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武汉的热,是那种无处可逃的闷热。
一到夏天,整个武汉就像被扣在一个大蒸笼里。早上太阳刚一露头,热气就跟着来了。不是那种干爽的热,是湿漉漉的热,空气里都能拧出水来。走在街上,不一会儿衣服就贴在身上,黏糊糊的,难受得很。
柏油马路被晒得发软,踩上去鞋底都要粘掉。汽车驶过,带起一阵热风,扑在人脸上,更是燥热难当。路旁的树叶子都耷拉着,蔫头蔫脑的,像是也被热得没了精神。知了倒是叫得欢实,一声接一声,没完没了,叫得人心烦意乱。
中午时分,街上的人就少了。大家都躲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吹空调吃西瓜。外卖小哥最是辛苦,顶着大太阳穿街走巷,汗水顺着下巴滴答滴答地落。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像是抹了一层油。
下午三四点钟,是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候。热气从地面往上蒸,从天空往下压,人在中间,简直喘不过气来。老人们摇着蒲扇,坐在树荫下乘凉。其实扇出来的风也是热的,但总比没有强。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话题总离不开这天气。
“热死个人喽,比往年还要热。” “是啊,空调都不敢关,电费吓死人。”
傍晚,太阳落下去了,但热气一点没散。地面还在往外散发着白天吸收的热量,整个城市就像一块刚出炉的烤红薯,外皮凉了,里头还烫着呢。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做饭,炒菜声、油烟味从窗户里飘出来,混在热空气中,更添了几分燥热。
武汉人有自己的消暑法子。最受欢迎的是绿豆汤,煮得烂烂的,放凉了喝,解暑又解渴。还有酸梅汤,酸甜可口,生津止渴。晚上睡觉前,很多人会冲个凉水澡,但不过一会儿,又是一身汗。
夜里也凉快不到哪儿去。空调外机嗡嗡地响个不停,窗户里透出凉气。有的人家舍不得整夜开空调,就把竹床搬到天台上睡。躺在那儿,能看见天上的星星,偶尔有微风吹过,算是夏日里的一点慰藉。
最怕的是停电。一停电,空调风扇都歇菜,那才叫难受。大人孩子都坐不住,只好拿着扇子不停地扇。这时候,邻里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谁家有发电机,谁家空调还能用,大家都挤过去,凑合着过一夜。
武汉的夏天还少不了暴雨。往往是闷热了好几天,突然就来一场倾盆大雨。雨点砸在地上,激起一片白茫茫的水汽。下雨时能凉快一会儿,但雨一停,水汽往上蒸,反而更加闷热难当。雨水积在低洼处,形成一个个水坑,汽车驶过,溅起老高的水花。
在这样的天气里,人的脾气也容易暴躁。一点小事就能吵起来,街上时常能看到有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争得面红耳赤。但吵完了,往往又互相理解地笑笑:“太热了,火气大。”
沿街的小卖部生意最好。冰柜里塞满了各式冰棍和冷饮,老板忙得满头大汗,收钱找零,手上不停。孩子们攥着零花钱,趴在冰柜前挑来挑去,最后心满意足地举着冰棍跑开。
公园里的游泳池人满为患,像是下饺子一样。大家挤在水里,不是为了游泳,就是为了图个凉快。小孩子们玩得最欢,扑腾来扑腾去,溅起无数水花。
武汉的夏天漫长,从五月一直热到十月。当地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天气,甚至还能苦中作乐。他们会说:“出出汗好,排毒。”或者:“热就热吧,总比冬天冷得发抖强。”
其实,武汉的冬天也不好过。潮湿寒冷,没有暖气,屋里屋外一样冷。但那是另一个季节的故事了。夏天里,人们只会抱怨热,不会想起冷的好。
如今,空调越来越普及,夏天似乎好过了一些。但电费单子来时,还是让人咋舌。而且,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容易得“空调病”,头疼脑热,浑身不舒服。
所以,很多老人还是坚持用传统方式消暑。一把蒲扇,一碗绿豆汤,一张竹床,就是他们的一夏。他们常说:“心静自然凉。”但年轻人往往做不到,还是依赖空调和冰箱。
武汉的夏天,年复一年,总是这么热。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年复一年地适应着,抱怨着,却也离不开这座城市。因为除了热,武汉还有太多让人留恋的东西:热干面的香气,东湖的荷花,江滩的晚风,以及那些在炎热中依然努力生活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