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 摸底考试 ...
-
青城一中的清晨总是从朗朗读书声开始。高三教学楼里弥漫着无形的压力,黑板上“距离高考还有108天”的倒计时像悬在每个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徐晏亭一如既往地提前十五分钟到校,却发现自己的座位旁已经有人了。
陆靳风正低头看着一本英文原版书,修长的手指轻轻翻过一页。晨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勾勒出精致的侧脸轮廓。他似乎完全没注意到徐晏亭的到来,或者说,根本不在意。
徐晏亭放下书包的动作比平时重了几分。
“早啊,晏亭!”周明轩风风火火地冲进教室,看到陆靳风时愣了一下,压低声音,“我去,他来这么早?装给谁看呢。”
上课铃响,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教室,神情严肃:“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下周就要进行全省摸底联考,这次考试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你们的保送推荐资格,还会作为高校夏令营选拔的重要参考。”
底下响起一片哀嚎。
“安静!”李老师敲敲讲台,“今天和明天进行考前模拟,严格按照高考时间安排。现在请大家把桌面清空,准备语文考试。”
试卷发下来,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徐晏亭很快沉浸在做题中。他是天生的学霸,思路清晰,速度极快,不到一个小时就已经写到大作文。
题目很应景:“以‘春风不解意’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
徐晏亭略作思考,笔下已有章法。他以议论文入手,探讨春风作为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的关联,引经据典,从“春风又绿江南岸”到“春风拂槛露华浓”,层层递进,最后升华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写完检查一遍,他颇为满意。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还有半小时才交卷。
余光瞥见旁边的陆靳风,他居然已经放下了笔,正悠闲地转着笔玩。试卷整齐地叠在桌角,作文格写得满满当当。
这么快?徐晏亭微微皱眉。要么是胡乱写的,要么就是...
下课铃响,大家交完试卷,顿时炸开了锅。
“作文题好难啊,我差点没写完!” “古诗文默写居然考了《滕王阁序》,要命!” “选择题最后一题你们选什么?我选的C...”
周明轩转过身来:“晏亭,作文你写的什么体裁?我写了散文,不知道偏题没有。”
“议论文。”徐晏亭简短地回答,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陆靳风。对方正戴着耳机看窗外,完全置身事外。
下午数学模拟考,难度明显加大。最后一道函数压轴题极其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数学思想才能解答。
徐晏亭全神贯注,在草稿纸上飞快演算。当他终于解出答案,长舒一口气时,发现陆靳风又一次提前完成了试卷。
这次陆靳风没有转笔,而是拿出一本厚厚的英文书看了起来。察觉到徐晏亭的目光,他头也不抬,只是唇角微微上扬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挑衅。赤裸裸的挑衅。
徐晏亭收回目光,检查了一遍试卷,提前五分钟交卷走出教室。
走廊上,他靠在栏杆边深呼吸。春风吹拂着他的面颊,带来远处操场上体育生的训练声。
“怎么,班长也有压力了?”一个清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徐晏亭没有回头:“比不上转学生轻松。”
陆靳风走到他身边,同样靠在栏杆上。两人并肩看着楼下往来的人群,一时无话。
“青城的春天比首都来得早。”陆靳风突然说,“风也更柔和一些。”
徐晏亭侧头看他。此时的陆靳风收起了那副漫不经心的表情,眼中有一丝难以捕捉的...落寞?
但只是一瞬间,那种表情就消失了,重新被惯有的淡漠取代。
“最后一题,答案是多少?”徐晏亭突然问。
陆靳风挑眉:“现在对答案?不像班长的风格啊。”
“只是好奇你的解题思路。” “参数分离,数形结合,最后用柯西不等式放缩。”陆靳风轻描淡写地说,“答案应该是2。” 徐晏亭心中一震。和他的解法完全不一样,但答案相同。
“你的方法呢?”陆靳风反问。 “求导,找极值点,构造函数模型。”徐晏亭简短回答。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
“有意思。”陆靳风轻笑一声,“看来这次摸底考试不会无聊了。”
第二天的理综和英语考试同样紧张。理综试卷题量大、难度高,很多同学直到交卷铃响还在拼命答题。英语听力后的阅读题涉及大量专业词汇,作文题目更是抽象——“The Wind of Change”。(变化之风)
考试全部结束后,全班人都像脱了一层皮,瘫在座位上哀嚎。
“完了完了,这次数学铁定不及格!” “理综那个物理最后一道大题你们做出来了吗?我连题目都没看懂!” “英语作文写的什么?我瞎编了一篇关于科技改变的...”
