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崇祯三年五月
朱徽娓知道孙承宗现在忙着收复被皇太极占下的遵化、迁安、永平、滦州这四个地方。没空理会袁崇焕的事情,而袁崇焕现在正被朝廷的阉党弹劾着,朱徽娓觉得历史可能要重演了,而她什么都改变不了。
朱徽娓正兀自在坤宁宫西殿心烦意乱着,手下的大宫女苗芳苓进来跟她说了个好消息,说之前种在西殿墙角的芙蓉花开出花苞来了。
距离杨鹤拿到花种已经过去一年了,在那之后朱徽娓一直经营着自己热爱种植的人设,西殿的众人无论是宫女还是宦官,朱徽娓或多或少都交给了他们一些蔬菜或花卉种子去种。
在西殿众人中,她最满意的还是杨鹤。
杨鹤虽然年纪轻,但做事情认真仔细,交代给他的事情他都有在用心去完成,不会因为吩咐他事情的只是两岁的小孩就敷衍了事。
之前杨鹤拿到花种后,虽有把它种土里,朱徽娓也有去看过几次,但花种发芽长成的速度太慢了。杨鹤知道花种从细芽到小苗再到开花的时间也要好几年,于是是去御花园的管事那里直接要了几株已经培育好的小花苗来种。
现在西殿秋千西北方向的大片空地旁边的靠墙角落上就放着那几株花苗,虽然之后朱徽娓刻意的表现出对种花已经没什么兴趣的样子。杨鹤还是耐住了性子,每天都去浇花除草。
朱徽娓表现出不喜欢花草,转而对种植蔬果感兴趣后,西殿众人陆陆续续的都没再管之前朱徽娓交给他们的花种,转而开始学起如何种蔬果。
朱徽娓看在眼里,不动声色,但西殿诸人的表现和心性她都有记在心里。她在心里给宫人们列了张表格悄悄打分。
因为许多人都放弃种花了,杨鹤这个虽然只有十岁,却耐心坚持的人才会让她格外印象深刻。
终于,历时一年左右,杨鹤放在西殿墙角边的芙蓉花苗结出了小小的花苞出来。
朱徽娓今天虽正心烦意乱着,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高兴,亲自走去西北角的墙边看了那株长出小花苞的花苗。
“近日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了,不出意外的话,旁边其他品种的花在七八月份也会陆续开起来的。”杨鹤见到公主过来,忙恭敬跟她说道。
“嗯”朱徽娓点点头,对杨鹤很满意,她宫里终于也有可用之人了。
之前虽然朱徽娓也看中了几个较为满意的宫人,但是他们身后势力错中复杂,朱徽娓不敢用。
只有杨鹤这种小孩子,年岁太小了,司礼监的大太监们暂时还看不上他。
杨鹤认的师傅也只是个礼心堂内看烛火的太监,虽然是六品太监,品级较高,但那是因为他运气比较好。他当值的十年内死了万历和天启两任皇帝,按照旧制升了两级罢了。杨鹤的师傅感觉也没去搞拉帮结派那一套,感觉还是比较老实的。
朱徽娓对于能早早遇到这种心性好,背景简单,可以对她纯粹的忠心的人,那是十分高兴的。
之前朱徽娓虽然有把土豆混在蔬果中给西殿众人,让他们去栽种,但西殿的宫人要不然就是对土豆这种不怎么好吃的蔬果不重视,敷衍了事的把它们整个埋在地里就不管,反而对其他较好吃的蔬菜细心照看。
要不然就是虽然态度很好,很认真仔细的在种土豆了,但对种植方法不熟悉,只自己摸索着种,把它如芋头那样种在比较湿润的土地里,朱徽娓看了大为摇头。
只有杨鹤,认真去问了御膳司之前负责种植土豆的人,了解了土豆的种植方法后,按照别人教的,等土豆发芽后,再切成小块种地里。
在发芽期需要大量水的时候才多浇些水,其他时候保持土囊的干燥。
去年秋天的时候,杨鹤报上来之前种下的土豆已经收获了,朱徽娓还按捺着欣喜去看过那些刚从地里挖出的土豆。
她虽然当时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按例给了些赏赐后让杨鹤今年再种一些,让他多练习下怎么种植。虽然那时候朱徽娓表现得不在意,但其实她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了。
也终于把杨鹤这个人重重的打上了重点关注符号。
现在是五月份,杨鹤种的芙蓉花苗开出了小花苞,新一年的土豆种植也可以开始了。
朱徽娓现在没表现出对土豆的特别关注,想等自己年纪大一些后再向帝后讨几亩地来种蔬果,现在自己年纪太小了。在自己宫内小打小闹作为兴趣捣鼓这些还说得过去。
至少要等到她五六岁,能说清楚话,能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后。她想求帝后在京城给她几亩地,进而让自己的宫人发现出土豆亩产高这个秘密,之后才能顺理成章的推广土豆这个救命粮种。
但在三岁到六岁这两三年时间,她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只让光阴白白流失。她在让宫人去给她搜罗蔬果种子的时候,顺便要求苗芳苓给她弄一些棉花种子过来。
衣食住行,食物方面解决了,衣服方面也要关注起来。现在她还没有大片的土地,不能大肆种植土豆。所以趁着这个时间,朱徽娓要把轧棉机、纺棉机做出来。
明末小冰河时期年平均温度下降,毛衣这种保暖性强的东西越早做出来越好。
轧棉机是把棉花里的棉籽快速挑出的机器,轧棉机发明出来前,棉花里面的籽都是要靠人工一个个的去挑出来的,工作效率奇慢无比。
但如果有了后世的轧棉机,一个机器一天挑出棉籽的工作量能抵得上人工慢慢挑几个月的。
朱徽娓要靠前世的记忆把轧棉机做出来,这样能省很多人工,效率也可以成倍的加快。
效率快了,毛衣的成本才能降下来。
朱徽娓之前有吩咐西殿宫人去栽棉花,最近西殿里的人对于朱徽娓吩咐他们去种奇奇怪怪的东西都有些免疫了,只要按公主的吩咐去做就好。
做成了有奖赏,就算完不成也不会有处罚,公主只会把事情交代给另一个人去做罢了。
朱徽娓做在桌前涂涂改改的画轧棉机雏形,觉得差不多了,才又叹了口气,她又要在众人面前营造新爱好了。
幸好她现在的身份是嫡长女而不是嫡长子,帝后觉得公主爱种植发展新爱好也不是什么大事,让他那个太子弟弟去做这些试试,崇祯皇帝可害怕再出一个像他皇兄天启帝那样只专注做木工活,连朝政都不顾的皇帝了。
她觉得自己的新爱好可能会引起崇祯的警觉,没办法,图纸她大概画出来了,要试做轧棉机的第二步就是鼓捣木工活啊,这避不过去。
幸好她只是公主不是太子,希望崇祯帝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阻止她鼓捣这些。
轧棉机、纺棉机这些东西就只有小时候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才有空捣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