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入冬 ...
-
秋末冬至,时光荏苒,光阴不再。
入冬的小巷子里总是洒满了孩童的欢乐。那充满童真意味的雪人遍布在了家家户户的门前,如同孩子们的守门神守护着他们的乐趣。
还有那漫山遍野的白雪,仿佛世间万物都在她怀抱下的白雪,形成的一幕幕雪景,总是令人心生向往。
似乎,在寒冷难耐的冬天,只有洁白无暇的白雪,成了人们最大的安慰。
叶冉住在离大学不远处的安北巷,或许是因为那里比较安静,或是因为离学校近十分方便,可能都有,总之离开了父母庇护的她,很乐意独自一人居住在安静的弄堂里,完成她的学业,过上完全属于她自己的人生。
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是她从小就有的想法。可能因为她家庭的缘故,在高考之前,她一直都是父母听话的乖女儿,长辈说东,绝不会往西,更别提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上学,考试,学习琴棋书画,无一不是在母亲的要求下完成的,她十八年来仅有一次的自我就是在高考前,对她母亲说:“大学我想报考安北美术学院。”她语气平淡,好像没有丝毫的感情掺杂在里面,也没有害怕被拒绝的怯懦,就是淡淡地说出了她的想法,宛如一个没有情绪的,对一切无所谓的机器人。
那是她第一次说出自己想法,也是她母亲第一次对她生气——母亲严肃又带怒气的神情,是她第一次见到,她绝不会忘记当时母亲对她说的每一个字:“叶冉,相信妈妈,去安北科技学院,妈妈可以去那陪着你,照顾你,也可以辅助你的学业,等你以后工作了就可以直接来爸爸的企业工作。”母亲的眉头微蹙,脸上的皱纹又加深了,好像头上的白头发也多了几根,叶冉第一次这么仔细观察母亲的面容。
但叶冉摇头表示拒绝,依旧坚持去安北美院的想法,母亲也终于生气了,眉头紧蹙:“好啊,叶冉,你长大了,翅膀硬了!妈妈的话都不听了,行,你去!我绝对不会管你的!”取而代之的便是妈妈摔门而去的声音。
从那以后,母亲再没和叶冉说过一句话。
于是乎,叶冉填了高考志愿,来到了安北美院。她的母亲也同当初说的话般决计不再管她,但还是私底下让她父亲给了她一张银行卡。
叶冉性格孤僻,高冷,对一切表示无所谓的态度也是在她的家庭里潜移默化般形成的。
家庭环境优越,父母都是科研者,母亲因为她就不再做那份工作,一心一意投入到对叶冉的教育上。从小她就被母亲告知不用担心一切,只用好好学习,将来投身于科学研究就行。耳濡目染之下,叶冉就走上了科研之路。
从小就没有社交圈,没有娱乐生活,只有书与纪录片相伴,但叶冉也不以为意,以至于她不爱说话,没有自我的想法,只知道学习。尽管身边的同学大部分在讨论二次元,娱乐圈,虽说也曾想拉她入圈,但都被她“除了学习,对其他事物均不感兴趣”的高冷之气劝退了。
到底是什么时候走上了绘画的道路呢?叶冉回想起来,想到好像是高一美术作品展览上的那幅——《冬夜之花》 201。
叶冉至今不认识那位启迪她步入艺术殿堂的同学,甚至连性别也不清楚,只知道是比她高一届的1班同学。
但这些对她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明白了热衷于一件事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自己灰色线条的人生里填上了五彩斑斓的颜色,让自己仿佛不再置身于日复一日的流水线上迷茫,而是竭尽所能的去触及自己的心之所向。
于是,叶冉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投入到了绘画中去,但她并没有告诉她的母亲,也许她也觉得说出来不重要吧。
至那之后她依旧做着“乖乖女”,但也在坚持着她的热爱,起码这是对于她来说有意义的事情。
转眼间到了大学,她也依旧在坚持,不顾父母反对的坚持,这也让她尝到了甜头。叶冉坐着伸了伸懒腰,望着窗外在飘落的雪花,心想着:原来这就是独立的感觉吗,好像还不错。
叶冉望着窗外的雪景出了神,在雪逐渐停下后才想起来今天还要交油画作业,是有关于“雪”的作业。
她嘴角轻挑,自然是觉得这项作业手到擒来,而后便将眼前暮色之下的雪景挥笔画下。
雪止云去,落日余晖拂下一层夕阳的金黄涂在那厚厚的雪层上,一轮新月在暮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皎洁,月畔那几颗白星作为点缀,倒让这幅景象愈加惹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