,婉婉,送你回哪里?”
婉凝和文琮婚前置了一处公寓,本是贝麟堂姐夫家的产业,托着贝麟的关系付了一半的房款,另一半每两月为一期,共十期,每期以千分之三的利息还给基金所。婚前事多,两夫妻并未完全搬入新家,又因着要回陈墓入族谱敬告祖先到庙里烧香之类,到香港之前,他们只才从陈墓回沪后在刘家大宅里住了两天而已。
婉凝有些迟疑,贝麟则又道,“听我姐说,你家近来不太平。”
婉凝的脸上写满了小疑问,爱玲一向不喜欢对贝家倾诉婆家琐事,贝麟能如此说,想来发生的事情应该可大可小。
“先把皮箱送回新家。”贝麟满意地点点头,觉得自己成功帮助婉凝躲过一场血雨腥风。
新家聘请了一位得力的中年保姆,原是陈墓老宅的家仆,后来嫁到上海,儿子长大出门上学后又投到刘府想继续帮忙,刘太太觉得这位苏妈妈很是能干又知根知底,便安排了到文琮新家照看家里,苏妈妈家又与文琮新家相近,一般做完事就回自己家也免得打扰小两口的二人世界。
车子刚驶到新家楼下,却见苏妈妈已经站在门口等候了,婉凝下了车,笑着对苏妈妈道,“怎么在这里迎着?”
“三少爷昨天就来电话说,您今天回来,想着您说不定会回这边,我就先回来收拾呢,才准备去菜场再买条鱼预备着给您做鱼汤喝,一下楼,远远看着像贝少爷的车子,就站在这里等等。我看您瘦了些,晚上再多加几个菜补一补。”
贝麟这时把皮箱从后备箱拿下来要往楼上拿,婉凝道,“你别忙了,箱子放在这里我和苏妈妈自己拿上去便是,你们快回启明罢,那边还一堆事,别在我这里忙活了。”
刚在车上时,两个小姐妹小声聊了些启明建筑事务所手头上的棘手事,一桩又一桩,着实够这两个年轻人绞尽脑汁琢磨很久。
贝麟和安汐自然不与婉凝客气见外,贝麟笑嘻嘻地对苏妈妈道,“苏妈妈,那就辛苦您啦,晚上多做几个菜给你家少奶奶好好补补身体。”
苏妈妈笑着道,“公家事多,我便不留客了,等三少爷回来了再请贝少爷黎小姐来吃吴中美食。”
才送走贝麟和安汐,婉凝和苏妈妈一人提着两只皮箱进了新家的门,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婉凝换了双舒服的鞋子,重新捋了捋头发,对苏妈妈道,“三哥的车停在楼下罢?我记不太清了。”
苏妈妈边帮她挂着风衣外套,边随口道,“在呢,我前天没事情做还重新洗了一遍。”
婉凝这时喷了两下常用的双妹香水,又从衣柜拿出另一件风衣穿上,从一个皮箱中拿出给婆婆大嫂带的伴手礼,换上更舒服的鞋子,从玄关的柜子上的珐琅盒子里拿出文琮的车钥匙,一边检查所有要拿的东西,一边对苏妈妈道,“我回大宅一趟,您帮我做个汤放在盅子里,我晚上回来饿了吃。”
言罢便出门了,没全听到苏妈妈说,“三少奶奶,还是别回去了,如今大少奶奶在家里天天搞事情,老爷太太都时不时出门躲清净。”更来不及听苏妈妈焦急补充,“更何况,外头黑压压的,就要下雨了。。。”
新家到老宅大概四十分钟车程,婉凝开了不到半小时,还没进入宅院时,远远看到大宅的三层和四层全黑着灯,一反往常灯火通明的情景。
门房见是三少爷的车子,车子刚驶近院门,便开了门,给放行,等婉凝从车子上下来,还恭恭敬敬地叫了声,“三少奶奶。”
婉凝拿了个小竹箱,里面装的是在香港买的西洋参和煲汤用的补品,进了门,管家婆才从餐厅走出来,迎着婉凝道,“三少奶奶回来啦!三少奶奶吃晚饭了吗?”
