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chapter 1 ...

  •   随笔,一些设定堆出来的东西
      (1)
      我叫绣球,这是一个傻气的名字。

      就在昨天,我还是红心区第一科研所附属学院里再普通不过的一名学生,每天为测验、纪律分和就业前景而担忧。

      现在我依旧待在,或者说困在实验研究所,但全世界都不一样了。

      我的生活也全变了。

      昨天是紧张而恬静的,现在只剩下了压在心底不敢表露的紧张和危机感。

      废土圈爆发了变异病毒,它不同于以往研究所研究或没研究过的任何疫病,这种疫病只传染人类,只要感染者咬一口正常人类,那么正常人类就会直接被同化(补充说明:目前只发现了这一种传染方法)。
      染上的第一刻症状就是失明,伴随着不定程度的耳鸣、流鼻血,这些都是第一阶段的症状。第二阶段开始失忆。第三阶段皮肤变成青蓝色,脸颊、额头之类的地方冒出带血丝的鳞片。第四阶段的人将会随时被一个名叫“莫阿拉”(至少听起来是这三个字)的生命或者说意识操控,而不被莫阿拉操控的感染者将会发狂的撕咬企图传染没有感染的人,依旧是为莫阿拉卖命。

      以上资料是我的学姐、研究院的骄傲松枝女士冒生命危险总结出来的。

      这一段文字是所有研究员和学院学生必须记住的,语言不同以往的没那么官方,一是情况紧急没怎么用书面语,也没什么专业名词好来说明“莫阿拉”——因为它实在前所未有。

      二是经我这不争气的脑子,就更口语化了。

      在今天之前,研究院一直在紧赶慢赶研究莫阿拉的疫苗,并且广撒网般地寻找抗体。

      今天则不同了。废土圈从内到外分为等环宽的十环,一环最外,“红心”十环在最中心。莫阿拉传播速度很快,已经从刚发现时所在的一环奔袭到并攻破了九环,马上就要杀进红心区。

      红心区是整个废土圈的政治经济中心,是这片土地名副其实的心脏。如果红心区也完了,那整个废土圈就真完了。

      以我拙见,废土圈马上就要“真完了”。

      在研究院那催发英雄主义的口号下,我们几乎已经做好了死于抵抗“莫阿拉”的前线的准备。如果军队和防化兵都倒在了外围,那么紧接着就是我们。

      研究院的所有成年人都在告诉我们这些学院生,“你们是孩子,我们会倒在你们前面,而你们不会。你们是抗击‘莫阿拉’最后的希望,我们将尽全力保住你们……”诸如此类云云。

      但是我私下和朋友黄毛青钱儿、女同学阿紫交头接耳时说的却是“覆巢之下无完卵”。

      青钱儿证件名是青钱,研究所学院航天驾驶培养社的学生,大概是给以后高精度航天或太空飞行器驾驶者做预备役的(当然,就莫阿拉现在的发展状况来看很难有以后)。

      阿紫证件名紫菀,研究所学院大名鼎鼎风光无限百年不遇(…)的天才。她从进学院起就展露出惊人的天赋,连跳好几级才跟我和青钱儿是同级生。

      现在他们从我的同学变成了我的战友。

      学院早已经停了所有的课,改成临时抱佛脚的军事训练。校园里的风意外地很轻松,遮住了被冷汗浸湿的额发和颤抖的嘴唇。

      由于一批幸存者撤进了红心区,原本就繁华拥挤的首都现在一眼望去都是人。研究院依例接纳了一部分,所以我们的学院同一个年级的五六百个学生只能简单分成男女两边,做成层层堆叠的大通铺塞进两间多媒体教室里,有实在挤不下的就在走廊搭床架或者打地铺。

      今天是五月十四日,冲天的绝望差点让大家揭竿而起,领导部门令人失望的应急备案拿出一个否决一个,只有心理疏导可谓功勋卓著。

      到现在还只有游行没有暴/乱,其他部门应该跪谢心理疏导工作的所有相关工作人员。

      我、青钱儿、阿紫都没挤得进棺材盒一样的通铺,不过也好,外面的地铺好歹能敞亮那么一丁点儿。

      外面就分不开男女了,因为太挤太乱。

      通铺区乱象可谓是迭起,之前在宿舍的时候玩再嗨顶多是搞点违禁物品再深夜蹦个迪(可能会被宿管吊起来打),现在呢,各种yin乱,酒精超标,比如我们高等二年级男通铺的空气中就都是酒精的刺鼻味儿,闻一口都容易呛死。

      今天早上大概八点多的时候,青钱儿对阿紫坦白他喜欢了阿紫三年了,阿紫似乎觉得这个关头了,不需要她所崇尚的什么绝对理智了,竟然也同意了。对此我已麻木。令我庆幸的是他们没有做太出格的事情,如果一直接吻不算太出格的话,恕我感到反胃。

      我的醉生梦死不在这个层面儿上,我跟几个同级男生和一个高等三的女生打了几把牌,没甚趣儿,又跟他们打赌红心区能撑几天,高等三那个高个子女生(我后来知道她叫白塔)说顶多三天,同级的一个男生说一周,另一个说研究所可能会多撑几天,但也撑不了多久。

