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C.31 ...
-
送迟骁下楼时,天色已经彻底沉寂下来。
刚走到园区门口,迟骁的手机震动起来。
他拿出来看了一眼,是实验室一位关系不错的学姐发来的信息。
他快速浏览完,眉头微蹙,随即收起手机,带着歉意看向盛阳:“刚实验室的学姐说,导师有急事找我,让我现在去一趟学校。”
盛阳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这么晚?什么事?”
“没说清楚,只说是关于项目进展的,挺急的。”迟骁也有些无奈,他抬手揉了揉盛阳的头发,又顺势将他揽入怀中,紧紧抱了一下,声音闷闷的,“我得赶过去一趟,你早点回去休息。”
虽然有些不舍,但他知道学业和研究对迟骁的重要,他点了点头:“嗯,路上小心。”
迟骁又用力抱了他一下,仿佛要将这份温存多留存片刻,然后才松开手,转身快步朝着学校的方走去,背影很快融入了夜色中。
看着他的身影消失,才转身慢慢往回走。
迟骁赶到化学工程系的实验楼时,他的导师霍金斯教授和系里一位负责学术交流的导员已经在办公室等他了。
办公室灯火通明,气氛却带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兴奋。
“迟,你来了,快坐!”霍金斯教授是个精神矍铄的老头,见到他立刻招手,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你的那篇论文,我和几位评审都仔细看过了!”
迟骁心里一动,这篇论文是他这大半年来投入心血最多的成果,聚焦于利用一种他参与设计合成的特殊MOF材料,旨在为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再利用提供新思路。
导员接过话头,语气同样热切:“迟骁同学,你的这项工作非常出色!创新性强,数据扎实,理论模型也构建得很清晰。我们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编辑进行了初步沟通,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认为极有希望发表!”
《自然·通讯》?迟骁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这可是顶级期刊,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然而,惊喜还不止于此。
霍金斯教授接着说道:“正因为这项工作潜力巨大,刚好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的安德森教授——他是这个领域的权威,看到了我们提前发布的预印本,非常赞赏。他向我们发出邀请,希望你能尽快过去进行一次深入的学术交流,他们那边有更先进的表征设备和计算资源,可以加速后续研究的推进。”
导员补充道:“交流时间定在明天开始,为期两周期。机会非常难得,学校这边会全力支持,机票和手续我们会加急办理。你看……”
明天就走?
14天?
迟骁完全愣住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机遇近在眼前,顶级期刊的发表可能……这几乎是每个研究人员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可是……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盛阳刚才在园区路灯下看着他的样子,想到他们才刚刚和好,想到接下来半个月都见不到面……一股强烈的不舍涌上心头。
霍金斯教授看出了他的犹豫,语重心长地说:“迟,我知道这很突然。但科研就是这样,机会转瞬即逝。安德森教授的团队在这个领域是引领者,这次交流对你的研究,对你未来的学术生涯,都可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个人强烈建议你抓住这次机会。”
迟骁沉默了几秒钟。
他深知导师说得对,这次机会千载难逢。他热爱他的研究,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且,这不仅仅是他的个人荣誉,也关乎导师和学校的声誉。
内心的天平在激烈摇摆后,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恢复了平日的坚定:“教授,导员,谢谢你们。我去。”
“太好了!”霍金斯教授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就知道你不会让我们失望!今晚好好准备一下,明天上午的飞机,具体行程导员会发给你。”
从实验楼出来,已是深夜。
迟骁走在寂静的街道里,拨通了盛阳的电话。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了,那边传来盛阳带着些许睡意的、柔软的声音:“忙完了?”