婉凝笑迎道,“爸爸妈妈在家吗?是在吃晚饭吗?”
管家婆这时略顿顿才道,“老爷去宁波公干了,太太去了林太太家白相,说是今晚不回来了。大少爷去了杭州。。。”
没等管家婆子说完,赵静怡也从餐厅走出来,还未到客厅便听到她道,“我以为是哪路贵客到了!原来是我人见人爱的三弟妹啊!”
赵静怡走到婉凝面前,上下打量一番,又坐到丝绒沙发的主座,翘着腿,真丝拖鞋险些从玉足上滑下来,叉着腰轻飘飘道,“听闻三弟留在广州有公干,还想着你也且有些日子回来,家里房间还没来得及收拾。”
婉凝温柔一笑,“不妨事,我是今天刚到,想着二婶给爸妈哥嫂带的补品有几样时兴货,早点送来煲煲汤也好的。”
赵静怡道,“这火烧火燎地尽孝心可是大大一记功劳,可惜呀,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你白跑一趟啦。哎,那个小菊呀,让陈妈妈出来帮三少奶奶拿食材。”
她言罢便有一个小丫鬟去厨房叫厨房管事陈妈妈。
婉凝便只把食材放到沙发旁的桌子上,对静怡道,“给父母和兄嫂的补品是分开放的,陈妈妈查了便知,我回来是想取几样东西,打扰大嫂用晚饭啦。”
“家里的东西,你想拿便拿;自己家里,想走便走嘛。”说着便又起身道,“我原是还在吃晚饭的,也不知道三弟妹今晚要回来,没备上你的碗筷,你若也要在家里吃饭,我让陈妈妈那这些食材再加个汤。”
“不吃了,我拿了东西便回去了。”婉凝客气对静怡说完,便往楼上走。
文琮有几个速写本落在书房,里面有些笔记和手稿要给贝麟参考,比较紧急,婉凝想着明日去启明便能带过去。卧室里没拿的衣服和物件大大小小的也装了三四个皮箱子,不知不觉时间已过九点,婉凝才一个一个箱子地往楼下搬,到了一楼才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外头雷声大作,春雨倾盆。
陈妈妈见婉凝自己搬着箱子,气愤地对站在走廊间和在客厅擦桌子的小丫头道,“你们都眼瞎了呀?让三少奶奶自己搬东西?”
“三少奶奶独立能干,搬几个箱子怎得了?且,大少奶奶也吩咐了,三少奶奶若想把家里搬空了,我们可不能做帮凶!”
什么逻辑?!
陈妈妈受不住,跑到婉凝身边帮她搬箱子。
婉凝柔声笑道,“不碍事。我自己来。”
陈妈妈心疼道,“新看着下了这么的雨,少奶奶在家里住一晚,明早雨停了再走吧。”
“不了,明早还要去处理公事。”
陈妈妈微微叹了口气,道,“其实我知道,老爷太太大少爷不愿意回来,也是为了清净清净。这家里也不知怎得,人越来越少,事却越来越多。”
婉凝无奈一笑,又道,“外头雨大,这箱子里是三少爷的本子,您帮我找件席子或者找把伞挡一挡罢。”
陈妈妈这才发现一向放在大门口伞桶里的伞都被拿走了,赶紧急匆匆地往后厨跑,“您等等我,我给您拿一把伞。”
婉凝拿陈妈妈找到的昂贵的塑料席子包裹了装着文琮手稿的箱子,又把有些漏雨的油纸伞全挡在那个皮箱子之上,安置了这个箱子又折腾了两趟才全部搬好回到车子中坐定。
她正要发动车子,见车把手上都是头发上滴下的水渍,才恍然自己淋了好些雨,可她一点都不恼,甚至有些开心:幸而她学会了开车,幸而她用自己的一些积蓄和文琮一起买了套属于他们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