      在不肯表露的恐惧下我们度日如年,几乎是撑过这段可能是最后时光的上午,下午时大家发现好像短时间内还不会死,于是气氛和现象得已好转了一点儿。

      我们一群年纪大一点儿的学生继续接受应急逃生训练(上午训练因为那个噩耗而取消了),结束后我们看到有红心区原居民在为撤进来的幸存者做类似施粥的事情,非官方的,在校外,这种时候这种自发的自然的和衷共济或许真的有用。

      群策群力嘛,阿紫提出要去,她要去那么青钱儿老兄自然也去,他俩都去了那我没什么不去的理由,学院放了行,还又组织了一些学生,其中包括我旁边儿一直在【哔——】的两个人,以及我的那几个“牌友”。
      一旦忙起来了似乎精神真的能从绝望的极点中释放出来,虽然看着那些几乎是难民的幸存者很煎熬吧,但毕竟我们是在救人,好歹比醉生梦死能让人感到实撑点儿。

      一直到五六点钟的点儿了,天阴沉沉的但敷了一层云霞,幸存者才从分发点散开了一大部分。

      那个叫白塔的姑娘居然露出了微笑(她之前可是最悲观的那个),我感觉紧绷的嘴角也松了松,白塔说这云彩啊霞光啊是吉兆,还说我们有天佑。

      阿紫不置可否,但是似乎也高兴了点,即使她的理智和过人的判断力告诉她现在的情况没什么可乐观的。

      我从所剩无几的分发食物里挑了点胡乱塞进嘴里,饿得气若游丝的一群乞丐样的学生如是效仿。
      这种末日的大环境下任何并非出于癫狂的快乐都是一种绝处逢生。

      阿紫靠在沿角生满杂草的铁丝网上往嘴里塞着压缩饼干,“据说——我也确实亲眼所见,研究院长久以来就有粮食储备,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封闭。”不知道阿紫怎么做到吃着东西打官腔说话还这么清晰的。

      她咽下了那口东西,又提起话头说:“从莫阿拉杀出来开始,研究院除了搞疫苗就是冬眠前一样地屯粮,如果只喂本院的这千八百人应该足够撑到整个红心圈都陷落的时候,确保大家不会在感染之前先死于饥荒…”

      一个长发的略微年长的姑娘吐了个烟圈,满口不屑地打断:“怎么跟个研究院的小劝导员似的。死都是死,还管研究院那些屁话做什么啊?”

      本来各自瘫在分发点旁边儿的学生都不想再说什么话有什么动作(问就是累的要死,我现在腰感觉挨了七八百次腰斩),听夹着烟的长发女孩这么嘲讽研究院,有人诈尸起来暗暗附和,有人复活起来看戏。我感觉事情的发展有些不对头了。

      阿紫绞着自己的手指,同样很冲地对长发姑娘嚷嚷道:“研究院不是没干过欺上瞒下的损事儿,但可巧这回不是,之前我跟着他们搞疫苗帮着记屯粮账时恰巧看到过。”

      长发姑娘越到我身前,作势要打架一样,朝阿紫靠着的铁丝网那里踉踉跄跄地走过去。我才看到她一派斑驳的衬衫背后面用粗黑记号笔写着“生命科学研究仓 明黛”。

      我认得她了,她面颊凹陷灰头土脸,我才没看出她是那个两年前跟阿紫在一场极其重要的辩论赛较量最后惨败的明黛。

      她所在的生命科学研究仓曾是研究院的骄傲,但是自从现任研究仓附属学系主任上任之后他们仓就成绩惨淡,明黛入学后给他们院争了点光,但跟阿紫对上之后还是失败得轰轰烈烈,研究仓最后的希望当场破灭。那姑娘一直傲的很,辩论中多次犯规意欲激怒对手——包括阿紫(而没有被判罚),阿紫赢了之后也非常耀武扬威并尖刻犀利地损了她一顿。

      莫阿拉出现后,他们院因为研究方向又成了焦点。

      明黛空落地站在那儿,低垂着眼,面带微笑:“别呀,和我吵什么,我给研究院出彩的时候,你还在给你爹妈哭坟呢。”

      这话说出来,以我迟钝的反应都觉得刚刚好像发生了一场爆炸。

      阿紫是个孤儿,父母都是研究院著名的科学家,死在同一场实验事故中。这件事在院内几乎人尽皆知,明黛这十分理亏的狗急跳墙也太戳心窝子了。青钱儿身体明显一僵,愣愣地死盯着阿紫,白塔刚刚也倚在铁网边,现在紧张地站了起来,似乎是在提防这两个人打起来。

      又一次万众瞩目的阿紫并没有做出任何符合大家恐怖猜想的反应。她抬眼盯着明黛,感觉有一道光在她紫色的眼睛里闪出(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可以用目露凶光这个词形容)。

      阿紫也装作慢条斯理的样子,就像不经意一般地说:

      “这话不该你说的。爸妈坟头尽个孝,又不分以前和现在。”

      我算是彻底噎住了!想来明黛也是。

      上午传来消息,九环区被攻破了(前后只有一个夜晚和一个早晨的时间)。而明黛的父母都是九环的防化兵,一名研究员告诉明黛,其父母因为无法接受将被感染的事实,用配枪双双自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chapter 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