周明轩转过身来,哭丧着脸:“晏亭,我感觉这次要跌出年级前十了。你呢?肯定还是稳坐第一吧?”
徐晏亭还没回答,就听见旁边传来一声轻笑。陆靳风正慢条斯理地整理书包,似乎觉得周明轩的话很可笑。
“你笑什么?”周明轩有些不悦。
“没什么。”陆靳风拉上书包拉链,“只是觉得,有些人总是太早下定论。”
“你什么意思?”周明轩站起来,声音提高了八度。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他们。
徐晏亭按住周明轩的肩膀:“明轩,冷静。”
陆靳风却已经背起书包,漫不经心地走向教室门口。在门前他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徐晏亭一眼:
“班长,考试成绩见分晓。”
三天后,成绩公布。
课间操时间,全校学生聚集在操场,校长亲自宣布这次模拟考的成绩和排名。
“下面宣布高三年级前十名。”教务主任拿着名单,声音通过喇叭传遍操场,“第十名,高三二班,王雨晴,总分689;第九名,高三一班,周明轩,总分691...”
周明轩松了一口气:“好险,差点掉出前十。”
徐晏亭拍拍他的肩膀:“恭喜。”
“接下来是前三名。”主任清清嗓子,“第三名,高三一班,徐晏亭,总分718!”
全场哗然。徐晏亭居然只得了第三?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徐晏亭本人也愣住了。718分已经很高,但按照往常,这个分数足够拿第一了。
周明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晏亭你怎么可能第三?”
主任继续宣布:“第二名,高三一班,陆靳风,总分723!”
“什么?!”周明轩直接跳了起来,“转学生第二?723分?比晏亭高5分?”
全场沸腾了。一个转学生,刚来就考了723分,这是什么概念?
徐晏亭的手在身侧悄悄握紧。他看向不远处的陆靳风,对方依然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似乎这个惊人的成绩与他无关。
“安静!安静!”主任大声维持秩序,“现在宣布第一名——”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还有比723分更高的?这不可能!
“第一名,高三一班,徐晏亭和陆靳风,并列第一,总分726!”
全场静默了一秒,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喧哗。
“并列第一?726分?破校记录了吧!” “他们两个都是726?怎么做到的?” “徐晏亭最后不是718吗?怎么变成726了?”
主任解释道:“经过复核,徐晏亭同学的数学试卷最后一题有误判,更正后增加8分,总分726。陆靳风同学同样726分,并列年级第一!”
人群炸开了锅。徐晏亭和陆靳风隔着人群对视,一个眼神复杂,一个意味深长。
回到教室,李老师高兴得合不拢嘴:“恭喜徐晏亭和陆靳风同学并列第一!为我们班争光了!特别是陆靳风同学,刚转学来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同学们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道贺,但两人都没有太多表情。
下课後,周明轩兴奋地搂住徐晏亭:“太好了晏亭!还是第一!我就说没人能超越你!”
徐晏亭却目光投向窗外。陆靳风正独自一人走向校门,背影在春风中显得有些孤单。
“他最后一题用的什么方法?”徐晏亭突然问。
“啊?谁?陆靳风吗?”周明轩挠挠头,“我听数学老师说,他用了好几种解法,有一种甚至是大学高等数学的方法,但过程完全正确。批卷老师一开始没看懂,后来请教了大学教授才给的分。”
徐晏亭沉默了片刻,突然抓起书包:“明轩,我有点事,先走了。”
他快步下楼,在校门口追上了陆靳风。
“等一下。”
陆靳风转过身,春风拂起他额前的碎发:“班长有事?”
“最后一题,你用了高等数学的方法?” “嗯,拉格朗日乘数法。”陆靳风语气平淡,“超纲了,本来不该给分。但规则没说不能用大学方法,所以就给了。”
徐晏亭直视他的眼睛:“为什么不用高中方法?你明明会。”
陆靳风轻笑一声,桃花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因为我想看看,这里的老师够不够水平看懂。”
好狂的口气。但徐晏亭不得不承认,对方有狂的资本。
“下次考试,我会赢你。”徐晏亭一字一顿地说。
陆靳风挑眉:“期待你的表现,班长。”
黑色劳斯莱斯幻影缓缓驶来,陆靳风拉开车门,突然回头:
“对了,你的作文写得不错。只是...”
“只是什么?” “春风不解意,何故乱人心。”陆靳风念出他作文中的句子,眼中有什么情绪一闪而过,“太理性了,缺少一点人情味。”
车门关上,豪车无声驶离。
徐晏亭站在原地,春风拂面,却带着一丝凉意。
陆靳风,你到底是什么人?
春风不解意,何故乱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