听到他的声音,迟骁的心像是被泡在温水里,又软又涨,还夹杂着即将分别的酸涩。“嗯,”他应了一声,声音有些低沉,“忙完了。……我有个事要跟你说。”
“什么事?”盛阳的睡意似乎清醒了些。
“我明天要去美国,学院的一个学术交流......14天。”迟骁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陈述。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三秒,然后盛阳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惊讶:“明天啊。”
“嗯,刚确定的。导师和那边联系好的,机会很难得。”迟骁解释道,心里有些忐忑,“……对不起啊,这么突然。”
又是一段短暂的沉默。
然后,他听到盛阳轻轻呼出一口气,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淡然:“你去吧。”
他的理解和干脆,反而让迟骁更加愧疚和不舍。他靠在路边的树干上,仰头看着星空,声音不自觉地染上了浓浓的眷恋:“……早知道刚才在楼下,多抱抱你了。” 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遗憾和孩子气。
盛阳在电话那头似乎轻笑了一下,很轻,但迟骁捕捉到了。
“你只是去交流14天,又不是不回来了。”
这句话吹散了迟骁心头大部分的阴霾,他忍不住也笑了,心底软成一片。
“嗯,”他低低地应着,“我会每天给你打电话,发信息。”
“好。”
“你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别老是泡在图书馆或者机房。”
“知道了。”
“我……”迟骁还想说什么,却觉得千言万语都堵在喉咙口。
“快回去收拾东西吧,明天还要赶飞机。”盛阳适时地打断了他“……路上小心。”
“好。”迟骁答应着,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
握着发烫的手机,他看着盛阳家窗口还亮着的灯光,有点不舍,还想抱抱他。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熹。
迟骁拖着行李箱走出骑士公园公寓,靳明还在睡梦中,他留了张纸条。
让他意外的是,刚走到园区门口,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等在那里。
“你怎么来了?”迟骁又惊又喜,快步走过去。
“送你。”盛阳言简意赅,把手里提着一个纸袋递给他,“路上吃的。”
迟骁接过纸袋,里面是三明治和热咖啡,还温着。一股巨大的感动涌上心头,他放下行李箱,不顾周围偶尔路过的早起学生,用力抱住了盛阳。
“谢谢。”他在盛阳耳边低声说,手臂收得很紧。
盛阳回抱了他一下,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到了说一声。”
“嗯。”迟骁松开他,深深看了他一眼,仿佛要将他的样子刻在心里,“等我回来。”
“好。”没有过多的缠绵话语,简单的告别后,迟骁坐上了前往机场的车。他看着后视镜里盛阳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视野中。
迟骁离开后的日子,似乎和往常没什么不同,却又处处透着不同。
他依旧规律地往返于课堂、图书馆和家,三点一线。学习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
只是,在图书馆习惯性看向旁边座位时,会发现那里空着;
在食堂吃饭时,会对面的位置没有人一边抱怨英国食物一边抢他盘子里的菜;
晚上回到公寓,少了那个时不时跑来赖在他床上不肯走的粘人精,房间显得过分安静。
他收到了迟骁平安落地的信息,附带一张哈佛校园的照片。之后,几乎每天,他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收到迟骁的消息。
有时是简短的一句“刚出实验室,累瘫了”,附带一个趴倒的狗狗表情;有时是分享哈佛食堂的见闻;有时甚至会发来一段模糊的小视频,是他在和教授团队讨论时,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激烈争论的片段。
盛阳通常回复得很简洁,“嗯”、“好”、“注意休息”。
但他会反复看那些信息和视频,想象着迟骁穿着实验服,专注而自信的模样。
偶尔,在深夜独自对着电脑屏幕时,他会感觉到一丝清晰的想念,像细小的藤蔓,悄悄缠绕上心尖。他会点开迟骁的对话框,输入几个字,又删掉,最后只发过去一个句号。
迟骁总是立刻回复,哪怕那边可能是凌晨:
Chi:?
盛阳会再发一串省略号。
Chi:想我了?
迟骁直接戳破。
Sun:睡了。
盛阳果断结束对话,耳根却微微发热。
陈南南和艾儿霖有时会约他,大概是怕他一个人闷。他们一起去听了场学院音乐会,去了那家台球厅,甚至被靳明拉去看了一场毫无悬念的划艇比赛。
盛阳参与着,偶尔也会笑,但熟悉他的人能感觉到,他身上那种淡淡的疏离感,在迟骁离开后,似乎又显现了一些。
迟骁则是完全不同的节奏,像被按下了快进键。
安德森教授的团队节奏极快,讨论、实验、数据分析、模型修正……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十二个小时。
他接触到了世界最前沿的研究设备和技术思路,与顶尖的同行交流碰撞,时常迸发出新的灵感。
那篇论文,在深入交流和补充了部分哈佛这边的实验数据后,变得更加完善,投稿《自然·通讯》的希望大增。
忙碌和成就感冲淡了部分思念,但每当夜深人静,回到临时住所,疲惫涌上来时,思念就会变得格外清晰。
他会翻看手机里偷拍盛阳的照片——在图书馆睡着的侧脸,在厨房被他逗得无奈抿嘴的样子,甚至那天在浴室……他猛地打住思绪,不得不去冲个冷水澡。
他保持着每天和盛阳的联系,哪怕有时差,只能匆匆留言。
他热衷于“汇报”自己的行程,事无巨细,仿佛这样就能让对方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
他甚至在哈佛的纪念品商店,给盛阳买了一件印着哈佛徽章的卫衣,还有一个造型别致的分子结构模型钥匙扣。
在迟骁离开的第十天,一个小的插曲发生了。
盛阳在去计算机系机房的路上,偶然遇到了之前双奏项目的那位小提琴手,蔺欣欣。
她似乎刚从一场小型演出回来,还带着琴盒。她主动和盛阳打招呼,聊了几句近况,并委婉地提及,之前那件事已经被学院严肃处理,对方已经离开了剑桥。
盛阳淡淡地表示了知晓。分别时,蔺欣欣看着盛阳,眼神复杂,最终还是轻声说了一句:“盛阳,其实……那时候,我……” 她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笑了笑,“没什么,祝你一切顺利。”
盛阳点了点头,没有深究,转身离开了。他并没有把这段小插曲放在心上。
分别十天,在迟骁的强烈要求下,这是他们第一次视频。
迟骁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也许是盛阳提起这件事时过于平淡的语气。
“她跟你说什么了?”
“没什么,就说了那个人被处理了。”盛阳看着屏幕里迟骁略显疲惫的脸,如实回答。
“就这样?”迟骁追问。
盛阳察觉到了他语气里的异样,抬起眼,透过屏幕静静地看着他:“不然呢?”
他的眼神清澈而平静,没有任何闪躲。就这么一眼,迟骁心里那点刚冒头的猜忌和不安,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己小心眼的懊恼。
他抓了抓头发,语气软了下来:“盛阳,十四昼夜与晨昏,” 他隔着屏幕,用手指虚虚地碰了碰盛阳的脸,“有没有想我?”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看着屏幕里迟骁放大凑近的脸,嘴角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我的心里都是你。
也不知道怎么了,最后的几天,时间仿佛变得格外缓慢。
迟骁提前完成了交流的主要任务,归心似箭。他给盛阳发信息的频率更高了,内容也从学术汇报变成了各种倒计时和“想马上飞回去见你”的碎碎念。
盛阳虽然回复得依旧简洁,但会默默计算着时差,在迟骁那边应该是睡前的时间,主动发一句【早点休息】。
他像往常一样,在图书馆看书。只是,书页很久没有翻动。
当手机震动,显示迟骁发来“落地了,在等行李”的消息时,他合上了书,收拾好背包,离开了图书馆。
他没有回公寓,而是不自觉地走向了骑士公园的方向。
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盛阳站在骑士公园附近那家他们常去的便利店门口,看着街道的尽头。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熟悉的身影,拖着行李箱,风尘仆仆却又步伐急切地出现在视野里。迟骁也一眼就看到了他,脚步瞬间加快,几乎是跑着过来的。
“我回来了。”行李箱被随意地丢在一边,迟骁一把将盛阳紧紧抱在怀里,力道大得像是要将他揉进骨血里。
盛阳被他勒得有些喘不过气,却没有挣扎。他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个真实而炽热的拥抱。
他抬起手,轻轻地回抱住了迟骁的腰。
“怎么抱着瘦了一圈,晚上做饭给你吃。”深深地呼吸着他颈间熟悉的气息。
“好。”他那里敢回答。
他这几天几乎,天天泡在机房和图书馆里,三餐也不固定,想起来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